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融合观续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1-3 01:11:00 | 只看该作者
粗粗看过.
楼主的追求与执着,难得。
觉得楼主也认识到中、西间不可通约,但又倡导两者融合,难。
不过,楼主文中出现过稳态、内环境等概念,这也是不易。

病,
事实上,中医的病与西医的是内容根本不同的概念。
同是血,于中、西医上,也是根本不同的。

中、西医是因对人体潜入视角的不同,不可能有相同的“参考体系”。

如果能从中医的基本操作形式进行逆返探究,追溯产生与形成其基本概念与理论的根源原因,或许能有新发现。
稳态、内环境在关联着什么,很值得给予探索。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09:00: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1-3 01:04 编辑

   


           三、与中西医结合的区别        
   1.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证本质是经络、藏象学说中的证本质,中西医融合则是《伤寒论》中的证本质。辨证论治源于《伤寒论》六经辨证,所以,证本质研究应当以《伤寒论》中的证为对象,成熟的藏象辨证出现在明朝。
   2.中西医融合研究证本质没有破坏六经传变与卫气营血传变的理论构架,中西医结合研究证本质只是单独研究某一个证的西医本质,抛弃了中医理论构架。
   3.中西医结合学派没有形成自己的原基概念及理论构架。中西医结合学派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它对中医证的解释、方剂的解释完全使用的是西医的概念与术语;中西医融合具有自己的原基概念象态(包括证态),象态涵盖了中医的藏象与西医的形态与功能,证态涵盖了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理状态,象态与象态、证态与证态、象态与证态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中西医融合的理论构架。
     中西医结合学派其在理论方面的基本思路是:“用现代医学理论阐明中医证的本质是实现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结合的基础”,或者“用现代科学对中医传统理论做全面改造”。在临床方面“以现代疾病分类作为参照系的病证结合思维,为整体医学的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4.病证结合与证态融合  病证结合模式是首先按中西医理论诊断出疾病,在疾病的构架内再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在这个模式内,中、西医理论是毫不相干的两个系统,而且中医的证与证之间也失去了内在联系。      
     西医的病与病理状态不同,一个疾病可以看做一个系统,在疾病的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疾病本质(包括病理形态学变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其外在表现为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在临床上相对固定的、经常出现的症状、体征的组合,并由各种实验室检查所支持,这是病理状态。本书所称谓的病理状态,是按照系统论中的“系统的状态”来定义的,它符合一般系统论的要求,是现代医学中的一个概念。与近代西医认为:“病理状态是指病理过程的结果,例如烧伤遗留的疤痕,脑出血遗留的瘫痪等”,也是有本质区别的。病人就诊时通常只表现出一种病理状态,而不是疾病的全过程或者所有的病理状态,需要医生判断和处理的首先是病人当时所处的病理状态。每一种病理状态除了具备一组症状和体征之外,必然还要处于疾病过程中的某一时空阶段,这种关系与中医的病和证的关系相同,尽管中、西医“病”的概念不同,但是病理状态与证的这种共同性质是中西医不同病理过程的交叉点,证的现代医学本质就是病理状态,证与病理状态相融合形成证态新概念,证态概念不仅涵盖了证的定义,而且准确的表述了现代医学中病理状态的定义。所以,在证态理论体系内证态与证态之间、病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之间、证与证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参看《中西医融合观》相关部分。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藏象、经络与证之间、证与证之间、证与方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把中医的理论构架完全破坏了,把证与方剂分开来研究,把证与藏象经络割裂开来研究,切断了证与证之间的联系,割裂了中医的理论构架,因此,他们对于证与方剂研究的结果不能被中医接受,也不被西医接受。


         把各个证、藏象、经络分开来研究、是必要的,但是,把藏象经络以及各个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则是必须的,需要运用西医理论方法研究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经络与藏象之间的关系、证与证之间的关系、证与藏象、经络的关系。这些关系就是中医的理论构架,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没有进行这些工作,单独研究证的西医学指标,实际上是舍弃了中医的理论构架,把中医的证插入西医的理论构架之中,由于中西医的理论构架不同,证的西医本质既不可能在西医理论构架内流易,也不能在中医理论构架内流易,所以结而不合。
         中西医融合是寻找中、西医概念、理论构架之间的共同点,创造一个新概念:象态(包括证态),产生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在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理论中,由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客观性,作为认识这种客观性的不同认识之间必然存在着共同性,如下第二章所述,首先分别讨论了气血津液的结构与功能、内环境的结构与功能,再把中西医的共同点融合为象态,扬弃了他们的差异。而中西医结合学派则不同,在罗列了中、西医的不同认识之后,他们以西医为参考系,把中医理论解构,分别寻找气、血、津、液的西医解释,抛弃了中医的理论构架(即不能够用西医的理论解释气、血、津、液之间的联系),因此,结而不合。在病证结合模式中,以西医为参考系,在确定西医疾病的前提下,再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分为几个证型治疗,同样抛弃了中医理论构架,中西医结合学派不能用西医病理机制说明证型与证型之间的联系,即证型既不能在西医理论体系中流易,也不能在中医理论中流易。这样研究的结果,传统中医与西医都不接受。所以,结而不合。
中西医结合学派没有创造自己的原基概念以及自己的理论构架,而是以西医为参考系,运用西医的概念与理论构架研究中医,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研究是必要的,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他为中西医融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打下了融合的科学基础,功不可没,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融合仅有一步之遥。
          张慈安在“痰浊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性探讨”的结语中说:对于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是西方医学从以往着眼于单因素或指标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的微观研究思维方式向着眼于肿瘤细胞与其宿主互动的系统宏观研究思维方式进步的一种探索。肿瘤痰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虽然已获得初步的成果,但依旧缺乏肿瘤痰证的特异性的客观指标以及系统的现代理论支持。研究肿瘤微环境与中医痰浊的相关性,不但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寻找可能的治疗新靶点,而且有可能通过寻找二者共同的物质基础,阐明中医肿瘤“痰本质”,构建新的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理论框架,成为中西医结合抗肿瘤研究的新切入点。
          这一段话说出了近代西医与现代医学的区别,中西医结合学派的不足与期待。近代西医对于疾病的认识局限于单因素、单环节,不注重疾病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例如微生物致病与抗生素的运用,对于感染病的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对于诸如肿瘤、代谢综合征、风湿性疾病、脑卒中、心梗、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等多因素、多环节,与外界环境互动的疾病,按照单因素、单环节的思路,企图寻求某个疾病一个关键分子,或者一个关键环节,所谓的“特异性客观指标”,寻求针对这个“特异指标”的治疗方法,在实践中没有成功。疾病往往是一个复杂系统,区分为许多不同的阶段,即不同的病理状态,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状态可以具有无数变量,判断系统的状态只需要少数几个变量,而不是只要一个变量。所以,对于一个复杂疾病这样的复杂系统,寻求所谓的“特异性指标”,把宝压在某个特异性分子上,仍然是近代西医机械唯物论的思维模式。中西医结合学派抛弃疾病、证的临床表现,以及临床表现的发展变化过程,试图寻求一成不变的特异指标,恰恰是抛弃了中医整体、系统认识疾病以及辨证论治的精髓,也与现代医学、系统论的精神背道而驰。把疾病看做多因素、多环节,与外界环境互动是系统论、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中西医结合学派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实际上是近代西医为参考系,而不是以现代医学为参考系;以现代医学为参考系研究中医与西医,才能够建立起作者期待的“系统的现代理论支持”。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证态、稳态理论,正是中西医结合学派期待的系统的现代理论。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1:29:18 | 只看该作者
gonmai 发表于 2014-1-2 17:11
粗粗看过.
楼主的追求与执着,难得。
觉得楼主也认识到中、西间不可通约,但又倡导两者融合,难。



     回复:先生乃有心之人。
     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为证态。作为临床医生,或者普通人把证态看做“通约”也是可以的,作为理论研究则不能够说“通约”。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要从有理数与无理数说起。不可通约性来源于不可通约的量,即有理数与无理数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即二者的比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这是理论研究。有理数与无理数都是实数,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数,尽管无理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不能够用一个确切的自然数把他表示出来,例如:圆周率就是一个无理数:3.1416……,黄金分割也是无理数:0.618……我们无法把他们用有理数确切的表示出来,这是理论研究。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把圆周率、黄金分割都是取其近似值运用到实际计算之中,而不是取其真值。3.1416与0.618是个有理数可以通约,当我们说“通约”的时候要知道“通约”的是无理数的近似值,而不是真值。
     证态正是如此,在证态概念中,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是把二者的共性融合在一起,他们的个性、不同之处有些就舍弃了,有些融入证态之中。例如:白虎汤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一个证态,SIRS之中的炎症介质在中医里是什么?这就是一个无理数之解,无法解释,但是他不影响这个证态的确立,不影响在临床上的使用,相反,白虎汤证可以利用测定炎症介质作为其诊断依据之用,同理,白虎汤证中的“四大”也可以作为SIRS的诊断依据。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8:55:1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关于气血津液-内环境稳态、象态、证态

第一节  气血津液-内环境稳态
      一、稳态的概念       
     系统论认为:系统处于同外界环境的一定联系中,经常受到外部环境的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迫使系统偏离原来所处的状态。外界对系统的这种偶然的作用,称为干扰。当干扰消除后,系统仍然回到原来的状态,就说这个系统是稳定的。相反,如果系统受到外界的于扰而偏离原来所处的状态,而且越偏越大,再也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了,就说这个系统是不稳定的了。系统在消除干扰后又重新回来的那个状态,就是系统的稳定状态。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的稳态是自身能够自动调节的稳态,所以又称为自稳态。
一个处于稳定态的系统,如果干扰达到一个临界点时,系统偏离稳定态之后,不能回到原来的稳定状态,但又未到达新的稳定态,这时,系统处在失稳态,又称失衡。经过失稳态,系统可以到达新的稳定态,系统完成了一次进化。因此,系统的进化是“稳态一失稳态一稳态”的不断循环。在医学领域里正常的生理状态就是机体处于稳态之中,例如体温,尽管外界环境、气候、温度不断的变化,不断地干扰人体的体温,但是,人体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7℃左右。当干扰超过一定限度之后,体温上升到38℃以上时,人体处于失衡状态,即病理状态。经过治疗或者人体自然抵抗力的作用,人体可以达到新的稳定状态。严重的病理状态使失衡状态持续下去,直至死亡。
     稳态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稳态中的各个系统或者各个组成成分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他们变化运动的结果使得整个系统在一定范围内振荡,当这个振荡到达临界状态时,一个微小的干扰就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失衡。所以稳态的失衡一方面与干扰的大小、质量、性质有关,而且,稳态内部的状态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矛盾论》中说“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都是相同的意思。
     系统的状态是系统所处的状况,它要用状态变量来描述。例如,气体的温度、压强和体积,这三个量,可以描述气体的热学状态。随着这三个量的变化,气体的热学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任何系统状态都可以用一组变量来描述。“状态变量”就是能够确定系统状态的最少一组变量。系统的“状态变量”是随时间变化的量,所以,系统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就可以用一组不同的“状态变量”来描述。系统某一时刻状态的变量可以有无数个,而判定系统状态的“状态变量”只需要少数几个就可以了。在医学领域里,简单地说病理状态的“状态变量”就是该病理状态的诊断标准。一个病理状态的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各种化验与检查可以非常复杂而且多样,但是确诊这个病理状态只需要诊断标准所规定的那些指标就可以了。同理,中医学中的证也是疾病的病理状态,其状态变量就是证的诊断标准。
     “状态的变量”在中医学里就是“象”,在哲学领域里即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或者说事物的属性,取象比类就是通过相类似的现象,找到事物的本质,本质就是“态”,或者说“类”。
      二、稳衡
     机体的稳定状态是依靠一套稳衡机制来维持的。稳衡是指:机体维持生理稳态的现象以及实现这个稳态的自动调节机制。这种稳态是动态平衡的结果,例如体温决定于两个相反的过程:产热和散热。在基础代谢状态下,许多生命过程都产热,如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平滑肌收缩和肠道主动吸收营养素的过程,在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的热成为体热的主要成分。散热主要通过体表,体表血管扩张有利于热量外散。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而无法通过辐射和对流散热时,蒸发散热(如出汗和呼吸)就成为主要的方法。这两个过程平衡时,体温稳定在一个平衡点上。在人类,这个平衡点在37℃上下。事实上,这个平衡点并非绝对固定,在人体内每天都有早低晚高的周期性波动,在生育年龄妇女还有月周期性波动。在感染时,微生物产物(外源性致热原)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后者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前列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环腺苷酸等的中介,引起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最后将体温调到一个较高的平衡点(发热)。内源性致热原(可能就是白细胞介素I)加强炎性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性,较高的体温也不利某些微生物存活,此外可能还存在其他机制,这些都有助于控制感染。由此可见稳衡机制的适应性,它使机体能更好地适应生理需求的变化和异常的病理变化。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1:15:35 | 只看该作者

(二)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
     
1. 基本概念
     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周围的细胞外液。因细胞外液深居于身体内部,所以命名为“内环境”,用来区别于机体赖以生存的外环境。
     内环境中一些重要理化因子经常保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即内环境相对恒定,例如酸碱度(pH)、渗透压、钠、钾、钙等离子的浓度等等都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营养成分如氧、葡萄糖、氨基酸和维生素浓度不少于一定数值,而废物如尿素不超过某个数值;重要调节因子(如激素)的水平适应机体发育和生理的需要。这种相对稳定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这种稳定状态出现异常时(即自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像脑细胞这样代谢率高而又缺乏营养储备的组织离不开氧和葡萄糖的稳定供应,短时的缺乏就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伤。
    整个人体的稳定状态与内环境稳态密切相关,但是,二者又不是等同的。内环境只是整个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体稳态不仅依赖内环境的稳定,而且依赖各个器官系统的稳定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稳定。
2. 内环境的构成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都是细胞外液,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血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的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指血浆和组织液。
血浆  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血液的组成成分。在循环器官作用下,在心血管系统中川流不息,并与其它细胞外液相沟通(组织液和淋巴),从而构成全身的体液联系。
     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都浸浴在组织液中,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第三间隙液:包括脑脊液、关节液、消化液、胸腔液、腹腔液等等,他们与循环系统不能够直接交流,也与细胞不能够直接交流,也属于机体内环境,对于相应器官起到润滑、保护作用。
血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管与血管内皮是内环境稳衡的枢纽,微循环的血管内皮是血液与组织间液交换的必经之道。
3. 细胞与内环境,内环境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才能够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我们所吃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这些营养物质溶解于血浆中(中医称为精微),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器官的组织液中,才能够被组织细胞利用。外界空气随着吸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肺泡里的氧气,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然后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被组织细胞利用。外界环境中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就是这样被组织细胞吸收的。
    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人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对人体细胞有害的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间隙的组织液中,然后扩散进入组织里的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进入循环系统。当血液流经肺泡壁外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通过呼气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酸等形成尿液,通过尿排出体外。一部分代谢废物也可通过皮肤排汗排出体外。
    可以看出:物质的运转过程需要通过几个界面:外管腔粘膜界面(内环境与外管腔之间)、细胞膜界面(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血管内皮细胞界面(血液与细胞间液之间的界面)以及第三间隙浆膜界面。血管内皮细胞界面是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界面,对于稳定内环境稳态具有特殊的意义。皮肤则是内、外环境之间的一个界面。
    从物质在体内的运输和交换过程可以看出,血液循环正常地进行,就可以避免内环境中物质因不断地被细胞利用而耗竭,有助于维持内环境成分的相对恒定,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血液循环一旦发生障碍,就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血液循环对于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特殊的意义。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这四个系统都与人体细胞的代谢有直接关系。通过这四个系统的密切协作,人体的每一个组织细胞就可以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了。而这四个系统的密切协作,是由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完成的。
    这是机体内物质代谢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中医称为:脾主运化。

点评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这四个系统都与人体细胞的代谢有直接关系。通过这四个系统的密切协作,人体的每一个组织细胞就可以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了。而这四个系统的密切协作,是由内分泌系统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8 09:36
16
发表于 2014-1-5 22:14:2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5 03:15
(二)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
     
1. 基本概念

中西医融合观 :
" 可以看出:物质的运转过程需要通过几个界面:外管腔粘膜界面(内环境与外管腔之间)、细胞膜界面(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血管内皮细胞界面(血液与细胞间液之间的界面)以及第三间隙浆膜界面。血管内皮细胞界面是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界面,对于稳定内环境稳态具有特殊的意义。皮肤则是内、外环境之间的一个界面。“

先生的这种“界面”的描述,似是新的提起法呀,觉得很有新意,很好。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08:17:49 | 只看该作者
gonmai 发表于 2014-1-5 14:14
中西医融合观 :
" 可以看出:物质的运转过程需要通过几个界面:外管腔粘膜界面(内环境与外管腔之间) ...

     谢谢关注。
   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这些界面的状态有关。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08:38:46 | 只看该作者
       (三)几种重要的稳态与稳衡   (略)
     三、中医气血津液及其稳态
     气,是人体的一种基本功能,气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人体的脏腑经络,赖气的推动以维持其正常的机能。如血液在经脉中运行于周身,其动力来源于气。“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赖气的推动,“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气这种动力作用,是由脏腑之气所体现的,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和生殖功能,依赖于肾气的推动;水谷精微的化生赖脾胃之气的推动等等。“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经络之气旺盛,则人身之气周流,无往不贯,出于脏腑,流布经络,循脉上下,荣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这些功能与西医的调控功能相当,如前所述,机体各器官系统以及整个机体的调控功能是由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循环系统共同完成的。气与机体调控功能是一个象态,经脉与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是一个象态。
     血,即血液,是在脉络中运行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滋润和营养作用。
     脉是血液循行的管道,又称“血府”。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称为出血,即“离经之血”。由于离经之血离开了脉道,失去了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所以,就丧失了血的生理功能。
    水谷精微、营气、津液、精髓均为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但津液和营气都来自于饮食,经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所以就物质来源而言,水谷精微和精髓则是血液生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津液可以化生为血,不断补充血液量,以使血液满盈。“津亦水谷所化,其浊者为血,清者为津,以润脏腑、肌肉、脉络,使气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滞者此也。凡气血中,不可无此,无此则槁涩不行矣。”所以,血液的盈亏与津液有着密切关系。血液是以水谷精微和精髓为主要物质基础,在脾、心、肺、肝、肾等脏的共同作用下而生成的。
     血液正常地循行需要两种力量:即推动力和固摄力。推动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具体地体现在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及肝的疏泄功能方面。另一方面是固摄的力量,它是保障血液不致外溢的因素,具体地体现在脾的统血和肝藏血的功能方面。这两种力量的协调平衡维持着血液的正常循行。若推动力量不足,则可出现血液流速缓慢,出现滞涩、血瘀等改变;若固摄力量不足,则可导致血液外溢,出现出血症。综上所述,血液循行是在心、肺、肝、脾等脏器相互配合下进行的。因此,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生理功能失调,都会引起血行失常。
      血行失常不外出血和血瘀两端。治疗出血,不重在止血而重在分清出血的原因和性质。诸如清热止
血、益气止血、平肝止血、清肺止血、祛瘀止血等。血瘀则行血,总以活血祛瘀为要。无论活血或祛瘀,多在活血基础上进行,一般不宜猛峻,如欲逐瘀,常与理气、攻下等法同用,如理气活血、温经活络、攻逐瘀血等。
     血与津液的交流关系:津液由血而来,又可以返回到血中去。这种关系与西医血液与细胞外液的关系一致。
     血的功能:血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
    1.营养滋润全身
     血的濡养作用可以从面色、肌肉、皮肤、毛发等方面反映出来。表现为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肌肤和毛发光滑等。当血的濡养作用减弱时,机体除脏腑功能低下外,还可见到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运动不灵活等临床表现。
    2.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的这一作用,古人是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而认识到的。无论何种原因形成的血虚或运行失常,均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症状。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表现,失血甚者还可出现烦躁、恍惚、癫狂、昏迷等神志失常的改变。可见血液与神志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说“血者,神气也。”血液供给充足,神志活动才正常。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与西医的组织间液、第三间隙液相同。
    津液广泛地存在于脏腑、形体、官窍等器官组织之内和组织之间,起着滋润营养作用。同时,津能载气, 人身之气以津液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并发挥其生理作用。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也有密切关系。
    津与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区别。《灵枢。决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这里简要地指出了津和液的概念及功能。
     各种津液因性质、分布和功能不同,又分为津和液两类。将存在于气血之中,散布于皮肤、肌肉、孔窍并渗入血脉,清而稀薄,流动性较大,具有湿润作用的称为津(即西医的功能性细胞间液);将灌注于关节、脏腑、脑髓、孔窍等组织,稠而浓浊,流动性较小,具有滋养作用的称为液(即西医的第三间隙液)。
     津与液二者本质相同,均来源于饮食水谷,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故往往津液并称。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过程很复杂,涉及多个脏腑的生理活动。如胃的受纳,小肠的吸收,脾的转输,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肾的蒸腾气化,三焦为通道等。
    津液的功能:津液的功能主要包括滋润营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和排泄废物。
    1.滋润营养
    津液以水为主体,具有很强的滋润作用;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而有营养功能。“津亦水谷所化,其浊者为血,清者为津,以润脏腑、肌肉、脉络,使气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滞者此也。凡气血中不可无此,无此则槁涩不行矣……液者,淖而极厚,不与气同奔逸者也。亦水谷所化,藏于骨节筋会之间,以利屈伸者。其外出孔窍,曰涕、曰涎,皆其类也。”分布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肤,温养肌肉,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体内的津液能滋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注入孔窍的津液,使口、眼、鼻等九窍滋润;流入关节的津液,能温利关节;渗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
     2.化生血液  
     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之中,成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使血液充足,并濡养和滑利血脉,使血液环流不息。故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运行于脉中的血液,渗于脉外便化为有濡养作用的津液。当血液不足时,可导致津液的病变。如血液瘀结,津液无以渗于脉外,以濡养皮肤肉,则肌肤干燥粗糙甚至甲错。失血过多时,脉外之津液渗入脉中以补偿血容量的不足,因之而导致脉外的津液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表现。所以,中医有“夺血者无汗”,“衄家不可发汗”,“亡血者,不可发汗”之说。
     3.维持机体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根据体内的生理状况和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津液的自我调节使机体保持正常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使得机体的内环境得以平衡。如寒冷的时候,皮肤汗孔闭合,津液不能借汗液排出体外,而下降入膀胱,使小便增多;夏暑季节,汗多则津液减少下行,使小便减少。当体内丢失水液后,则多饮水以增加体内的津液。“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由此进行体液调节,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4.排泄废物   
    津液在其自身的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尿等方式不断地排出体外,使机体各脏腑的气化活动正常,机体的内环境得以平衡。若这一作用受到损害和发生障碍,就会使代谢产物潴留于体内,而产生痰、饮、水、湿等多种病理变化。

点评

先生说:气,是人体的一种基本功能,气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那么阳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9 19:58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8:3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1-7 00:39 编辑

                 第二节  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
     象,藏象的象。象,就是形象、现象、征象,是可见的、可以感知的。但在中医理论里,“象”是指内脏的象,因为内脏藏于体内,往往不易观察,而它们延伸到体表的现象,正可以作为认识内在脏腑器官的门户。因此这个“象”,总是和脏腑联系在一起,是脏的外在表现。它包括人体的外形(形体)、动态、色泽等等。一般所说的脏腑的生理功能,都属于“象”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开来说,包括经络、气血津液以及病理变化等,也都属于“象”的内容。
    藏象,就是指藏于人体内的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病理表现,即机体自稳态及其外在表现。外在表现(象)是可见的、可以测量的、可以感觉到的、可以用语言表达或者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现象,是被人体可以感知的客观存在。
     象,在系统论中就是系统状态的变量,是系统状态的外在表现。即包括正常状态下的生理之象,也包括失衡状态下的病理状态之象。为了把正常生理之象与失衡状态下的病理状态之象区别开来,我们把机体稳态时及其正常生理之象作为“象态”的定义;把失衡状态下及其病理状态之象作为“证态”的定义。病理状态之象就是症状与体征、脉象与舌象等,还包括西医的各种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关于证态概念请参考《中西医融合观》与《伤寒论现代解读》相关部分。
     态,指状态,系统论中的状态。是象的本质。
    机体自稳态中的状态,可以用状态的变量描述,也可以用“状态变量”来判定。内环境自稳态是“态”,其外在表现例如消化液的正常分泌与吸收,运动出汗与饮水的需求,饮水多与小便多的平衡等等。大小便的量、口腔是不是有干燥的感觉、有没有口渴感、是不是出汗等等,就是判定内环境自稳态状态的变量,也是描述自稳态状态的变量,也是自稳态的“象”。
    西医的各种物理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的实验结果等等都是“象”。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相互关联的“象”的组合,是机体某一时域状态的外在表现。机体处于自稳态的情况下,其外在表现出来的象就是正常生理的各种表现,自稳态及其象称为“象态”;自稳态失衡的情况下(病理状态)其外在表现出来的症状与体征以及各种异常检查结果,是病理状态的外在表现,病理状态与其象,称为“证态”。
    象态与象态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符合逻辑的、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现代医学生理学理论。在外因作用下机体自稳态失衡,生理状态变为病理状态,出现一组症状与体征以及各种病理现象,象态转变为证态,这就是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证态与证态之间同样存在着客观的、符合逻辑的、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现代医学病理学理论。例如:水谷-水、食物象态→→精微-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象态→→运化-水电解质、营养物质代谢象态→→肥胖-脂肪堆积证态→→痰-高血糖、高血脂、动脉硬化证态→→脾失健运-代谢综合征证态。这是一个从生理到病理的一个完整过程,形成一个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即中西医融合的新的理论体系。
     几个重要象态的论证:
     1. 血-血液象态的根据
     在气血津液理论中,中医认为:血行脉中,脉是血管。西医解剖学证实:血液在血管内运行、流动。中、西医均认为血是:红色液体,在脉管中流动,周而复始,流动与心相关,血液离开血管就会发生凝固,这是中、西医的共同参照物。这些“象”是判定中医的血与西医的血液的共同标准,或者说是血、血液的“状态变量”。由于中医的血与西医血液的“状态变量”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们说血与血液是一个象态。
     西医血液的“象”非常多,诸如血细胞、血浆,红色液体,可以流动,可以凝固,在血管内循环等等;血浆包含着水分、电解质、激素、营养物质等等,这些都是血液的象,或者说血液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变量,但是,我们判断是不是血液,只需要少数几个变量就可以了,诸如:“在血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离开血管发生凝固”这几个变量就可以判断为血液。那么,这几个变量就是血液的状态变量。当我们判定这种液体是血液的时候,那么这种液体就具备了血液的所有“象”。当血-血液象态成立之后,血-血液象态也包含着血细胞与血浆等等。也就是说中医的血也具备了西医血液的所有“象”。同理,西医的血液也具备了中医血的所有“象”。
     血-血液象态是不是能够成立,还要看中医学中血的成分的精微物质与西医血中的营养物质是不是一个象态;在病理情况下,精微物质可以演变为痰饮,在同样情况下营养物质诸如葡萄糖、脂肪是否也可以演变为痰饮?即概念能不能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流易?只有当我们证明概念能够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流易时,我们才能够说明白血-血液象态是成立的。这些问题我们在证态篇中继续详细论述。中西医结合学派不去证明诸如葡萄糖、脂肪是否也可以演变为痰饮这样的问题,只是论证中医的血其本质就是血液,也不论证中医的气血与西医的血液之间的关系,因此,无法解释络病、活血化瘀与内环境失衡之间的复杂关系。
2. 津液-细胞间液象态的根据(待续)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8:23:55 | 只看该作者
        2. 津液-细胞间液象态的根据
      (1)津液与细胞间液的构成
     中医:将存在于血中,散布于皮肤、肌肉、孔窍并渗入血脉,清而稀薄,流动性较大,具有湿润作用的称为津;将灌注于关节、脏腑、脑髓、孔窍等组织,稠而浓浊,流动性较小,具有滋养、滑润作用的称为液。津与液合而为津液。
     西医:细胞间液分为功能性细胞间液和非功能性细胞间液。功能性细胞间液指能迅速和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维持体液平衡的那部分液体,即通常所说的细胞间液或者组织液。脑脊液、胸腔与腹腔液、关节液、内耳淋巴液、眼球内的液体及消化道、呼吸道分泌液等属非功能性细胞间液,构成第三间隙液,在维持体内体液平衡上所起的作用很小,但在病理情况下,第三间隙积液增多如腹膜炎病人腹腔内大量渗液,亦会导致体液失衡。
    所以,津与功能性细胞间液、组织液是一个象态;液与第三间隙液是一个象态;津液与细胞间液是一个象态。
     (2)与血-血液象态的关系
     中医认为:津液来源于血,又能够渗入血脉;西医也认为:细胞间液包括第三间隙液,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血液,细胞间液最终又返回到血液中。
       (3)津液与细胞间液的功能一致:津液的功能:滋润营养、排泄废物、维持机体稳态、化生血液等,与西医细胞间液的功能完全一致。
       (4)中医津液代谢涉及心、肺、脾、肾、皮毛;西医细胞间液的代谢过程涉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津液与细胞间液的代谢过程以及涉及到的脏腑、器官系统是一致的。
所以,津液与细胞间液是一个象态。
    3. 气-内环境调控象态的根据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赖气的推动,“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血的运行,津液与血的相互转化受到气的推动、固摄,实际上也就是调控,当这种调控功能障碍时就会出现血瘀、水肿、津液耗伤等等病变。这与西医植物神经-内分泌网络功能紊乱、血液循环功能障碍时可能出现淤血、水肿、水电解质紊乱等等病变完全一致。
气为血帅包含着三方面的意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实际上气的这种推动作用就是现代所说的调控作用。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之中,成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这个过程需要气的推动。
    西医认为:细胞间液、第三间隙液吸收入血液之中,是受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循环系统调控的。中医认为:水谷经过消化之后转变为精微物质是受到气的推动或者调控作用完成的;西医认为饮食经过消化之后转变为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是由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循环系统的调控作用而完成的。已知水谷与饮食是一个象态,精微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是一个象态,所以,气与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的调控作用是一个象态。
    前面已经论证了:血与血液是一个象态,津液与细胞间液是一个象态,内环境由血液与细胞间液构成,因此,内环境与血津液就是一个象态。气对于血、津液的生成、推动、统摄作用与自主神经、循环系统对于血液、细胞间液的调控作用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气与内环境调控是一个象态。
     4. 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的根据。以上三个象态的成立,是证明气血津液与内环境是一个象态的证据。在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理论中,中医的心、肺、肾、皮肤与西医的心脏、肺脏、肾脏、皮肤的解剖形态与功能基本一致,脾主运化的西医概念是物质代谢过程。
    血液与组织间液之间有一个界面,即血管内皮细胞层,中医没有血管内皮细胞这个概念,血-血液象态与津液-细胞间液象态建立之后,中医的血与津液之间的界面顺理成章的就是血管内皮细胞。西医血浆的成分经过血管内皮细胞界面进入细胞外液发生异常可以引起脱水、水肿、炎症渗出、出血,中医则认为:血与津液运化障碍引起津液耗伤、水湿痰饮与瘀血。所以,西医的脱水、水肿、炎症渗出、出血等等这些病理状态与中医的津液耗伤、水湿痰饮、血瘀具有必然的联系。这些内容是本书讨论的重点。
    中西医融合的象态关系的成立,决定了病理机制能够实现中西医融合,即物质代谢的病理产物与气血津液的病理产物能够融合,西医的内环境稳态失衡与气血津液稳态失衡能够融合。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赖气的推动,“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当气血津液稳态失衡时,就会发生水湿痰饮、血津液不足以及血瘀,甚至于痰瘀交织、痰瘀毒互生种种病理情况。西医认为:血液、细胞间液、第三间隙内环境失衡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水电解质紊乱、水肿、炎症渗出与血栓形成、出血等病理状态。这些病理状态能不能与血津液不足、水湿痰饮、血瘀对应并且融合,是对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的检验与反证,下一章内环境失衡将要论证这些关系在病理情况之下也是吻合的,痰饮与炎症渗出是一个证态;津液亏损与水电解质紊乱是一个证态;血瘀与血栓形成是一个证态;毒生痰瘀与MODS合并DIC是一个证态。证态体系扩展为象态体系,证明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即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
    5. 脾主运化-营养物质代谢象态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就是人体把通过口腔进入胃肠的各种食物、饮水转化为精微物质,经血输送到各个脏腑,供应其利用消耗,再经血把废物输送到排泄功能的脏腑,排出体外。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运化失司,精微物质不能被脏腑利用,就会堆积起来形成肥胖,而后形成痰饮、痰饮瘀滞脉络,导致瘀血发生,或者痰瘀交错,引起一系列病变。西医认为:各种食物与饮水经口腔进入消化道,食物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脂肪,经血液循环输送到各个器官,供应其利用消耗,产生的废物经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如果吃的太多,机体消耗不了,就会形成脂肪堆积、肥胖,产生炎症与胰岛素抵抗,最终形成代谢综合征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食物、饮水是一个共同参照物,精微物质与营养物质是一个象态,肥胖与脂肪堆积是一个共同参照物,所以,痰饮瘀血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是一个证态具有充足的证据。关于脾主运化-物质代谢象态的详细论证,参看脾失健运-代谢综合征证态。
     为什么要提出象态与证态的概念?这是出于中西医融合的需要,是中西医融合的途径、方法。300多年中西医汇通、半个多世纪中西医结合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这个途径。医学理论体系属于概念体系,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首先是相应概念的融合。中西医结合恰恰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而是绕过这个难点,采用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相结合,病与证不在同一层次上,因此,中西结合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我们运用临床诊断的原理,证明一个证态的确立,这个证态就是一个中西医共同的参照物,如同代数或者几何证明一样,被证明了的命题可以作为定理用来证明下一个命题,利用已经证明了的证态作为参照物去证明下一个证态。我们还可以利用后面的证态去验证前面的证态是否正确,如同几何、代数还原验算一样来反证我们进行的证明是否正确。中西医结合就不可能具有这个功能。中西医结合只是运用实验的方法阐明“证”的西医学的本质,而没有证明证与证之间的流易关系,实际上证与证之间的流易关系就是类与类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是理论构架。单单阐明“证”的西医本质或者方剂、中药饮片的药理作用,而不研究证与证之间的流易关系,就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构架,因此只能是结而不合。由实验方法所得到证实质以及方剂的药理作用既不能在西医理论体系中流易,也不能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流易。
     只有通过证态与象态理论体系,中、西医的概念才能够在对方的理论体系内流易,实现中西医真正含义以上的融合。
     第三节  气血津液-内环境失衡证态(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3:39 , Processed in 0.0983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