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不重解剖重关系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6-8-29 17:31:06 | 只看该作者
      《难经-四十二难》
曰:人肠胃长短,受水谷多少,各几何?
然: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肠胃长短,受水谷之数也。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一(二)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十二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九节。肛门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
  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
----------------------------------
      与西方解剖学比较一下!中医解剖得出来的是什么??
       心与胆中不是血液与胆汁,而是精汁三合!!!
12
发表于 2016-8-29 17:52:23 | 只看该作者
       用解剖学与中医藏象相联系,是西医给中医挖的坑!如果内经,难经的描述是解剖学,显然与西医的解剖学得出的结论几乎完全不符合!    心与胆中不是血液与胆汁,而是精汁三合!!!二者必然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一定是中医!!按照逻辑推论,中医理论是建立在错误的解剖学基础上的!中医理论一定是错误的!
       如果中医理论没有解剖学基础,按照科学的标准,没有形态解剖学支持的医学理论,必定是错误的!!
       横说竖说,中医理论都是错误的!
13
发表于 2016-8-29 18:58:19 | 只看该作者
这只能说《内经》既重解剖也重关系。

如果不重解剖,那么,心、肝、肺、肾、胃、大小肠等等,都是从哪里来的?

同时,西医也是既重解剖也重关系。

再者,读一下《伤寒杂病论》、温病学专著,那就是既重解剖,也重关系,而且解剖是基础。



没有解剖,何来关系?不知对方是谁,是敌是友,那种关系究竟从哪里来?


没有解剖基础的关系都是空中楼阁。



点评

言简意赅,判断合理。思路清晰,推理明确。赞!  发表于 2016-8-29 20:2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4
发表于 2016-8-29 21:12:39 | 只看该作者
       解剖学还扯得上,说个扯不上的!
       病原体,细菌学,张仲景知道不知道?张仲景的《伤寒论》治疗的就是外感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张仲景也不知道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的细胞学,生理学,《金匮要略》中的支饮就是西医的心力衰竭!胸痹心痛就是心梗!……诸如此类,都有一整套的治疗方剂!
15
发表于 2016-8-29 21:53:1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8-29 16:53
取象比类是建立中医理论的主要方法!阴阳五行市中医理论的基础。西医的基础是解剖学,方法是科学实 ...

取谁的象,与谁比类,您得说出个123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44: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不重解剖重关系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1331日)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医学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对于中医的特点,需要大家不断探索。只有认清了中医特色,才能做好继承与发展的工作,也才能正确认识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回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医特色的形成,不是技术障碍阻挡了中医的脏腑解剖,而是在其理论体系的起步阶段,中医就走向了重视万物关系的另一条道路。这个特点,在汉代中叶已经非常突出。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45:17 | 只看该作者
“医经家”不重结构重关系
汉代重新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高峰。以司马迁父子为代表的史学家,对此前历史上的学术流派,进行过全面的总结,他们对于阴阳、易、儒、道、墨、名、法等各家的评论,都有过精彩的论断。对于此前的医学状况,司马迁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後世脩序,弗能易也,而仓公可谓近之矣。作《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扁鹊医学的“精明”之处,后世有继承,也有发展。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这个国家图书总目里,把医学分作四大类: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对这四大流派、四大学科,《汉书》作者皆称之为“某某家”。
所谓“医经”就是关于中医理论的医学著作,是当时医学著作之中的最重要的基础部分。《汉书·艺文志》既记载了《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也记载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内经》、《外经》、《旁篇》,一起被称为“医经七家”。
《汉书·艺文志》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
中医学建立虽然很早,其学科成熟的标志,是“医经七家”的诞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推求人体的血脉,研究这些血脉的起止,研究血脉与内在脏腑的关系,而不是探索脏腑的解剖结构。当然,论述人体的阴阳和表里,也离不开脏腑的大体解剖,只是这种研究方法不需要特别精细的组织结构,不是为了手术切除病灶,而是为了用阴阳学说在理论上进行统一,“借物说理”即可,是追求理论的普适性,不是探索局部病理结构的具体和细微。中医学认为,这种理论的圆满解释,就是抓住了“百病之本”,就可以在体表进行“内病外治”的针刺治疗,和组合方药内服治疗了,所以无需生理生化那样的基础支撑。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46:09 | 只看该作者
古人说天地万物,不离象数
中医重视的是人与天地相参,人与万物的相互关系。不用说脏腑器官的结构,就是再精细的解剖,到了细胞、分子、原子阶段,仍不能直接看出人与天地万物的联系。人与白天黑夜阴阳变化的关系,四季寒热温凉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人与万物声色气味的关系,社会生活喜怒哀乐的精神活动对人体有哪些影响,这些重要因素,没有一个是可以通过脏腑解剖说清楚的。因此,古人走了另外一条道路:依靠藏象来说明这一切。
人与自然万物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现代科技用电磁、地心引力、气温气压、空气湿度、社会心理等概念解释周围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如果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概括这些影响的话,可以用“信息”一词来总括。也就是说,外界因素对人体的复杂影响,无非是传达某种信息,人体要全方位面对这些信息作出适当的反应,引起共振,启动某些反应,甚至是“巨涨落”,就像遥控器的开机关机、信号调节那样,或者是加以抵抗、消除某些影响,比如对于噪音、污染的适应和抵消。
古人也是面对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复杂影响,他们的理论根据是天地万物广泛联系的思想,并且认定这天地万物都是阴阳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推演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有内在数字的证据,也有外在形象的差别。
象和数,是古人推演万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方法。
老子《道德经》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运用了数字,也运用了生成论,说明万物起源,由简而繁,从少到多,不断发展。
《易经·系辞》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奇数一三五七九属阳,上配天,它们的总合是25;偶数二四六八十属阴,下配地,它们的总合是30。天地之间的万物,尽管外在形象千差万别,但是它们都是可以衡量、可测量的,可以由各种数据进行规定,从而可以形成各门科学。但是,古人没有进一步测量万物,创立各个分科之学的“科学”,而是在总括万物的“通学”上大做文章,这种学术倾向影响了几千年。
《素问·阴阳离合篇》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衡量事物的数据精确度不一样,数字也有繁简不同,精细分析可以达到“海量数据”,人力难于把握,每秒运算亿万次的电子计算机也难以调控社会和人体的细节问题。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46:35 | 只看该作者
古人承认微观世界客观存在
世间万物都是无限可分的,古人善于思考,也善于驾驭复杂事物。
老子把“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的微观世界加以概括:“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称其为“恍惚”。恍惚不是模糊,而是太细微,难以用感官把握。“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恍惚不是玄虚,而是细微的客观存在,也是离不开物质的精微世界。
把握微观世界的变化,需要运用大智慧。
古人遵循大道从简的原则,执简驭繁,把数据转化为形象,通过研究象来概括数、代表数,形成“象数学说”。《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象和数都可以发生变化,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数是象的基础,象是数的概括。象变,数就一定变了;而数变了,象未必变,数变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象变。比如白天和黑夜,阴阳象的变化,是时间数的积累。时间的数,可以是昼夜,也可以是时辰,也可以是铜壶滴漏的滴数和刻度。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47:02 | 只看该作者
天地对人的影响有规律可循
《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但是,万物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是天地的一部分。因此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
万物各得天地之气有多少,有薄厚,都可以被人利用,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五色、五味、五气的概念,既有一年之中的时间因素,也有东西南北中五方的因素,是对世间万物按照“时空整体相关”的原则进行的“抽象”、“取象”,也是对万物自然属性的总概括。
当黄帝与岐伯讨论“藏象何如”的时候,岐伯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这段文字,不仅把人体的脏腑与血脉、筋骨、皮肉、精气、面色、头发、饮食二便相联系,而且与春夏秋冬阴阳之气也联系起来。
人与大自然整个时空万物的联系,实际上就是人的生态环境。这种联系,既有物质的相互作用,也有信息的互相影响,它们的联系和影响可以从人体的功能上体现出来,观察出来。
《内经》有“五藏生成篇”,没有五脏构成篇,不研究脏腑具体的内部结构、性质,而是研究五藏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与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密切联系。
这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中医的长处。善于利用万物,驾驭复杂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复杂联系,而不必细究万物内部的结构、化学组成。
如果一定要中医说清楚内脏细微结构与人体生理功能的联系,那的确是传统中医视野之外的内容,也是其理论体系之外知识,那是西医研究的对象,也是西医的长处。
但西医无法取代中医的优点,因为再细微的人体组织结构,也说不清它与世间万物的复杂联系,看不到人类社会精神因素的直接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6 08:47 , Processed in 0.0544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