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醫的氣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6-8-3 16:07:13 | 只看该作者
我理解中医的气,只讲一个就够:正气。这正气用现代生理知识去解释就是人体的自我调节(修复)本能。当这个本能因各种原因失衡,就叫“正夺为虚”。所以中医的医理都是围绕如何“扶正”展开的。当然,扶正和祛邪是一对矛盾,当“邪盛为实”时,需要把祛邪放在首位,但总的来说,中医把扶正放在首位。其他卫气营气或脏腑之气,应该理解为正气的“形而下”,即具体化为与病征相联系的概念、因而可作为辨证的根据或抓手。但其他什么元气宗气,先天的东西讲到最后就是DNA的差别,大部分人都不及姚明高,你要怎么治?
12
发表于 2016-8-3 16:10:2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8-3 15:59
一谈正事,惟恍惟惚。看客。用科学实验证明一下“气”是什么??需要吗??

中医的气是任由你随意意会随便说的吗?
13
发表于 2016-8-3 16:16:3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8-3 15:47
气,在中医理论中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不同的中医学派里,在中医的不同层次上其含义不完全相 ...

你就这点点水水吗,再挤点我看看。
14
发表于 2016-8-3 16:19:18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6-8-3 08:10
中医的气是任由你随意意会随便说的吗?

    请先生针对我的帖子,提出质疑!喊口号没有用。

          气,在中医理论中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不同的中医学派里,在中医的不同层次上其含义不完全相同,不能祈求给出一个统一的,不可改变的定义。中医理论中的许多概念都是这样,这一点与西医、西方科学不尽相同。
      在哲学层次,气一元论与理一元论,神一元论中的“气”与“理”、“神”相对而言。
      在精气神层次,精、气、神相对而言,气是指由精而生,推动精血运行的动力或者能量的意思。
      在温病中卫气营血中的气,是指气分证,是指温病的第二阶段。
      在(精)气血津液理论中,气具有推动与调控的作用,气滞血瘀是病理机制。
       在八纲辨证中,虚证中的气虚是一大类证的总称。
       在脏腑辨证中,心肝脾肺肾都有气虚证,还有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等等气机异常的病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请先生提出批评,质疑。谢谢!

点评

我不质疑你说的气,我就想问问你中医的气的定义:什么是中医的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 16:23
15
发表于 2016-8-3 16:23:0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8-3 16:19
请先生针对我的帖子,提出质疑!喊口号没有用。

          气,在中医理论中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 ...

我不质疑你说的气,我就想问问你中医的气的定义:什么是中医的气?

点评

你带着科学的哈哈镜,看中医总是歪七八钮的!!!  发表于 2016-8-3 16:33
我的帖子里已经说明了,你没有看见!  发表于 2016-8-3 16:30
16
发表于 2016-8-3 16:29:41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6-8-3 08:16
你就这点点水水吗,再挤点我看看。

      中国古代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在先秦表现为“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在西汉则表现为“道”与“物”关系上的“或使”、“莫为”之争和“形神”之辩,到了魏晋和隋唐,又演变为“有无(动静)”之辩和“言意”之辩,最后在宋明时期发展成“理气(道器)”之辩和“心物(知行)”之辩。正是通过这样的争论,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到最后阶段即明清之际,形成了三种形式: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论”、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一元论”、以程朱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它们所争论的就是气(物)、心(精神或者神)、理(规律、概念、范畴),三者的关系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之所以最后形成这样三种形态,是其围绕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展开的历史演进的结果。
气一元论,实际上是“精一元论”或者“精气一元论”。古代哲学的精气说始见于《易传》与《管子》,在《吕氏春秋》、《淮南子》、《黄帝内经》、《论衡》中有所发展,并在两汉时期被元气说所同化,嬗变为“元气一元论”。最后发展为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论”。
      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分别为理一元论(客观唯心论)与心一元论(主观唯心论)。
         气一元论、心一元论、理一元论,三者相互斗争,是中国古代哲学层面的理论,与中国古代医学不在一个层面上,不能够把气一元论从心一元论、理一元论中独立出来,作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气一元论中的“气”与中医学中的“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同现代哲学中的“物质”与自然科学、现代医学中的“物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样。气一元论中的“气”是与心一元论中的“心”,理一元论中的“理”相比较而言的,中医学中的“气”与哲学中的理一元论、心一元论没有必然关系。现在的中医学把“气一元论”搬进中医理论中,并把“气”解释为构成世界的极微细物质,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是对“气一元论”的曲解。
         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经历了从蒙昧时代、基督教中世纪和近代的发展过程,“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4卷,2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与上述的中国传统哲学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展开哲学基本问题的过程也是相类似的。论证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贯串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始终,就从最根本的理论点上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融合的可能性问题,他们都是研究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而且都是一元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为“一”,用“一分为二”解释世界的一切,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既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亦同历史上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有原则区别,它在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上坚持了完整的和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所以,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理一元论、心一元论从根本上说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一元论是有区别的。

点评

这么长,你背书呢?背就背点管用的吧:什么是中医的气?说概念,只说概念就可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 16:32
17
发表于 2016-8-3 16:32:5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8-3 16:29
中国古代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在先秦表现为“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在西汉则 ...

这么长,你背书呢?背就背点管用的吧:什么是中医的气?说概念,只说概念就可以了。

点评

给你普及一点常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你不学习,怎么进步!看来,还是对牛弹琴. 一谈正事,惟恍惟惚。看客。 1  发表于 2016-8-3 16:46
18
发表于 2016-8-3 16:44:02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6-8-3 08:23
我不质疑你说的气,我就想问问你中医的气的定义:什么是中医的气?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

点评

是啊,我就是在问你中医的气的定义呢,努尽你的力气把你的水水都挤出来让我看看吧:什么是中医的气?说定义,只说定义就可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 16:48
19
发表于 2016-8-3 16:48:5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8-3 16:44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 ...

是啊,我就是在问你中医的气的定义呢,努尽你的力气把你的水水都挤出来让我看看吧:什么是中医的气?说定义,只说定义就可以了。

点评

你看了,这是哪个人说的话!胡蒙!惟恍惟惚。看客。  发表于 2016-8-3 16:51
20
发表于 2016-8-3 16:49:02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6-8-3 08:32
这么长,你背书呢?背就背点管用的吧:什么是中医的气?说概念,只说概念就可以了。

        给你普及一点常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你不学习,怎么进步!看来,还是对牛弹琴. 一谈正事,惟恍惟惚。看客。

       概念 ,你知道什么是“概念”??惟恍惟惚。

点评

你给我普及那得看你有没有给我普及的水平和资格,说说中医的气的定义吧:什么是中医的气?说定义,只说定义就可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 16:5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02:50 , Processed in 0.05976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