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气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5-2-4 13:50:50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2-4 11:41
心气,有两个不同内涵组成,一个是经典的心,气是虚词,可用可不用,犹如理解与理解力;一个是后世中医的心 ...

心脏有自己独特的降温系统,这就是经过主动脉外脂肪囊降温后血液供应心脏,也有心脏自己的心包与心包外脂肪囊参与降温与增温。
  交感神经兴奋,主动脉外脂肪囊血管关闭,脂肪囊缺血变冷,冷而脂肪囊组织细胞冷舒张储能储水自保,这就是细胞外能量减少更冷出现,冷而NO富集而O2外排溶解度减低,这就是主动脉内血流温度减低并NO富集而O2溶解度减低,能舒张心脏左右冠状动脉肌出现,这就是心肌多获取NO多储能并动脉肌舒张高供血有力收缩出现。也是心肌组织多NO而少O2不会悸动出现!
  而迷走神经兴奋,心包外主动脉外脂肪囊血管开放,脂肪囊供血增加变热,热外排小分子NO而O2溶解度增加,这就是心包变热,热辐射散热加热心肌表面左右冠状动脉肌与高O2刺激左右冠状动脉肌收缩,并心肌被热收缩外排NO而O2溶解度增加,这就是心肌持续高温高O2富集但冷舒张储能减少,,这就会有心肌低储能而舒张无力出现!并高O2会悸动出现!

补充内容 (2015-2-4 16:10):
心肌持续温度高并热外排小分子NO而O2溶解度增加,就会有心肌过热储能不足并高O2溶解出现,这会有泵血能力减弱,肺脏降温动脉肌降温血流减少,就会有肺脏热收缩而气短出现。
  这就是心气虚出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16:01:0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2-4 03:14
《内经》中讲心的功能,是藏神与主血脉,但论述病态的时候,只论述了藏神功能的病变,博士前面引出的内容都 ...

        谢谢先生赐教。
      我注意到了后世中医,特别是现代中医对于“心”的发展,注重了与西医心脏的链接。之所以特别引用《内经》与《金匮要略》,是为了纠正现代中医的错误导向!中医的理法方药是完整的体系,治疗“心”的古代方剂必然是治疗“心主血、心主神明”的心,而不是治疗西医心脏之病的!例如:养心安神的方剂,千万不可马马虎虎治疗西医的心脏病!
      例如:心脉瘀阻这个证,“心脉”是什么意思?中医的“心”上有没有“脉”?“心脉”是不是指心主血脉,即全身的脉?还是“心经”的脉?但是,心脉瘀阻这个证的证侯,明确的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与原中医理论“心”不符!如果是冠状动脉的问题,就不应该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这与心主神明发生了矛盾!心脉瘀阻究竟“瘀阻在什么地方”?

      请先生们赐教。
13
发表于 2015-2-4 16:11:12 | 只看该作者
LIKAIDI 发表于 2015-2-4 13:50
心脏有自己独特的降温系统,这就是经过主动脉外脂肪囊降温后血液供应心脏,也有心脏自己的心包与心包外脂 ...

最科学的心气虚出现!
14
发表于 2015-2-4 16:1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5-2-4 16:2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2-4 16:01
谢谢先生赐教。
      我注意到了后世中医,特别是现代中医对于“心”的发展,注重了与西医心脏 ...


以此为例,可以看出,中医理论还是有发展和变化的,和西医的传入关系密切,如何评价这种发展是又一回事。

再《内经》等经典中,显然只有主神的论述,因为《内经》时代有过解剖活动,心脏和大血管连接这个明摆着的事没法回避,所以同时有主血脉的说法。
《内经》以后,中医完全脱离了解剖,辨证论治里心就和血没有什么关系了,只剩下主神的一个内容了。
西医传入以后,中医受西医影响,把中医经验和西医知识结合起来,重新认识并重视“心主血”。
理论上的这个变化,如何评价,请先生继续。不过,这种新认识对中医临床水平和威信的提高,是大家都承认的。

另外:
1,中医内科学里讲心悸,把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心悸混在一块讲。这是教材编者不用心之故。临床上,中医安神的治法,治心脏病的时候有一定的用处。
2,治冠心病的“通心脉”治法,完全是在西医知识影响下研究应用的,算不算中医理论的发展?或者要算到中西医结合成就里?或者算到中医现代化里?大家可以讨论。













15
发表于 2015-2-4 16:39:3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2-4 16:15
以此为例,可以看出,中医理论还是有发展和变化的,和西医的传入关系密切,如何评价这种发展是又一回事 ...

科学知识会使中西医学完全融合,没有所谓中医学,也不会有所谓西医学!之所以存在不同的中医学与西医学,就是科学认识水平落后,没有出现中西医学的完美融合!
  而新科学医学出现!就是科学化中医学出现,但。。。。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17:53:1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2-4 08:15
以此为例,可以看出,中医理论还是有发展和变化的,和西医的传入关系密切,如何评价这种发展是又一回事 ...

    谢谢先生

      西医传入中国,必定会影响中医,出现一些不中不西的概念,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中医概念混乱局面。许多人主张中医向西医靠拢,以西医为标准衡量中医,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这就是中西医结合学派。他们作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中医理论按照西医的方向前进,还会有一定的空间。这种按照西医方向发展的中医,例如现在的中医教材,已经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始终结而不合,不能够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体系。
      以心气虚而论,按照中西医结合学派的理解,很容易与心肌收缩无力相连接,有没有心肌收缩无力与心气虚的病例?无论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其早期都可能出现心气虚证!这只是极其个别的情况,而心气虚的原意是包括神志方面的内容。如果仅仅把西医能够对号入座的表现认为是心气虚的全部,则是大错而特错了!  
       当我问及心肌收缩无力分为左心衰与右心衰的时候,心气虚不可能分为左心衰、右心衰的时候,中西医结合学派回答不了,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心气虚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心虚了。
17
发表于 2015-2-4 20:28:49 | 只看该作者
至于心脏也纳入心的范畴,是后世中医犯的一个低级错误
18
发表于 2015-2-4 20:2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gfjkl 于 2015-2-4 21:24 编辑

现代就有了对心脏推动血液运行方面的病变的认识,
19
发表于 2015-2-4 20:52:48 | 只看该作者
病人说了,心气虚,我不相信!我要做个心电图、心脏彩超,或者是心血管造影,看看到底是什么病!哀哉!你查不出来的!检查的结果只有渔翁得利而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2-4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2-4 20:52
病人说了,心气虚,我不相信!我要做个心电图、心脏彩超,或者是心血管造影,看看到底是什么病!哀哉!你查 ...


至于心脏也纳入心的范畴,是后世中医犯的一个低级错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1 05:02 , Processed in 0.0518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