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系列】《却波收藏录》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22:28:48 | 只看该作者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系列】《却波收藏录》

勤斋藏书书目    国学入门【12】(却波收藏录)
古书句读释例
杨树达著
中华书局
1983.5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22:29:29 | 只看该作者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系列】《却波收藏录》

勤斋藏书书目    国学入门【13】(却波收藏录)
江浙藏书家史略
吴 晗撰
中华书局
1981.1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22:30:21 | 只看该作者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系列】《却波收藏录》

【勤斋藏书书目】  国学入门(却波收藏录)【14】
古书版本常谈
毛春翔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1
竖排繁体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22:31:24 | 只看该作者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系列】《却波收藏录》

【勤斋藏书书目】    国学入门【15】(却波收藏录)
我与《古史辨》
顾颉刚
故事会图书馆文库
(学者讲坛系列)
2001.1
疑古学之渊源,不可不知。-----渔注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22:32:35 | 只看该作者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系列】《却波收藏录》

【勤斋藏书书目】 国学入门【16】(却波收藏录)
走出疑古时代
李学勤著
长春出版社
2007
作者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这位首席科学家撰此《走出疑古时代》,是一个重要信息---疑古学派寿终正寝。---“疑古思潮在思想史上起过很大的进步作用,但因怀疑过度,难免造成古史的空白,这一思潮影响深远,要对古代历史文化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不摆脱有关观点的约束。(自序)走出疑古时代,还我文化清白!----渔按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22:33:25 | 只看该作者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系列】《却波收藏录》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17】(却波收藏录)
经史子集概要
顾荩臣著
中国书店
据1930年世界书局本影印。原书名《国学研究》。
1990年7月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22:34:28 | 只看该作者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系列】《却波收藏录》

【勤斋藏书书目】  国学入门(却波收藏录)【18】
中国传统文化通论
赵洪恩 李宝席 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03.5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22:35:11 | 只看该作者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系列】《却波收藏录》

【勤斋藏书书目】    国学入门【19】(却波收藏录)
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
吴小如 吴同宾编著
中华书局
1982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11日 02:56pm 时添加 -=-=-=-=-
  吴小如,1922年生,原名吴同宝,安徽泾县人。1945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翌年转清华大学中文系,1947年再转北京大学中文系。1951年任燕京大学中文系助教,1952年起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教授,1983年后转任该校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已发表小说、戏剧及诗词研究著作十余部。
国家图书馆收藏吴小如著作一览:
《巴尔扎克传》(奥)茨威格著;吴小如译;高名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1.--487页 [K835.6556/3 中文图书第一外借]
《古文精读举隅》吴小如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394页 [H194.1/129中文图书第一外借]
《台下人语》吴小如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4.--241页 [J820.2/7 中文图书第一外借]
《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举要》吴小如编著;吴同宾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2.3.--333页 [G256.5/14 中文图书第一外借]
《吴小如戏曲文录》吴小如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1,870页[I207.3/96.2.81 中文图书第一外借]
《书廊信步》吴小如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267页.--(书趣文丛.第二辑 ;4) [I267/96.6.8 中文图书第一外借]
《今昔文存》吴小如著;刘亚铁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318页.--(书海浮槎文丛) [98/I267/98.9.15 中文图书第一外借、中文图书第二外借]
《诗词札丛》吴小如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9.--356页 [88/I207/101 中文图书第二外借]
《读书丛札》吴小如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00页 [89/I27/21 中文图书第二外借]
《莎斋笔记》吴小如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12,456页.--(现代中华学人笔记丛书) [99/C52/W895 中文图书第一外借、中文图书第二外借]
《俞平伯美文精粹》俞平伯著;吴小如编.--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10.--150页[95/I266/138 中文社科图书第二阅览室 ]
《文心与诗魂:诗文欣赏》吴小如等著;闻 知编.--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12.--2册(179,195页).--(古今通) [99/I206.2/W895 中文社科图书第二阅览室 ]
《诗书画》秦岭云,吴小如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63页 [96/J222.7/721 中文社科图书第二阅览室 ]
《读书拊掌录》吴小如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485页.--(读书阅世丛书) [98/C52/W895 中文社科图书第一阅览室 ]
《心影萍踪》吴小如[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76页.--(学人文丛)[99/I206.7/W895 中文社科图书第二阅览室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吴小如卷》吴小如[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673页 [2000/C53/W895 中文社科图书第一阅览室 ]
《微笑着离去:忆萧乾》吴小如,文洁若编.--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642页[2000/K825.6=75/W895 中文社科图书第二阅览室 ]
《常谈一束:吴小如学术随笔自选集》吴小如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315页.--(木犁书系.风雨文丛) [2000/C52/W895 中文社科图书第一阅览室]
《古典小说漫稿》吴小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93页 [I207.41/127保存本、基藏库]
《古典诗文述略》吴小如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124页 [I206.2/125保存本、基藏库]
《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吴小如著.--北京:中华书局,1986.--278页 [J821/19 保存本、基藏库]
《林庚推荐唐诗》林庚选编;吴小如等注释.--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8.--220页.--(名家推荐丛书/陶 凯,关家鹤主编) [92/I222.742/19 保存本、基藏库]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吴小如等撰写.--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9.--1705页[94/I207.22-61/11 保存本、基藏库]
《韩愈散文选集》(唐)韩愈著;吴小如,韩嘉祥选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260页.--(百花散文书系.古代散文丛书.第一辑) [98/I264.2/40 保存本、基藏库]
《鸟瞰富连成》吴小如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95页.--(茗边老话)[99/I267/4942 保存本]
《“盛”“世”观光记》——《鸟瞰富连成》续编/吴小如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03页.--(茗边老话) [2001/I267.1/420 保存本]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22:36:16 | 只看该作者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系列】《却波收藏录》

【勤斋藏书书目】 国学入门【20】(却波收藏录)
目录学概论
武汉大学 北京大学 《目录学概论》编写组编著
中华书局
1987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22:37:06 | 只看该作者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系列】《却波收藏录》

【勤斋藏书书目】 国学入门【21】(却波收藏录)
中国字典史略
刘叶秋著
中华书局
1983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11日 02:52pm 时添加 -=-=-=-=-
刘叶秋
字体选择:大 中 小du8.com版权所有
  刘叶秋先生是平伯仁丈的入室弟子,仁丈的用印中就有几方是叶秋先生刻的。他不仅多才多艺,论学问更是少有的全才,现在大家常用的这部《辞源修订本》,刘先生是三个主编之一,对修订是下了若干年的全部精力的。叶秋先生更是位具有开创性的学者,诸如《中国字典史略》、《历代笔记概述》、《编辑的语文修养》等等,都是开创门类或填补空白的响当当的著述。
  叶秋先生曾住在虎坊桥纪晓岚故居,所以他的不少文章与京华掌故关系密切。要研究北京近现代史,如漏读了叶秋先生的书将会有缺了一大块的感觉。
  我与叶秋先生神交已久,那是因为平伯仁丈的缘故。而登门求教则较晚。没赶上晓岚故居的时代。我去他家时,他早已住在珠市口西大街88号。那是一座倒插门的标准大杂院,他住在最后一进的东角落里,所以是南房朝北,总算南墙高处还开有小南窗,拥挤不堪,他夫人汪元瀓及其姐姐住,而他本人却只住在一间自己搭盖的小屋里,面积只有二米七,放下一张单人床与一张小二屉桌之外,几乎了无隙地。有一个客人造访,椅子若让人坐,他本人就必须坐到床上。就是这样的小破屋,他却还喜题一匾,谐二米七之音为“二密栖”。如此大学者,为国家作出了如此大的贡献,住房条件竟如此之差,实在让人心疼。
  叶秋先生擅诗文,而始终未能结集。他曾为我写过册页写过条幅,都是他自己的诗作。册页上写的是:
  
  馀烬真同焦尾琴,清芬古色耀书林。
  琅环蠹蚀知多少,珍重先生护惜心。
  
  题跋云:
  
  知圣道斋烬馀词,乃邵伯絅丈故物,今归李一氓先生清秘,广征题咏,丙寅九月获观于都中,为书一截句。古籍文物之收藏,不过如云烟之经眼。易安《金石录后序》已慨乎言之。唯赖识跋以略见流转之迹而已。
  戊辰二月,录此句并识数语,奉
  湜华仁兄大方家两正。
  北京刘叶秋,年甫七十一。
  
  字迹端秀雅静,行气布局匀整稳妥,真是典型独守的书道嘉构。此时已是摔伤右臂之前夕。前此两年,已曾求他写条幅,他为我写的是:
  
  波影轻摇淡月痕,隔溪渔火半明昏。
  人天静味吾能领,渺渺心期孰与论?
  
  三十年前销夏旧句。丙寅九月偶忆及之,录奉湜华仁兄两正。北京刘叶秋。宣南梧阴老屋。
  
  更是字字端庄,清健有余。丙寅是1986年。1988年初,叶秋先生一早去商务上班,无轨还特空,而一个急刹车,正好先生站起来,一下摔坏了右臂,上了石膏。先生哪是闲得住的人,右手不能动,左手也非得写字不可。不但写字,还做了首诗。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多么让人敬佩啊!一时他的左笔引起了诸多友朋的敬仰与爱慕,求其墨宝者络绎不绝,本人也有幸求得一幅,诗与题语如下:
  
  西园左笔人争宝,赝作曾由郑板桥。
  自笑无端追老辈,居然今古各风标。
  
  岁初伤右臂,试作左书,友朋见赏。
  湜华兄亦索此,即乞两正。戊辰三月,刘叶秋。
  
  两条幅一比,自然右胜于左。但左书依然清隽喜人,可以说,左书直追右笔。这有多么不容易啊!右手毕竟已写了一辈子,而左手是初学乍练,居然一练即能达到如此水平,诚可叹为观止。
  我向有收集名人用印之机缘,叶秋先生自己还能治印,自然用印十分讲究。而求得略晚了一步。钤拓后还没来得及题字,叶秋先生心绞痛突发,抢救无效,竟溘然长逝了。我想,可能是摔伤右臂时,留有内伤吧。享年才七十二。至今仍令人悲伤不止。汪元瀓夫人为完成先生遗愿,替先生在用印集上题了先生遗诗一首,是说书法篆刻的:
  
  从来笔阵犹军阵,寸铁纵横十万兵。
  一艺自矜还自笑,雕虫射虎两浮名。
  
  录叶秋旧句,请
  湜华先生指正。汪元瀓。一九九零,十一,十五。
  
  刘夫人汪元瀓一向身体欠佳,先生过早谢世,对她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当我闻耗赶去唁候时,“二密栖”已成空室。元瀓先生显得意外的冷静,墙上挂着一幅字,是她自己写的:“千里共婵娟,一在天上,一在人间”。此等情景入目,我只能将泪水暗暗往肚里咽了。幸有比她大十三岁的老姊姊能继续照顾她的生活,故先生身后,她能为先生了却了多桩心愿。诸如《学海纷葩录》、《京华琐谈》等等能够出版,都是夫人强支病体来完成的。
  后来商务印书馆总算在爱民街安排了一套小两室的楼房给汪夫人住。那里离我单位较近,故能利用上下班之便,常去看她。1995年10月我退休了,失去了走访的机会。1996年7月16日特地去拜访她,谁料到,竟只见到她87高龄的老姐姐,元瀓夫人竟已谢世快一年了!
  时光又流逝了快二十年,而叶秋先生夫妇的业绩,依然深深印记在我心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8 12:09 , Processed in 0.05089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