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mawenhui33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09:58: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我常用的几张经方
南京中医药大学  黄  煌
一、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经典方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五条》)
咽中如有炙脔,即咽喉异物感,这是本方证最关键的指证。咽喉异物感包括咽痛、咽痒、咽干燥、咽中有粘痰,咽中有鱼骨梗阻感等;胸部的重压感、呼吸不畅感、呼吸表浅感,以及有气流向上攻撑感、经常嗳气等也可认为是咽喉异物感的延伸。此外,各种感觉异常均可以看作是咽喉异物感的全身表现。除咽喉异物感以外,以药测证,本方证还应具有如下指证:
1、腹胀,恶心呕吐,不思饮食;
2、或然证:或咳嗽气喘,或痰多,或胸闷,或眩晕,或心悸,或失眠多梦,或身体痛。
经验用量:姜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15克、苏梗15克、生姜15克或干姜5克。水煎,日分2-4次,空腹服用。
主治疾病谱
1、各类神经症,如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癔病、抑郁症、焦虑症等;
2、咽喉疾病:如咽炎、扁桃体炎、喉源性咳嗽、声带水肿、声带麻痹等;
3、食道痉挛;
4、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出现腹胀者;
5、肠道易激综合症;
6、小儿厌食症;
7、夏秋季的感冒。
体质要求:此方证多见敏感的半夏体质,也就是痰体。并有比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表现区间为咽—食管—胃。上腹部的胀满,为鉴别要点之一。
说明
1、本方证常见齿痕舌。这与患者心情低落,不大讲话有关。也与咽喉部的炎症充血等因素有关。
2、方中苏叶通常用苏梗,取其理气宽中的功效,且煎出的汤液比苏叶清淡些,患者容易接受。
3、症状明显的患者,本方服法应遵循仲景“日三夜一”的经验,以保证足够的药量。如作为维持量,也可改为每天服两次或一次。避免心理依赖。
4、八味解郁汤:本人经验方,是半夏厚朴汤与四逆散的合方,有理气化痰、解痉止痛的作用。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枳壳12克、生甘草6克,姜制半夏12克、厚朴12克、茯苓12克、苏梗12克。水煎,日分2次温服。方证:四肢冷、咽喉异物感、腹痛腹胀。临床多用于各类神经症、神经性皮炎、肠易激惹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癔病、癫痫、抑郁症、血管神经性头痛,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等。
二、桂枝茯苓丸
组成:桂枝、茯苓、牡丹、芍药、桃仁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临床也可改用汤剂内服。
经典方证:
1、妇人素有癥病;
2、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以上均见《金匮要略•第二十篇•二条》)
原文提示本方主治妇人癥病而漏下不止者,这应该是指胎死腹中。桂枝茯苓丸是后世妇科下死胎方。《妇人良方》将本方称为夺命丹,治妇人小产,下血过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黄黑,或胎上抢心,则闷厥欲死,冷汗自出,喘满不食,或食毒物,或误服草药,伤胎动气,下血不止。若胎未损,服之可安;已死,服之可下。以蜜丸为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淡盐汤送下。速进两丸,至胎腐烂腹中,危甚者,定可去除。《济阴纲目》将本方改丸为汤称为“催生汤”,用于下胎。《类聚方广义》:孕妇颠仆,子死腹中,下血不止,少腹挛痛者,用之胎即下。以上诸证,加大黄煎服为佳。
经验用量:桂枝15克、茯苓1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水煎,日分两次服用。
体质要求:体格比较健壮,成年人多,中老年人更多。面色多红或潮红,或暗红,或发青,或面部皮肤粗糙或鼻翼毛细血管扩张,眼圈发黑,唇色暗红、舌质暗紫暗淡,舌边紫色或舌底静脉怒张等。皮肤干燥易起鳞屑,特别是下肢皮肤更为明显,或小腿易抽筋,静脉曲张,不能久行,或下肢浮肿或独脚肿,或下肢肌肉有绑紧感,或下肢皮肤色暗,发黑,膝盖以下发凉,易生冻疮,足底龟裂、鸡眼。腹部大体充实,尤其是小腹部。有的患者脐两侧尤以左侧下腹更为充实,触之有抵抗,主诉大多伴有压痛。患者容易有腰痛、腿疼、痔疮、阑尾炎、盆腔炎、前列腺肥大;容易头痛、失眠、容易烦躁、发怒、情绪易激动。容易头昏,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语言蹇涩。容易便秘。
主治疾病谱:
1、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殖症;
2、子宫内膜异位症;
3、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
4、卵巢囊肿、子宫肌瘤;
5、闭经;
6、老年性腔隙性脑梗;
7、冠心病、心绞痛;
8、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9、下肢深静脉血栓;
10、肾功能不全;
11、糖尿病;
12、高粘血症;
13、高脂血症;
14、腰椎间盘突出;
15、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睾丸炎;
16、痔疮;
17、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溃疡;
18、痤疮;
19、麦粒肿;
20、酒糟鼻;
21、脱发;
22、银屑病。
说明:
1、桂枝茯苓丸体质在面部、腹部、腿部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可以称之为面证、腹证、腿证。腿征的诊断意义最大,是一个必见的指征。
2、日本学者为此专门进行了丸剂和汤剂的药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丸剂比汤剂有效成分高。从目前临床运用的情况看,汤剂和丸剂都有效,汤剂见效相对快一些;丸剂服用更方便,容易坚持,便于一些慢性病人长期服用。
三、温经汤
组成 :吴茱萸三两  当归  川芎  芍药各二两  人参  桂枝  阿胶  牡丹皮去心  生姜  甘草各二两  半夏半升  麦门冬一升,去心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
经典方证:
1、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曾经半产;
2、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
3、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
4、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以上均见《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九条》)
指证的第一、第二点提示温经汤方证的体质要求:女性,曾经小产,现已经处于更年期,又出现久泻,十分憔悴。午后发热、少腹痛,手掌热,口唇干燥。第三第四点提示本方主治女性不孕、闭经、子宫出血或月经过多。
经验用量:吴茱萸6克、当归、川芎6克、芍药6克、人参6克、肉桂6克、阿胶6克、干姜3克、牡丹皮6克、甘草6克、姜半夏6、麦门冬12克。
主治疾病:
1、闭经;
2、不孕症;
3、习惯性流产;
4、功能性子宫出血;
5、黄褐斑、皱纹;
6、口唇炎;
7、脱发;
8、指掌角化症、手足皲裂;
9、更年期综合症;
10、失眠;
11、反复腹泻。
体质要求:体型中等或偏瘦或消瘦,皮肤干枯发黄发暗,缺乏光泽,或潮红,或暗红;口唇干燥干瘪而不红润,或疼痛或热感。毛发出现脱落、干枯、发黄,易于折断。腹壁薄而无力,小腹部拘急、疼痛或腹胀感。有些患者的手掌、脚掌干燥,摩擦后沙沙地响,容易裂口或有毛刺,或有疼痛或发热感。小腿皮肤干燥,无毛。阴道干涩或外阴皮肤干燥或瘙痒,白带少。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不规则阴道出血,或多或少,色淡或黑色。或有痛经,或难以怀孕,或易于流产。性欲低下,容易疲劳,容易腰痛膝软、容易头痛、容易午后面部或身体有发热感,容易失眠、烦躁等。大多有产后大出血、过度生育、或长期腹泻、或久病、或营养不良、或绝经年老等既往史。
说明:
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温经汤可作用于下丘脑,促进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具有调节性激素、改善子宫及周围组织的生理效应、促进新陈代谢等药理作用。可以看作是天然的雌激素。
2、本方中的药量可以调节。腹痛明显,加大当归、白芍、丹皮、川芎的用量;出血者,加大阿胶用量,还可以加入生地黄。头痛者,关节疼痛者,可加大吴茱萸、桂枝、生姜用量;大便干结、皮肤如鳞甲者,可加桃仁。如闭经基础体温低的,可加鹿角胶、制附子。另外,为使药味可口,可加入红枣。
3、为方便服用,可加进鹿角胶、红枣、蜂蜜、冰糖等浓煎收膏,也是女性冬令进补的保健品。平时多食用猪皮、羊肉、牛肉、猪肝等。
四、大柴胡汤
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枳实四枚、芍药三两、大黄二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
经典方证:
1、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103)
2、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165)
3、按之心下满痛者,(《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十二条》)
心下,是大柴胡汤方证的主治部位,心下急,指剑突下三角部位拘紧感或窒闷感;心下痞硬,指按压见腹肌紧张;心下按之满痛,是大柴胡汤证的重要客观指征。医生在按压上腹部以及右肋下,常常有比较明显的抵抗感和压痛。胆胰疾病多见此腹证。严重者,可见腹痛拒按;病情轻者,则可出现嗳气、腹胀等。
呕吐,是本方证的又一重要指证。这是胆道胰腺疾病的主要症状。
大柴胡汤方证的或然证较多,大多表现为发热、便秘或腹泻,或呕吐,或黄疸,或头痛等。这可能与所病变的系统不同有关。如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可见发热,消化不良可见便秘或腹泻,胰胆疾病可见呕吐、黄疸,高血压等可见头痛等。
经验用量:柴胡15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枳壳20克、白芍15克、制大黄10克、生姜15克或干姜5克、红枣15克。
主治疾病谱:
1、胆石症、胆囊炎、胆道蛔虫;
2、胰腺炎;
3、胆汁反流性胃炎及食道炎;
4、肠梗阻;
5、高脂血症;
6、肥胖;
7、高血压、中风;
8、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
9、泌尿道结石患者急性发作;
10、支气管哮喘;
11、心律不齐。
体质要求:体格壮实,以中老年较多。上腹部充实饱满,胀痛,进食后更甚,按压轻则为抵抗感或不适感,重则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反流、便秘等。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支气管哮喘等。
说明:本方具有解痉、止痛、通便、降脂、降压、消炎、利胆等多种功效。
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组成:柴胡四两、黄芩一两半、生姜一两半、人参一两半、桂枝一两半、茯苓一两半、半夏二合半、大黄二两、龙骨一两半、牡蛎一两半、大枣6枚、铅丹一两半。
经典方证:
1、胸满;
2、烦、惊;
3、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4、小便不利;
5、谵语: (107)
胸满,是一种感觉,如胸闷,抑郁;烦,是一组症状,如烦躁,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惊,为惊恐不安,为多恶梦,或为惊悸,或脐腹部搏动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为一种抑郁状态,如疲乏,身体不灵活,或为木僵状,或为行动迟缓,或为意欲低下,或为反应迟钝。患者常常诉说身体重,拖不动。小便不利,是躯体症状的一种,小便频数或失禁,但检查可无异常发现; 谵语,可看作是思维与语言障碍,也是一种精神障碍。
经验用量:柴胡10克、黄芩5克、姜半夏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肉桂5克、桂枝5克、制大黄5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生姜10克或干姜5克、红枣15克。
主治疾病谱:
1、抑郁症、焦虑症等;
2、躁狂症、精神分裂症;
3、高血压、脑动脉硬化;
4、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5、慢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
6、癫痫;
7、慢性疲劳综合征。
体质要求:体格中等或偏瘦,营养状况中等。面色黄或白,抑郁神情,表情淡漠。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但体检无明显器质性改变。大多伴有睡眠障碍,多恶梦,易惊,不安感,食欲不振,意欲低下、乏力、畏冷、大便或便秘或腹泻,或有关节疼痛。以中老年为多。脉多弦,胸胁苦满,两胁下按之有抵抗感。
说明
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能是古代治疗恐惧症、抑郁症的常用方。这张处方能有效地改善睡眠,消除恐惧不安等症状。
2、本方有效以后,要间断性服用1月以上,以后可以改为一剂服两天。
3、方中大黄不是用于通便,而是用于清火下瘀血。用制大黄,小剂量。
六、葛根汤
组成: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经典方证:
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31)
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32)
3、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金匮要略•第二篇•十二条》)
“项背强几几”,即为项背强痛的古代通俗说法。用现代语言描述,这是一种从后头部至后背部的肌肉拘急疼痛,有时范围可达到腰部。同时多伴有头痛头昏头晕等证。患者有主诉头项强痛者,有主诉肩颈部酸重者,有主诉腰背酸痛者,也有但诉说头昏头重头痛者,甚至仅诉说全身困重者。另外,头面部的乃至五官的许多病症所出现的头痛、头昏、头晕、耳鸣等不适感,背部皮肤的毛囊炎、痤疮等,也可以看作是项背强痛的延伸。项背强痛,既是葛根汤的重要指证,也是葛根的主治。
自下利,即没有使用泻下药,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自下利,是葛根的主治。
无汗而小便少,提示患者有皮肤干燥,浮肿或浮肿貌,小便少以及困重等麻黄证。
经验用量:葛根30克、生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
体质要求:体格壮实、肌肉结实丰满,面色多黝黑或黄暗粗糙而缺乏光泽,嗜睡、易疲劳、咽喉不红等。以从事体力劳动或平素身体强壮的青壮年多见。
主治疾病:
1、感冒;
2、颈椎病、落枕、肩周炎;
3、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
4、痤疮;
5、脑供血不足;
6、面神经麻痹;
7、暴聋;
8、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9、扁桃腺炎、急性传染性结膜炎、虹膜炎、麦粒肿等;
10、牙龈炎、牙周脓肿、牙髓炎;
11、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
12、月经过期不至或闭经;
13、乳腺炎;
14、嗜睡、易疲劳等;
15、宿醉。
说明:本方发汗作用轻微,同时该方对皮肤、肌肉、腰背以及头面部的病症有一定选择性。
七、五苓散
组成:猪苓十八铢(10~20g)  泽泻一两六铢(15~30g) 白术十八铢(10-20克)茯苓十八铢(10-20克)  桂枝半两(6-12克),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经典方证:
1、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
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
3、伤寒汗出而渴者;(73)
4、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
5、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156)
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386)
7、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金匮要略•第十三篇•四条》
8、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金匮要略•第十二篇•三十一条》)
口渴而小便不利,口渴而入水即吐,口渴而腹泻,口渴而汗出,口渴而头痛眩晕,口渴而烦躁,口渴而动悸,这都是五苓散证的指证。口渴而且喜饮,或喜热饮,或喝水以后胃内不适或有振水声。
小便不利,多指小便量少,或次数少,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多于急性吐泻的疾病中。在慢性病症中则为小便次数偏少,并多见浮肿倾向。如下肢浮肿,面部浮肿或浮肿貌等。
五苓散证常常有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心悸或腹部的上冲感、肌肉跳动或痉挛、自汗等。
经验用量:猪苓20克、泽泻3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桂枝15克。水煎服。
主治疾病谱
1、洞泄;
2、婴幼儿腹泻;
3、腹泻脱水;
4、脂肪肝;
5、水逆症;
6、水饮头痛;
7、美尼尔氏病;
8、特发性水肿、心源性水肿、阴囊水肿等;
9、肾盂肾炎;
10、体腔内积液,如肝硬化腹水、心包积液、脑积水、关节腔积液、胸腔积液、胃潴留、睾丸鞘膜积液(水疝)、肾积水、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羊水过多等;
11、尿崩症、小儿多饮症等;
12、眼科疾病,如急性青光眼、视神经乳头水肿、假性近视、夜盲症等。
13、皮肤病,如扁平疣、黄色瘤、荨麻疹、脂溢性皮炎脱发、多形性红斑、脓疱疮、水痘、带状疱疹、顽固性湿疹、手足的水疱性湿疹等皮肤病。
14、抗生素腹泻及呕吐;
15、内分泌疾病,如肥胖、脑垂体瘤等。
说明
1、五苓散有调节机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但并非单纯的利水剂。既主“蓄水证”,又主“霍乱”脱水症,当属双向调节。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发现本方对五苓散证患者有利尿作用,而对健康者无效。
2、根据本人观察,许多五苓散证的形成,多与过用抗生素、激素、化疗药以及饮食太油腻有关。另外,味精等食品添加剂过多,也常常出现本证。
3、古代24铢为一两,则五苓散的配比应为猪苓9:泽泻15:白术9:茯苓9:桂枝6。如改汤剂,也应尊重原方的比例。
4、五苓散的服法比较特殊,“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米汤)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可以多喝热开水,使全身出汗,可以增加疗效。
八、薯蓣丸
理虚方。
组成: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曲、干地黄、豆黄卷 各十分、甘草 二十八分、人参 七分、 川芎、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 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 各五分、阿胶 七分、干姜 三分、白蔹 二分、防风 六分、大枣 百枚。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经典方证;
1、虚劳诸不足;
2、风气百疾。(《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
经验用量:山药30克、生晒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熟地10克、桂枝10克、麦门冬15克、阿胶10克、柴胡10克、防风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白蔹5克、神曲10克、大豆黄卷10克、干姜5克、大枣30克。以上药物分煎两次,混合后分4次2日温服。也可按原书剂量做成蜜丸服用。
体质要求:患者多体形消瘦干瘦,贫血貌,疲惫乏力,头晕眼花,多伴有低热,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骨节酸痛,大便易不成形者。脉细弱,舌淡嫩。多见于高龄老人,肿瘤手术化疗以后、胃切除后。
主治疾病谱
1、恶性肿瘤患者;
2、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慢性胃病;
4、结核病;
5、肌肉萎缩等。
说明:本方是古代的强壮剂,主治以消瘦、神疲乏力、贫血为特征的疾病。本方需要久服方能取效。
12
发表于 2009-11-29 09:59: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11/29 09:15am 发表的内容:
    关于伤寒论与藏象学说在中医中的位置,现在是藏象学说占据主导地位。实质上在解放前的2000间,伤寒论及其《前伤寒论》实际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藏象学说的原基概念“藏象”以及基本理论框架在《内经》已 ...
分类研经始于隋代的医家杨上善撰著《黄帝内经太素》。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11月29日 10:00am 时添加 -=-=-=-=-
《太素》有“脏腑”分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07:58: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证态概念体系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诊中心  李月彩  李同宪

关键词:中西医融合  证态  证  病理状态  状态  概念流易

我们在“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1)的研究中发现,西医感染病中的所有病理状态在中医外感热病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证,反之亦然。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为“证态”,由此而产生的《外感染热病证态学》(2)涵盖了西医的感染病与中医外感热病(包括伤寒论与温病),并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实现了二者的融合。
赵金铎著《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把温病与伤寒的证候归纳为135个证,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把外感证候归纳为76个证,但是他们没有揭示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证态体系揭示了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与感染病的疾病过程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病理过程,即:卫分证、太阳经证与感冒、前驱期是一个证态,其本质是感染的急性反应期,以非特异性临床症侯群为特点;气分证、阳明证、少阳证与SIRS、各器官感染典型期是一个证态,其本质是发热(或者SRIS)与典型的器官炎症反应的组合;营分证与脓毒症或者MODS的早期是一个证态;血分证与脓毒症或者MODS合并DIC是一个证态;三阴经病与感染的慢性期是一个证态。在这个理论体系内,中医的证可以通过相应的“证态”在西医的理论构架内流易,西医的病理状态也可以在中医的理论构架内流易,这样,西医根据病理状态的诊断通过相应的证态可以获得正确的中药方剂,中医可以借助证态体系使得“证”得到相应病理状态的客观指标以及详尽的治疗方案。证态体系在中西医融合理论层面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证态概念
中医的证: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阶段性本质所作的结论。
西医的病理状态:当把感染病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时,疾病的发展动态变化过程也会显示出阶段来,这种相对稳定的阶段,就是病理状态。这个定义与近代西医病理生理学著作中“病理状态是指病理过程的结果”例如烧伤遗留的疤痕,脑出血遗留的瘫痪等有所区别。
病理状态是从系统论中“状态”概念衍生出来的。系统论认为:系统从一个状态(始态)变成另一个状态(终态),即:发生了一个过程。所以,在疾病这个系统内,病理状态随着时间的运动就是病理过程;病理过程是由病理状态依次运动组成的。
系统论认为:能够完全描述动态系统时域行为的所含变量个数最少的变量组称为系统的状态变量,使用状态变量判定状态,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在疾病这个系统内,疾病的状态变量就是临床医学中证、病理状态、证态的诊断标准,运用诊断标准判定证态,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怎么治疗的问题。
“证态”只有两个字,但是他已经承载了中医、西医、系统论三者的基本概念的融合。我们实际上面对三套语言:中医语言、西医语言和系统科学语言,三个系统的语言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证态”这个交叉点,可以实现西医语言、系统科学语言、中医语言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解释和相互运用。因此,可以说“证态”是现代医学的原基概念。
二、临床医学概念体系举例:
中医概念体系西医概念体系证态概念体系中药方剂
一、气分证SIRS一、气分-SIRS证态白虎汤
二、营分证MODS二、营血分-MODS证态            
1、热灼营阴MODS早期1、热灼营阴-早期MODS证态 清营汤
2、热入心包中毒性脑病昏迷2、热入心包-中毒性脑病昏迷证态清营汤加安宫牛黄丸
三、血分证MODS
1、热盛迫血MODS合并DIC3、热盛迫血-DIC证态  清营汤加犀角地黄汤
2、血热动风中毒性脑病痉挛4、血热动风-中毒性脑病痉挛证态  清营汤加羚角钩藤汤
3、气营(血)两燔MODS合并颅内高压5、气(营)血两燔-颅内高压证态清温败毒饮
4、热结肠腑MODS麻痹性肠梗阻6、热结肠腑-肠梗阻证态  清营汤合大承气汤
5、热耗真阴MODS晚期异常消耗7、热耗真阴-异常消耗证态加减复脉汤
三、“中西医融合”指的是理论体系的融合。
理论体系包括:概念体系及理论构架,概念在理论构架内流易才能成为理论体系。流易就是运动与变化,就是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SIRS是由什么病理状态引起的?他可能引起什么结果?需要与哪些病理状态鉴别?此为概念流易。具体的说就是:SIRS与感冒的鉴别;SIRS与MODS的鉴别;MODS与MODS合并DIC的鉴别等等。同理,在中医系统内:气分证与太阳表证之间的演变关系与鉴别;气分证与营分证之间的演变与鉴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关系等。这就是概念的流易。
1、中、西医是两个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系统,就是说:中医的概念只能在中医理论体系内流易,不能在西医理论体系内流易;反之亦然。例如:
气分证不能在西医理论系统内流易,即他与SIRS、MODS、MOF、DIC等概念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DIC在中医理论系统内也不能流易,中医理论体系中没有DIC这个概念,他与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既没有演变关系,也不可能进行鉴别,DIC的诊断指标在中医系统内没有任何意义。
2、通过证态概念体系这个中介,中、西医的概念可以实现在对方理论体系内流易,例如:
在感染病体系内凡是SIRS均可由白虎汤证替换;在中医外感热病体系内凡是白虎汤证均可由SIRS替换。
气分证与SIRS,二者的临床表现分别符合对方的诊断标准,白虎汤可以治疗SIRS;
营分证与SIRS的鉴别,就是气分证与营分证的鉴别;
SIRS可以演变为营分证;营分证可以演变为MODS合并DIC;MODS可以演变为热耗真阴,MODS的异常消耗状态可以使用加减复脉汤治疗。
四、证与病理状态是怎样融合为证态的:以气分-SIRS证态为例。
1、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共同之处:
中医:气分证中白虎汤证的特点是“四大”即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大(滑数),中医的高热一般是指39℃以上;脉数指100次/分以上。
西医:SIRS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1991年美国ACCP/SCCM标准。
体温>38℃或<36℃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32mmHg)
血象: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白细胞>10%
气分证(白虎汤证)的临床表现至少有两项:壮热(高热)、脉滑数(每分钟100次以上)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所以白虎汤证与SIRS形成一个证态。
2、从在病程中的位置来看,白虎汤证与SIRS是等同的。
《伤寒论》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3)白虎汤证已是气分热证,说明病邪比较强大,已经入里,还伴有许多里证的表现,这与表证发热有着本质区别;西医SIRS是在重大打击、严重感染之后大约经过72小时的潜伏期发生的病理变化。白虎汤证可以与脏腑气分证组合;SIRS也可以与各器官系统感染典型期组合。
3、鉴别诊断的内容以及鉴别要点相通:
(1)白虎汤证应当与卫分、太阳表证鉴别;SIRS应当与感冒、传染病的前驱期鉴别。
(2)白虎汤证应当与营血分证鉴别;SIRS应当与MODS、MODS合并DIC鉴别。
4、有临床证据或者药理实验证明:白虎汤对SIRS有效。
至少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证,我们才能确定证与病理状态融合为一个证态。
结语:
中西医汇通、结合、融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经过300多年的历程,至今没有实现融合,是因为在研究同一客体(疾病)时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形成了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理论体系。是认识上的差异,而不是客观真实存在(客体)的差异,因此,只要找到共同参考系,中西医的理论体系就能够融合。
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统一的,在一个系统内,子系统之间、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系统存在的必备条件,是事物本质的反映。因为,只有具有不可通约性,才可能把他们区分开来;正因为他们具有可融合性,他们才能够处于同一个系统内。医学发展的过程及融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事实上时时刻刻都处于融合的过程之中,最困难的是找到融合的方法,证态体系正是实现融合的方法。
临床医学的基本任务是诊断及治疗,西医诊断疾病主要依靠的是症状、体征、各种实验检查。中医诊断疾病主要依靠的是症状、体征、脉象和舌象。症状与体征是中、西医具有的共同参考系。在临床上一组相对固定的症状与体征的组合中医称为证,西医称为病理状态,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为“证态”。证态成为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体系,通过这个中介,中、西医的概念可以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流易,从而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

14
发表于 2009-11-30 12:26: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证态概念体系可以融会寒温。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7:40:1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论三部六病医学的方法论基础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苏庆民  

一门新兴学科、一门新的学术体系的建立,其生命力、学术价值的体现,首先在于是否具有一个成熟的哲学基础,是否运用正确的哲学方法建立其理论基础。三部六病医学是在《伤寒论》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临床诊疗体系,由于这一学说具有完整的理论和全面实用的方药体系,成为近几年广为传播的新学说。分析其哲学思想与方法论基础,对于正确认识、发展、完善三部六病医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三”与“一分为三”。
从三部六病医学的命名来看,这一理论体系即是一个建立在以数字“三”为核心的结构性理论体系。为什么是三部六病,而不是二部四病、四部八病?则是由其“三”为符号特征的东方哲学所决定的,“一分为三”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独特的贡献。
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资料表明,“三”在先民的心底,蕴含着对宇宙的直觉感悟和理性的认知。而“三”具有的神奇地位,却是思辩的结果。在人类认识史上,许多古老民族仿佛对“三”和“五”这两个数字都发生过兴趣,并在自己的思想文化中刻有这样的痕迹。
根据庞朴先生的研究:以现有材料,我们祖先自周起比较喜爱“三”。从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方面讲,“三” 是先民在生活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感悟和总结。在浩瀚无际,冥冥神秘的天空中,日、月、星三种不同的光体或明亮源,直接影响着先民对自然界的感知。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代,日、月、星三辰无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思维和心理,这种影响贯串于物质和精神,左右着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选择。从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用三块石头支撑最平稳、最牢固、最省力,最终认识到用三根木棒做支架最稳定、牢固、省力。一直到农业文明出现以后,陶器、青铜器的出现,“三”不仅在支撑着人们生活工具的发现与使用,同样也是人们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成果。当人类开始以谷物作为生活来源,为了适应炊煮、存储谷物性食物的需要,陶器随之产生,并以其具有用于支撑的三足而引人注目。鼎是普遍地做成三足,从中可见“鼎”的三足对先民潜显意识的影响是何等的深刻。先民们在生活实践中朦胧地认识到“三”的神奇原理,并给“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三画为一卦,八卦是由三画而不是四画、五画、六画组成,这不是巧合或偶然,而是先民原始思维对神秘的“三”的感悟,是“崇三”意识的直接体现。《易传•系辞下》“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在先贤的心目中,万物有灵,灵灵相通,天地人一体,合之为一,而分之则为三,所以立三才之道。
三才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至远。卦辞中“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彰显了对“三”的关注。可以认为,整个一部《易经》发生,从混沌的原始智慧,到充满理性与悟性、形象与意象的《易传》,在潜意识和显意识中无不贯串着神秘的“三”。 “三”由潜意识走向了显意识。三,成数也,天地人之道也,甲骨文中的“三”字即是今之“气”字,它与数字之三的区别是中间的一划短,三与气随之而形通。可以说 “三”,有其深层的文化底蕴。 “三”频频地出现在先民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精神、思想和文化之中。至老子终于感悟到“三”的存在和力量,石破惊天地喊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真谛,从而确立了宇宙万物源于“三”的思想。由于宇宙万物源于“三”,所以宇宙万物可以分为“三”。
为什么说“三生万物”?中国古有“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之说。所谓数成于三,是说无论客观世界的事物本身还是主观世界对事物的认识,起先都是从一开始,或者叫从混沌开始,然后显露出对立两端,或者是认识上的首先注意到两端,斯为二,进而因两端而有中间而知中间,事物演化完成或被完全认知,此之谓成于三。抽象为数,便是由一而二而三,到了三,告一段落。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作出了哲学的总结。
三生万物者,“三”体现为“万物”,“万物”皆是一个“三 ”也。现实中的循环往复,除去简单的机械运动外,绝对重复原来轨迹的事,是不多的。一般说来,由于内外条件的作用,循环常呈螺旋式的变化向前进展,于是,便有了一种三维的三分形态。中医学的整体思维、天人合一即是“合一”其合一与相分的思维方法,在本质上对事物的认识方法是一分为三的思维模式。
“三”由人们的潜显意识,逐渐地固化为思维定势而积淀于先人的心底。西汉董仲舒把“三”推到极顶,称其为“天之大经”,“三起而成日,三日而成规,三旬而成月,三月而成时,三时而成功。寒暑与和三而成物,日月与星三而成光,天地与人三而成德,由此观之,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
南宋的陆象山总结得更为实际和直观,更耐人寻味。他说:“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为三辰,卦三画而成,鼎三足而立,为老氏之说者,亦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盖三者,变之始也。”由此可以推断,在我们祖先的思维框架中,一只能分为三,而不可能是其它。
一分为三的东方哲学方法具有广泛的普适性。类似三角关系这种矛盾形式、诸如事物的空间存在为什么会有三维性?力为什么会具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为什么事物的本质中存在着质、量、度三个方面?为什么在一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中有且只有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信息代谢三种形式?为什么生物的遗传密码是由三个碱基来决定的?为什么颜色具有色调、浓度和明度三种基本属性?等等,数不胜数。反映了这一哲学方法对自然现象与规律的认识与总结。
二、“一分为三”与三阴三阳。
1、一分为三与《内经》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是中医学重要的医学模式之一,但是三阴三阳的命名,自《内经》始即存在分歧,其争论的焦点,在于何以用三阴三阳名之,而不以二阴二阳或四阴四阳命之,或其他名称命之。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阴阳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伴随着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完善的。从古代文献记载看,三阴三阳概念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医学文献,而且也仅用于医学。“太少阴阳,原是四时之称……以阳明厥阴合称三阴三阳者,乃医家之言也”。(丹波元简)
把一阳分为三阳,把一阴分为三阴,在《黄帝内经》中首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云:“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又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阴阳之三也,何谓?”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内经》时代,三阴三阳可能还是一个新的学术问题,三阴三阳的关系及内在规律,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应用。《素问.六节藏象论》:“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王冰注为:“非唯人,独由三气以生,天地之道,亦如是矣,故《易》乾坤诸卦皆必三矣”。《素问•六节脏象论》云:“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
《黄帝内经》研究专家王玉川教授总结内经对三阴三阳论述认为,从时空昼夜变化到天地人的相互交感,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到时令立法,从脏腑经络的定性定位到气血多少盛衰,无不以三阴三阳为经纬进行编织,其目的就是分类与归纳,以达到自成体系,纵横贯通。在这里,三阴三阳既有“数推”之法,又有“求象”之道。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黄帝问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答案是一阳只能分为三阳,一阴也只能分为三阴。故《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
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指导下,《黄帝内经》从自然界的阴阳推演到人体的阴阳,从人体的一阴一阳又推演到三阴三阳。按阴阳气的多少,用三阴三阳把宇宙天地和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联系起来,从而完善、丰富并深化了中医学的理论内涵,奠定了“中医学之道”的重要基础。
在中国古代哲学,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中医学的阴阳理论水平之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医学的阴阳理论特别强调阴阳再分阴阳,以适应阐述天人关系以及病机、发病、诊断、治疗之需要;二是把一阳分为三阳,把一阴分为三阴,即阴阳学说中的三阴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以适应认识疾病,对事物、对疾病进行比较分类之需要。这是中医学对阴阳学说、对东方哲学独有的阐释和贡献。
三阴三阳学说诞生于《易经》,如《易.系辞上》有“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这是三阴三阳的渊薮。八卦中的每一卦都由三个爻组成,是为“乾坤六子说”,而且其中还包含着一个观念:乾卦为纯阳,坤卦为纯阴,但是八卦中的其他六卦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各有多少不等或位置不同,决定了各卦不同的卦象和主使,“三爻组成八卦,三位一体,位分上、中、下,时分初、中、末,象主少、壮、老等,构成了三阴三阳的雏形。
八卦相荡而成六十四卦,卦分六爻,又有阴阳的位置变化,提示了事物的变化规律,赅尽事物变化模式。从而为三阴三阳理论奠定了基础。《系辞》曰:“生生之谓易。”又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生四象是个分裂过程。在两仪阶段,阴阳初判,到四象产生,有了生长收藏,新的生命就有可能产生。
生命来自分裂,“生生之谓易”。四象的时候就是二阴二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或者称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分化,变成三阴三阳,生命就开始形成了。因此,三阴三阳在解释生命活动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先人认为生命现象是复杂而神秘的,仅仅用一阴一阳之理,从一个层次上难以解释人的生命现象、难以把握生命现象的正常与异常。古人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大大发展了阴阳再分阴阳的思想,体现了古代思维方式、水平的转变。
虽然《内经》对三阴三阳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并没有继续对三阴三阳的应用做出解释与论述,这是一个悬念。直到三百多年后的《伤寒论》将三阴三阳全面应用到了医学实践中,从而成为中医学对疾病诊疗的重要指导理论与辩证方法。
三阴三阳理论在构建中医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三阴三阳理论作为中医学两大经典著作《内经》和《伤寒论》的理论框架,两次把中医引向辉煌,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两千多年来的针灸临床和中药诊疗临床,在《内经》它奠基了中医学的针灸经络诊疗体系;在《伤寒论》则奠基了中医临床对疾病诊疗的基本模式。而三阴三阳正是这两大体系的根基,是构筑两大体系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并成为两大体系的基本内容,从《内经》到《伤寒论》,催熟了中医学,构筑了中医学完整的医学体系,成为中医学常盛不衰的理论基石。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要理解阴阳的意蕴,则必须首先理解三阴三阳。而要理解三阴三阳核心在于如何把握三者对疾病的定位定性分析,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应用三阴三阳理论与方法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2、三阴三阳与《伤寒论》。
《周易》是《伤寒论》哲学思想的来源。仲景编撰《伤寒论》,历经秦汉时期,与中国古代哲学一直相伴发展,而《周易》的哲学思想在这一阶段一直占主导地位。到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周易》的影响更大,当时各个学科对“易”纷纷争先恐后的进行移植和运用,将其奉圭臬,指导着天文、地理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故其辩证法思想对中医理论形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至东汉末年,《易》学研究极为昌盛,仲景生于其时,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将易学运用于医学是完全有可能的,《周易》的殊途地位决定了其与《伤寒论》之间的源流关系。
从《伤寒论》中,亦常可看到《周易》的内容,如以《周易》星宿命名的方剂有白虎汤、大小青龙汤、真武汤等。“阳数七,阴属六”,是涉及到了《易》学中的数术理论。《周易》针对的是自然界这一整体,《伤寒论》针对的是人这一整体 。
三阴三阳脱胎于《周易》六爻、象数。《伤寒论》三阴三阳和《易》数有密切关系,《伤寒论》主要引用“天以六六为节”和七日来复的《易》数,反映《伤寒论》在三阴三阳辨证时“象以定数”、“数以征象”的特征。《伤寒论》之三阴三阳所表述的是六类病“象”,而病象的演进则是“六爻之动”的模拟。为了使“立意尽像”能“像其物宜”,《伤寒论》没有选择八卦模式而选择了六爻,模拟了六爻的特征,并吸收了《周易》的时象观念,而推导出三阴三阳时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对各类疾病进行分析把握的需要。
三阴三阳辨证与泰卦之间的一致性可以看出《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来源于《周易•泰卦》。三阴三阳病之临床表现、病情演变、传变规律及治疗、预后等基本内容与泰卦之象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 泰卦上坤下谴,地处天位,天处地位。地气上升,天气下降,是相交之意。在自然界是万物滋生、通调和顺的象征。在人体表示机体中阴阳相系,水火既济,处于一种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
《伤寒论》把疾病看成是六类不同组成的思维方法,和《周易》“卦时”学说中把一卦六爻看成是一个时象的思维方法完全一致。《周易》是言变之道,《伤寒论》是言变之方。仲景将《易经》阴阳原理作为医学的指导和思维方法,与《周易》的哲学原理有着必然的联系。故有“想真正领会和运用《伤寒论》的精神实质,要先读《易经》”。只有弄清三阴三阳包含的原始的认识论思想,才能全面的揭示《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的实质,才能更好的运用和发展此理论。
可以说,三阴三阳六病是对疾病六类病理现象的综合概括,三阴三阳范畴的提出,对于《伤寒论》六病诊疗体系的形成与定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这一经典著作的核心价值。
三、三部六病的方法论基础。
1、一分为三与三部六病。
三部六病学说形成的基础是《伤寒论》,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相当明显的,是一种承源关系,但三部六病学说对《伤寒论》的发展也是明显的,这一学说最大的贡献在于根据《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分症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系统论的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成果,将三阴三阳六病的定位做出了具体明确的划分,对六病的病位的生理病理结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治疗原则与方药,成为结构完整、方法完备、实用性强的理论体系。
一分为三与表、半表半里、里三部,三部与三阴三阳六病,三部六病的六病结构体系建立的方法论,无疑是以一分为三为哲学基础的。三部六病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将三阴三阳六病的病位、病性、方药进行规范,彻底摆脱了六经概念的羁绊,形成了更加利于掌握与实用的诊疗体系,不仅为中医临床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当代医家的研究成果,也体现了中医药学术体系与思维水平的不断发展。
三部六病病证的实质,是在东方哲学一分为三的思想指导下,以整体病理变化作为主要病理基础,依其疾病在整体病理变化的形式、规律及强弱程度不同,归纳为六类病候群(六大系统),六类病各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各有其特定的病位、病性和病时,因而六病诊疗模式也是“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
三部六病定位定性诊疗模式是一种临床辨证论治的纲领,这种模式是临床实践的总结,对指导医疗实践具有很高的价值。同类病证病邪作用主要部位基本相同、其主要形式及强弱程度基本相同,所以,其基本属性、主要证候、治疗原则也基本相同,这就是三部六病定位定性的基础。半表半里,是表、里的中间过渡,表、里通过半表半里达到融合统一。没有半表半里,表里就不存在,任何独立的事物不通过中间环节就不成其为对立,也难以达到统一。通过表、里、中三部的划分,解决了中医临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逻辑矛盾问题,通过一分为三的方法,从哲学的角度解决了医学上的困难。
三部六病建立在“一分为三”传统哲学对客观事物认识方法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体会,有机的形成整体与局部、系统与结构相结合的诊疗体系,同时兼容生理、病理、病因、治则治法及预后等方面内容,为当代中医学的发展展现了一幅新的图景。
2、三部六病的分类方法。
三部六病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三位来分类确定疾病的病变部位,以阴阳分类确定疾病的属性,形成了三部定位、阴阳定性的六病辩证诊疗体系。六病辨证中的定位定性分析,是对一切疾病的病性分类与病位层次分析。
分层分析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方法。一分为三的对疾病的分类分层方法,这是东方哲学在中医学最好的体现。三层次规律,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三层次分类分层法,是东方智慧的体现。人体在自然环境中,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
因此,对疾病的定位定性是认识与把握疾病的最基本的方法,疾病定性是定阴阳,而疾病的定位则是定太阳、少阳、阳明,定太阴、少阴、厥阴,定三部六病。三部六病应用定位定性结合的一体化方法,定性分析的同时,又密切结合定位、定时分析,具有简明实用方便的特点。
对疾病的定位与归类。两千年多来,中医药学对疾病的归类方法很多,如内经中的经络归类法,以经络循行部位为纲,来阐述某一经络循行部位上的各种症状变化、病性特征,如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脏腑归类法,以脏腑功能特性为依据,对各种症状、体征及其病性特征进行疾病定位与分类概括;还有病因归类法等等;
三部六病的“病分三部,病性六类”分类法,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的“一分为三”的疾病分类法,是根据疾病的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所进行的分类。在方法论上则是以比较为基础,根据机体反应的共同点和差异,将其区分为不同类型的逻辑方法。因此,三部六病是对各类疾病病变规律的认识与总结,六病反映了疾病的不同过程,概括了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在某一深度、广度上,较好的把握了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三部六病的疾病分类方法,虽然从整个内容上来看,以病位为纲来归类、立论的方法,并不彻底,它还没有对现代医学的疾病分类方法作出说明;既然是以病位归类,对各种疾病进行定位定性,医学上的“三位”如何确立?既然是以三阴三阳对病性进行归类?六类疾病的内涵是什么?也没有作出现代医学的回答。而这正是我们的任务。
但三部六病医学方法的意义是深远的。三部六病建立的病位、病性,病时结构体系,大部分临床问题,都可以从三者的关系求解,理清并把握三者间的关系,这也就把握了中医临床辨证的核心内涵;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不仅反映了疾病的多样性复杂性!也反映了刘老作为一代名医对中医学、对当代医学发展的思考与尝试。
结语:
“三”,作为东方哲学的密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数字特征,从伏羲画卦为三,到三足而立,三已成为人们遵循自然规律、社会生活规律的数字符号规律。从一到一分为三,彰显了东方民族的哲学思维特征,而从一阴一阳到三阴三阳,彰显了东方医学的逻辑思维特征。
一分为三,支撑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同样也支撑了中医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认识与把握中医学,、把握《伤寒论》,同样要从一分为三入手,三部六病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同样是运用一分为三哲学方法发展《伤寒论》的成果,为当代中医学、结合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东方哲学基础的理论模板。今天,随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系统自然观的兴起,重新认识三部六病医学模式的本质,构建新的医学诊疗体系,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愿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16
发表于 2009-11-30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下面引用由mawenhui33662009/11/30 05:40pm 发表的内容:
论三部六病医学的方法论基础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苏庆民  
一门新兴学科、一门新的学术体系的建立,其生命力、学术价值的体现,首先在于是否具有一个成熟的哲学基础,是否运用正确的哲学方法建立其理 ...
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根本不存在一分为三的问题。要是这么分,就成了一分为几都可以了。为什么会出现一分为三的问题,因为,他们把三个脏气的各自阴阳问题,做了分别的认识,当他们把更多的人体器官的各自阴阳问题继续研究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划分。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8:3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读刘绍武先生的学术态度
北京军区总医院 宿明良
刘绍武先生教导弟子,经常说到:“学术是古往今来人类智慧的结晶,无古今,无中外,无尔我,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态度决定高度,这一众弟子耳熟能详的教诲,一直指导推动着三部六病医学流派的学术发展,细细品读,就会渐渐沉入先生的学术殿堂。学习是一种信仰,态度决定高度。
一、人类智慧的结晶
先生开言就谈到:“学术是古往今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给学说下了定义。人类的文化是知识、技术、智慧、艺术的载体,是古往今来智慧的凝结,无论知识多么丰富,只有把学到的知识扔掉,剩下的才是技术;只有把掌握的技术舍弃,剩下的才是智慧;只有把拥有的智慧放下;剩下的才是艺术。只有无心无欲,才能得道,遵从道,艺术之花才得以绽放。
艺术源自智慧,是吸取了中国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用心灵酿造的美酒,艺术是道的载体,是智慧的结晶。
先生创立的三部六病理论,是先生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浇灌的一枝奇葩,为中医的未来倡立了一个思辨的框架。随着时代的洗礼,这一智慧的结晶将会大放异彩。
三部六病医学的金山上开满了智慧的花朵,在牛羊的眼中都是饲料。金山的深处却蕴藏了无限的宝藏。
二、无古今
无古今言天。
无古今是一个时间概念,何谓无古今。古人云:“过去之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得,将来之心不可得。”时间的长河转瞬即逝,无法握在手中,只有活在当下。苍天巍然不动,而地球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千古不易。
无古今,就是求得一个真实。现在包含着过去,过去仍存在于现在之中,由此必然得出,现在也存在于将来之中,将来也存在于现在和过去中,于是过去、现在、未来全息,三者任何一个时刻都包含了所有时刻,这就是真理的不二法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真理的真实,真实的真理只有一个,因为一理不可二用。真正的真理是没有古今概念的。真理的研究探索无息稍停,而真理的本身象阳光一样万古不易。
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在中间阶段过渡,辩证法不知道什么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任何一个“当下”都是在过去与未来的融合过渡中,只要你认识了道,掌握了真理,你将是学术思想的永远领跑者,只有对真伪认识的差距,没有古今的时间限定,这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哲学依据。
三、无中外
无中外论地。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信仰是灵魂的升华,以宗教为例,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耶稣倡立的道学、儒学、佛学、基督文化,在世界形成了四大宗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是创始人的文化背景和起点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如同攀登珠峰,道学从峰东攀登,佛教从峰南攀登,儒学从峰北攀登,基督学从峰西攀登,起点与攀登的路径与过程不同,感受不同,攀登途中,道家用德,佛家用善,儒家用仁,基督用罪的不二法门,实现了道学求无(升),佛学求空(散),儒学求中(聚),基督求正(降)的目的,当最终到达顶峰的时候,在同一终点落脚,到达东西南北的中心——零点,才明白世界文化的“和而不同”。空间上的最高层次和时间上的最高层次绝对的合流,它既是认识史的顶峰,又是当代认识的顶峰。零点,是人类文化思想所表现层次的最高的结合点。在人类思想与文化的发展中在同一空间不期而遇,最终明白,不空不零,不无不零,不中不零,不正不零。升降聚散贯通成文化的大道,所以学术研究的终端是无中外的。零是真理的极致与圆满。
无中外是讲空间的。
宇宙动静相因,万物本源于无,是由时间的积淀而形成了静态结构,结构越小,存留的时间越短,静态结构是动态时间的真实记录。因而,化学药品因其分子结构小,而有效期极短,中草药因其结构复杂巨大而有效期极长。物质时空模式之所以动静相因,是因为物质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是由“量子物体”演化产生的,即以不管是小到量子,大到太阳,都具有相似的功能(电、磁、波、声、光、热)和相同的时空模式结构,目前所知,一切事物都源于量子,都是由量子组成,所以呈现相同的时空模式是不足为怪的,至于物质系统所普遍具有类圆形空间结构则是由于一切物质系统都遵循着最小势能原理所形成的结果,在这里文化精髓的积淀和物质最小势能的演化,使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圆形的零点。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先生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坦言了“和”的结局,无论中国文化,外国文化都在追求着一个真理,中外的物质构成一个相同的结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唱出了先生的心声。无中外,是先生探索真理的态度。
四、无尔我
无尔我讲人。
人类的学说与发明,首先是民族的,其后是世界的,爱迪生的电灯照亮了世界,中国发明的火药,炸响整个世界,蔡伦的造纸,传写了世界文明的华章,毕昇的活字排版印刷术传播了世界的文化,指南针使世界明确了方向,伦琴的种牛痘,拯救了世界各族人民,这些科学巨匠没有人申报专利。传承学术,创新科技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所有科研都是人类的共同成果,其同享用,最终都要公诸世界,从这一点而言,学说发展,科技进步是不分你我的。先生倡立的三部六病学说奉献社会,正是先生的博大胸怀。
与时俱进,时空流转,科技文化时时都在更新,科技创新亦是如此。英雄莫问出处,创新亦不问出处,创新不须引经据典,广证博引,殊不知,日月无息稍停,经典会成为糟粕,发明会变成垃圾,任何科技都不会逃脱“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如果从古今中外能查到的记载,都不属于创新。创新是今人对古人的传承,张仲景读《内经》而著《伤寒杂病论》,刘绍武读《伤寒论》而著述《三部六病说》,不著一字,尽显风流。学术成果是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精华后的著就,融会贯通,弥缝莫见其隙,无懈可击,这才是学说的精品,精品是智慧的结晶,因此是无你我的。
“人吃了狗肉后,身上不能长出狗肉,而是长人肉。”学说的发展也有一个消化吸收过程,古人的智慧需要读懂悟透化作自己的真知灼见,如果一味罗列经典,就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至少是学说中的生吞活剥。“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创新发明是对真理的开拓,开拓的本身是对传统的舍弃,怎能划分你我去限制创新呢。创新是科技文化的涅槃与升华。属于用灵魂拓荒的觉悟,澄澄湛湛,活活泼泼,我即非我,谁亦非谁,只是,应物无方,不留去来的痕迹,所谓“先天而弗速,后天而奉天时。”当光芒普照时,还会划分你我吗?同一片蓝天下,同一轮阳光里,同呼吸共命运,是高尚的觉悟所在。是忘我的思想昭示。当你看清珠光十色中,相互映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就会明白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无我境界。
五、以是者为是,以非者为非
孔子曰:“君子寓于义,小人寓于利。”人生判断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就是是非与利害。君子始终是以“是非”作为一切事物的评判标准,故“君子坦荡荡”。小人始终是以“利害”作为一切事物的评判标准,故“小人常戚戚”。
“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是学术思想的君子之风,是非的判断是正确与错误的判断,不是有利,有害的比较。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对真理的态度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可为真理舍身,有的人却用真理牟利。面对真实,君子可实事求是,敢说“是”,有的却昧着良心说非。是非观念是检验灵魂的试金石。
同时,是非标准的判断是一个大局标准的判断,适于战略、事业、标准的评判,而不是战术。事物的评判,毛泽东主席常讲的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全党服从中央的“服从”就是服从是非标准,常说的大是大非问题,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在历史上,汉代刘邦为了创建大汉王朝,在一次征战中,被项羽杀的大败,带着妻儿由灌婴驾车落荒而逃,项羽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刘邦一脚将妻子吕雉踹下车去;继续奔走,项羽渐至逼近,刘邦再次飞起一脚,将儿子刘盈踢下车去,轻车熟路,刘邦得以逃生,妻儿被俘,险些被煮。刘邦看似不近人情,但为了大家舍小家,正是大是大非的评判标准。如果此时顾及妻儿,他们全家就会全部丧命于项羽刀下。三国时,刘备为匡扶汉室,舍双妻而有“千里走单骑”,长坂坡摔阿斗,不是作秀,亦非收买人心,这是国家与自家的是非评判。先生一生倡立“三部六病”学说,穷经皓首,奔走天涯,给家庭带来的苦难也是罄竹难书的。宁可儿女流落街头,也要支持杨靖宇将军抗日,就是一曲舍小家保国家的颂歌,所以“三部六病”医学不仅凝结着先生的智慧,同时还洒满了刘氏家族的血泪,一路风尘一路歌,先生为国家,为民族的奉献中,从刻骨铭心的感受里,道出了学术思想评判的标准,就是“以是者为是,以非者为非。”这个是非标准是站在科学的巅峰上,为国家为民族医药事业的振兴而喊出的心声。
六、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与时俱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先生站在学术思想的潮头,坦然宣告,“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
“先进”有它的标准吗?先生作为医学家,其先进的参照物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自己的生命托付于谁,是每个人最为关注的,人总是要死的,这谁都知道,全国人都想到协和医院、301医院看病,愿意死到那里,是认为那里挽救生命的手段最“先进”。先生倡立的三部六病医学体系,是不是先进的,先生首先用自己的生命作了注脚,有两个方面可以说明。
一是先生一生不住院,不打针,不输液,不吃西药。自病自治自开方。多次坦言,“如果我刘绍武自己创立的方药治不好自己的病,那我就该死了。”这是先生的自信。本人随师数十年,唯一被痛斥的一次,就是先生病了劝他住院。先生自己调养自己,98岁谢世,是对他倡立的三部六病学说是否先进作了最好的诠释。一个好的医生最先是决定自己健康,才能保证患者健康。
二是病人的认定。先生为医一生,许多病人是以生命相托的,“我把生命交给你,今生死在你手中。”是许多生命垂危者的直言,这是什么,这是对先生医术的肯定,这个肯定源于心中对先进的选择,对生命的安抚。对先生的信任,1972年,黄河三门峡水电站原总工程师刘某,患不明原因的大出血,一次便血2000余毫升,生命垂危,遍查全体,不明病因,山医一院建议进行剖腹探查,刘工见到命悬一线,最后告诉化二建医院郭主任,“请刘绍武先生一诊,生死由命,死而无憾。”郭主任趋车来到太原市中医研究所,告知原委,先生随即带学生前往,来到刘工床前,诊脉完毕,依据脉证,讲述病因病情,患者当即泪洒满面,随即先生以四两石膏的白虎重剂使刘工老人起死回生。还有山西大学门房的赵先生,其妻患腰椎结核,两处流脓,洞如指大,先生看后,定方、定疗程。嘱其服药半年,怀着对先生的信任,赵先生一次就把180付药买回家,一日一剂,至80剂时,腰椎的流脓点由两个发展成四个,每日饮食由半斤降至二两,生命奄奄一息,此时的医疗价值取决于信仰的程度,赵将其妻以命相托,坚持服药,至143付时,流脓血的洞眼内生出鲜红的肉芽,一周后封住创口,最后尽剂而愈。一个优秀的医生,是判定自己生死在前,判定病者生死在后的医生,才是洞穿医学真谛的医者。
“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的坦荡直言,是先生的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学术真实的宣言。你自己有病敢不敢自己治,你父母有病敢不敢自己治,你儿女有病敢不敢自己治,是检验先进医术的最好证明,那种“医不自治”的陈词滥调是掩饰落后技术的托词。是缺乏自信的写照。同时,病人敢不敢坦言,把生命交给你,死在你手中。是对先进医术最好的评定,是自信与信任的真实体现。是鉴定一个学术思想,技术水平的最好佐证。这两点先生做到了。谁能做到这两点,就能把“三部六病”医学技术掌握在手中,先生的思想同时也走进了你的心灵,你就是真正站在了先生的肩头。
“死者求好生,生者求好死。”你的生命敢不敢交给自己,我的健康我做主。病人愿不愿生死相托给你,你是否给病者临终安乐。是检验学术思想是否先进的试金石,如果一个医者做不到,是因你的学术不够先进,你的技术不够精炼,你就站在了落后的行列。
先生倡立的“三部六病”学术思想,为医药界酿造了一杯醇厚的美酒,四处飘香,闻风而动的传承弟子形成了流派,也醉倒了追随者。
传承“如同喝酒,喝醉有气高身热,面目俱赤者;有醉后面白而反寡言者;有醉后妄言妄为,醒后全然不知者;有沉醉神不乱者;有易醉易醒者;有难醉难醒者;有哈欠喷嚏者;有头晕头痛者;有狂言乱语不识人者;有流泪哭泣者,凡此种种,因气血虚实不同,脏腑禀赋各异,故出现各种变化。”(吴又可《瘟疫论》)饮过三部六病医学的美酒者,醒后的《伤寒一得》、《异源同流》、《系统医学》、《三部气血论》、《医易学》……展现的百花齐放,无不光彩夺目。
使我们感悟到,在众说纷纭的场合,也不被他人左右自己的思想,就像一滴水,到那里都不会失去水的本性,即使偶为杂质所侵,也可以随时蒸发,复归于一滴清水,“上善若水”能如水一样无为无不为,无可无不可,无求无不求,无往无不往,又能保持自身的纯洁本性,也就近乎道了。
18
发表于 2009-12-1 08:55: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中医具有许多流派,这些流派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又有着不同的认识甚至于是相互对立的认识。《伤寒论》与《内经》之间本来没有对立关系,现在,三部六病学说把《伤寒论》与《内经》对立起来,形成新的学派,完全摆脱《内经》的束缚,独立发展,其目的是:统一、规范中医,最终实现中西医融合。
    中医摆脱内经的《束缚》能不能存在与发展?中医界的同仁们有什么看法?
    黄煌教授的演讲就是他的经验,没有《内经》的任何内容,完全摆脱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就是每个经方能够治疗西医的什么病,出现什么症状,加减什么中药。方证对应、方病对应,十分实用、有效。
     请批评。
19
发表于 2009-12-1 10:09: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还说好好研读经典吧。一辈子也学不完。
20
发表于 2009-12-1 16:02: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三部六病的“病分三部,病性六类”分类法,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的“一分为三”的疾病分类法,是根据疾病的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所进行的分类。
===========================================================================
    【 是根据疾病的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所进行的分类】
     什么是【疾病的本质特征】?【疾病内部联系】指的是什么?疾病的定义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3:15 , Processed in 0.05677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