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在先秦表现为“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在西汉则表现为“道”与“物”关系上的“或使”、“莫为”之争和“形神”之辩,到了魏晋和隋唐,又演变为“有无(动静)”之辩和“言意”之辩,最后在宋明时期发展成“理气(道器)”之辩和“心物(知行)”之辩。正是通过这样的争论,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到最后阶段即明清之际,形成了三种形式: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论”、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一元论”、以程朱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它们所争论的就是气(物)、心(精神或者神)、理(规律、概念、范畴),三者的关系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之所以最后形成这样三种形态,是其围绕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展开的历史演进的结果。
气一元论,实际上是“精一元论”或者“精气一元论”。古代哲学的精气说始见于《易传》与《管子》,在《吕氏春秋》、《淮南子》、《黄帝内经》、《论衡》中有所发展,并在两汉时期被元气说所同化,嬗变为“元气一元论”。最后发展为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论”。
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分别为理一元论(客观唯心论)与心一元论(主观唯心论)。
气一元论、心一元论、理一元论,三者相互斗争,是中国古代哲学层面的理论,与中国古代医学不在一个层面上,不能够把气一元论从心一元论、理一元论中独立出来,作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气一元论中的“气”与中医学中的“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同现代哲学中的“物质”与自然科学、现代医学中的“物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样。气一元论中的“气”是与心一元论中的“心”,理一元论中的“理”相比较而言的,中医学中的“气”与哲学中的理一元论、心一元论没有必然关系。现在的中医学把“气一元论”搬进中医理论中,并把“气”解释为构成世界的极微细物质,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是对“气一元论”的曲解。
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经历了从蒙昧时代、基督教中世纪和近代的发展过程,“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4卷,2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与上述的中国传统哲学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展开哲学基本问题的过程也是相类似的。论证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贯串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始终,就从最根本的理论点上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融合的可能性问题,他们都是研究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而且都是一元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为“一”,用“一分为二”解释世界的一切,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既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亦同历史上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有原则区别,它在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上坚持了完整的和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所以,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理一元论、心一元论从根本上说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一元论是有区别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