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9:05:27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2-13 00:25 编辑

     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囊、筋膜等的一组疾病,病因多样如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化性、地理环境性、遗传性等。风湿性疾病以疼痛(关节、肌肉、软组织、神经等疼痛)为主要症状,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炎占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风湿性疾病不只限于关节炎。风湿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具有多样性,涉及全身的间质组织,结缔组织是最重要的病变场所,无论致密结缔组织如软骨和肌腱,还是疏松结缔组织,均可有广泛的不同程度的损害。血管炎广泛存在,尤以动脉系统中的小动脉炎为主,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和外皮细胞增生或全层炎症。当四肢的小动脉发炎时,血管变细,影响到末梢的血液供给,手足就会发凉。免疫损伤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许多风湿性疾病,至少部分是因为免疫异常所致的组织损伤。风湿性疾病大约有140多种病,可分为十大类,包括肿瘤、感染性关节炎等在内,显而易见不是附子汤能够解决的。附子汤证只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部分,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播散性红斑狼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及雷诺氏现象、多发性神经炎等,具有“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的临床表现,同时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全身衰弱表现的病理状态。这些疾病都呈慢性过程,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少阴病,得之一二日”,是从“复发”开始,而不是从第一次发病算起。总之少阴病寒湿证与慢性风湿性疾病是一个证态,其特点是:(1)临床表现以关节痛全身痛手足寒为主;(2)慢性病程,反复发作,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3)免疫损伤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
12
发表于 2009-1-24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24 08:53am 发表的内容:
本书仅就《伤寒论》与温病中涉及的证与西医风湿病中的相应病理状态作一简单介绍。
   湿热郁于经络证与感染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是一个证态
   当归四逆汤证、附子汤证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证态
   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与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证态
   炙甘草汤证与风湿性心肌病是一个证态
风湿病(结缔组织病)有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各自相对不同的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这些构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证”的物质基础。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5:04:26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湿”可能是中医学中的难点与突破口。湿温、湿痹、内湿是难中之难。
14
发表于 2009-1-24 15:55:05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24 03:04pm 发表的内容:
“湿”可能是中医学中的难点与突破口。湿温、湿痹、内湿是难中之难。
湿温似与湿痹、内湿的“湿”的内涵不同。
后二者似应从机体的内在的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去入手理解。
而湿温则是以温为主,是温病中的一种,是病,温热病,而不是证。对于湿温病的诊治,大抵参照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辨出某种证后,行相应的证治。这里的“湿温”的本质或内涵,似应与致病因素(病原体)相联系。
15
发表于 2009-1-24 16:02:47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从麻杏苡甘汤到三仁汤,是中医疗“湿”史。

点评

谢谢先生赐教。  发表于 2019-1-19 15:02
16
发表于 2009-1-24 16:09:16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1/24 04:11pm 第 1 次编辑]


湿温

[color=#0000FF]湿温是由感受湿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于雨湿较盛的夏秋季节。湿温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湿热遏阻证候为主要特点。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与西医的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胃肠型感冒等某些病毒感染疾病相似,故以上疾病可参考湿温病进行辨证治疗。
湿温的诊断要点  
本病常年可见而多发生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
起病较缓,初起表现为身热不扬,恶寒头重,身痛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
传变较慢,以脾胃为病变重心,常留恋气分,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病变后期,可有化燥伤阴与湿胜阳微两种不同转归。
本病应注意与暑湿相鉴别。虽然两者发病季节类同,证候表现相似,但暑湿病起病较急,初起暑热证候表现突出,兼湿证候表现为次,而湿温病起病较缓,初起湿重于热证候表现突出,两者自是不同。


湿温的辨证分析  
湿温病的发生由感受湿热病邪而致。因夏秋雨湿偏盛,容易形成湿热病邪致病;或人们嗜食生冷,损伤脾胃,水湿内停,复感外邪,内外相引,并为湿热。本病所及脏腑、部位,以脾胃为重心,可外郁遏肌表,内熏肝胆,上蒙心包,中困胃肠,下注小肠,蕴结膀胱。
湿热病邪重浊粘腻,侵犯人体发病较缓,传变较慢。临床上,初起多见湿重于热,湿中蕴热,邪遏卫气分;进而湿热并重,湿热郁蒸气分,由于湿热弥漫,可波及多处脏腑、部位;湿热久恋气分,可渐化火,则出现热重于湿的证候表现。若气分湿热郁蒸日久不解,也可化燥伤阴,深入营血,出现动风、动血等危重证候;也可因湿热邪气久困,偏于湿胜,损伤阳气,而致湿胜阳微的转归。
湿温病以清热祛湿为总的治疗原则。临床上必须根据湿、热的偏盛以及病变所及脏腑、部位,辨证选方用药。至于湿热化燥伤阴,深入营血,则参考暑温病营血分病证进行辨证治疗。
湿温的辨证论治  
邪遏卫气型
【证见】 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舌尖边红,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 芳香辛散,宣透湿热。
【方药】
1.主方藿朴夏苓汤(石芾南《医原》)
处方:藿香9克,法半夏8克,赤茯苓15克,杏仁10克,生薏苡仁18克,白蔻仁8克,猪苓12克,泽泻8克,淡豆豉9克,厚朴6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l剂。
若湿渐化热,无恶寒,但有口渴、小便黄者,可去藿香、赤茯苓、猪苓、泽泻、淡豆豉,加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竹叶10克(即成为三仁汤)。若身重体倦较甚,并见关节肌肉酸痛者,可加入秦艽10克,苍术9克。
2.中成药藿香正气丸,每次l。2瓶口服,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金不换正气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厚朴10克,藿香10克,半夏10克,苍术10克,陈皮6克,炙甘草8克,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湿热郁阻膜原型
【证见】 寒热往来,寒甚热微,汗出身痛,手足沉重,胸胁胀满,恶心呕吐。舌尖边红,舌苔白厚腻浊,脉缓。
【治法】 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方药】
1.主方雷氏宣透膜原法(雷少逸《时病论》)方药
处方:厚朴6克,槟榔8克,草果6克,黄芩9克,藿香叶8克,法半夏8克,生姜3片,粉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l剂。
若身热不扬、纳呆、口渴不饮或喜热饮者,可加佩兰10克,鲜荷叶9克,连翘9克,以升清化浊,透邪外泄。
2.中成药小柴胡冲剂,每次l~2包;配以藿香正气丸,每次1~2支口服,两药均以每日服用3次。
3.单方验方柴胡达原饮(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处方:柴胡8克,枳壳9克,厚朴8克,青皮6克,黄芩10克,桔梗6克,草果6克,槟榔6克,荷梗9克,甘草3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湿热并重。交蒸蕴毒型
【证见】 发热,口渴,胸脘痞胀,肢酸倦怠,或咽喉肿痛,或身目发黄,纳呆,便溏,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 清热利湿,泄浊解毒。
【方药】
1.主方甘露消毒丹(王孟英《温热经纬》)
处方:滑石30克,绵茵陈12克,黄芩12克,石菖蒲9克,川贝母8克,木通8克,藿香9克,射干8克,连翘9克,薄荷6克,蔻仁6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1剂。
若小便不利、渴不多饮、恶心呕吐者,可加茯苓皮10克,薏苡仁15克,竹茹9克,法半夏9克。若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者,可加皂荚子9克,枳实9克,寒水石20克。若咽喉肿痛甚者,加马勃9克,岗梅根30克,板蓝根20克。
2.中成药甘露消毒丸,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广益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绵茵陈30克,金钱草18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败酱草18克,丹参15克,板蓝根30克,茯苓25克,萆薜12克,薏苡仁25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适用于湿热蕴毒发黄。
湿热困郁中焦型
【证见】 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滑腻,脉滑数。
【治法】 苦辛通降,清热化湿。
【方药】
1.主方王氏连朴饮(王孟英《霍乱论》)加味
处方:川黄连8克,厚朴9克,石菖蒲9克,法半夏9克,淡豆豉9克,栀子12克,滑石20克,竹叶12克,藿香梗9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津伤甚而口渴多饮、小便短赤明显者,加芦根15克,天花粉15克。若湿热郁蒸外发白痦者,加薏苡仁30克。若便溏泄泻者,加火炭母15克,马齿苋15克。
2.中成药救苦丹,每次4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黄芩滑石汤(吴鞠通《温病条辨》)
处方:黄芩12克,滑石20克,茯苓皮12克,大腹皮8克,白蔻仁8克,通草6克,猪苓9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型
【证见】 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或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濡滑而数。
【治法】 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方药】
1.主方菖蒲郁金汤(孟澍江《温病学》)
处方:石菖蒲9克,广郁金9克,炒栀子9克,连翘9克,木通6克,鲜竹叶9克,粉牡丹皮9克,淡竹沥12克,灯心草6克,玉枢丹1.5克(冲)。水煎服,每日2剂。
若热偏重,见有口渴、便秘、小便黄赤者,加服至宝丹2—3克。若痰浊偏重,见痰涎涌盛,或喉中痰鸣、胸闷气促者,加服苏合香丸3克。若兼见手足抽搐,或颈项强痛、牙关紧闭,或双目上视者,加地龙20克,僵蚕10克,全蝎8克。
2.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以6-8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静脉推注,继以20毫升加人5%或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中静脉点滴。
3.单方验方凉膈散加减(彭胜权《岭南温病研究与I临床》)
处方:栀子15克,薄荷9克,黄芩15克,连翘12克,石菖蒲12克,郁金10克,佩兰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2剂,送服苏合香丸。用于治疗湿热秽浊熏蒸,蒙蔽心包,效果显著。
热重于湿,邪从热化型
【证见】 高热,汗出,面赤气粗,口渴引饮,身重脘痞,纳呆,大便溏,小便黄。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
【治法】 辛寒清泄胃热,苦燥兼化脾湿。
【方药】
1.主方 白虎加苍术汤(朱肱《类证活人书》)加味
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粳米18克,苍术12克,佩兰12克,芦根18克,栀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兼恶寒者,可加香薷9克(后下),藿香9克。若小便短赤者,加滑石30克,薏苡仁30克。大便溏泄、泻下热臭、肛门灼热者,加黄连8克,黄芩12克,火炭母25克。
2.中成药
新癀片,每次3片,每日3次;配以藿香正气丸,每次1瓶,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银花白虎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金银花25克,连翘20克,防己25克,木瓜25克,知母15克,粳米18克,石膏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
邪从湿化,湿胜阳微型
【证见】 湿温病日久,身热渐退,形寒神疲,心悸,头晕,面浮肢肿,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滑。
【治法】 温阳利水,健脾祛湿。
【方药】
1.主方真武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
处方:茯苓25克,白芍12克,生姜3片,白术9克,熟附子10克,桂枝8克,薏苡仁20克,紫苏梗9克,大枣6枚。清水800毫升煎至35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
若心悸兼气促,动则喘促不宁者,加党参20克,黄芪15克。便溏而腹胀者,加苍术10克,厚朴8克。
2.中成药理中丸,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温阳汤(赖天松等《I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熟附子12克,炙黄芪25克,党参20克,丹参20克,泽泻20克,茯苓18克,白术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淫羊藿9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1剂。
湿温的其他疗法  
1.拔火罐
湿温病腹胀脘痞者,可于神阙穴拔火罐,15分钟后起罐。
2.揉摩法
湿温病脘痞胸闷欲呕者,用酒浸泡葱白(15克)及灯心草(10克)后,文火炖热,取葱白及灯心草于脘腹揉摩;冷后炖热再揉,一般10—20分钟,诸症可除。
3. 五绝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治疗)
4.擦浴法
湿温病持续发热者,将清水一盆煮沸后,加入柴胡、荆芥、紫苏、薄荷各25克,再煮5分钟,待水温适中,进行全身擦浴,微汗而热退。
5.饮食疗法
(1)鲜芦根薏苡仁粥:鲜芦根60-100克,薏苡仁30克,冬瓜仁25克,淡豆豉15克,粳米45克。洗净合煮为稀粥,加适量食盐调味,每日食用l~2次,用于湿温初起的辅助治疗。
(2)藿荷芦根茶:藿香10克,薄荷叶10克,鲜荷叶10克,佩兰叶8克,鲜芦根12克(洗净切碎)。共人杯中,加滚开水煽泡20分钟,分次饮服。适宜于湿温病后期,余邪未净出现的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等

本文来自:中医五绝网(http://www.wujue.com),详细请参考:http://www.wujue.com/jbdq/ShowArticle.asp?ArticleID=816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6:19:29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1/24 04:02pm 发表的内容:
从麻杏苡甘汤到三仁汤,是中医疗“湿”史。
请赐教。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6:35:23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1/24 04:09pm 发表的内容:
湿温
湿温是由感受湿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于雨湿较盛的夏秋季节。湿温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湿热遏阻证候为主要特点。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 ...
    同意先生的看法。
    湿温在《中西医融合观》这本书中已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湿温不是一种病名,也不是一个证。温病学中非常特殊,风温、春温、湿温、秋燥、暑湿、伏暑都不加“病”字,说明他们没有构成“病”,也不是证。
   “ 内湿”是一种病理状况,以后再详细讨论。
    “湿痹”应该是一个病。是一个病名。
19
发表于 2009-1-24 16:37:02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上海何时希先生曰:湿之为病,南方之人,以饮食水、稻,土气卑下之故,诚如韩文公所谓“常常有之,不足以为忧也”。惟值脾胃不运,或感时邪,或逢雨季乃作耳。北人则不然,地高风燥,多食麦、黍、牛、羊、辛辣之品,几有不知湿为何物者,故仲景见舌上有苔则特书之,不若南人常见有薄黄舌苔也。尤氏所谓“先有内湿,后感外湿,平日土德不及,湿动于中”之说。(未完待续)
20
发表于 2009-1-24 16:59:40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续上文)本篇之论湿,凡所谓湿家、风湿、太阳病、伤寒等语,已明指为表湿无疑;虽或兼阳虚,或兼里湿,征以其厕篇目于痉、暍之间,决同为外感,故当以表湿为范畴也。
又湿为四时特定之邪,《内经》虽定为长夏之太过,然作为湿季,则各地不一,以雨季自南而北,粤于初春,汉中已初夏,上海在四。五月所谓“梅子黄时雨”也,鲁地迟一月,北京又迟一月,率在秋孟矣。当其雨湿之至,天地如雾,中人如霉,困困顿顿,心中愦愦,几乎人人有纳呆烦满,四肢疲重之象,此岂尤氏。。。。。惟脾不运,内有湿者,则其困顿更甚也耳。湿之困人,里重则治里,而水湿质重,性喜下流,必以小便为出路;又湿胜成濡泄,故仲景云:“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小便正是湿之出路耳。东垣亦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08:41 , Processed in 0.0805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