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罗鸿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中西医的大问题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1-18 15:55:57 | 只看该作者
中醫也不是一代不如一代
是在西方十九世紀以來教育體系完整
中醫基本沒有完整的教育體系
所以西醫可以培養出整齊的醫匠
12
发表于 2014-1-18 18:50:19 | 只看该作者
“自张仲景以后,中医一代不如一代”,——楼主此言差矣!

张仲景固然是中医的一个里程碑,但之后的金元时期、明清时期都是中医学突飞猛进的时代!说“张仲景以后,中医一代不如一代”,不符合历史真相。
13
发表于 2014-1-19 07:5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18 23:51 编辑

谢谢罗先生的提问。只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也是一个对中医发展来说不容忽视和不容回避的严肃问题。对中医事业来讲也可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绝对不是新问题,而是一个很老的问题,被许多人关注却又久拖不决的问题。中的现状和未来让许多关心中华文明和中医事业的人担心和忧虑!这是一个不争的的事实。
说“自张仲景以后,中医一代不如一代, ”这个并不符合事实,历史上的中医还是不断进步着的。但是自从西医进入中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已经逐渐的零落和淡化了,已经被喧宾夺主了。后来西医渐渐取代中医成为中国的主流医学,中医渐渐被弱化和边缘化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实,解放后,新中国还是很重视中医的发展的,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很重视中医事业。建国初期中国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中医院校和中医研究院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中医后来还是渐渐地衰退了,为什么呢?谁能说得清!


14
发表于 2014-1-19 07:5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18 23:59 编辑

下面,介绍一下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医研究院(现在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于1955年,位于北京,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是中国规模最大、学科齐全、设备先进、科研力量雄厚的中医药研究机构,下设13个研究所、6所医院及研究生院、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学术单位。
公司名称中国中医科学院
总部地点北京市
成立时间1955年
经营范围医疗机构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
员工数4000余人

15
发表于 2014-1-19 07:56: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19 00:00 编辑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把手 王志勇

王志勇,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山西省长治市人,医学博士,1988年9月加入共产党,1989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委员、常委、党委书记、副院长。
王志勇
王志勇
1984年9月—1989年7月北京中医学院学习
1989年8月—1990年12月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药室、党委办公室干部
1990年12月—1999年6月卫生部直属机关团委干事、副书记(副处级)、书记(正处级)

1999年6月—2004年6月卫生部办公厅正处级秘书
2004年6月—2005年5月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助理巡视员
2005年5月—2009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财务司)主任 (其间,2008年3月—2008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第2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习)
2009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
2009年10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
2010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委员、常委、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兼职: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
16
发表于 2014-1-19 07:58:0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 重点科室


重点学科
截至2005年,我院有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其中中药药理学为中药所和西苑医院共建)建设点,分布在8个院所(见下表)。2004年底与2005年6月,经过两次检查,我院13个建设点全部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期考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点一览表
1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所)
陆广莘
孟庆云
潘桂娟
鞠大宏
2
中医内科血液病(西苑医院)
周霭祥
麻柔
刘锋
3
中医内科心血管病(西苑医院)
陈可冀
王阶
涂秀华
史大卓
4
中医内科内分泌(广安门医院)
林兰
仝小林
刘喜明
5
中医内科肿瘤(广安门医院)
朴炳奎
林洪生
张培彤
花宝金
6
中医外科肛肠(广安门医院)
李国栋
李华山
7
中医骨伤科(望京医院)
孙树椿
孟和
朱立国
张兴平
赵勇
8
中医眼科(眼科医院)
唐由之
沙凤桐
接传红
9
针灸学(针灸所)
邓良月
程莘农
朱兵
黄龙祥
晋志高
刘志顺
10
中医医史文献(医史所)
马继兴
李经纬
郑金生
朱建平
梁峻
11
中药药理(西苑医院)
李连达
刘建勋
朱晓新
12
中药药理(中药所)
姜廷良
廖福龙
梁日欣
霍海如
13
中药生药(中药所)
谢宗万
黄璐琦
邵爱娟
4重点实验室
编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
截止2005年,我院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4个。
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基本信息表
1
生药分子鉴定实验室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2002年
1.Southern 杂交的分子标记技术;2、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3、PCR和RFLP相结合的分子标记技术;4、mRNA分子标记技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黄璐琦
2
中药药理实验室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2002年
1.中药复方有效物质群的药理学研究;2、中药复方的体外药理学实验方法;3、血瘀证动物模型与血液流变学技术;4、血管内皮细胞在药物/血液联合作用下的体外实验技术;5、抗焦虑中药的药效评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廖福龙
3
中药化学实验室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2002年
1.中药、中药处方及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技术和对照品的制备技术;2、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和有效部位筛选、植被工艺技术;3、中药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技术;4、中药吸收入血化学成分的分析技术;5、中药纳米技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孙友富
4
中药制剂实验室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2002年
1.多种中药剂型(特别是巴布剂、泡腾片、缓控释制剂、滴丸、凝胶剂)的制备技术;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冯青然
5
中药药理(骨伤)实验室
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
2002年
1.股骨头坏死、软骨损伤、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立技术;2、骨组织形
17
发表于 2014-1-19 10:32:0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古籍出版社近年出书似乎不活跃?
18
发表于 2014-1-19 11:12:29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18 23:50
谢谢罗先生的提问。只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也是一个对中医发展来说不容忽视和不容回 ...

     只有社会发展史能够说清楚,中国古代中医是世界封建社会顶峰的产物,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巅峰,西医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中西医融合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物。

点评

中西医融合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物。 ———————————————————————— 中医理论如果得不到现代医学的诠释,在这种情况下想进行中西医融合,只能是痴人说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9 23:17
19
发表于 2014-1-19 22:41:0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呢?   厚古薄今,还是重西轻中?
20
发表于 2014-1-19 23:17:4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19 11:12
只有社会发展史能够说清楚,中国古代中医是世界封建社会顶峰的产物,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巅峰,西医是 ...

中西医融合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物。
————————————————————————
    中医理论如果得不到现代医学的诠释,在这种情况下想进行中西医融合,只能是痴人说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1 17:27 , Processed in 0.05577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