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王勇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阴阳寒温气化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8-2 14:21: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阴阳寒温气化论

好文章,谢谢了.
12
发表于 2007-8-4 21:02: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阴阳寒温气化论

精采好文!
13
发表于 2007-8-4 22:48:4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阴阳寒温气化论

顶。
14
发表于 2007-8-6 22:1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阴阳寒温气化论

明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14:57:2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阴阳寒温气化论

文章转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6月12日
寒温一统,促进外感病学发展
——读《外感热病证治》有感


  内蒙古医学院李永法、聂耀两位先生编著的《外感热病证治》一书很有新意。该书高扬“寒(伤寒)温(温病)一统”旗帜,畅谈“寒温一统”对促进外感病学知识体系深入发展的意义,其中所载内容及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其一,寒温二争,由来已久。
  回顾前人有关外感病的研究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寒温一统,统于伤寒。这一观念以《内经》、《难经》为代表。“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就是最具代表意义的表达。秦越人紧承其后,以更加明朗的态度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仲景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临证经验,创立了六经辨证和施方论治的知识体系,成为指导外感病(广义伤寒)临证诊断用药的臬圭。两汉至魏晋时期,对外感热病认识的基本立场是伤寒、温病都属外感病,但为广义伤寒所辖,叔和《伤寒例》亦同于此。
  第二阶段,寒温分论,时有交叉。魏晋以后的隋唐时期,医家们在研究中发现,温病和伤寒虽然都属外感病,但两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差异,于是隋唐医学家便将二者分卷论之。无论是《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还是王焘的《外台秘要方》,都将“伤寒”、“温病”、“时行病”的内容分卷传载和论述,但却界线不甚明晰,不时地相互交叉,此时可谓是“寒温分论”立场之肇端。
  第三阶段,伤寒温病,分道发展。自金元时期主火论者刘完素之后,“寒温分论”的意识日渐增强,至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末吴有性的《温疫论》,为温病知识体系的分立奠定了基础。自此,伤寒、温病各自发展之势已成定势,后经叶桂、吴瑭等人的大力推举,使温病理论自成体系,自立门户。
  晚近时期,尤其是建国50年中医学的强势发展以来,中医学完全进入到理性化、科学化的研究和发展阶段,学术门派之见的挡隔日渐淡薄。学术界从中医学的自身规律出发,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旨归,摒弃门户偏见,运用科学、求真、务实的理念来研究和评价外感病中的伤寒和温病两大学术体系的关系,并且逐渐地将二者归统于一,《外感热病证治》一书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刻而有益地求索和尝试。
  其二,寒温分论,阻碍了外感病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伤寒和温病同属外感病范畴,其各自理论体系是在两个不同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寒温分论”虽有2000多年的经历,但以明清时期最甚。若用辩证法的两分观点来评价这一问题,“寒温分论”①开辟了外感热病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百家争鸣和多元发展的格局,完善了外感病的病因学知识体系,丰富了外感病的辨证施治思路、方法和内容,因而也就促进了外感病知识体系的发展。《外感热病证》一书对“寒温分论”作了如此客观的评价。我们应当清楚,在对其客观肯定的基础上,该书作者也严肃、谨慎地指出,如若继续这种“寒温分论”,必然会成为阻碍外感病学深入发展的羁绊。因为寒温分论不能全面、客观、系统、深入地阐释外感病邪的致病特点,也不能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外感病发生、发展、转归的特殊性、规律性和复杂性;②“寒温分论”常常有如六经辨证中的阳明病与卫气营血辨证中的气分证、中焦病证中的阳明燥热证不统一又存在不必要的重复;又会使风寒湿邪袭表证、风湿表证、温燥表证、凉燥表证、湿热蕴阻下焦证等内容难以融入六经辨证体系之中;同时也使像厥阴病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的内容与厥阴经的病位(心包肝)或病理阶段、病性之间有一定距离,只有将其纳入外感病的“里证”范畴才能有效地予以解决;③只有“寒温一统”才能避免陷入少阳证与阳明证排序争论的窘迫;④只有“寒温一统”才便于统一外感病辨证的标准,才能将太阳病证、上焦肺卫证及卫分证都纳入表证,才能将少阳证和邪伏募原证统一为半表半里证,才能将阳明经证、气分证和中焦证等统一于里实热证等;⑤只有“寒温一统”才能消除门户之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互存的缺失等等。总之,“寒温一统”有利于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外感病学知识体系。
  其三,建立“寒温一统”外感病学知识体系是可行的。
  该书作者在全面分析了伤寒病六经辨证和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各自利弊后,从理论和临床实践两个层面对“寒温一统”观念进行了论证和践行,并且以表里辨证为纲,以外感病因(六淫、疫气)理论为目,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阴阳理论为基础,对外感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转虚的发生、发展、转归变化规律为依据,进行了详尽地辨证分类和分析。全书共分3部分,“总论”部分就外感病学的发展沿革、病因病机、外邪入侵途径、外感病的特征和传变规律、外感病的辨证思路、治疗规律,以及预防和病后调理等内容,从理论层面予以分析和论证。下篇“各论”以表里辨证为纲,悉数列举5类28种表证及其辨证方法和论证方药,又分3节对3类10种个证对半表半里证予以阐述和分析;再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阴阳为基础,详述98个不同类型外感病的里证予以剖析。“附录”中选录了《伤寒论》和《温热论》的重点原文后,对22个外感常见疾病的内容予以列表陈述。全书内容有论证、有直叙、有理论、有临证应用,足显作者对外感病的相关理论和临床证治不但有深刻的研究,而且对其临证应用也有切身的体会。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8年11月05日 00:18pm 时添加 -=-=-=-=-
再论寒温统一

□ 李永清 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

  寒温之争由来已久,寒温之分利少弊多,寒温统一势在必行。
  寒温之争,促进了外感病学的发展
  1.开辟了百家争鸣、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东汉张仲景根据《内经》等基本理论,创立了六经分病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外感病学的基础。在宋代以前,对于外感病的治疗,皆效法仲景而用伤寒之方。到金元时期,刘完素首先提出了“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的观点,寒温之争便从此拉开了序幕。伤寒学派拘于《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与《难经》“伤寒有五”的说法,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温热之病本隶属于《伤寒论》之中,而温热之方,并不在伤寒论外”,将创新论、立新法、拟新方,努力完善外感病辨证施治理论的医家,说成是“标新立异,数典忘祖”,把他们的观点说成是“未达其义”的“俗学”。而温病学派则认为,伤寒与温病是外感病的两大类别,病因病机不同,概念不可混淆,治疗应严格区分。指出:《伤寒论》虽然是阐述多种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专著,但就全书的内容而言,毕竟是“详于寒,略于温”,远不能概括所有温病的证治,主张温病必须跳出伤寒圈子,创立新论以羽翼伤寒。寒温之争,打破了宋之前方不离伤寒、法必遵仲景的旧观念,开辟了百家争鸣、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2.完善了外感病的病因学说体系 《内经》首先提出了外感病的病因学说,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张仲景偏重于风寒之邪为患,且易伤阳的论述,而温病学家则侧重于温热之邪为病,且易伤阴的阐发。寒温之争,进一步明确了风寒之邪、风热之邪、暑热之邪、湿热之邪、寒湿之邪、燥热之邪、火热之邪、疫疠之邪等各种病邪的性质、致病特点,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外感病病因学说体系。
  3.丰富了外感病的辨证施治内容  继金代刘完素开始应用辛凉解表、清热养阴的治疗大法,创通圣、双解等方之后,王安道也认为,伤寒与温病是由不同致病邪气所引发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外感病,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明代吴又可通过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不仅掌握了疫疠为病的特点,而且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法。特别是清代叶天士对卫气营血、辨舌、验齿、辨斑疹等的详细论述;吴鞠通对三焦辨证以及银翘散、桑菊饮等一系列有效良方的广泛应用,既弥补了六经分病辨证的不足,又极大地丰富了外感病的证治方药等内容。总之,寒温之争,促进了外感病学的发展。
  寒温之分,阻碍了外感病学的发展
  1.不能全面、客观地阐释外邪的致病特点,以及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殊性与复杂性  导致外感病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外邪。外邪虽可单独为患,但多数情况下,是以兼夹的形式侵袭人体,这种兼夹形式,除表现在阴浊或阳热之邪的同类相求而混杂外,还表现在性质完全不同邪气的相互杂合。其中,若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相杂而以阳热之邪为主所致者,易伤人体的阴液而显火热之象;若阴浊之邪、或阴浊与阳热之邪相杂而以阴浊之邪为主所致者,易伤人体的阳气而显寒湿之象。此外,外邪侵犯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又具有可互相转化的特点,如阳盛之体,虽阴浊之邪为患,也易化热、化燥,阴盛之体,虽阳热之邪为患,也易化寒、生湿;热证过用寒凉之品,也易伤阳而生寒,寒证过用温燥之品,也易伤阴而生热;实证攻伐太过,也易损阴、伤阳而致虚,虚证滋补太过,也易增壅、添郁而致实等。但外感病学的一分为二,既不能全面、客观地阐释外邪的致病特点,也不能全面、系统地阐释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殊性与复杂性。
  2.寒使部分内容出现过多不必要的重复或互有残缺  寒温分离,一方面,使热盛阳明等内容出现过多不必要的重复,另一方面,又使上千年积累下来的许多治疗外感病的有效良方,或因片面强调仲景学说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不能入围,或因其所治病证中杂有寒邪而只能作为温病的一种陪衬,或既不能进入伤寒、也难融入温病而不得不长期徘徊在外感病之外。
  3.使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1)关于伤寒:《伤寒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全面、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医籍,它以用药精甚、组方严谨、临床实用而受到历代医家的普遍重视与推崇。但书中一些不尽完善之处,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如太阳病篇的过于庞杂、无所不包;太阴病篇的丢三落四、残缺不全;部分条文的错简脱失等。(2)关于温病:温病学是外感病学的另一分支,它以学科开放、博采众长、实用性强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同样,也因辨证施治原则不够完善,对部分内容的处理难免牵强。如邪犯少阳与邪犯膜原,被认为是半表半里证,但在温病中,则将其列为气分证,使学者概念不清,教者莫衷一是。此外,下焦属肝肾,不仅严重脱离了肝与胃肠胆脾同居中焦的实际,还冲击着脉诊中“关”候“肝脾”,以及肝居胁下,其经脉络胆等理论基础;为了满足病在下焦属肝肾阴虚的需要,还将本属下焦的膀胱病证,也被人为的排除在温病学之外等。
  4.使外感病的诊断失去了统一的标准  寒温分离,因所用辨证方法不同,相同的病证可作出不同的诊断结果。如同是邪热壅肺证,若按六经辨证,可诊为太阳病变证,若按三焦辨证,可诊为手太阴病证;如同是半表半里证,若按六经辨证,可诊为少阳病,若按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可诊为气分证;如同是邪气入里的咽痛,若按六经辨证,可诊为少阴病,若按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可诊为上焦气分证等。这不仅使初学者困惑不解,也让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无所适从。
  5.既影响了外感病学的自身发展,又冲击着中医学的理论根基,给中医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寒温分离,不仅严重影响了外感病学的自身发展,还冲击着中医学的理论根基,使比较全面、系统、严密的中医理论,在伤寒与温病中,经常处于互相矛盾、难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给学习中医、传播中医、发展中医,带来诸多困难与困惑。此外,由于《伤寒论》与《温病学》自身存在的片面性、局限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还加大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怀疑,动摇了学生的专业思想基础,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中医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总之,寒温之分,阻碍了外感病学的发展。
  寒温统一,有利于外感病学全面、系统地发展
  首先,寒温统一,能消除门户之见,解决一些长期困扰中医学的理论难题,避免过多不必要的重复,纠正某些过于牵强、脱离实际、将错就错的观点,还原外感病学的本来面目。其次,寒温统一,有利于全面、客观地理解外邪的致病特点,有利于全面、系统地阐释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殊性与复杂性,有利于辨证施治方法的系统化与规范化。总之,结束寒温分离对中医事业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伤寒与温病的合二为一,建立一个统一、完整、开放的外感病学体系,不仅能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充实、完善提供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也有利于外感病学全面、系统地发展。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8年11月05日 00:26pm 时添加 -=-=-=-=-
《伤寒论》书名出自谁手

□ 冯世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张仲景撰写了《伤寒论》(也称《伤寒杂病论》),当然书名是张仲景所起,”这是一般人的常识及逻辑思维,但用心读《伤寒论》原文则感其理不通,通过考证更证实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张仲景在世时无《伤寒论》书名
  考《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而无《伤寒论》书名,后汉书亦无《伤寒论》记载,是说汉代尚未见《伤寒论》书名。一些考证资料更证实,张仲景在世时未曾用《伤寒论》命名是书,如皇甫谧出生时张仲景尚在世,可以说是对张仲景最知情者,其在《甲乙经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称其书为“论广汤液”,中国古代无现代专以标明书名的符号,只能从字词涵义来分析判定,“论广汤液”或许即其书名,清·姚振宗在《汉书·艺文志条理》记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下云:“按后汉张机仲景取是书论次为十数卷。”又在“张仲景方十五卷”下注:“按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引皇甫谧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按汉志经方家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仲景论定者,盖即是书。”对此杨绍伊有较详论述:“据士安言,则仲景前尚有任(伊)圣创作之《汤液经》。仲景书本为广汤液论,乃就《汤液经》而论广之者。《汤液经》初无十数卷,仲景广之为十数卷,故云‘论广汤液’为十数卷,非全十数卷尽出其手也。兹再即士安语而详之,夫仲景书,既称为《论广汤液》,是其所作,必为本平生经验,就任(伊)圣原经,依其篇节,广其未尽;据其义法,著其变通。所论广者,必即以之附于伊经各条之后。必非自为统纪,别立科门,而各自成书。以各自为书,非惟不得云‘广’,且亦难见则柯,势又必将全经义法,重为敷说。而仲景书中,从未见称引一语,知是就《汤液经》而广附之者。”这里的记载,不但说明了张仲景写作方法,亦说明了所写之书未称《伤寒论》,而称《论广汤液》。
  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中谓:“叔和撰次惟据《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二书,广论原本殆未之见,”不但证实了王叔和一生曾三次整理仲景著作,但未见张仲景原著,更证实张仲景未曾用《伤寒论》名:“叔和所以未得见广论原本者,此其故,孙思邈已言之,《千金方》云: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此语即道明所以未得见之故。夫以生于西晋之王叔和,去建安之年未久,且犹未得见原书,足征仲景广论遭此一秘,始终未传于世而遂亡,幸有《胎胪药录》纪其梗概,此孤危欲绝之《汤液经》论赖之以弗坠,此其功自不在高堂生伏生下。据其篇中载有广论之文,知为出自仲景亲授,名《胎胪药录》者,胎,始也;胪,传也,意殆谓为广论始传之书也。”由此可知,王叔和三撰仲景书时,只见到仲景的《胎胪药录》,而未见《论广汤液》,更未见《伤寒论》书名。
  《伤寒论》文题不符
  李心机教授认为,学习《伤寒论》的主要方法是用心读原文,这是研究经方的宝贵心得。亦当万分感谢王叔和经三撰把仲景论广的《胎胪药录》原文保存了下来,使后世能看到《汤液》、经方主要内容。这里要注意的是,凡读懂《伤寒论》者、凡有一定文学知识者,皆能发现:《伤寒论》文题不符,即全书是讲六经辨证和方证,伤寒只是表证之一,书中大部内容不但论治表证,而且论治里证、半表半里证;不但论治伤寒,而且论治中风;不但论治急性病,也论治慢性病;不但论治外感,而且论治内伤杂病;不但论治内科病,亦广泛论治外科、妇科、儿科等病,显然把书名称为《伤寒论》不合适,书名不符合仲景本意
  只举例书中几条即可知,如《伤寒论》第3条(赵开美本):“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说张仲景所称之伤寒,是判定伤寒的主要概念、标准。明确伤寒是太阳病表阳证中以“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为特点的证,它与中风一样是太阳病常见的表证,因中风有汗出恶风、脉浮缓,伤寒证见恶寒、无汗脉浮紧而区别对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伤寒二字及伤寒证在经方、汤液早已出现,因它是经方医学最早遇到、经验最多的证,仲景书397条中有91条以伤寒冠首,即超过四分之一条文以伤寒冠首。不过要注意的是,有许多条文不以伤寒冠首也是在讲伤寒证,如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等条,皆符合第3条的判定标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的是,第3条对伤寒的定义、概念,使用于全书各条文,用其理解全书有关条文皆可相融相通。不过这不能成为以《伤寒论》为书名的理由,因为中风在临床、在仲景书中与伤寒同样多见,书中论述中风的条文比伤寒还多,故书名以《伤寒论》为书名,或为《中风论》皆不合仲景本意。因仲景书是总结、论述经方的六经辨证理论和诸多方证,伤寒只是太阳病诸多病证之一,不能涵盖六经证及各个方证,因此仲景论广汤液时不会以《伤寒论》命名。
  凡用心读《伤寒论》全文后,再看书名,都会感到文题不符,《伤寒论》书名给人们带来困惑,有人把伤寒释为“伤邪”,有人把伤寒释为广义和狭义等试图附会其说,皆使人更困惑。问题的关键,是文题不符,因此,书名正是王叔和以《内经》释《伤寒》的真实写照,是“家乘中不系祖祢而谱牒东邻”的结果。
  《伤寒论》书名始于王叔和
  杨绍伊的考证认为,王叔和整理仲景遗著时,未见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原本,主要依据了《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二书,经三次整理始定名为《伤寒杂病论》,对此有三点可证:
  1.《伤寒论》原序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杨绍伊、钱超尘、李茂如等考证,证实此段文字是王叔和加入,这里最早出现《伤寒杂病论》书名,已判定出自王叔和之手。
  2.王叔和对祖国医学鞠躬尽瘁,除三撰《伤寒论》外,还撰《脉经》10卷,此书集汉前脉学之大成,也选撰了不少经方、汤液内容,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全书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脉、二十四脉、脉法、伤寒、热病、杂病、妇儿病证的脉证治疗等,对比《汤液经》是不分伤寒、杂病的,“伤寒”、“杂病”首见于王叔和的《脉经》,把仲景《论广汤液》分为伤寒、杂病与其一脉相承。
  3.杨绍伊谓:“虽然叔和之学虽非出自仲景,然于仲景书致力颇勤”,这是王叔和为仲景书起名的主要索引,其生平于仲景书曾撰次三次,遗论、余论亦撰次两次,并力争不让混入《内经》内容,但受《难经》“伤寒有五”的影响,因此在为仲景论著标明书名时,难免把《内经》、《难经》的伤寒与仲景论广的伤寒等同,这样把有关“三阴三阳”及“诸可与不可”内容集在一起,定名为《伤寒论》;把认为属杂病的内容集在一起,定名为《金匮要略》,两者合在一起又称《伤寒杂病论》,对此,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中已自我标明。
  由以上可知,《伤寒论》书名,不符合仲景本意,很可能为王叔和所起,缘于“叔和之学虽非出自仲景,然于仲景书致力颇勤”,即以《内经》、《难经》观点释义《汤液》。王叔和把仲景书定名为《伤寒论》,对后世影响出乎他所料,呈现历来以《难经》的“伤寒有五”,释《伤寒论》为广义伤寒,仲景书中第3条为狭义伤寒的观点。也由于王叔和把仲景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部,于是产生了“六经之变只限于伤寒”、“《伤寒论》是论治伤寒”、“《伤寒论》是论治急性病、热病、外感病、传染病”、“《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等观点。更重要的是,经方本是以八纲为基本理论,王叔和以《内经》释《汤液》,加入五运、经络脏腑理论,遂使经方六经实质、经方学术实质争论不止、模糊不清,由此误导了后世正确理解《汤液》、经方理论体系,这即是李心机教授所指出的“《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形成的根源之一吧。
  以上只是个人管窥之见,所以提出探讨,是要认清仲景书、经方本义,不能因《伤寒论》书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试想,如仲景书书名为《论广汤液》或《胎胪药录》传于后世,还会有广义和狭义伤寒的争议吗?还会有寒温之争?还会有《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病、急性传染病、《金匮要略》是治疗杂病……这些对经方的误解吗?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8年11月21日 00:08pm 时添加 -=-=-=-=-
寒温统一有利于外感病学发展

□ 李永清 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

  外邪的致病特点,以及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殊性与复杂性,是寒温统一的基础
  1.外邪的致病特点  外邪虽种类各异,但大多具有以下致病特点。(1)首先袭表:外邪为病,多首先袭表而见恶寒、发热、脉浮、有汗或无汗等卫外失职、正邪相争、开合失司的表证症状。此外,清窍、肺、胃肠与外界相通,而经络又外邻肌表,因此这些部位及脏腑,也最容易同时受累。若邪涉清窍,则清窍不利,或鼻塞、喷嚏、流涕,或头痛、口干鼻燥、咽喉肿痛;若邪涉经络,则经输不利,轻者肢体酸楚不适,重者身体、关节疼痛;若邪气涉肺,则肺失宣降而咳嗽、喘息;若邪涉肠胃,则肠胃失调,或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或肠鸣、腹泻等。所以,这些症状,常与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脉浮相伴出现而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表证。(2)与季节、环境有关:外邪致病,与季节、环境密切相关。如风寒之邪为病,多发生在冬春或其他季节气温骤降时;暑热、湿热之邪为病,多发生在盛夏至秋初时节,或在高温与潮湿的环境下发病等。(3)可单独或夹杂为病:外邪虽可单独为患,但多数情况下,是以兼挟的形式侵袭人体,这种兼挟形式,除表现在阳热或阴浊之邪的同类相求而混杂外,如风热袭表、燥热犯肺、寒湿阻中等,还表现在性质完全不同邪气的相互杂合,如寒遏暑湿、湿热相杂、寒热错杂等。其中,若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相杂而以阳热之邪为主所致者,易伤人体的阴液而显火热之象;若阴浊之邪、或阴浊与阳热之邪相杂而以阴浊之邪为主所致者,易伤人体的阳气而显寒湿之象。(4)在病程中可互相转化:外邪侵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转化。其中,若阳盛之体,虽阴浊之邪为患,也容易化热化燥而显火热之象,并可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阴液而引发阴液亏虚之证;若阴盛之体,虽阳热之邪为患,也容易化寒生湿而显寒湿之象,并可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阳气而引发阳气亏虚之证等。此外,还有发病急、变化快,若与疫疠之邪相杂为患,则又兼具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2.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殊性与复杂性
  (1)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外感病,虽病位与病性不同、证型与表现各异,但它们均由外邪侵袭所致,因此,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而言,冬春时节,易患风寒、风热型感冒及麻疹等肺系病症;夏秋时节,易患湿热、寒湿型感冒及霍乱、黄疸等胃肠、肝胆系病症。南方气候温暖多雨,病易兼热杂湿;北方气候寒冷多风,病易兼寒杂燥。邪从皮毛而入者,易涉经络、关节;邪从鼻入者,易涉清窍与肺、并旁及心(包)营;邪从口入者,易涉肠胃与脾、并旁及肝胆;邪从其它途径而入者,病多迁延难愈。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相杂而以阳热之邪为主所致者,易伤人体的阴液而显火热之象;阴浊之邪、或阴浊与阳热之邪相杂而以阴浊之邪为主所致者,易伤人体的阳气而显寒湿之象。无伏邪、旧疾者,为新感而病轻,多首先袭表;有伏邪、旧疾者,为外邪引发而病重,多表里同病、或以里证为主。外邪侵犯人体后,基本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的规律发展。(2)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由于致病邪气与生活环境不同,人体禀赋强弱有别,治疗是否及时与恰当各异,因此,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又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如暑邪为病,即使是初期,也较少出现表证而径见暑热蒸灼之里证,但与阴浊之邪相杂为患,则易引发表证。虽冬春时节,但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也可中暑;虽夏秋时节,但因贪凉、近冷,也可伤寒。阳盛之体,虽阴浊之邪为患,也易化热、化燥;阴盛之体,虽阳热之邪为患,也易化寒、生湿。热证过用寒凉之品,也易伤阳而生寒,寒证过用温燥之品,也易伤阴而生热;实证攻伐太过,也易损阴、伤阳而致虚,虚证滋补太过,也易增壅、添郁而致实等。从以上足以看出,外感病学是一个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寒温分离的结果,必然是以偏赅全、脱离实际,或丢三落四、顾此失彼。
  寒温统一,有利于外感病学全面、系统地发展
  1.寒温统一,能全面、客观地阐释外邪的致病特点,以及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殊性与复杂性
  如前所述,外邪除具有“首先袭表”、“与季节、环境有关”、“发病急、变化快,若与疫疠之邪相杂为患,则又兼具传染性、流行性”外,还具有“可单独或夹杂为病”、“在病程中可互相转化”的致病特点。因此,只有寒温统一,才能全面、客观地阐释外邪、外邪的侵入途径、外邪的致病特点,以及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殊性与复杂性。
  2.寒温统一,能消除门户之见
  寒温统一,能消除伤寒邪从皮毛而入,温病邪从口鼻而入;伤寒自下而上、始于足太阳,温病自上而下、始于手太阴;伤寒发病后,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顺序发展,温病发病后,依卫、气、营、血,上焦、中焦、下焦之次第变化;伤寒病至三阴为里虚寒,温病病至下焦为肝肾阴虚等门户之见。
  3.寒温统一,能解决一些长期困扰中医学的理论难题
  寒温统一,能解决诸如伤寒用六经辨证,温病用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伤寒太阳主表,温病卫主表、上焦肺主表;伤寒把本不属太阳的内容纳入太阳,温病使本属中焦的内容不能进入中焦;伤寒将半表半里证置于里证之后,温病将半表半里证与里证混为一谈;伤寒将黄疸看作脾胃之病,温病将湿热视为阳热之邪;伤寒使肺难于融入太阴之中,温病将膀胱排除在下焦之外;伤寒将心包置于少阴心肾之后,温病将肝混杂于下焦膀胱与肾之中等一系列长期困扰中医学的理论难题。
  4.寒温统一,既能避免过多不必要的重复,又能为外感病学的进一步充实、完善,提供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
  寒温统一,既能避免过多不必要的重复以及《伤寒论》与《温病学》自身存在的片面性、局限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又能为寒湿袭表、湿热蕴于下焦等常见证型进入外感病学体系,提供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改变或因片面强调仲景学说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不能入围,或因其病证中杂有寒邪而只能作为温病的一种陪衬,或既不能进入伤寒、也难融入温病而不得不长期徘徊在外感病之外的不正常局面。
  5.寒温统一,能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寒温统一,不仅能全面、客观地阐释外邪的致病特点,以及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殊性与复杂性,消除门户之见,解决一些长期困扰中医学的理论难题,纠正某些过于牵强、脱离实际、将错就错的观点,避免过多不必要的重复,为外感病学的进一步充实、完善提供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而且能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总之,寒温统一,有利于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辨证施治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有利于对外交流,有利于外感病学全面、系统地发展。

16
发表于 2008-6-19 06:01: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阴阳寒温气化论

“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伤寒论》是温病学形成的重要基础,温病学又是《伤寒论》的发展和补充。既不能认为在《伤寒论》外再有温病学是多此一举,又不可把温病学与《伤寒论》截然对立起来。”公允之论。
17
发表于 2009-5-31 00:23:4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阴阳寒温气化论

讲得非常不错,万法皆不离阴阳之辩.已得阴阳之深义.比起铁骨之什么卫气...论.可说是圣愚之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8:53 , Processed in 0.05336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