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悉尼张有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学的学科定位 学术关系与临床实践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2-25 19:52:16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4-2-25 11:29
西医现代病因病理相加不等于证候,也无助于辨证论治,用埴物神经只能部分解释寒热,且无法指导辨证论治。

赞同!
12
发表于 2014-2-25 19:55:5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学术价值非常高的,探讨中西医区别的文章!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这样的好文章!
13
发表于 2014-2-25 20:30:07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4-2-25 19:35
请梁院长细读"中医  西医的学术关系",不少分析是最新的客观阐述。

谢谢有和先生。
正在细细研读
张先生的思想火花迸发出的是大智慧
14
发表于 2014-2-25 21:5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亦之 于 2014-2-25 22:40 编辑

2-3) 从上述中医、西医的学术特点和规律分析两个医学的区别:
  (1) 同样都是治病救人和解除病痛的医学,西医从现代病因病理角度诊治,通过病因的消除和器官组织病理的改善,进而使症状、体征随之缓解和消除;中医则把症状、体征缓解消除放在首位,以整体状态(证候)辨治为基础,进行整体与局部的立体诊治,故方药、针灸得当时,多在30分钟内显效。近60年的临床研究证明,中医治疗得当时,随着症状、体征的解除,相关的器官组织病理亦随之而改善。
~~~~~~~~~~~~~~~~~~~~~~~~~~~~~~~~~~~~~~~~~~~~~~~~~~~~~~~
张先生好像搞反了,中医是针对病因治疗,见效相对慢。西医才是针对症状治疗,见效非常快。
例如对于胃寒导致胃痛的治疗,中医针对寒症的治疗见效相对慢一些,属于治病治其根。而西
医针对症状----痛症的治疗,一粒止痛片半个小时立马见效,至于再痛的时候只好接着服止痛片
了,没有消除病因属于治标不治本。

中医辨证的过程就是寻找病因的过程,中医辨证论治就是针对病因讨论治则的过程。

点评

我的论述是面对中 西医。 不怕刘先生生气,你对中西医的认识不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3 19:19
如果辨证论治得当,中医方药针灸在30分钟內显效。 刘先生做过几年西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6 05:06
15
发表于 2014-2-25 22:03:45 | 只看该作者
2000年撰写《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与临床实践价值》一文,标志着中医学的现代解读基本成形,並以《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价值》在2005/12医学与哲学发表。该文以临床病象为依据,从6个方面分析中医与西医的不同[1],指出: 〝人体疾病客观上须要从状态和 病因病理两个方面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因而决定了中、西医学的长久並立。〞[2]

〝当我们用状态医学的概念来认识中医学时,器官病因病理与状态(证候)不再有矛盾, 因为(两者是临床医学的不同范畴) 状态不需要病因病理去解释(也解释不了) 。      ---用状态医学的概念和框架,我们可以全面地把现代病因病理学的理论,纳入中医学体系中,使中医学真正'进化'为现代中医学,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
先生的第一段文章说中西医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因而决定了中、西医学的长久並立。而第二段文章说我们可以全面地把现代病因病理学的理论,纳入中医学体系中,使中医学真正'进化'为现代中医学,产生一个质的飞跃,这前后是不是有一些矛盾?

点评

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参考西医,才是真正的现代中医。 把西医解释中医,以为科学之路,已经成为公认的死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6 05:13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05:06:47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2-25 13:51
2-3) 从上述中医、西医的学术特点和规律分析两个医学的区别:
  (1) 同样都是治病救人和解除病痛的医学, ...

如果辨证论治得当,中医方药针灸在30分钟內显效。
刘先生做过几年西医?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05:1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悉尼张有和 于 2014-2-25 21:28 编辑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2-25 14:03
2000年撰写《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与临床实践价值》一文,标志着中医学的现代解读基本成形,並以《中医药临 ...

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参考西医,才是真正的现代中医。
  用西医解释中医,以为科学之路,已经成为公认的死路。
18
发表于 2014-2-26 09:12:05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4-2-26 05:13
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参考西医,才是真正的现代中医。
  用西医解释中医,以为科学之路,已经成为公认的 ...

先生说中西医理论互不相容,又说中医是状态医学,先生错误的低估了中医学的价值。错误在于中西医理论是完全相通相容的,先生的状态医学仅仅是中医学成就的冰山一角,中医学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

先生说过用西医解释中医早就行不通。 先生好像误解了我的行为我从来没有刻意用西医理论解释中医理论,再说了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人体内分泌激素等虽然是西医发现的但不是西医发明的,所以它们不是西医的专属知识。就像地球的九大行星发现者不是创造者,它们属于全人类所共有,还有居里夫人发现的镭并不属于居里夫人而是属于全人类。

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人体内分泌激素属于全人类共享的科学知识。中国古人为它们探索了几千年,到头来却落到了被世人指责不科学甚至要废止的地步,这不仅是中医的悲哀更是中国古人的悲哀。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却只能看着老祖宗的发现被当做垃圾一样随意丢弃只能是痛心疾首。
19
发表于 2014-2-26 10:49:36 | 只看该作者
张先生的这个“中、西医学的学科定位”西医界什么意见?

点评

西医从未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西医生存没问题。先生可询问身边的西医和教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6 15:16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5:16:41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4-2-26 02:49
张先生的这个“中、西医学的学科定位”西医界什么意见?

西医从未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西医生存没问题。先生可询问身边的西医和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8 14:01 , Processed in 0.0581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