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融合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6:45:19 | 只看该作者
       具体地讲,急性腹膜炎、肠梗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都是病理状态,而不是一个疾病!因为,这些病理状态可以出现在许多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而他们的病因也是各式各样的。糖尿病、高血压、每一个传染病等等,称为疾病,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各自的病因,疾病的病理过程等等。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称为病理过程,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称为病理状态。
     以上是西医的疾病、病理过程、病理状态的基本含义。
         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医的证与相应的西医病理状态的融合。

点评

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医的证与相应的西医病理状态的融合。 ----------------------------------------------- 这个观点我基本赞成,说基本,因为就这么一句话的话,有些粗糙了。可以慢慢论述。 先请教几个证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1 10:15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8:25:15 | 只看该作者
    一谈正事应着寥寥!
  说具体的事,都不说话了。
13
发表于 2015-11-21 09:48: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5-11-21 01:54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0 22:02
已有相多的人都已认识到了中医“证”是一病理学诊断。如果中医的证,是病的病理学诊断,那中医的证又 ...

回复中西医融合观
中西医融合观
"1    我所谓的中西医融合是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理状态的融合,而不是与西医的病之融合,这个问题我已经反复强调多次了。"

先生的这一认识,我认为有正确的因素。但先生似乎没有说明白中医的证如何的与西医病的病理状态间的对应性关系。
可以说,直至现时,西医病的病理状态,或还没有认识到。
中西医融合观
2  中西医来源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哲学基础。”先生的这一认识是不对的。
“ 中西医来源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哲学基础。”这样的认识是在否定客观决定意识!同一事物或同一人(“即客观”),能说应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认识,这样的一人一物,就变成了不相同了吗?此不是在说,人的意识在决定或改变客观吗?此不是唯心论吗?
先生的哲学决定论,以西方哲学解决中西医的融合,既是是乱中医之事、多此一举,也是徒劳的。


中、西医的不同,实际是因对人体的不同的切入角度所形成的对人体的不同视角而形了对人体的不同层面的认识结果所致。
中医是以四诊的感知为起点的基点开始,应用认识方法论加实践检验以认识人体;西医是以直视解剖为起点的基点上开始,应用徽观与结合现代其它科学认识人体。
中医是以活人体的外释信息即四诊信息,以认识活人体内的结构与功能;西医则是从解剖,即死体解剖上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此即中医与西医不同的根源原因。而不是哲学不同所决定的原因。
是存在决定意识;在众多的客观意识中,概括出了哲学,而不是哲学决定意识。哲学可以帮助更便捷的正确认识世界,但哲学是不能形成如何诊治疾病的医学理论的。
再有,中医理论内的 阴阳五行,不是单止是哲学义的,更存有结构、位觉、性质性、形式实体性等,多义性的


14
发表于 2015-11-21 10:00:1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0 22:45
具体地讲,急性腹膜炎、肠梗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都是病 ...

请先生说说您上述病理状态是如何的应对到中医的证上的。如“急性腹膜炎”应对中医证的何证?
15
发表于 2015-11-21 10:15:1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1 06:45
具体地讲,急性腹膜炎、肠梗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都是病 ...

  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医的证与相应的西医病理状态的融合。

-----------------------------------------------
这个观点我基本赞成,说基本,因为就这么一句话的话,有些粗糙了。可以慢慢论述。
先请教几个证型:


热入心包的神昏与西医哪些病理相应?
痰热蒙蔽心包呢?


老先生,我本来喜欢与您探讨学术的,可是自打辩论开始,您就见我没好气,呵呵、不说了,您如果愿意就把这个问题谈谈,不愿意了,就来上一句三八250算了。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0:26:56 | 只看该作者
gonmai 发表于 2015-11-21 01:48
回复中西医融合观
中西医融合观:
"1    我所谓的中西医融合是中医的证与西医 ...

     谢谢先生的回复与探讨。
    1    西医所谓的病理状态,是经常用的术语。“状态”是系统论中的概念,与医学结合之后,就产生了“病理状态”的概念。我不知道先生是不是西医,西医对于病理状态的概念、术语是非常熟悉的,他是指:疾病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的整体表现。例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可以分为前驱期,上升期,典型期,恢复期等。每一期可以说是一种病理状态。我们在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时候,不单单诊断出流行性乙型脑炎,而且要诊断出属于哪一期,甚至于哪一型,这就是病理状态的诊断。
     怎么样证明西医的病理状态与中医的证相对应?这是一个非常细致、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论证的过程,我们有一套程序与标准。在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中西医融合观续三本书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伤寒论、温病学全部、金匮要略中的大部分内容的中西医融合。
     2   关于存在与意识,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关系,我们不在此讨论。我们只讨论阴阳五行学说与系统论、唯物辩证法能不能融合?取象比类与形式逻辑能不能融合?
     我认为是可以融合的。这些问题我将在下一本书中详细地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阴阳五行学说与西医学中病理状态的融合。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0:30:47 | 只看该作者
gonmai 发表于 2015-11-21 02:00
请先生说说您上述病理状态是如何的应对到中医的证上的。如“急性腹膜炎”应对中医证的何证?

       急性腹膜炎与热实结胸证是一个证态,称为: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
     我不知道先生是不是真的想要知道,我怎么样证明的!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0:43:5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1-21 02:15
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医的证与相应的西医病理状态的融合。

---------------------------------------- ...

      热入心包的神昏与西医哪些病理相应?
    痰热蒙蔽心包呢?
==========================================
      回复:
    中医的证名,在不同的著作里有不同的名称,我选择了赵金铎主编的【中医证侯鉴别诊断学】与邓铁涛主编的【中医证侯规范】为标准。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0:50: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11-21 02:52 编辑

         
中西医融合与证态
患者就诊时,体内只可能有一种病理机制,而且表现出来的症状与体征也只有一群,但是,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同,得出两个不同的诊断,二者必然具有内在的联系,这是中西医融合的根据。
患者就诊时呈现出的一组症状与体征,是中、西医诊断的基本素材,中医根据中医的理论,参照脉象与舌象得出“证”的诊断;西医根据西医的理论参照各种实验检查得出“病理状态”的诊断,除了极其简单的疾病外,一般而言在初诊时疾病的诊断是得不出来的。病理状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况,而不是疾病的全过程,所以,同一个患者在就诊时以及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证与病理状态是同一的。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之为证态,由此形成新的理论。
证与病理状态是等值的,但是,与西医疾病不等值。            
我们在“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的研究中发现,中医外感热病中的所有证在西医感染病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反之亦然,由此而产生的《外感染热病证态学》涵盖了西医的感染病与中医外感热病,并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实现了二者的融合。
1 西医的感染病与中医外感热病病理过程的融合
西医感
染病
前驱期
急性典型期
SIRS
MODS
MOF
死亡
伤寒论
太阳
表证
阳明病、
少阳病
阳明
气分证
阳明
热实证
内闭
外脱
死亡
温病
卫分证
脏腑
气分证
气分证(白虎
汤证)
营血
分证
内闭
外脱
死亡
                                                                                
    2外感染热病证态概念体系举例
中医概念体系
一、气分热证
二、营血分证
1、热灼营阴
2、热入心包
3、热盛迫血
4、血热动风
5、气营(血)两燔
6、热结肠腑
7、热耗真阴
西医概念体系
SIRS
MODS
1MODS早期
2、中毒性脑病昏迷
3MODS合并DIC
4、中毒性脑病痉挛
5MODS合并颅内高压
6MODS麻痹性肠梗阻
7MODS晚期异常消耗
证态概念体系
一、气分热证-SIRS证态
二、营血分-MODS证态            
1、热灼营阴-早期MODS证态
2、热入心包-中毒性脑病昏迷证态
3、热盛迫血-DIC证态  
4、血热动风-中毒性脑病痉挛证态  
5、气()血两燔-颅内高压证态
6、热结肠腑-肠梗阻证态
7、热耗真阴-异常消耗证态
中药方剂
白虎汤
清营汤
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
犀角地黄汤
羚角钩藤汤
清温败毒饮
大承气汤
加减复脉汤
        怎么证明证明证与病理状态是等值的?以气分白虎汤证-SIRS证态为例,
       中医气分证中白虎汤证的特点是“四大”即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中医的高热一般是指39℃以上,脉数是指脉搏100次/分以上。从在病程中的位置来看,白虎汤证已是气分热证,说明病邪比较强大,已经入里,还伴有许多里证的表现,这与太阳表证、卫分证发热有着本质区别。
       西医SIRS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
体温>38℃或<36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32mmHg)
血象: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白细胞>10
        气分证中的阳明热证(白虎汤证)的临床表现至少有两项:壮热(高热)、脉滑数(每分钟100次以上)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SIRS的前提是:重大打击、严重感染等之后72小时后发生的病理状态,所以,它与普通感冒的发热不同,应当鉴别。《伤寒论》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即太阳表证之后72小时,出现脉大者是阳明白虎汤证。《伤寒论》特别强调阳明气分白虎汤证与太阳表证的鉴别,西医强调SIRS与感冒的鉴别。
        基于以下四点:1  临床表现吻合;2  病理过程中的位置吻合;3  鉴别诊断吻合。这是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所以,SIRS与气分白虎汤证是一个证态;4  临床上证实白虎汤可以治疗SIRS。最终确定气分白虎汤证- SIRS证态,我们对于外感热病学每一个证态均进行了同样的论证。
         赵金铎著《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把温病与伤寒的证候归纳为135个证,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把外感证候归纳为76个证。证态体系不仅找到了所有证的病理状态,而且把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与感染病的疾病过程融合为统一的整体,揭示了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的融合,也结束了中医历史上的寒温之争。

点评

这里面中成药最有名的三宝,还有至宝丹、紫雪,应该对应在那个证型里? 还有,这表里的证候是热病内容的,杂病里面的如何归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1 11:02
20
发表于 2015-11-21 11:02:4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1 10:50
中西医融合与证态患者就诊时,体内只可能有一种病理机制,而且表现出来的症状与体征也只有一群, ...

这里面中成药最有名的三宝,还有至宝丹、紫雪,应该对应在那个证型里?


还有,这表里的证候是热病内容的,杂病里面的如何归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9 02:26 , Processed in 0.07549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