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dministrato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存废辩论赛-反方辩题:8、《伤寒论》是“六病辨证”而非“六经辨证”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5 17:51:14 | 只看该作者
  双方的各位朋友,不要急也不能急,慢慢来,有理不在言高,先摆明事实,说明道理,再下结论。直面问题,不用顾左右而言他。咱们这样辩论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输赢,还希望在这一过程中,都能获得自己所需的某些东西吧!
  各位辛苦了。
12
发表于 2015-10-25 23:16:52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5-10-25 11:34
对不起,我答一下。

张仲景先生为何不写成:

太阳病,是太阳气病,以寒为本,以热为标,以热为中见,其传从寒,从热。故不用经字。病脉证之脉,是经脉。经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故,太阳是气,气传为病,病在何经,由脉证而定。金匮是内伤,以主证定病之经脉和证。
  所以,圣人不能把气说成经,也不能说病没有病位。
------------------------------------------------
一吐先生这一条,有许多没有说清楚的地方。“太阳病,是太阳气病”,太阳气是个什么概念?没有说,暂且不讨论。


以寒为本,以热为标,以热为中见,其传从寒,从热。故不用经字。---------“以热为中见”,是      运气学说里的概念,张仲景有没有见过运气学说,暂不论。但前面讲寒热标本与病传,意思也还能看明白。可是后面说“故不用经字”就不明白。加个故字,是解释原著不用“经”字的原因,因为疾病是“以寒为本,以热为标”就不用“六经”这个词,是这个意思吗?


这是一吐先生对伤寒论不用六经一词的一层解释,没有看出来什么意思。


另一层解释是:病脉证之脉,是经脉。这个解读是比较独特的,一般认为,病脉证之脉。是脉象,某某病的症状表现和脉象。一吐先生认为是“经脉”。


“脉”之一词,中医里有几个含义:(1),经络学说里经脉、络脉。(2)奇恒之腑之一。(3),脉象。还有其他含义暂不说了,就这三个含义各有不同,如果是经脉,那就等于是张仲景明明白白在标题里出来了“六经”这个词,我们也不用讨论了,不过,这需要先生把《伤寒论》里的“脉”指经脉论述清楚。如果是脉象,病脉证那就是指某某病的症状与脉象,不知道一吐先生指的是脉象还是经脉?




























13
发表于 2015-10-26 06:03:29 | 只看该作者
          内经素问  热论
   【原文】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③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④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⑤。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以上是原文。
    《伤寒论》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本身就具有经脉的含义。“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就是明证!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说明了阴阳五行与六经传变、五脏六腑之间的密切关系。
仁海先生,废除五行之后,《内经》要修改,《伤寒杂病论》也就不存在了!

       

点评

您老把《内经》都拿出来了,厉害,佩服! 可是咱们讨论的是《伤寒论》里有没有六经啊,您老怎么就要讲《内经》呢?大概是忘记咱们辩论什么了,您回头看看。好好在《伤寒论》里把“六经”一词找出来。 还有,您老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6 10:3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10-26 10:33:5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0-26 06:03
内经素问  热论
   【原文】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 ...

您老把《内经》都拿出来了,厉害,佩服!
可是咱们讨论的是《伤寒论》里有没有六经啊,您老怎么就要讲《内经》呢?大概是忘记咱们辩论什么了,您回头看看。好好在《伤寒论》里把“六经”一词找出来。
还有,您老这次又违规了。我上次没有点回复,您几位口诛笔伐,对您老当然不能说什么,您知道就是了。
15
发表于 2015-10-26 11:32:4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6 02:33
您老把《内经》都拿出来了,厉害,佩服!
可是咱们讨论的是《伤寒论》里有没有六经啊,您老怎么就要讲《 ...

       这一次,我点了回复键,不知道是何效果。

      回复:
     与外行交流真是费劲,我给先生科普一下《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
    凡是学过《伤寒论》的都知道,《伤寒论》,乃至于温病都来自于《素问.热论》!这是常识,“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是口头禅!我引用的那一段话中的太阳、阳明……就是《伤寒论》中的六经病的来源!你们如果不明白,请你们把《伤寒论》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三遍,再看看熊曼琪主编的伤寒论,自然就明白了!
     《素问.热论》中的六经与《内经》中的十四经脉经络学说是两回事!前者主要是说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是“气”的运动按照时间的前后顺序;后者主要是指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的相互联络。十四经脉的相互联络、交接与《伤寒论》的六经传变,你们好好地去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我的科普只能是这样了!如果还不明白,你们自己学习吧!
16
发表于 2015-10-26 12:05:41 | 只看该作者
与外行交流真是费劲,我给先生科普一下《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
    凡是学过《伤寒论》的都知道,《伤寒论》,乃至于温病都来自于《素问.热论》!这是常识,“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是口头禅!我引用的那一段话中的太阳、阳明……就是《伤寒论》中的六经病的来源!你们如果不明白,请你们把《伤寒论》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三遍,再看看熊曼琪主编的伤寒论,自然就明白了!
     《素问.热论》中的六经与《内经》中的十四经脉经络学说是两回事!前者主要是说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是“气”的运动按照时间的前后顺序;后者主要是指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的相互联络。十四经脉的相互联络、交接与《伤寒论》的六经传变,你们好好地去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我的科普只能是这样了!如果还不明白,你们自己学习吧!——————————————————————————————————————————————————————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xtra=page%3D1
三、《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病与《内经》“六经”包含的脏腑不同:
  1、《伤寒论》中的太阳病,不但包括足太阳膀胱经病,而且还有手太阴肺(大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之咳喘)。
  2、阳明病,不但包括足阳明胃病,还包括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承气汤之便秘、葛根芩连汤之协热利)。
  3、少阳病,不但包括足少阳胆病,而且还有足阳明胃中之泻心汤痞满证(胃受伤而蠕动减慢)、陷胸汤丸、大柴胡汤之结胸证(消化液分泌不畅而致胃中食物停留不下)。
  4、太阴病不但有足太阴脾,还有手太阳小肠、足太阳大肠的参与。
  5、少阴病,不但包括足少阴肾,而且还有足太阳膀胱的参与。少阴病与太阴病的鉴别点,就在于太阴病便溏、口不渴,少阴病则下利、口渴、厥冷。总由肾阳虚衰后,中医称水液下漏、津不上承,西医,则因肾小管重吸收减少、水的再利用率降低所致。其下利又包括手阳明大肠。
  6、厥阴病,其中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为足少阳胆病;下之利不止则为手太阳、手阳明之肠病。
        7、少阳病是胆系感染所致,任何太阳病、抑或阳明病都不能转化为少阳病,充其量,能成为少阳、阳明合病之大柴胡证而已。太阴、少阴病也同样不能转变为上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之木火燔炽,下有阳虚之下之利不止”的厥阴病。
  ——以上足以说明,仲景所用的三阴三阳的名称,尽管与《内经》的十二经脉相同,但其含义已大相径庭。
17
发表于 2015-10-26 13:15:51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0-26 04:05
与外行交流真是费劲,我给先生科普一下《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
    凡是学过《伤寒论》的都知道,《 ...

      

         第一  仁海先生根本没有看过《伤寒论》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仁海先生的少阳病:
     3、少阳病,不但包括足少阳胆病,而且还有足阳明胃中之泻心汤痞满证(胃受伤而蠕动减慢)、陷胸汤丸、大柴胡汤之结胸证(消化液分泌不畅而致胃中食物停留不下)

=======================
     请问仁海先生,你读过伤寒论没有?!你所说的少阳病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你自己胡拉乱扯,凭自己的想象胡诌出来的?你看看伤寒论原文中的少阳病是咋回事?!
      其余的几条我就不说了!自己好好看看吧!
     把《伤寒论》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三遍,再发言!全部都是外行话!


     第二   没有证据的瞎说
     【少阳病是胆系感染所致】证据?典型的中西医概念直接对接!没有证据的胡拉乱扯!
     【泻心汤痞满证(胃受伤而蠕动减慢)、陷胸汤丸、大柴胡汤之结胸证(消化液分泌不畅而致胃中食物停留不下)】中医不沾边,西医是胡扯!
18
发表于 2015-10-26 13:32:5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0-26 09:15
第一  仁海先生根本没有看过《伤寒论》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少阳之为 ...

第一  仁海先生根本没有看过《伤寒论》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仁海先生的少阳病:
     3、少阳病,不但包括足少阳胆病,而且还有足阳明胃中之泻心汤痞满证(胃受伤而蠕动减慢)、陷胸汤丸、大柴胡汤之结胸证(消化液分泌不畅而致胃中食物停留不下)
=======================
     请问仁海先生,你读过伤寒论没有?!你所说的少阳病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你自己胡拉乱扯,凭自己的想象胡诌出来的?你看看伤寒论原文中的少阳病是咋回事?!
      其余的几条我就不说了!自己好好看看吧!
     把《伤寒论》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三遍,再发言!全部都是外行话!——————————————————————————————————————————
我从来没见过《伤寒论》。
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吗?
请问,《伤寒论》目录中何处有“经”了?




     第二   没有证据的瞎说
     【少阳病是胆系感染所致】证据?典型的中西医概念直接对接!没有证据的胡拉乱扯!
     【泻心汤痞满证(胃受伤而蠕动减慢)、陷胸汤丸、大柴胡汤之结胸证(消化液分泌不畅而致胃中食物停留不下)】中医不沾边,西医是胡扯!
————————————————————————————————————————————————————
西医是胡扯,您从事西医时都是在草菅人命?
19
发表于 2015-10-26 15:43:10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0-26 05:32
第一  仁海先生根本没有看过《伤寒论》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少阳之为病, ...

     第一

      我从来没见过《伤寒论》。
      请问,《伤寒论》目录中何处有“经”了?
=============================
     回复:
     太阳病是不是“太阳”病了?!你就知道为什么《伤寒论》目录中没有经字了!
     请你看看15楼!


第二
   
     【少阳病是胆系感染所致】证据?请出示证据!
     【泻心汤痞满证(胃受伤而蠕动减慢)、陷胸汤丸、大柴胡汤之结胸证(消化液分泌不畅而致胃中食物停留不下)】请仁海先生看看你所说的这些……,是不是《伤寒论》中的少阳病!

20
发表于 2015-10-26 16:03:4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0-26 11:43
第一

      我从来没见过《伤寒论》。

  第一

      我从来没见过《伤寒论》。
      请问,《伤寒论》目录中何处有“经”了?
=============================
     回复:
     太阳病是不是“太阳”病了?!你就知道为什么《伤寒论》目录中没有经字了!
     请你看看15楼!
————————————————————————————————————学透彻《伤寒论》了,你就知道《伤寒论》是六病辩证,而非六经辩证了。




第二
   
     【少阳病是胆系感染所致】证据?请出示证据!
     【泻心汤痞满证(胃受伤而蠕动减慢)、陷胸汤丸、大柴胡汤之结胸证(消化液分泌不畅而致胃中食物停留不下)】请仁海先生看看你所说的这些……,是不是《伤寒论》中的少阳病!
————————————————————————————————————————————
学透彻《伤寒论》了,你就知道少阳病的实质了。你现在这种初级水平,还弄不明白,回去继续修炼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0:21 , Processed in 0.10735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