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鼓应说:“‘黄老’是黄帝、老子的合称,它以老子哲学为基础,而寓托于黄帝以进行现实政治的改革。这股政治哲学的思潮兴起于战国中期,它之渊源于齐或楚越固有争议,但它昌盛于齐,为稷下道家所倡导并在稷下学宫百家争鸣中取得主导地位,当无疑义。黄老思想经稷下道家的发扬而流传于全国各地,儒家的孟、荀和法家的申、韩,都受到黄老道家的重大影响。 黄老学说为稷下道家所畅言,它的中心思想为‘道法’。……这派学说以老子道论为其哲学理论而融入齐法家的刑名法度思想。……而主张黄老之学的,也可能有不同的倾向,有的偏重于治身,有的偏重于治国”。 又说“道家黄老派与老庄一系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援法入道。黄老思想的起源或可能早于稷下道家,但它的盛行于全国各地而成为战国的显学是因着稷下道家的倡导。倡导黄老学说的各家彼此间虽仍有歧异,但多推崇老子的道论或自然无为说,同时强调刑名法度的重要性。从这共同主张看来,现存《尹文子》、《鹖冠子》、《文子》,固然是典型的黄老著作,而现存《申子》、《慎子》的辑本,仍可视为黄老学派之作。……司马谈所说的道家,主要是指黄老派道家”。(《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