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何九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阳蓄水证一例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6-3-2 15:31:15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6-3-2 12:29
出诊后第二天,患者家人打来电话告诉好消息,按医嘱煎服第一副药一天后,病人呕吐已有减轻趋势,有尿意,但 ...


好帖,核心处方,用的好。

以我愚见,如果在有几个诊断指标,就更好了。比如,大便如何,血压如何。根据先生的处方,估计患者的血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

点评

能大便,但因为进食少,大便不多,以前血压高,我出诊时没带血压计,不知道当时血压多少,用是证用是方,也没有考虑血压是多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 19:27
能大便,但因为进食少,大便不多,以前血压高,我出诊时没带血压计,不知道当时血压多少,用是证用是方,也没有考虑血压是多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 19:26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9:26:52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3-2 15:31
好帖,核心处方,用的好。

以我愚见,如果在有几个诊断指标,就更好了。比如,大便如何,血压如何。 ...

能大便,但因为进食少,大便不多,以前血压高,我出诊时没带血压计,不知道当时血压多少,用是证用是方,也没有考虑血压是多少。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9:27:17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3-2 15:31
好帖,核心处方,用的好。

以我愚见,如果在有几个诊断指标,就更好了。比如,大便如何,血压如何。 ...

能大便,但因为进食少,大便不多,以前血压高,我出诊时没带血压计,不知道当时血压多少,用是证用是方,也没有考虑血压是多少。
14
发表于 2016-3-2 21:53:55 | 只看该作者
愚以为猪苓汤似更妥。

点评

谢谢参与,五苓散与猪苓汤都有利小便之效,但一寒一热,本质差异很大,本例为什么选猪苓汤更妥?尚望先生详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3 09:18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9:18:01 | 只看该作者
胡子+新疆 发表于 2016-3-2 21:53
愚以为猪苓汤似更妥。

谢谢参与,五苓散与猪苓汤都有利小便之效,但一寒一热,本质差异很大,本例为什么选猪苓汤更妥?尚望先生详论。
16
发表于 2016-3-3 11:23:50 | 只看该作者
学学先生的临床。读先生的医案,显见寒邪入腑,气不化水之证,五苓对证之方。病之日久,必伤少阴而郁闭,请试用四逆散加茯苓,橘梗,小便通,一切証自然消失。这是范中林的意见。

点评

谢谢一吐先生提出建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3 11:45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11:45:25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3-3 11:23
学学先生的临床。读先生的医案,显见寒邪入腑,气不化水之证,五苓对证之方。病之日久,必伤少阴而郁闭,请 ...

谢谢一吐先生提出建议。
18
发表于 2016-3-3 21:36:20 | 只看该作者
一点看法供参考。一   此患不能断为太阳蓄水证。 久病屡医体本虚,又感发热咽痛咳嗽等外感症状,时医见此“热像”必以寒凉,致伤胃气而呕逆不止。胃气既伤,下焦无阳以化气致膀胱水停表现为小便不利。此呕与小便不利虽为五苓散之见证,然非也。五苓散方后曰多饮暖水,汗出愈。说明五苓散实是发汗利小便之方。此患久虚敢汗否?二   脉浮虚。此浮脉当是血虚之像而非太阳病脉见证。三  舌质淡紫,舌中后部苔腻。舌前水滑齿痕后见黄苔,阳虚水停又见化热之像。邹澍曰水停而火生则猪苓汤其治也。以滑石替桂枝,以阿胶替白术为育阴利小便。故宗证脉舌象当先以猪苓汤,后观其脉证再议补虚或温阳。

点评

此例为太阳蓄水证无疑,因为无论是病史及症状舌脉都与经文相符,《伤寒论》: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4 15:09
19
发表于 2016-3-4 14:32:50 | 只看该作者
好医案。

点评

谢谢先生  发表于 2016-3-4 16:11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5:0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何九公 于 2016-3-4 15:13 编辑
胡子+新疆 发表于 2016-3-3 21:36
一点看法供参考。一   此患不能断为太阳蓄水证。 久病屡医体本虚,又感发热咽痛咳嗽等外感症状,时医见此“ ...

此例为太阳蓄水证无疑,因为无论是病史及症状舌脉都与经文相符,《伤寒论》: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本案的小便不利、烦渴引饮则吐,是非常典型的,说实话,执业近三十年,我也是第一次遇到此证,只是以前读其他老中医医案,多有记录,所以印象很深,当时看到病人,一下就想到相应条文,同时,以前也曾看有些文章认为太阳蓄水证并无膀胱蓄水胀满的实质,就我此例看到的情况来看,图片可以看到小腹胀满非常明显,以手按压患者则诉有小便溢出,本案既有五苓散典型状,更有小便潴溜膀胀胀满的实证,所以才把这个病例发上来。将来也算个临床资料。


药后第二天患者呕吐渐止,胃纳进小便利,如非方证相应,必无此效,当然,猪苓汤证同样有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但猪苓汤证之小便不利,多为小便短涩疼痛点滴而出,五苓散证之小便不利则无此特征,两者不难鉴别。

点评

小便清白为用滑石之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8 10:34
小便清白为用滑石之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8 10:3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6:07 , Processed in 0.05121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