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攻读经典 力求实用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09:44:54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4-27 09:38
与极限数有关,在无限循环小数里,最大的数不可能超过9.

九为数之极、数之大,取最多至广之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2
发表于 2017-4-27 09:55:32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27 01:39
佛教虽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但一直到东汉,人们对佛教的理解还是很有限的。一般将佛教理解为类似汉初的黄老 ...

八十一这个数,不一定是佛教概念,而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概念。无论是河图,还是洛书,还是易经,还是内经,都以九为阳数,且为数之最大。九九八十一,是九的平方,也是形容数字至极。这是中华文化传统,与佛教无关!

点评

说的对  发表于 2017-4-27 22:14
正确。  发表于 2017-4-27 10:54
读读司马迁《史记•律书》、刘安《淮南子•天文训》及班固《汉书•律历志》等两汉典籍,则会发现“八十一”这个数字,在汉代非常受重视。这是因为“八十一”与汉代尊崇“黄钟数”有关。因黄钟是六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7 10:48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0:48:48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4-27 09:55
八十一这个数,不一定是佛教概念,而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概念。无论是河图,还是洛书,还是易经,还是内经 ...

读读司马迁《史记•律书》、刘安《淮南子•天文训》及班固《汉书•律历志》等两汉典籍,则会发现“八十一”这个数字,在汉代非常受重视。这是因为“八十一”与汉代尊崇“黄钟数”有关。因黄钟是六律之首,为制事立法、典章制度之准则。

点评

司马迁《史记·律书》说:“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一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百王不易之道也”,“律数:九九八十一以为宫……黄钟长八寸十分一宫”。 刘安《淮南子·天文训》说:“故曰:‘一生二,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7 10:50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0:50:25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27 10:48
读读司马迁《史记•律书》、刘安《淮南子•天文训》及班固《汉书•律历志》等两汉典籍, ...

司马迁《史记·律书》说:“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一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百王不易之道也”,“律数:九九八十一以为宫……黄钟长八寸十分一宫”。

刘安《淮南子·天文训》说:“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三月而为一时,……以三参物,三三如九,故黄钟之律九寸而宫音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黄者,土德之色;钟者,气之所种也。”

班固《汉书·律历志上》说:“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书》曰:‘先其算命。’本起于黄钟之数,始于一而三之,三三积之。……黄钟:黄者,中之色也,君之服也;钟者,种也。……故黄钟为天统,律长九寸。九者,所以究极中和,为万物元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0:51:23 | 只看该作者
黄钟,六律之首,声调洪大响亮,为古代矫正音律的乐器。黄钟长九寸,每寸九分,共计八十一分。即黄钟数八十一,由九而来(九而九之),以此引申为事物的标准、典范,凡制事立法、典章制度等必须遵照执行。汉代有这样的典章制度,而《素问》、《灵枢》等各九卷、各八十一篇,就是在自然不过的事了。所以《灵枢·九针论》说:“天地之大数,始于一而终于九。……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张介宾《类经·针刺类二》说:“自一至九,九九八十一而黄钟之数起焉。黄钟为万事之本,故针数亦应之而用变无穷也。”

古人认为,九为数之极、数之大,取最多至广之义。且又为万物之本元,用变无穷,凡制事立法、典章制度等必须遵照执行,所以,九针乃应“天地之大数”九及“黄钟数”八十一(九而九之)天人相应、取象推演而来。因“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而有“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素问·离合真邪论》)之圣训典范说。故九和八十一在汉代有很重要的意义,《素问》和《灵枢》都是各九卷、各八十一篇,是西汉中期以后的统治思想给《内经》留下的烙印。这怎么能说是受佛教的影响呢?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1:07:09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董建军在这个论坛被封杀,无法登陆,你解封可以  发表于 2017-4-27 11:10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21:51:29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何时“君主之官、相傅之官”又成了“外界词汇”了?

点评

按照张教授的文章理解,好像“君主之官、相傅之官”源于佛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7 21:56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21:56:2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27 21:51
不知何时“君主之官、相傅之官”又成了“外界词汇”了?

按照张教授的文章理解,好像“君主之官、相傅之官”源于佛教!?

点评

实属不当,这两个官称,是正宗的汉语词汇,不是佛教外界词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7 21:58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21:58:1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27 21:56
按照张教授的文章理解,好像“君主之官、相傅之官”源于佛教!?

实属不当,这两个官称,是正宗的汉语词汇,不是佛教外界词汇。

点评

“君主之官、相傅之官”,不但不是佛教外界词汇,而且是正宗的汉语词汇。如先秦典籍《荀子·解蔽》篇说:“心者,形之君也,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同书《天论》篇又说:“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 08:17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4-28 06:08:4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27 09:43
由此可见,无论认为今本《内经》(《素问》和《灵枢》)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还是成书于西汉中期以后至东汉 ...

《内经》的成书年代是在两汉时期,这个时候佛教还没有在我国广泛传播,佛家、佛教思想怎么会影响到《内经》呢?不知张教授这篇文章的说法来源于何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5:11 , Processed in 0.1108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