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目前中医的现状看,筛子眼大些无妨。
最近读书看到几个数字:仲景的伤寒+金匮约250方,千金要方有~5300,到明朱棣编《普济方》收了~6.2万,药典有近千方,现行方剂学教科书约300-500方。药典和教科书明显都已经作了箍选。不过,我认为效果其实不怎么好:不好之处在于,没有重点。
虽然我在此帖子提出的问题是退出/淘汰机制,但我们可以作一个“逆向思考”:即不是选那些方剂被淘汰,而是选那些方剂最重要,也就是“排行榜”的概念。大家可以想想怎么可以选出Top100, Top50, Top10, 最后这Top10之首当然就是古往今来第一方。
光想想那个方子可以当得起古往今来第一方的称号就很有意思。经方家们自然会从仲景方中去找,大概就是桂枝汤。但我有理由说它不是,这里先卖个关子。
这个排行榜其实很重要,因为有了它,我们还可以从中提取出Top100/Top50等药物排行榜。有了这两个排行榜,就可以用“顶层设计”的思路着手重新设计现代中医的理论架构,就可以……
有没有人来先说说自己心目中的Top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