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长命平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苟亚博的《整脊医学》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6-4 22:15:52 | 只看该作者

苟亚博的《整脊医学》

      学习了,谢谢!
12
发表于 2006-6-6 02:12:33 | 只看该作者

苟亚博的《整脊医学》

可惜,在这一领域其实我们国人做的比别人都早。。。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6-9 17:22:38 | 只看该作者

苟亚博的《整脊医学》


                                              第四章:颅骨调整手法
一、头颅骨的构造和运动:
    1、吸气时颅骨的活动情况:人在吸气的时候,头颅骨是分离的,这是矫正颅骨的最好时候,当矫正枕骨的最好时候(如图4-1及4-2)。
    2、吐气时颅骨的活动情况:人在吐气的时候,头颅骨是合拢的,这是不适宜作颅骨矫正的时候,当然也不是枕骨矫正的时候(如图4-3及4-4)。
二、颅骨调整的手法:
    (一)矫正脊椎和调整颅骨的比较
     脊      椎                                          
    1、  在极限上,突然发力,所以有“”声音。
    2、  施力方向:旋转矫正时用弧形方向,垂直矫正时用平面方向。
    3、  需要在患椎附近找到触痛点。
    4、  患者不需要配合吸气,憋气。
    5、  患者不需要脚背上屈。
    6、  要矫正患椎和其兄弟椎。
         颅     骨

    1、  在极限上,逐渐加力,所以罕有“”的声音。
    2、  施力的方向:因为颅肌是弧形的,所以只能用弧形方向。
    3、  需要在眼眶上缘找到触痛点,以触痛点之多寡决定伤势。
    4、  患者需要配合吸气、憋气。
    5、  患者需要脚背上屈。
    6、  要按次序调整蝶骨、枕骨、额骨、顶骨。</P< p>
    *蝶骨四周的肌肉一定要先舒缓,其他颅肌才能松开。*颅骨用“调整”的意思是‘活动’而非‘矫正’那么强烈。
    (二)颅骨移位的检查方法:

    (三)调整头颅骨的第一个步骤:
    调整头颅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从绷紧的肌肉中把蝶骨的软组织(压揉太阳穴)即可容易地释放其他颅骨的被卡住(FIXATION)。
    揉压适可而止,且勿过度(OVERDO)
    (四)调整头颅骨的第二个步骤:
    调整头颅骨的第二个步骤,就是使颅壳的神经与血管的(XEUROVASCULAR)的顺畅。
    病人仰卧,医师双手的拇指放在患者前额左右隆起之处(此处是控制颅壳的神经和血管的),其余四指则放在患者左右两侧的太阳穴。
    医师的拇指在按揉的同时,其余四指也在按揉太阳穴,释放蝶骨。
    按揉要适当不可过份。
    (五)活动前额骨(FRONTAL)和脸骨(FACIAL BONES)
    经过了前述‘调整颅骨的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以后,在眼眶之上缘或印堂之两侧仍然有痛点存在,那就得活动前额骨和脸骨了。
    病人仰卧,医师右手握紧前额骨之两侧,左手所握紧患者两侧的颧骨,在患者正常呼吸情况下,左右双手做相对的施力,则前额骨和脸骨的关节活动了,那么眼眶的痛点和印堂两侧的痛点也就消失了。
    (六)活动前额骨和顶骨(PARIETAL)之一
    在前额骨和头顶骨的缝(交界处)(CORONALIS SUTURE)用食指触摸有无痛点。
倘若在此区域里有触痛点,则需要矫正。
    (七)活动前额骨和顶骨之二
    病人仰卧,似手进入睡眠状态,全身放松。
    医师抓紧患者的前额骨,配合着病人的正常呼吸,在吸气时,抓紧前额骨向上拉,在吐气时,抓紧前额骨向下压,3~5次即可。
    再检查前额骨和顶骨之缝(交界处)有无触痛点,如果有,则再多做1~2次。
    (八)活动前额骨和顶骨之三
    病人仰卧,医师的拇指分别放在患者前额骨上两个隆起的地方,这两个隆起的小丘,是控制颅骨内的神经和血液的(NEURO-VASCULAR)。
    在病人吸气时,嘱病人把脚背向头部弯曲(DORSIFLEX)吐气时,把脚背伸直(PLAN-TARFLEX)。
    吸气时,医师之双拇指按着前额骨上的两处隆起的小丘向患者眼睛的方向推去3~5次。
    此法可产生脑脊髓液在  条令焉得虎子有帮助功能(SACRAL PUMP EFFECT)
    (九)活动顶头(PARIETAL):
    在两块顶骨(PARIETAL)交界处是一第前后向的矢状缝(SAGITTAL SUTURE)。
病人仰卧,医师的拇指放在矢状缝的两侧,当病人做深呼吸时,医师的拇指向患者耳朵的方向,同时发力,做相反方向的发力,并且持续发力到病人吐气时。
    当病人开始吐气时医师的两个拇指即停止发力,如此这般重复做3~5次。
如果仍有痛点,可再多做1~2次。
    (十)活动颞颔调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病人仰卧,嘱病人缓慢的张口和闭口,医师之手即可触诊颞含关节有无痛点或“卡卡”的声音或肌肉僵硬。
    在活动颞颔关节以前应先舒缓这个关节四周的肌肉,尤其是舌咽肌(GLOSSOPHARANGEAL)最为重要。
    医师双手的鱼际,压在颞颔关节上,当病人缓慢地将口张开(到最大极限),然后病人再把下巴向左和向右地交换运动着7~8次。
    如果颞颔关节附近的触动点消失,即停止,或未消失,就再多做1~2次。
    (十一)蝶骨舒松手法:是调整颅骨的第一个动作
    症状:1、太阳穴附近疼痛,2、头痛,3、头晕。
    1、病人仰卧,保持轻松,医师左右两手之食指和中指放在患者两侧的太阳穴部位(眼后凹处),做顺时针和反时针的按揉,约3分钟即可。
    2、倘凹处的肌肉仍有拉紧或僵硬的时候,上述的方法继续做直到肌肉松软为止。
注解:头颅骨共有22块,其中只有5块(枕骨一块加蝶骨一块加颞骨两块加筛骨一块共五块)是脊椎骨向上延伸的变形椎骨。脊椎骨向下延伸的变形椎骨也是5块,那就是  椎。既然脊椎神经经31对经由椎体两侧椎间孔穿过走出,那么脑的12对神经也是经由枕骨、蝶骨、颞骨、筛骨的孔洞中穿过走出。
    (十二)额骨、枕骨、关节调整手法之一:
    症况:此手法多用于1、副交感神经之调整。2、颅压的调整。3、脑胀荡。
    1、病人仰卧,医师之双手分别放在患者的前额和枕头上。
    2、医师右手的中指和在右侧蝶骨大翼之前端,而医师之左手则置于患者的枕骨下面紧紧贴牢。
    3、嘱患者吸气(颅骨的展期,嘱患者将脚背向头部后收),医师右手向头侧(依箭头主向)压拉右侧蝶骨大翼,同时左手则自右侧向左(依箭头方向)托拉枕骨。
    4、在患者颅骨松缓期(嘱患者将脚背伸直),医师之手轻放在原位不动。
    5、重复2~3的动作约7~8次即可。
    (十三)额骨、枕骨关节调整手法之二
    症状:此手法多用于1、副交感神经之调整。2、颅压之调整。3、脑震荡。
    1、病人仰卧,医师之双手分别放在患者的前额和枕头上。
    2、医师右手之中指和线指放在患者左右蝶骨大翼的后侧,医师之左手则放在患者枕骨之下方紧紧贴牢。
    3、在患者吸气时(颅骨扩展期)嘱患者将脚背向头部后收。医师右手之拇指和中指(依箭头方向)使蝶骨作屈曲运动,迫使蝶骨大翼向前方和足部方向运动,同时医师之右手将枕骨向后方和头部方向作伸展运动。
    4、在患者头骨松缓期(嘱患者将脚背伸直),医师之手轻放在原位不动。
    5、重复2~3的动作约7~8次即可。
    (十四)额骨缝分离调整手法:
    症况:1、减代眼压。2、轻微脑震荡。3、降低颅压。4、头部晕沉。
    1、  病人仰卧,医师站在患者之头外。
    2、  医师双手之拇指交叉放在患者前额的额缝两侧。
    3、  嘱病人吸氧憋气,脚背向头部方向后收。
    4、  医师之双拇指向外侧1方向施力,再向颊骨2方向施力。
    5、  病人在吐气时,医师拇指的位置不变,不再施力。
    6、  重复4、5的动作约7~8次即可。
    (十五)额头关节调整手法:
    症况:此手法多用于偏头痛、咬嚼疼痛、歪视、嘴脸斜歪。
    1、病人侧卧,患侧在上,将头放在坚实的软垫上。
    2、医师之左手的小指放在患者蝶骨大翼上,医师之右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手小指(靠近掌根)的上面(有X号处)。
    3、双手同时逐渐加压到极限,在颅头扩展期,在极限上双手做反时针方向的旋转,使其产生反弹即可。
    4、在颅骨松缓期时,双手轻放在原处不动。
    5、重复3~4的动作约7~8次即可。
    (十六)冠状缝的调整:
    症况:鼻痒、鼻塞、鼻歪、眼涩、眼雾、脸骨调整。
    1、病人仰卧,医师之右手固定患者之头部。
    2、医师之左手中指(食指重叠在中指之后以增加中指之力量),顶在冠状缝(coronal)之处,做向前向上的施力顶住30~40秒。
    3、做5~6次,除调节颅压外,尚可释于生命力(Energy Rolease)即打通任督两脉之交会点。
    (十七)颞骨、顶骨和额骨的调整
     症况:1、脑部轻微震荡。2、头晕较重。3、降低颅压。
     1、病人仰卧,保持轻松,闭嘴,用鼻呼吸。
     2、医师双手交叉放在患者的额缝处,手掌根放在冠状缝之前,而双手之小鱼际隆起的部位则放在额骨的侧前角上。
     3、嘱病人吸气、憋气,脚背向头的方向后收。
     4、医师双手的小鱼际1相对地施加均匀的,持续的压力到极限后。2向前提起额骨。3向后提起额骨。4再向前提起额骨。
     5、嘱病人吐气,脚背伸直,上述之1、2、3、4调整动作即告结束。
     6、哪些这般进行7~8次。
     (十八)顶骨、乳突骨之调整手法:
    症况:此手法是调整颞骨内外伤造成内旋,使耳后产生有紧迫感时,因此,此手法用于舒解耳压、偏头痛。
    1、  病人仰卧,医师站在患者之头外。
    2、  当颅骨在松缓期时,医师右手有X号之处放在颞骨,使颞骨向下向内旋转并使乳突向鼻子的方向推动。
    3、  在此同时的左手,放在患者右侧顶骨的后下角,向前向眼的方向推动,其他手指则施力向外侧旋转。
    4、  嘱病人1吸气(使颅骨扩张),并且2把脚背向头部后收。此时医师之右左手同时按2、3之方向逐渐施压,到极点。
    5、  嘱病人1吐气(使颅骨收缩),并且2把脚背伸直。
    6、  如此重复做7~8次即可。
    (十九)顶骨缝调整手法:
    病况:1、轻微脑震荡。2、降低眼压及颅压。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患者之头外。
    2、医师之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分别放在两侧眼眶之后上侧,医师之左手施住患者的枕骨下缘。
    3、嘱患者吸气(扩展颅骨)、憋气。双足脚背向头部后收。
    4、医师右手之掌根1压在额头上,以掌根为支点。2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向眼的方向推动,在此同时3医师左手紧抓住枕骨向头的顶部拉。
    5、嘱病人吐气,脚背伸直,医师之手在原位不动。
    6、重复3、4、5的动作约7~8次。

    (二十)眼眶扩宽手法
    症况:眼眶比较缩小,此手法是恢复眼眶之正常大小。
    1、病人仰卧,医师立于需要矫正的眼的对侧。
    2、右手的拇指在额骨的眼边。
    3、左手的拇指在颔骨眶旁,食指放在颧骨外侧。
    4、嘱病人吸气、憋气,脚背向头的方向后收,在此同时,医师之双手拇指及食指按箭头之方向推动。
    5、病人吐气时,各指按兵不动,病人的脚背伸直。
    6、如此重复做7~8次即可。
                                                   第五章:颞颔关节的矫正
    一、颞颔关节(TMJ)移位:颞颔关节移位会引起疼痛、眩晕、头痛,和听觉障碍等。其矫正方法如下:
    (一)向前向下错位(Anterior-Inferior):
    1、病人坐姿。医师站在病人背后,并将双手交叉连在一起,置于病人下巴的前端,而双手的鱼际则放在下颌关节处。
    2、医师的双手轻柔的向中间和向后同时施压,此时要求病人在不过份疼痛的情况下,缓缓的张开嘴,再缓缓的闭上嘴。
    3、重复做7~8次即可。
    注:矫正法连贯动作说明:医师的手指相连置于患者下巴前端做向后‘拉’的动作 。双手的鱼际在下颔处同时做向内挤的动作。至于病人的头部要后仰,在医师作上述动作的同时,病人要做张嘴和闭嘴的动作。
    (二)向上向侧错位(Superior-Lateral):
    医师的矫正手(CH)的鱼际放在下颔骨处,稳定手(IH)放在颞颔关节(TMJ)的地方:
    1、使病人的头稍微歪向稳定手。
    2、矫正手向内向下推下颔骨。施力要轻柔,不可用猛力。
    3、重复做7~8次即可。
    (三)向下向侧借位(Inferior-Lateral):(如图5-4)


    医师的矫正手(CH)的鱼际放在下颔骨处,稳定手(IH)放在颞颔关节(TMJ)的地方。
    1、使病人的头稍微歪向稳定手。
    2、矫正手的食指、中指、环指,及小指抓住病人的下颔角向上拉。此时手掌的根部轻轻地向内推(以向上拉的力量为大)。
    3、重复做7~8次,休息一会儿检查,如未归位再做。

                                                              第六章:颈椎
    一、头椎神经分布及其病症:(如图6-1)
    二、颈椎的特性
    (一)头椎的X先底片测绘诊判法:


    1、沿着椎体C2的后面向下画一延长线。
    2、沿着椎体C7的后面向上画一延长线。
    3、这两条延长线必交于一点,构成两对顶角,正常的颈椎曲线其对顶角的角度为40度。
    如果大于40度,表示颈椎曲线太弯(extension)。
    如果小于40度,表示颈椎曲线太直(straight).
    (二)颈椎结构的特性:(如图6-2)
    1、一般人有7个颈椎,6个椎间板,35个大小关节。在‘枕、环椎’间(C0-C1)和‘环、枢椎’间(C1-C2)无椎间板的存在。
    2、椎弓较短,所以椎间孔较小。当椎体移位或当黄韧带或后纵韧带因骨化而变肥厚时,或椎间板突出时,都会压迫或刺激脊髓或神经根。
    3、颈椎的‘椎动脉’左右各一条;左侧较大,右侧较小。从第6颈椎的横突孔进入即向上贯穿各颈椎的横突孔至环椎。然后转向前方,穿过环枕后膜外缘向上行经枕骨大孔进入颅骨内。所以矫正头椎时应特别小心,以免发生意外,就是因为颈椎的椎动脉在两侧的横突孔内易受损害,故不可不慎!
    4、一个颈椎的椎间板,只能使一条头神经产生病变。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6-9 17:59:40 | 只看该作者

苟亚博的《整脊医学》


    (三)颈椎病灶的特性:
    1、颈椎软组织所引起的病症,绝大多数系因椎间板移位造成,所以只要矫正椎间板即可解除。
    2、最常邮的单侧肩胛骨疼痛是中部(尤其是C5)的椎间板压到后从韧带再压到硬膜所引起的。
    3、颈椎的疼痛多系小面关节异位引起,其比率约70~73%左右。
    4、椎间板向后侧突出会压到‘硬膜套’(dura sleeve),只压到膜套时则在相关的皮神经节区反射疼痛。若压力增强其压迫是以阻碍神经根的传导时,则相关部位的肌肉变得无力、麻木,或无反应。
    5、颈椎的神经根为水平式的排列,所以椎间板移位压迫到神经根,其所引发的病症几乎都是单根病症。在C5以上很少看到椎间板压迫神经根的病症,大多数在C5,C6,C7和C8之间。
    6、颈椎神经的反射。(如图6-3)
    高颈(Upper Cervical)反射是向上的。
    低颈(Lower Cervical)反射是向下的。
    7、颈椎异位引起的病痛:
    1)  颈痛
    2)  颈部肌肉僵
    3)  颜面神经痛
    4)  头痛及偏头痛
    5)  耳鸣
    6)  眩晕
    7)  前胸痛
    8)  臂痛
    9)  肩胛痛
    10)  歪头(torticollis)
    11)  五十肩有肩痛
    12)  纲球肘及肘痛
    13)  手腕痛
    14)  富贵手
    8、矫正颈椎是畅通脑血管,使脑部的营养输入和废物排出功能增加。</P< p>
    三、颈椎的病理检查
    (一)检查各颈椎结构上的活动情形(如图6-4)
    1、病人坐姿。医师站其后(或左)侧。
    2、医师以一手掌扶贴在病人的前额,操作头的运动。
    3、医师再以另一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颈椎的两侧。
    4、当病人的头作前弯或后仰时,医师的拇指可触知椎体活动的情形。
    注:每一个椎体都要触诊,也可用拇指压按触诊棘突间活动的情形。
    (二)检查颈椎该侧肌肉的情形(如图6-5)
    1、病人坐姿。医师立于其前。
    2、病人的前额靠在医师的胸前。
    3、医师用双手的食指与中指即可触知两侧肌肉紧张的情形。
    注:医师由上向下逐次触诊各颈椎两侧的肌肉,此法多用于低颈椎和高颈椎的检查。
    (三)检查高颈椎之关节(如图6-6)
    1、病人仰卧,医师立于其头部。
    2、医师双手托住病人的左右颊。
    3、前后充份的弯曲病人的颈椎(脖子)。
    4、先向右旋转,再向左旋转,以比较右转和左转的距离差距,距离较短的一侧即为患侧。
    四、颈椎在矫正前的安全检查
    (一)颈椎矫正的禁忌事项:
    1、未做X光检查以前,不作矫正。
    2、有血栓症(或血管硬化症)者,均不作矫正。
    3、肌肉痉挛(Spasm)时不做矫正。
    4、未做舒缓前不做矫正。
    5、老年人有头晕(dizzlness)和偏头痛(migraine)不宜做矫正。
    6、有风湿性关节炎,而且其椎间孔很小的病人,也不宜做矫正。
    7、风节应全部拉开,或旋转到极限才可以做矫正。</P< p>
    8、颈部矫正之动作 ,不可过多,也不可超过极限2~5度。
    (二)颈椎安全检查的手法:
     1、第一步:(如图6~7)
    病人仰卧,将头部有颈部悬于床外,做完全的后仰(Extension)动作,约5~7秒,询问病人有无剧痛和晕昏?或想呕吐的情形。若有即停止矫正手法。
     2、第二步:(如图6~8)
    继将后仰的头转到一侧的极限,持续20~30秒,然后询问病患有无眼球颤动的感觉?头晕或呕吐等不舒服的感觉。若有即停止矫正。
    3、第三步:(如图6~9及6~10)
    病人坐姿,尽量向后仰(Extension)头部,持续20~30秒后即转向一侧至极限。再持续20~30秒,询问病人有无头晕、呕吐、眼球跳动等之不适感觉。若有即停止矫正。
    4、第四步:
    做完第三步的动作后,若病人反应正常,即依病人头部后仰的姿势,做旋转的动作到极限。倘若病人反应正常,即‘通过安全检查’,就可以做颈部矫正。
    五、颈椎的舒缓:
    (一)舒缓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在检查出病源后,就要对病区的肌肉、韧带做舒缓。如果病区在关节附近,那么这个关节和它的软组织也要舒缓。
    ‘广义的舒服’包括了‘关节’‘Articulatory’和“软组织”,
    ‘Softtissue’的舒缓,也就是中医常用的名词‘舒筋活骨’,若用英文表达广义的舒缓,应该用“mobilization“一词较为确切。
    注:第三医学的英文在西医的医学字典中尚难找到,作者把mobilization译成“舒筋活骨”仅是译其意而已。mobilisationJ 另一种写法,并非错字,美国整脊书中常用;而mobilization则多出现于英国的整脊书中。
    “狭意的舒缓”只是指对“软组织”的舒缓。其手法的过程包括按揉(Kneading),舒展(Stretching),扣打(Hammering),深部搓揉(Deep friction),持续按压(Sustained pressure),以及指捏(Petrissage )等。其目的在使肌肉里  微血管畅通,神经得到刺激,进而使僵硬或痉挛 肌肉恢复正常的功能。
所以舒缓的行为,不仅能使矫正手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本身也具有医疗的效果。因此、舒缓的手法绝对不能省略而不做,这是我多年来临床上的心得之一。
    在做肌肉的舒缓手法以前,应先用热毛巾热敷15至20分钟,也可以用超音波(Ultra-Sonic)来做肌肉的舒缓。
    在做关节舒缓手法以前,应先用微波(Micro-wave)照射10分钟左右。
电灸(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简称——TENS可以用来舒缓肌肉和治疗肌肉疼痛。
    温热刺激疗法(THERMIE),可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软组织的自愈率及抵抗能力和神经的效能。
    (二)颈椎舒缓的重点提示:
     1、矫正动作以前一定要先做舒缓动作。
     2、旋转或侧弯应向不痛的一侧转过去或弯过去。
     3、颈部的矫正治疗不可过多。
     4、在有敏感疼痛的关节上,不可在尚有痉挛的肌肉处矫正此关节。
     5、告诉病人若经矫正有酸痛的感觉时,应即来治疗,绝不可拖延。
     6、舒缓前尽量使用热敷10~15分钟。</P< p>
    (三)颈椎舒缓的手法:(以下手法每项以30秒至60秒为宜)
    1、病人伏卧,拇指重叠,由头向足推压棘突正中。(如图6-11)
    2、病人伏卧,拇指重叠,由头向足推压棘突旁侧。(如图6-12)
    3、病人仰卧。医师以一手的食指置于枕骨下缘,托住患者的头;另一手握住患者下巴。先轻微牵引,再向不痛的一侧旋转到极限。先向不痛侧做完,再向痛侧做。(如图6-13)
    4、病人仰卧,医师以一手置于病人的枕骨下方;另一手固定在病人的肩上。枕骨下的手托着病人的头向外侧拉到极限,是对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舒缓。(如图6-14)
    5、病人仰卧,医师的双臂交叉,双手置于病人的左右肩上。医师以手臂向前、左或向右推动,是对斜角肌、斜方肌和提肌的舒缓。(如图6-15)
    6、病人仰卧,头置于床外,医师双手抱住患者的枕骨向医师的腹部做一些轻微的牵引,在牵引的同时向顺时针旋转,再向反时针旋转。(如图6-16)
    7、病人仰卧,向不痛的一侧做侧弯(Side bending)。(如图6-17a)
    8、病人坐在床边,低下头来,将头顶在医师之胸前医生双手的手指相交,以两个手掌根挤压颈椎之两侧来舒缓。(如图6-17b)
    六、颈椎的矫正手法:
    (一)C0-C1的矫正手法:
    1、仰卧中直(Neutral)矫正法:(如图6-18)
    1)病人仰卧,医师立于病人的头顶上侧。
    2)医师的双手置于患者腮耳之处,将患者的脸转向非痛侧的极限,试一试,有没有硬端。(即是有没有卡住)。
    3)在没有硬端(卡住)的情形下,医生的下手托着患者的头向医生腹部做牵引的同时,医师的上手以轻快之力突破极限,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意:a.C1和C2的矫正,不必采用“锁住”(Locking)的矫正法,所以病人的颈椎要保持中直(Neutral)的姿势,不可前弯(Flexion),不可后仰(Extension)也不可侧弯(Side bending),是一个纯粹的旋转(Pure rotation)矫正手法。
          b.倘若病人向右旋转疼痛,即可向左矫正。
          c.双手可以稍微用一些牵引(向医师方向拉)。
    (二)C1,C2,C3的矫正手法:
    1、拇指矫正法:(如图6-19)假设右侧颈椎不适,向右旋转有疼痛感,则应向左侧非痛侧)旋转矫正。
    1)病人仰卧,将头转向左侧(非痛侧)。
    2)医师站在病人头的后方。左手托着病人的脸腮;右手(矫正手)的拇指顶住被矫正椎体的横突上,食指在颧骨下缘,小指在下巴之下缘。左右两手肘尽量弯曲,使两臂几乎在一直线上。
    3)将病人的头向外旋转到极限,试试看有没有硬端(是否卡住之意)?
    4)若没有硬端,即用轻快之力突破极限,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意:a.拇指在极限上向病人眼睛的方向发力。力要轻(约5磅之力)、要快。不到极限决不发力,切记!
          b.突破极限2~5°即可,超过5°即造成伤害。
          c.右手拇指在发力时,左手微微将病人的头抬起少许,有些侧弯(side bending)的意味。
    (三)C3-C6的矫正手法:(如图6-20)
    1、中低颈矫正注意事项:
    1)C3以下到C7的颈椎矫正,需要锁住(Locking)。
    2)锁住的技巧与原理:
    a.利用侧弯(Side bending)和反方向的旋转(Rotation)即可将要矫正的颈椎锁住。
    b.用颈椎的小面关节(Articular facet)的平面作为施力的方向。换言之,矫正手的前臂与病人的小面关节在同一个平行线上。
    c.锁定之处是在受限的神经根的下(前)一个椎体的棘突上。
    2、仰卧矫正手法:(如图6-20)以右侧颈椎异常为例: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病人头的侧方(患侧)。
    2)医师左手抓住病人的下颚,用手臂托住病人的头。
    3)医师右手食指B处部位(参考第三章,图3-1)抵住殿堂的颈椎棘突,并轻轻的左推,于是形成向右侧弯。
    4)双手将患者的头向左转到极限,试试看有没有硬端,若没有卡住,在左手牵引情况下,右手则顺着右手臂的方向(小面关节的平面)瞬间轻快的用力,闻声即完成矫正。旋转度以不超过2~5°为限,以免造成伤害。
    3、坐姿矫正手法:(如图6-21),以释放C4神经,右侧为不痛侧(为例)。
    1)病人坐姿,医师立于不痛的一侧。
    2)医师下手拇指和食指紧紧地抓稳病人的第四颈椎。
    3)上手小拇指紧紧地爪稳病人的第三椎棘突,并向右旋转到极限。
    4)在极限上试试看有没有硬端‘卡住’?若没有卡住,即向右上发力,闻声音即完成矫正。不可超过2~5°,以免造成伤害。
    (四)C3-C8的矫正手法:
    1、仰卧食指矫正手法:(如图6-22及6-23)此手法可用于C3-C8的神经根异常的矫正。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病人头顶的上方,并将左手的食指B的部位(见图3-1)抵住要释放的神经根的上一个颈椎的棘突旁(例如要释放C4,就把食指B处抵住C3的棘突旁),左手放在病人的耳后和枕骨后。
    2)将病人的头慢慢地抬起,颈后的肌肉也就慢慢的拉紧。当拉紧的感觉到达食指时,就停止向上抬头。
    3)此时左手食指轻轻用力向右推,形成向左的侧弯。
    4)在食指紧紧顶住棘突时,双手抱住病人的头向右旋转到极限,锁住。
    5)向着小面关节的平面方面(朝大拇指的方向)瞬时轻快施力,闻声即完成矫正。
    2、仰卧小指矫正法(手刀式):(如图6-24)假设要释放C5的神经根,痛侧在右侧.
    1)病人仰卧,医师蹲于痛侧。
    2)医师的左手托住病人的左腮,并使患者的头向左旋转。
    3)医师的右手(矫正手)的小指及其掌根部,顶在C4的椎体的棘突上,和左手同时轻轻的用力把病人的头向左侧(不痛侧)转到极限。
    4)试试看是否有卡住的感觉?如果没有,就可以准备发力了。
    5)医师左手微微地向手方向弯曲病人的头,在牵引的情形下,医者之右手瞬时轻快发力(旋转度在2~5°内),即可听到“卡“的一声,这时候就完成矫正。
   七、颈椎C2-胸椎T2的‘均抗’(isometric )手法:(如图6-25)均抗法(isometric method)是专家们消除肌肉病痛的好方法。
    1)病人坐姿,医师站在病人侧旁。
    2)医师左手拇指和食指跨在要被矫正颈椎的下一个颈椎的横突上,(例如要释放C4,就把拇指和食指跨在C4的横突上),为固定手。
    3)医师的右手抱住病人的头部在胸前,又将右手的小指抓紧在要被矫正的C3颈椎横突上,并将病人的头向医师转到极限,此为矫正手。
    4)在此极限上,病人向外施力旋转,同时医师施以向内旋转的阻力,将头保持在原位置,此即称为‘均抗’(Isometric)。
    5)在均抗后,双方放松,稍停后医师再把病人的头继向医师转到一个新的极限,在此新的极限上再重复上项的手法做均抗,连做6~7次即可。
    八、颈椎神经的殿堂与皮神经节的关系及症状:
    (一)第1颈椎神经(C1)的异常:主管椎动脉血液循环和内分泌功能。
    1、病症——头痛、偏头痛、失眠、高血压、健忘、怠倦、焦燥、耳鸣、眼花、呕吐、作梦、发汗、发烧、发冷、心悸、喉哑、呼吸。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在C0-C3间。
    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下反躯干以两肩胛之间。
    3)反神经筋反射痛:在头的顶部。
    3、运动受限——前弯后仰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0-C1有压痛点。
    2)在枕骨肌肉(Suboccipital muscles)有缩短(shortened)僵硬(stiffness)及触痛(tenderness)。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Manipulation technique)
    (二)第2颈椎神经(C2)的异常:主管下巴及咽喉和声带的神经。
    1、病症——眼疾、盲视、斜视、耳疾、糊语、鼻窦炎、鼻过敏、重听、舌下腺、癫痫、声音沙哑、耳痛、头晕、头痛、耳鸣。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1-C4。
    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上反射到耳后,有时向下反射到两侧肩胛骨之间。
    3)皮神经筋反射区:在脑之中部(包括前额,眼,鼻,嘴)及后颈。
    3、运动受限——左右旋转受限,且有痛端。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1-C2有压痛点。
    2)提肩肌(Levator scapulae)和枕骨肌(Suboccipital muscle),或斜方肌(Trapezius muscle)有缩短、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三)第3颈椎神经(C3)的异常:主管肩部和横隔膜的神经。
    1、病症——牙痛、鄂痛、颜面麻痹、湿疹、无法张大口、粉刺、恶心、呕吐。
若C3和C4两两神经根异常,则有以下病症,如:心藏、主动脉、胸膜、胃、肝、胆管、肩膀无力、呼吸困难、肩膀酸痛。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1-C4。
    2)局部反射痛:向上反射到枕骨,向上反射到T5、T6、T7及T8。
   
    3、运动受限——前弯、后仰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2-C3有压痛点。
    2)提肩肌、枕骨肌和斜方肌有无力和缩短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四)第4颈椎神经(C4)的异常:主管咽喉、声带、横隔膜、颈部肌肉。
    1、病症——咳嗽、打哈啾、声音嘶哑、咽喉腺膨胀、甲状腺、鼻塞、弱视。
若C3-C4的神经同时受压迫,下列各器官会出现病症:如心藏、主动脉、胸膜、胃、肝。
    2、痛徵——
    1)局部痛:颈椎下半部呈急性或慢性痛,痛区在C3-C7。</P< p>
    2)局部反射痛:向下反射到第5及第6胸椎。
    3)皮神经筋反射区:在肩的前后。
    3、运动受限——向左侧弯曲(Left Sidebending)或向右侧弯曲(Right Sidebending)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3-C4有压痛点。
    2)提肩肌、斜方肌和颈  转肌(Rotaors)有缩短、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五)第5颈椎神经(C5)的异常:主管食道、气管及肘手肌肉。
     1、病症——扁桃腺发炎、喉痛、哑音、哮喘、口臭、甲状腺、食道、气管。
     2、痛徵——
     1)局部痛:在C4-C5或C6为急性或慢性的痛区。
     2)局部反射痛:向下反射到胸椎T6或T7的两侧。
     3)皮神经筋反射区:从肩顶着桡骨侧到腕。
     3运动受限——
     1)左右侧弯(Side bending)受限。
     2)肩膀上举困难。
     3)肘部弯曲困难。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在C4-C5处有压痛点。</P< p>
     2)自C4以下的颈椎两侧到肩膀有拉紧、触痛的感觉,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和斜方肌(trapezius)有绷紧、缩短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椎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六)第6颈椎神经(C6)的异常:主管甲状腺、副甲状腺、手腕肌肉。
     1、病症——脖子僵硬、五十肩、肩膀痛、上手臂痛、手麻痹、扁桃腺、气管炎、百日咳、肩胛骨内痛疼、甲状腺、副甲状腺。
     2、痛徵——
     1)局部痛:前锯肌(Serratus ant)、肱二头肌肉(Biceps brachia),胸大肌(Petoralis major)等有疼痛。
     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上反射到C1,有时向下反射到T6。
     3、运动受限——
     1)左右侧弯(Side bending)受限。
     若C5和C6移位,则产生严重的左右侧弯受限。
     2)肘部弯曲困难。
     3)腕部背向弯曲困难。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在C5和C6之间有按压痛点。
     2)肱二头肌和胸大肌均有触痛(tenderness)。
     5、舒缓手法——
     6、颈椎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七)第7颈椎神经(C7)的异常:主管甲状腺、手掌和大拇指。
     1、病症——伤风、甲状腺、喉哽塞、吞咽不下、贫血、肩膀硬化、上背部发硬。
     2、痛徵——
     1)皮神经筋反射痛:从臂的后方顺沿到中指。
     2)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6和C7之间,按压有触痛感。
     3)局部反射痛:有时向肩部反射,有时向下反射到T7-T8之间。
     3、运动受限——
     1)前弯受限。
     2)腕关节弯曲困难。
     3)手指伸曲困难。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C6和C7的两侧有压痛点。
     2)前斜角肌(Scaleni)、肱二头肌(Bicceps brachia),和伸张肌(Extensor)有无力、缩短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八)第8颈椎神经(C8)的异常:主管食道、气管、心脏和指尖。
     1、病症——斜颈、口吃、心脏、食道、气管、指尖麻木。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7和C8的两侧,有压痛点。</P< p>
     2)局部反射痛:肘部痛、五十肩、臂部痠麻。
     3)皮神经筋反射痛:在前臂内侧、小指、无名指麻痛。
     3、运动受限——
     1)手指弯曲困难。
     2)后仰有些压迫感。
     4、检查方法——
    病人采坐姿,医师一手按病人的头,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C7和C8的两侧,有硬块或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三)颈椎病灶的特性:
1、颈椎软组织所引起的病症,绝大多数系因椎间板移位造成,所以只要矫正椎间板即可解除。
2、最常邮的单侧肩胛骨疼痛是中部(尤其是C5)的椎间板压到后从韧带再压到硬膜所引起的。
3、颈椎的疼痛多系小面关节异位引起,其比率约70~73%左右。
4、椎间板向后侧突出会压到‘硬膜套’(dura sleeve),只压到膜套时则在相关的皮神经节区反射疼痛。若压力增强其压迫是以阻碍神经根的传导时,则相关部位的肌肉变得无力、麻木,或无反应。
5、颈椎的神经根为水平式的排列,所以椎间板移位压迫到神经根,其所引发的病症几乎都是单根病症。在C5以上很少看到椎间板压迫神经根的病症,大多数在C5,C6,C7和C8之间。
6、颈椎神经的反射。(如图6-3)
高颈(Upper Cervical)反射是向上的。
低颈(Lower Cervical)反射是向下的。
7、颈椎异位引起的病痛:
1)  颈痛
2)  颈部肌肉僵
3)  颜面神经痛
4)  头痛及偏头痛
5)  耳鸣
6)  眩晕
7)  前胸痛
8)  臂痛
9)  肩胛痛
10)  歪头(torticollis)
11)  五十肩有肩痛
12)  纲球肘及肘痛
13)  手腕痛
14)  富贵手
8、矫正颈椎是畅通脑血管,使脑部的营养输入和废物排出功能增加。</P< p>
三、颈椎的病理检查
(一)检查各颈椎结构上的活动情形(如图6-4)
1、病人坐姿。医师站其后(或左)侧。
2、医师以一手掌扶贴在病人的前额,操作头的运动。
3、医师再以另一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颈椎的两侧。
4、当病人的头作前弯或后仰时,医师的拇指可触知椎体活动的情形。
注:每一个椎体都要触诊,也可用拇指压按触诊棘突间活动的情形。
(二)检查颈椎该侧肌肉的情形(如图6-5)
1、病人坐姿。医师立于其前。
2、病人的前额靠在医师的胸前。
3、医师用双手的食指与中指即可触知两侧肌肉紧张的情形。
注:医师由上向下逐次触诊各颈椎两侧的肌肉,此法多用于低颈椎和高颈椎的检查。
(三)检查高颈椎之关节(如图6-6)
1、病人仰卧,医师立于其头部。
2、医师双手托住病人的左右颊。
3、前后充份的弯曲病人的颈椎(脖子)。
4、先向右旋转,再向左旋转,以比较右转和左转的距离差距,距离较短的一侧即为患侧。
四、颈椎在矫正前的安全检查
(一)颈椎矫正的禁忌事项:
1、未做X光检查以前,不作矫正。
2、有血栓症(或血管硬化症)者,均不作矫正。
3、肌肉痉挛(Spasm)时不做矫正。
4、未做舒缓前不做矫正。
5、老年人有头晕(dizzlness)和偏头痛(migraine)不宜做矫正。
6、有风湿性关节炎,而且其椎间孔很小的病人,也不宜做矫正。
7、风节应全部拉开,或旋转到极限才可以做矫正。</P< p>
8、颈部矫正之动作 ,不可过多,也不可超过极限2~5度。
(二)颈椎安全检查的手法:
1、第一步:(如图6~7)
病人仰卧,将头部有颈部悬于床外,做完全的后仰(Extension)动作,约5~7秒,询问病人有无剧痛和晕昏?或想呕吐的情形。若有即停止矫正手法。
2、第二步:(如图6~8)
继将后仰的头转到一侧的极限,持续20~30秒,然后询问病患有无眼球颤动的感觉?头晕或呕吐等不舒服的感觉。若有即停止矫正。
3、第三步:(如图6~9及6~10)
病人坐姿,尽量向后仰(Extension)头部,持续20~30秒后即转向一侧至极限。再持续20~30秒,询问病人有无头晕、呕吐、眼球跳动等之不适感觉。若有即停止矫正。
4、第四步:
做完第三步的动作后,若病人反应正常,即依病人头部后仰的姿势,做旋转的动作到极限。倘若病人反应正常,即‘通过安全检查’,就可以做颈部矫正。
五、颈椎的舒缓:
(一)舒缓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在检查出病源后,就要对病区的肌肉、韧带做舒缓。如果病区在关节附近,那么这个关节和它的软组织也要舒缓。
‘广义的舒服’包括了‘关节’‘Articulatory’和“软组织”,‘Softtissue’的舒缓,也就是中医常用的名词‘舒筋活骨’,若用英文表达广义的舒缓,应该用“mobilization“一词较为确切。
注:第三医学的英文在西医的医学字典中尚难找到,作者把mobilization译成“舒筋活骨”仅是译其意而已。mobilisationJ 另一种写法,并非错字,美国整脊书中常用;而mobilization则多出现于英国的整脊书中。
“狭意的舒缓”只是指对“软组织”的舒缓。其手法的过程包括按揉(Kneading),舒展(Stretching),扣打(Hammering),深部搓揉(Deep friction),持续按压(Sustained pressure),以及指捏(Petrissage )等。其目的在使肌肉里  微血管畅通,神经得到刺激,进而使僵硬或痉挛 肌肉恢复正常的功能。
所以舒缓的行为,不仅能使矫正手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本身也具有医疗的效果。因此、舒缓的手法绝对不能省略而不做,这是我多年来临床上的心得之一。
在做肌肉的舒缓手法以前,应先用热毛巾热敷15至20分钟,也可以用超音波(Ultra-Sonic)来做肌肉的舒缓。
在做关节舒缓手法以前,应先用微波(Micro-wave)照射10分钟左右。
电灸(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简称——TENS可以用来舒缓肌肉和治疗肌肉疼痛。
温热刺激疗法(THERMIE),可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软组织的自愈率及抵抗能力和神经的效能。
(二)颈椎舒缓的重点提示:
1、矫正动作以前一定要先做舒缓动作。
2、旋转或侧弯应向不痛的一侧转过去或弯过去。
3、颈部的矫正治疗不可过多。
4、在有敏感疼痛的关节上,不可在尚有痉挛的肌肉处矫正此关节。
5、告诉病人若经矫正有酸痛的感觉时,应即来治疗,绝不可拖延。
6、舒缓前尽量使用热敷10~15分钟。</P< p>
(三)颈椎舒缓的手法:(以下手法每项以30秒至60秒为宜)
1、病人伏卧,拇指重叠,由头向足推压棘突正中。(如图6-11)
2、病人伏卧,拇指重叠,由头向足推压棘突旁侧。(如图6-12)
3、病人仰卧。医师以一手的食指置于枕骨下缘,托住患者的头;另一手握住患者下巴。先轻微牵引,再向不痛的一侧旋转到极限。先向不痛侧做完,再向痛侧做。(如图6-13)
4、病人仰卧,医师以一手置于病人的枕骨下方;另一手固定在病人的肩上。枕骨下的手托着病人的头向外侧拉到极限,是对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舒缓。(如图6-14)
5、病人仰卧,医师的双臂交叉,双手置于病人的左右肩上。医师以手臂向前、左或向右推动,是对斜角肌、斜方肌和提肌的舒缓。(如图6-15)
6、病人仰卧,头置于床外,医师双手抱住患者的枕骨向医师的腹部做一些轻微的牵引,在牵引的同时向顺时针旋转,再向反时针旋转。(如图6-16)
7、病人仰卧,向不痛的一侧做侧弯(Side bending)。(如图6-17a)
8、病人坐在床边,低下头来,将头顶在医师之胸前医生双手的手指相交,以两个手掌根挤压颈椎之两侧来舒缓。(如图6-17b)
六、颈椎的矫正手法:
(一)C0-C1的矫正手法:
1、仰卧中直(Neutral)矫正法:(如图6-18)
1)病人仰卧,医师立于病人的头顶上侧。
2)医师的双手置于患者腮耳之处,将患者的脸转向非痛侧的极限,试一试,有没有硬端。(即是有没有卡住)。
3)在没有硬端(卡住)的情形下,医生的下手托着患者的头向医生腹部做牵引的同时,医师的上手以轻快之力突破极限,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意:a.C1和C2的矫正,不必采用“锁住”(Locking)的矫正法,所以病人的颈椎要保持中直(Neutral)的姿势,不可前弯(Flexion),不可后仰(Extension)也不可侧弯(Side bending),是一个纯粹的旋转(Pure rotation)矫正手法。</P< p>
b.倘若病人向右旋转疼痛,即可向左矫正。
c.双手可以稍微用一些牵引(向医师方向拉)。
(二)C1,C2,C3的矫正手法:
1、拇指矫正法:(如图6-19)假设右侧颈椎不适,向右旋转有疼痛感,则应向左侧非痛侧)旋转矫正。
1)病人仰卧,将头转向左侧(非痛侧)。
2)医师站在病人头的后方。左手托着病人的脸腮;右手(矫正手)的拇指顶住被矫正椎体的横突上,食指在颧骨下缘,小指在下巴之下缘。左右两手肘尽量弯曲,使两臂几乎在一直线上。
3)将病人的头向外旋转到极限,试试看有没有硬端(是否卡住之意)?
4)若没有硬端,即用轻快之力突破极限,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意:a.拇指在极限上向病人眼睛的方向发力。力要轻(约5磅之力)、要快。不到极限决不发力,切记!
b.突破极限2~5°即可,超过5°即造成伤害。
c.右手拇指在发力时,左手微微将病人的头抬起少许,有些侧弯(side bending)的意味。
(三)C3-C6的矫正手法:(如图6-20)
1、中低颈矫正注意事项:
1)C3以下到C7的颈椎矫正,需要锁住(Locking)。
2)锁住的技巧与原理:
a.利用侧弯(Side bending)和反方向的旋转(Rotation)即可将要矫正的颈椎锁住。
b.用颈椎的小面关节(Articular facet)的平面作为施力的方向。换言之,矫正手的前臂与病人的小面关节在同一个平行线上。
c.锁定之处是在受限的神经根的下(前)一个椎体的棘突上。
2、仰卧矫正手法:(如图6-20)以右侧颈椎异常为例: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病人头的侧方(患侧)。
2)医师左手抓住病人的下颚,用手臂托住病人的头。
3)医师右手食指B处部位(参考第三章,图3-1)抵住殿堂的颈椎棘突,并轻轻的左推,于是形成向右侧弯。
4)双手将患者的头向左转到极限,试试看有没有硬端,若没有卡住,在左手牵引情况下,右手则顺着右手臂的方向(小面关节的平面)瞬间轻快的用力,闻声即完成矫正。旋转度以不超过2~5°为限,以免造成伤害。
3、坐姿矫正手法:(如图6-21),以释放C4神经,右侧为不痛侧(为例)。
1)病人坐姿,医师立于不痛的一侧。
2)医师下手拇指和食指紧紧地抓稳病人的第四颈椎。
3)上手小拇指紧紧地爪稳病人的第三椎棘突,并向右旋转到极限。
4)在极限上试试看有没有硬端‘卡住’?若没有卡住,即向右上发力,闻声音即完成矫正。不可超过2~5°,以免造成伤害。
(四)C3-C8的矫正手法:
1、仰卧食指矫正手法:(如图6-22及6-23)此手法可用于C3-C8的神经根异常的矫正。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病人头顶的上方,并将左手的食指B的部位(见图3-1)抵住要释放的神经根的上一个颈椎的棘突旁(例如要释放C4,就把食指B处抵住C3的棘突旁),左手放在病人的耳后和枕骨后。
2)将病人的头慢慢地抬起,颈后的肌肉也就慢慢的拉紧。当拉紧的感觉到达食指时,就停止向上抬头。
3)此时左手食指轻轻用力向右推,形成向左的侧弯。
4)在食指紧紧顶住棘突时,双手抱住病人的头向右旋转到极限,锁住。
5)向着小面关节的平面方面(朝大拇指的方向)瞬时轻快施力,闻声即完成矫正。
2、仰卧小指矫正法(手刀式):(如图6-24)假设要释放C5的神经根,痛侧在右侧。</P< p>
上一页  [
1)病人仰卧,医师蹲于痛侧。
2)医师的左手托住病人的左腮,并使患者的头向左旋转。
3)医师的右手(矫正手)的小指及其掌根部,顶在C4的椎体的棘突上,和左手同时轻轻的用力把病人的头向左侧(不痛侧)转到极限。
4)试试看是否有卡住的感觉?如果没有,就可以准备发力了。
5)医师左手微微地向手方向弯曲病人的头,在牵引的情形下,医者之右手瞬时轻快发力(旋转度在2~5°内),即可听到“卡“的一声,这时候就完成矫正。
七、颈椎C2-胸椎T2的‘均抗’(isometric )手法:(如图6-25)均抗法(isometric method)是专家们消除肌肉病痛的好方法。
1)病人坐姿,医师站在病人侧旁。
2)医师左手拇指和食指跨在要被矫正颈椎的下一个颈椎的横突上,(例如要释放C4,就把拇指和食指跨在C4的横突上),为固定手。
3)医师的右手抱住病人的头部在胸前,又将右手的小指抓紧在要被矫正的C3颈椎横突上,并将病人的头向医师转到极限,此为矫正手。
4)在此极限上,病人向外施力旋转,同时医师施以向内旋转的阻力,将头保持在原位置,此即称为‘均抗’(Isometric)。
5)在均抗后,双方放松,稍停后医师再把病人的头继向医师转到一个新的极限,在此新的极限上再重复上项的手法做均抗,连做6~7次即可。
八、颈椎神经的殿堂与皮神经节的关系及症状:
(一)第1颈椎神经(C1)的异常:主管椎动脉血液循环和内分泌功能。
1、病症——头痛、偏头痛、失眠、高血压、健忘、怠倦、焦燥、耳鸣、眼花、呕吐、作梦、发汗、发烧、发冷、心悸、喉哑、呼吸。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在C0-C3间。
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下反躯干以两肩胛之间。
3)反神经筋反射痛:在头的顶部。
3、运动受限——前弯后仰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0-C1有压痛点。
2)在枕骨肌肉(Suboccipital muscles)有缩短(shortened)僵硬(stiffness)及触痛(tenderness)。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Manipulation technique)
(二)第2颈椎神经(C2)的异常:主管下巴及咽喉和声带的神经。
1、病症——眼疾、盲视、斜视、耳疾、糊语、鼻窦炎、鼻过敏、重听、舌下腺、癫痫、声音沙哑、耳痛、头晕、头痛、耳鸣。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1-C4。
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上反射到耳后,有时向下反射到两侧肩胛骨之间。
3)皮神经筋反射区:在脑之中部(包括前额,眼,鼻,嘴)及后颈。
3、运动受限——左右旋转受限,且有痛端。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1-C2有压痛点。
2)提肩肌(Levator scapulae)和枕骨肌(Suboccipital muscle),或斜方肌(Trapezius muscle)有缩短、拉紧的感觉。</P< p>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三)第3颈椎神经(C3)的异常:主管肩部和横隔膜的神经。
1、病症——牙痛、鄂痛、颜面麻痹、湿疹、无法张大口、粉刺、恶心、呕吐。
若C3和C4两两神经根异常,则有以下病症,如:心藏、主动脉、胸膜、胃、肝、胆管、肩膀无力、呼吸困难、肩膀酸痛。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1-C4。
2)局部反射痛:向上反射到枕骨,向上反射到T5、T6、T7及T8。
3、运动受限——前弯、后仰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2-C3有压痛点。
2)提肩肌、枕骨肌和斜方肌有无力和缩短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四)第4颈椎神经(C4)的异常:主管咽喉、声带、横隔膜、颈部肌肉。
1、病症——咳嗽、打哈啾、声音嘶哑、咽喉腺膨胀、甲状腺、鼻塞、弱视。
若C3-C4的神经同时受压迫,下列各器官会出现病症:如心藏、主动脉、胸膜、胃、肝。
2、痛徵——
1)局部痛:颈椎下半部呈急性或慢性痛,痛区在C3-C7。</P< p>
2)局部反射痛:向下反射到第5及第6胸椎。
3)皮神经筋反射区:在肩的前后。
3、运动受限——向左侧弯曲(Left Sidebending)或向右侧弯曲(Right Sidebending)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3-C4有压痛点。
2)提肩肌、斜方肌和颈  转肌(Rotaors)有缩短、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五)第5颈椎神经(C5)的异常:主管食道、气管及肘手肌肉。
1、病症——扁桃腺发炎、喉痛、哑音、哮喘、口臭、甲状腺、食道、气管。
2、痛徵——
1)局部痛:在C4-C5或C6为急性或慢性的痛区。
2)局部反射痛:向下反射到胸椎T6或T7的两侧。
3)皮神经筋反射区:从肩顶着桡骨侧到腕。
3运动受限——
1)左右侧弯(Side bending)受限。
2)肩膀上举困难。
3)肘部弯曲困难。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在C4-C5处有压痛点。</P< p>
2)自C4以下的颈椎两侧到肩膀有拉紧、触痛的感觉,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和斜方肌(trapezius)有绷紧、缩短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椎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六)第6颈椎神经(C6)的异常:主管甲状腺、副甲状腺、手腕肌肉。
1、病症——脖子僵硬、五十肩、肩膀痛、上手臂痛、手麻痹、扁桃腺、气管炎、百日咳、肩胛骨内痛疼、甲状腺、副甲状腺。
2、痛徵——
1)局部痛:前锯肌(Serratus ant)、肱二头肌肉(Biceps brachia),胸大肌(Petoralis major)等有疼痛。
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上反射到C1,有时向下反射到T6。
3、运动受限——
1)左右侧弯(Side bending)受限。
若C5和C6移位,则产生严重的左右侧弯受限。
2)肘部弯曲困难。
3)腕部背向弯曲困难。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在C5和C6之间有按压痛点。
2)肱二头肌和胸大肌均有触痛(tenderness)。
5、舒缓手法——
6、颈椎安全检查手法——</P< p>
、矫正手法——
(七)第7颈椎神经(C7)的异常:主管甲状腺、手掌和大拇指。
1、病症——伤风、甲状腺、喉哽塞、吞咽不下、贫血、肩膀硬化、上背部发硬。
2、痛徵——
1)皮神经筋反射痛:从臂的后方顺沿到中指。
2)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6和C7之间,按压有触痛感。
3)局部反射痛:有时向肩部反射,有时向下反射到T7-T8之间。
3、运动受限——
1)前弯受限。
2)腕关节弯曲困难。
3)手指伸曲困难。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C6和C7的两侧有压痛点。
2)前斜角肌(Scaleni)、肱二头肌(Bicceps brachia),和伸张肌(Extensor)有无力、缩短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八)第8颈椎神经(C8)的异常:主管食道、气管、心脏和指尖。
1、病症——斜颈、口吃、心脏、食道、气管、指尖麻木。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7和C8的两侧,有压痛点。</P< p>
2)局部反射痛:肘部痛、五十肩、臂部痠麻。
3)皮神经筋反射痛:在前臂内侧、小指、无名指麻痛。
3、运动受限——
1)手指弯曲困难。
2)后仰有些压迫感。
4、检查方法——
病人采坐姿,医师一手按病人的头,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C7和C8的两侧,有硬块或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第七章  胸椎
一、胸椎神经的分布及其病症:(如图7-1)
胸椎神经病变
T1气喘、咳嗽、气短、呼吸困难、肩膀手臂痛、手软无力、膀胱、胃痛、鼻塞、心肌梗塞、心肌梗塞、肺功能不良、血管壁神经、冠动脉、头  骨调整、胆管异常、肾藏障碍(眼、耳、支气管、肺、心肝、胸膜血管、运动神经)
T2心脏功能、胸腔、咳嗽气滞、肩膀硬化、手麻痹、喘、心筋、鼻塞、糖尿病、心肌梗塞、胆、甲状腺、食道机能、松果腺、下垂体、腺之机能、大动脉、脾脏(支气管、心脏、肋间神经、胸膜、血管运动神经)
T3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血管或器官堵塞、感冒、不安感、手软无法支力、肩膀下痛、心脏、心脏衰竭、大肠、膀胱(支气管、肺、心、肝、胸膜、肋间神经)
T4黄疸痛、疱疹、癣、背部硬化、心绞痛、鼻塞、咳嗽、胆管狭窄、小肠、右肺、心脏呼吸、胃痛、脑下垂体(肺、民脏、胸膜、肋间神经)、神经过敏、脑之保全中枢
T5肝炎、易倦、胸部疼痛、低血压、血液循环不良、背部硬化、关节炎、大肠、食道、重大病症必开之椎、胃大弯、空肠、左胰藏(肝、脾、胃、乳腺、胸膜、横膈膜、肋间神经)、食道炎、大肠经、左右卵巢、前列腺
T6胃病、胃痛、胃灼热感、呕吐、消化不良、口内火气大、背痛、胸部疼痛、左高血糖、痔疮、  肠、胆、左精神分裂、右低血糖(肝、脾、胃、胸膜、横膈膜、肋间神经)内耳疾、胆经、视觉异常、幻沉、痴呆
胃炎、胃痛、胃溃疡、胃下垂、消化不良、口臭、痔疮、左上脾、肝、心、体温平衡、代谢异常、味觉变化、肾藏机能退化、十二指肠、心包状狭窄(肝、胆、脾、胃、胰藏、肋间神经、腹膜)  内障、咽头炎、耳鸣症候群
T8肝病、呕逆、胸闷、糖尿病、频尿、抵抗力弱、毛发成长、小肠经、小肠、中毒反射点、门脉、肝藏、桡骨筋反射、低血糖症、甲状腺、不孕症、冷感症、尿失禁、乏力、下痢、子宫倾斜、骨多孔症、水头症(脾、胃、胆、副肾、胆管)
T9过敏症疹、麻疹、水痘、喉干、身体手脚冰冷、左副肾、胆、小肠、扁桃腺、喉痛、嘶哑、迷走神经、强烈头痛(胰藏、副肾、小肠、血管运动神经)恶寒感、肺部异常、硬膜门闭塞、甲状腺低下、肝藏逆压、结肠异常
T10肾炎、肾亏、易倦、血管硬化、风湿症、干癣、流鼻血、小肠、糖尿病、血友症、胃、前列腺、子宫、大肠、生殖、三焦、生理痛、阳萎症、坐骨神经痛、肺(肋间神经、腹膜、横膈膜、胰藏、脾肾、胆、输尿管)神经质、鼓肠
T11皮肤病、湿疹、痔疮、尿血、脸、手、脚肿大、肠加大、血友病、小肠、泌尿、前列腺、子宫、大肠、生殖、三焦、经前痛、阳萎症、流鼻血、心(腹膜、横膈膜、肾、胰藏膀胱、尿管、大小肠)胃酸分泌过多,骨多孔症(L2)大便失禁
T12风湿痛、假性甲状腺症、颈部肿胀、食欲不振、小便不出、血友症、痔疮、前列腺、子宫、大肠、内外痔疮、呕气、下痢、流鼻血、肺、狭心症、肾藏下垂、持发性侧弯、唾液缺乏、味觉异常(腹膜、横膈膜、肾藏、尿道、大小肠下垂)神经衰弱

二、胸椎的特性和病源:
(一)胸椎的X先底片测绘诊判法

1、  沿着椎体T3的后面向下画一延长线。
2、  沿着椎体T10的后面向上画上延长线。</P< p>
3、  这两条延长线必交于一点构成两个对顶角,正常的胸椎曲线其对顶角的角度为43度。
如果大于43度表示胸椎曲线太弯(Flexsion)了。
如果小于43度表示胸椎曲腺太直(Straight)了。
(二)特性和病源:
1、颈椎的运动神经支配上肢,腰椎的运动神经支配下肢,但是胸椎(T1-T4)的运动神经却支配上肢和下肢。
2、胸椎的12块椎体,也有12条肋骨附在椎体的旁边,使脸椎只能做少许的旋转。所以在矫正时,不必锁定(Lock),只作‘完全伸展’(fullstretch)即可。
3、移位的情形以T6-T12最为常见。
三、诱发胸椎病变及疼痛的主要因素:
(一)‘胸肋关节’(Costo-Vertebral Joint)和‘小面关节’(Apophyseal Joint)的功能障碍(disfunction)是反射疼痛的主要源地。
(二)脊椎两侧的肌肉和韧带的伤害(sprain)引起局部疼痛。
(三)椎间板突出压迫神经根套,引起内藏病变。
(四)头晕、头痛和颈部的后侧痛,是由T2到T7引起的。
(五)触痛点(tenderness)和硬块(stiffness)大多会在T3-T4和T4-T5之间发现。
(六)T4是上胸反射痛的主要痛源,要特别注意。
(七)T9-T12为下胸的痛源。
(八)T12-L1为腰臀的痛源。</P< p>
(九)椎体破裂引起的病症,可以拖三个月之久。而肋骨破裂引起的病症,只有三个星期之久。在此期间无进一步的伤害时可自行痊愈。
(十)上胸疼痛常与颈部的病源(Cervical Lesions)的关系。
四、胸椎的检查
(一)检查各胸椎的横突情况:(如图7-2)
1、病人伏卧,不可歪头,使整体脊椎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医师立于床边,用双拇指在脊椎的两侧逐一按压横突,并注意这两个同时下按的拇指那一个较高(应该两个指一样平,才是正常)。
(二)检查各胸椎的关节是否受限:(如图7-3)
1、病人坐姿,将靠近医生之手臂弯曲,并将手放在头后。
2、医师的一手经病人的腋窝之下方,放在病人的颈后;另一手的拇指放在棘突间。
3、在医师向外旋转病人上身的同时,医师的拇指可触知关节的活动是否受限。
注:此法可用在低胸或高腰的检查。
(三)检查各胸椎间的肌肉情形:(如图7-4)
1、病人坐于床后,双足踏在地上,双手相交叉置于颈后,双肘相并于胸前。
2、医师一手抓紧病人的双肘,使病人前弯或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触诊棘突间的肌肉活动,即可触知各椎体是否受限。
(四)检查各胸椎棘突的反应:(如图7-5a及7-5b)
病人伏卧,横推棘突。此法最为有效,可谓上列三项触诊法的结合。
五、胸椎关节的舒缓:
(一)胸椎关节的舒缓手法:(如图7-6)
1、病人伏卧,在胸或腹下放一枕头,以便使棘突露出。
2、医师站在病人的侧方,双手拇指重叠按在棘突上,向外侧推动棘突。
3、推6-7次即可。
注:如果脊椎向右侧弯,医师也可以采取此姿式,用其左手的手掌抵住向右侧弯,适常在25°以下,都是用此手法矫正脊椎侧弯。
(二)胸椎关节的推拉舒缓手法:(如图7-7)
1、病人伏卧,胸下最好垫一枕头。
2、医师立于病人的一侧,双手的拇指左右交互的顶牢上下相邻(如T5和T6)的棘突。</P< p>
3、一拇指向左推,另一拇指向右推。病人的皮肤上不可涂油。
注:此舒缓亦可用于腰椎关节。
(三)胸椎两侧肌肉横向的舒缓手法:(如图7-8)
1、病人侧卧,面向医师,头下放枕头,以保持颈椎与胸椎在一条水平线上。
2、医师的前臂放在病人的身上,拇指固定在病人的肋骨上,以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施力,并从棘突的下方向上抓渤棘突,手指用力向肌肉的深层压,然后再向上抓,并沿脊椎推行,(皮肤上应该先涂一层凡士林软膏,以免伤害到皮肤)。
(四)胸椎两侧肌肉缝向的舒缓手法:(如图7-9)
1、病人起伏,医师站在病人头顶的前方,医师的左手握住病人右手的肘上方,向上向内拉,使病人的上半身产生向上向内的旋转。
2、医师右手的拇指深压脊椎的棘突(向两侧的肌肉)自高T椎向低T椎(如T3向T9)方躺推压。
注:为使病人舒适,病人的头侧转向右方,并在舒缓的部位涂上凡士林,以免因磨擦伤到皮肤。
六、胸椎矫正手法:
(一)重点提示:
1、做背部胸椎的矫正手法时,要配合病人的呼吸,在病人吐气完毕时实施。
2、切记用力适量、不可过猛,尽量避免伤及肋骨。
3、要在关节‘完全伸展’开(Full Stretch)的情况下,才能用矫正的手法。
4、随时准备一个结实的垫子,当实施仰卧或伏卧矫正时使用。
5、当实施‘前后直压’式(俗称‘铁板烧’)矫正的手法时,对瘦弱的病人,其胸前应抱一个枕头,以免压痛。
6、使用矫正的手法的目的是在消除关节的僵硬(ftiffness)和肌肉的紧张(tension)。
7、医师紧紧将病人抱住,视为一体,减少彼此碰撞。
(二)胸椎T1、T2、T3的立式矫正手法:(如图7-10)
1、患者立在床边,医师立于其背后。</P< p>
2、用毛巾卷一圆筒,置于痛椎(T2)的下一椎体(T3)上。
3、患者双手手指交叉,置于头后,医师双手自患者腋下,穿过抓紧患者的手腕。
4、在患者吐气完毕时:(1)医师用胸部向前顶毛巾筒,同时(2)双手向上向后推患者双腕,(3)双脚脚跟离开地面,用脚掌踏在地上。
上述(1)、(2)、(3)的三个动作是同时发力的,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三)胸椎T2-T3伏卧式矫正手法:(如图7-11)
以T2和T3的关节僵硬,而且左侧有紧张的肌肉为例。
1、病人伏卧。
2、医师立于病人头顶外。
3、使病人头后仰(即上抬),并使病人的头以下巴立于床上为支点。
4、医师右手的豆状骨紧紧的压在病人T3的右侧横突上。
5、医师左手将病人的头向人的左侧推,推到极限时试试看有无硬端?
6、叫病人缓慢深呼吸,当吐完气时,再接下去做。
7、在极限上右手豆状骨固定在病人右侧横突上;左手向病人的左侧突然轻快发力,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意:a.C1和C2的矫正,不必采用“锁住”(Locking)的矫正法,所以病人的颈椎要保持中直(Neutral)的姿势,不可前弯(Flexion),不可后仰(Extension)也不可侧弯(Side bending),是一个纯粹的旋转(Pure rotation)矫正手法。
b.倘若病人向右旋转疼痛,即可向左矫正。
c.双手可以稍微用一些牵引(向医师方向拉)。
(二)C1,C2,C3的矫正手法:
1、拇指矫正法:(如图6-19)假设右侧颈椎不适,向右旋转有疼痛感,则应向左侧非痛侧)旋转矫正。
1)病人仰卧,将头转向左侧(非痛侧)。
2)医师站在病人头的后方。左手托着病人的脸腮;右手(矫正手)的拇指顶住被矫正椎体的横突上,食指在颧骨下缘,小指在下巴之下缘。左右两手肘尽量弯曲,使两臂几乎在一直线上。
3)将病人的头向外旋转到极限,试试看有没有硬端(是否卡住之意)?
4)若没有硬端,即用轻快之力突破极限,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意:a.拇指在极限上向病人眼睛的方向发力。力要轻(约5磅之力)、要快。不到极限决不发力,切记!
b.突破极限2~5°即可,超过5°即造成伤害。
c.右手拇指在发力时,左手微微将病人的头抬起少许,有些侧弯(side bending)的意味。
(三)C3-C6的矫正手法:(如图6-20)
1、中低颈矫正注意事项:
1)C3以下到C7的颈椎矫正,需要锁住(Locking)。
2)锁住的技巧与原理:
a.利用侧弯(Side bending)和反方向的旋转(Rotation)即可将要矫正的颈椎锁住。</P< p>
b.用颈椎的小面关节(Articular facet)的平面作为施力的方向。换言之,矫正手的前臂与病人的小面关节在同一个平行线上。
c.锁定之处是在受限的神经根的下(前)一个椎体的棘突上。
2、仰卧矫正手法:(如图6-20)以右侧颈椎异常为例: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病人头的侧方(患侧)。
2)医师左手抓住病人的下颚,用手臂托住病人的头。
3)医师右手食指B处部位(参考第三章,图3-1)抵住殿堂的颈椎棘突,并轻轻的左推,于是形成向右侧弯。
4)双手将患者的头向左转到极限,试试看有没有硬端,若没有卡住,在左手牵引情况下,右手则顺着右手臂的方向(小面关节的平面)瞬间轻快的用力,闻声即完成矫正。旋转度以不超过2~5°为限,以免造成伤害。
3、坐姿矫正手法:(如图6-21),以释放C4神经,右侧为不痛侧(为例)。
1)病人坐姿,医师立于不痛的一侧。
2)医师下手拇指和食指紧紧地抓稳病人的第四颈椎。
3)上手小拇指紧紧地爪稳病人的第三椎棘突,并向右旋转到极限。
4)在极限上试试看有没有硬端‘卡住’?若没有卡住,即向右上发力,闻声音即完成矫正。不可超过2~5°,以免造成伤害。
(四)C3-C8的矫正手法:
1、仰卧食指矫正手法:(如图6-22及6-23)此手法可用于C3-C8的神经根异常的矫正。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病人头顶的上方,并将左手的食指B的部位(见图3-1)抵住要释放的神经根的上一个颈椎的棘突旁(例如要释放C4,就把食指B处抵住C3的棘突旁),左手放在病人的耳后和枕骨后。
2)将病人的头慢慢地抬起,颈后的肌肉也就慢慢的拉紧。当拉紧的感觉到达食指时,就停止向上抬头。
3)此时左手食指轻轻用力向右推,形成向左的侧弯。</P< p>
4)在食指紧紧顶住棘突时,双手抱住病人的头向右旋转到极限,锁住。
5)向着小面关节的平面方面(朝大拇指的方向)瞬时轻快施力,闻声即完成矫正。
2、仰卧小指矫正法(手刀式):(如图6-24)假设要释放C5的神经根,痛侧在右侧。
1)病人仰卧,医师蹲于痛侧。
2)医师的左手托住病人的左腮,并使患者的头向左旋转。
3)医师的右手(矫正手)的小指及其掌根部,顶在C4的椎体的棘突上,和左手同时轻轻的用力把病人的头向左侧(不痛侧)转到极限。
4)试试看是否有卡住的感觉?如果没有,就可以准备发力了。
5)医师左手微微地向手方向弯曲病人的头,在牵引的情形下,医者之右手瞬时轻快发力(旋转度在2~5°内),即可听到“卡“的一声,这时候就完成矫正。
七、颈椎C2-胸椎T2的‘均抗’(isometric )手法:(如图6-25)均抗法(isometric method)是专家们消除肌肉病痛的好方法。
1)病人坐姿,医师站在病人侧旁。
2)医师左手拇指和食指跨在要被矫正颈椎的下一个颈椎的横突上,(例如要释放C4,就把拇指和食指跨在C4的横突上),为固定手。
3)医师的右手抱住病人的头部在胸前,又将右手的小指抓紧在要被矫正的C3颈椎横突上,并将病人的头向医师转到极限,此为矫正手。
4)在此极限上,病人向外施力旋转,同时医师施以向内旋转的阻力,将头保持在原位置,此即称为‘均抗’(Isometric)。
5)在均抗后,双方放松,稍停后医师再把病人的头继向医师转到一个新的极限,在此新的极限上再重复上项的手法做均抗,连做6~7次即可。
八、颈椎神经的殿堂与皮神经节的关系及症状:
(一)第1颈椎神经(C1)的异常:主管椎动脉血液循环和内分泌功能。
1、病症——头痛、偏头痛、失眠、高血压、健忘、怠倦、焦燥、耳鸣、眼花、呕吐、作梦、发汗、发烧、发冷、心悸、喉哑、呼吸。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在C0-C3间。</P< p>
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下反躯干以两肩胛之间。
3)反神经筋反射痛:在头的顶部。
3、运动受限——前弯后仰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0-C1有压痛点。
2)在枕骨肌肉(Suboccipital muscles)有缩短(shortened)僵硬(stiffness)及触痛(tenderness)。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Manipulation technique)
(二)第2颈椎神经(C2)的异常:主管下巴及咽喉和声带的神经。
1、病症——眼疾、盲视、斜视、耳疾、糊语、鼻窦炎、鼻过敏、重听、舌下腺、癫痫、声音沙哑、耳痛、头晕、头痛、耳鸣。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1-C4。
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上反射到耳后,有时向下反射到两侧肩胛骨之间。
3)皮神经筋反射区:在脑之中部(包括前额,眼,鼻,嘴)及后颈。
3、运动受限——左右旋转受限,且有痛端。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1-C2有压痛点。
2)提肩肌(Levator scapulae)和枕骨肌(Suboccipital muscle),或斜方肌(Trapezius muscle)有缩短、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P< p>
7、矫正手法——
(三)第3颈椎神经(C3)的异常:主管肩部和横隔膜的神经。
1、病症——牙痛、鄂痛、颜面麻痹、湿疹、无法张大口、粉刺、恶心、呕吐。
若C3和C4两两神经根异常,则有以下病症,如:心藏、主动脉、胸膜、胃、肝、胆管、肩膀无力、呼吸困难、肩膀酸痛。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1-C4。
2)局部反射痛:向上反射到枕骨,向上反射到T5、T6、T7及T8。
3、运动受限——前弯、后仰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2-C3有压痛点。
2)提肩肌、枕骨肌和斜方肌有无力和缩短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四)第4颈椎神经(C4)的异常:主管咽喉、声带、横隔膜、颈部肌肉。
1、病症——咳嗽、打哈啾、声音嘶哑、咽喉腺膨胀、甲状腺、鼻塞、弱视。
若C3-C4的神经同时受压迫,下列各器官会出现病症:如心藏、主动脉、胸膜、胃、肝。
2、痛徵——
1)局部痛:颈椎下半部呈急性或慢性痛,痛区在C3-C7。
2)局部反射痛:向下反射到第5及第6胸椎。</P< p>
3)皮神经筋反射区:在肩的前后。
3、运动受限——向左侧弯曲(Left Sidebending)或向右侧弯曲(Right Sidebending)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3-C4有压痛点。
2)提肩肌、斜方肌和颈  转肌(Rotaors)有缩短、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八)第8颈椎神经(C8)的异常:主管食道、气管、心脏和指尖。
1、病症——斜颈、口吃、心脏、食道、气管、指尖麻木。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7和C8的两侧,有压痛点。
2)局部反射痛:肘部痛、五十肩、臂部痠麻。
3)皮神经筋反射痛:在前臂内侧、小指、无名指麻痛。
3、运动受限——
1)手指弯曲困难。
2)后仰有些压迫感。
4、检查方法——
病人采坐姿,医师一手按病人的头,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C7和C8的两侧,有硬块或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15
发表于 2006-6-10 11:17:50 | 只看该作者

苟亚博的《整脊医学》


好文章, 好文章。
谢谢。
这是真真有价值的好文章。


16
发表于 2006-6-13 14:15:44 | 只看该作者

苟亚博的《整脊医学》

很好,谢谢
17
发表于 2006-6-16 22:30:00 | 只看该作者

苟亚博的《整脊医学》

没有用!!!!!一个患者的心声
正骨可能对急性损伤的人比较有用
对我等身体虚弱、肌肉韧带功能差的人完全不起作用,正完了又复位,甚至会使韧带更松
18
发表于 2006-8-9 12:53:50 | 只看该作者

苟亚博的《整脊医学》

兄弟,没有传完吧!!!
19
发表于 2006-8-9 13:05:18 | 只看该作者

苟亚博的《整脊医学》

下面引用由hearttex3262006/08/09 00:53pm 发表的内容:
兄弟,没有传完吧!!!
那就麻烦你继续传!
20
发表于 2006-8-12 16:47:17 | 只看该作者

苟亚博的《整脊医学》

我最近参加了一期整脊短训班的学习,和楼上说的是同一种方法,但是能熟练掌握不容易,我希望能到一所开展整脊的医院学习,请问哪里有这样的地方啊,我的邮箱jinqingdong@yahoo.com.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14:53 , Processed in 0.06839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