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国强部长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9-27 18:26:47 | 只看该作者

王国强部长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7/09/27 06:45pm 第 1 次编辑]


[color=#0000FF]再者,在内伤杂病领域,中医的证候诊断,往往具有独立存在的诊断价值,如肾阳虚证(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功能低下)、肾阴虚证(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亢进)等,它们具有独立存在的诊断价值,不依附于西医现有的疾病诊断体系而存在。在进行“一个病一个病的研究”中,这些证候的诊断,将丧失自己独立的诊断地位,而消失于西医现有的病的体系之中。
12
发表于 2007-9-27 18:40:22 | 只看该作者

王国强部长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王部长是学中医的,他的话应是行家之言,中西医结合的路子是势在必行,但方法决不是先定出来的,我们国家的中西医结合局面不尽人意,但确有成熟、可行的路子,必须要在较大范围的论证。但叫人担心的是中医走出国门的提法,笔者不敢苟同!中医是跟植于中国的土壤,国人各界层的认知度能高一点,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能了解点中医文化,多部分认同中医治疗,那时候会自然的走出国门!

-=-=-=-=- 以下内容由 feng49222008年07月26日 05:12pm 时添加 -=-=-=-=-
还有是规范的制定,一定要有中医情节、临证经验丰富的专家们参与、并有一定的主流意识,千万不要出现闭门造车的产物!
13
发表于 2007-9-27 18:42:48 | 只看该作者

王国强部长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color=#0000FF]同时,医生在诊治病症时,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病人”。在一个个的具体的“病人”身上,是不会只有一种单纯的疾病存在的,必然是多种疾病的同时存在,并必然的随着时间的延展而变化。所以对于一个中医医生而言,不仅是辨外感、辨内伤、辨病位、辨病性,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是辨其彼此之间的标本轻重缓急之关系,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抓住当前的主要的矛盾。这种关系,具有极大的变化性、丰富性、随机性,如何认识处理这种关系,是最能考验中医功底的地方。
14
发表于 2007-9-27 19:38:53 | 只看该作者

王国强部长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现在有好几所中医药大学都开办了“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想必已有成功的途径和规范的模式,才敢于公开办学、公开招生,否则岂不是儿戏?
15
发表于 2007-9-27 21:17:59 | 只看该作者

王国强部长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下面引用由杏林童子2007/09/27 07:38pm 发表的内容:
现在有好几所中医药大学都开办了“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想必已有成功的途径和规范的模式,才敢于公开办学、公开招生,否则岂不是儿戏?
应当是中西医混合或中西医联合临床专业。西医辨病为纲,中医辨证为目,本质是辨病分型论治,机械、教条,不能称为辨证论治,已失去辨证论治原有之精髓与要旨——从症状出发,辨外感、辨内伤、辨病位、辨病性,辨彼此之间标本轻重缓急之关系。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9-27 23:19:59 | 只看该作者

王国强部长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中西医汇通,结合.已经进行了大约300多年,特别是半个多世纪的结合,至今"结而不合",国家花费了大量资金与人力,取得了许多成绩,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应当好好地进行总结,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应该帮助中西医结合,所有的中国医生,哲学家,科学家以及广大的老百姓都来关心中医的发展.争论是必要的,团结更重要.要有包容精神,中西医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团结协作,促进融合.营造内部团结,外部和谐的氛围.
      我们应当从中西医结合的失败经验中寻求成功之母,为什么"结而不合"?失败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预示着成功之母.失败的经验是最可贵的.还是回到原来的老问题:1能否结合;2如何结合?
       1  能否结合?认为不能结合的可以不进行下个问题的讨论.
       2  如何结合?
       中西医结合学派作了以下几项工作:
       1  病证结合:西医辨病,中医辨证
       2  证本质研究';
       3  中药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
       可以看出:是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即以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尽管取得了许多"科学"成果,仍然结而不合.
       我们必须政变思路,寻求新的方法.
17
发表于 2007-9-28 06:39:19 | 只看该作者

王国强部长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7/09/28 06:43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9/27 11:19pm 发表的内容:
2  如何结合?
      中西医结合学派作了以下几项工作:
      1  病证结合:西医辨病,中医辨证
      2  证本质研究';
      3  中药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
      可以看出:是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即以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尽管取得了许多"科学"成果,仍然结而不合.
      我们必须政变思路,寻求新的方法.
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互为纲目的病证结合的模式,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结合的模式,只能特定的存在于外感发热性疾病的诊治中,西医辨病(病因或病原体),中医辨证(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一旦进入了非发热性疾病(内伤杂病)诊治领域,这种模式即不大行的通,必须采用新的结合模式。既为的失败处,在于未曾将外感发热性疾病与内伤杂病的诊治区分开来,未曾找到合适于内伤杂病的最佳病证结合模式。
在内伤杂病的诊治领域中,合理的诊治模式,应当是以症状为纲,为导向,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俱为目,病证互补式结合。以症状为纲,或舍证从病,或舍病从证,或病证互补,病与证是一种平行的、互补的关系(这样证在内伤杂病诊治领域就具有了一种独立存在的诊断价值与地位),而不是外感发热性疾病中的纲目式、上下级样的关系。同时要特别突出症状要素在内伤杂病诊治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症状为内伤杂病诊治的出发点、导向、甚则归宿点,一切的诊治活动,须随着症状的变化而变化。
18
发表于 2007-9-28 07:10:30 | 只看该作者

王国强部长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9/27 11:25am 发表的内容:
以下是王国强部长在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以及笔记整理出来的,没有经过作者的同意,因此只能供参考.以下只是有关中西医结合的问题,我们自己认为非常正确,把他整理出来,希望能够对中西医结合 ...
从临床入手一个病一个病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中西医在各种疾病以及各个阶段之所长,探索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各自优势的实现途径和有效措施,通过专家共识,临床路径,诊疗指南等形式将这些途径和措施固定下来,并推广下去.


好啊!
一个心血管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心衰、脑萎缩
一个肝病,如肝炎、肝癌、肝硬化
一个糖尿病
一个胃病,如胃炎、胃下垂
一个痛风
一个尿毒症
一个一个地攻克,何错之有?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09:34:28 | 只看该作者

王国强部长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同意以上同仁的意见,病证结合的确取得了很大成绩,出版了大量著作,可以说西医的每一个病特别是内科疾病都进行了证型分类,有了治疗方剂.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为理论体系的融合提供了素材,没有这笔成果,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是不可能的.
     但是,病证结合的弊病也是明显的.诸如各位同仁所说,西医的病种据IDC编码第九版已经有8000多种,据说,西医的病种有20000多.每一个病种分10个证型,中西医结合之后的景象是如何一种混乱!
     病证结合的弊病不至于此,他把中医的理论体系完全打乱了,而且在临床操作上非常困难,首先要按照西医的理论诊断疾病,而后按照中医的理论辨证,在治疗的时候不知道中药与西药之间的关系,不是重复,就是互相抵消,甚至出现毒副作用的叠加.
     中医的方证是密不可分的,方随证变.病证结合中的证型与证型之间没有了联系,方与方之间的联系也随之消失.理论体系被彻底摧毁.
     这是造成结而不合的改变原因.
     所以必须改变病证结合的模式.应当在病证结合的素材中寻求新的出路.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7年09月28日 09:38am 时添加 -=-=-=-=-
这是造成结而不合的(改变)原因."改变"应该改变为"根本';.
20
发表于 2007-9-28 16:20:05 | 只看该作者

王国强部长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9/27 11:25am 发表的内容:
[color=#0000FF]从临床入手一个病一个病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中西医在各种疾病以及各个阶段之所长,探索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各自优势的实现途径和有效措施,通过专家共识,临床路径,诊疗指南等形式将这些途径和措施固定下来,并推广下去.
如果将这里的“病”理解为中医的病,即症状,或主症,如咳嗽病、胃痛病、头痛病、黄疸病、水肿病等,一个一个着手研究,明确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各自优势的实现途径和有效措施,通过专家共识,临床路径,诊疗指南等形式将这些途径和措施固定下来,并推广下去”,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思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6:41 , Processed in 0.05381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