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代肖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连载5)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7-31 19:01:4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3-3 07:22
赵洪钧:【 勿庸讳言,解剖生理学的宏观融合,基本上是西医统一中医。】

        通约内核,解构 ...

   赵洪钧:【 勿庸讳言,解剖生理学的宏观融合,基本上是西医统一中医。】

        通约内核,解构中医,重组到西医解剖生理。中医理论消灭了。
---------------------------------------------------------------------------------------------------
先生不想让中医理论消灭?那它要能治病才行!
西医治病水平叮当响,中医水平平平。
要想治病水平提高,还得学习西医。
就如同赵先生所言:【 勿庸讳言,解剖生理学的宏观融合,基本上是西医统一中医。】

全人类所有的医学中,唯独西医有科学理论。
其它医学不依随这个理论,行吗?
如果行,中医为什么还要走入边沿医学位置?

12
发表于 2018-7-31 22:3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31 22:47 编辑

       那时西医理论体系中,最成熟因而值得向中医夸耀的是大体解剖学和生理学。尽管如此,中医不得不承认,西医对人体形态构造的认识,远较中医精详。然而,西医对人体形态和功能认识——特别是内脏器官方面,大异于中医。这是否意味着,先圣创立的脏腑学说有很多错误,应该抛弃旧说,采用西说呢?近代中医深感矛盾。
           首先,临床疗效使他们对传统体系抱有信心。其次,从感情上他们不愿意承认先圣有那么多错误。可是,西医的大体解剖知识是直观的。到器官这个层次,很多生理知识也是直观的,这样的知识几乎无法否认。这种认识上的矛盾状态,刺激中医界出现了早期汇通医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说的非常有水平。分析得非常透彻合理。
13
发表于 2018-7-31 22:44: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31 22:47 编辑

        医学是研究疾病的学问,医学不是研究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学问.医学是学问而不属于科学,更不属于自然科学.
——————————————————————————————————————————————
            这个认识有错误。是对于“科学”的概念不明白造成的。
       医学本身就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14
发表于 2018-8-15 18:1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医新思维 于 2018-8-15 19:13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8-7-31 23:20
西医治病水平叮当响??


西医治病水平叮当响??-------------------------------------------------------
尽管西医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东西,但就总体水平而言,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医学可以与其相提并论。
中医充其量也只是人类民族医学中的佼佼者。
就医疗覆盖面而言,西医已经覆盖了全人类80%的医疗份额,
中医即便在自己的国家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也就占领不到10%。
就这10%里面,治疗不达标率又占去九成。

难道先生还怀疑“西医治病水平叮当响”这句话有水分?

15
发表于 2018-8-15 19:38:18 | 只看该作者
一 中西医理论结合思路与方法述评
目前,对怎样才算实现了中西医结合的共识是:“仅有局部经验的结合而无理论上的结合是绝对不够的。从实践经验到理论上的结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1]可是,一旦进行理论结合,便发现:“中医生理学名词、概念、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气化化生’、‘寒热虚实’……等等与现代生理学的细胞、细菌、大脑、小脑、神经体液……等等完全不同,成为两者之间‘不可通约的硬核’[2]如何通约这些“硬核”呢?占主导地位的原则提法是:“要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技术与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一阐述。而不是一古脑加以清除。”
----------------------------------------------------------------------------
中医体系中的‘阴阳五行’、‘气化化生’、‘寒热虚实’……等等,都是不确切的概念,或称不够概念条件的概念。如果不能一股脑的加以清除,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那么,永远都走不出这个泥潭。

[3]其具体思路是:“主观的认识,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客观化;宏观而粗糙的认识,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微观化、精确化。”[4]总之,“宏观的传统中医学要从微观化、客观化入手,打开宏观黑箱进行微观研究,克服笼统而又不够精确的缺点,实现客观化的定性与定量分析。”[5]
------------------------------------------------------------------------------
把中医一些模糊概念理解为“硬核”或“黑箱子”都是不确切的。中医从理论到经验,没有什么硬核,更不是什么黑箱子。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中西医理论结合,以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较突出,“其它像经络、气血、脏腑等研究也有不少进展。”[6]有人统计1980~1988年55种医学杂志中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理论的论文596篇。发现, 证实质研究论文数是仅次于脏腑气血津液精神方面的研究,位居第二位[7]可见有关研究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已经出版了《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8],然而,“中西医结合工作,尤其是在基础理论上的中西医结合,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9]
-------------------------------------------------------------------------------
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为什么进入了一个瓶颈?就是没有新思路。
中医作为人类民族医学的一种,既是传统的,又是经验的。
传统经验”,四个字便可概括。
基于这一点,中医历朝历代所提出的的一切理论,都是不重要的。既没有“硬核”,也不是“黑箱子”。
时代发展到了21世纪,现代医学一日千里的发展,继续沉溺于‘阴阳五行’、‘气化化生’、‘寒热、虚实’、经络、气血、脏腑等等古代术语中,不可能有任何学术方面的进展。

既然是经验医学,就必须以经验为先导。
仅20世纪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建国后的成功经验都堆积如山。
用创新的中医方法治疗西医病名下疾病的成功验案例多不胜举。
用现代医学理论总结这一时代,这一阶段的成功经验,
定能推出中西医结合新理论。


16
发表于 2018-8-15 20:0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医新思维 于 2018-8-15 20:16 编辑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对中西医结合就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方向:“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么重要的指示,并不被广大中医界所认可。赵老在其“中西医结合十二讲”中也未见提及。
“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虽然只有八个字,却能深刻地表明:中医原先从疾病认知到治疗理念需要全面更换。
古代中医认识疾病不全面,只知症状而不懂病理,只治“证”而不治病。
这么落后的一门古代医学,不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革,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古代中医原先的疾病认知以及相关医学理论,可以全面替换为西医的理论。中医原先那一整套是是而非的说辞,可以不再追索研究了。
中西医结合,完全没有必要把原先那一套说辞与现代医学理论放到一起结合或互解。
二者不是对等关系,而是新旧替代关系。

中西医结合,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西医的疾病,怎么用中国草药来治疗?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中国草药原本有一套习惯用法,或称“中医草药用药技术”。
说起来,这套用药技术,既不与中医理论相匹配,又不与西医理论及用药技术相一致。
虽说中医的技术内核正在于此。然而,仅仅局限于此,仍然实现不了中西医结合。


治疗西医病名下的疾病,不仅需要掌握“中医草药用药技术”,而且需要参考“现代草药药理学
这样一来,中西医结合的本质,其实只剩下了传统“中医草药用药技术”,与“现代草药药理学”的结合一旦找到了正确的思路,也就简化工作量。中西医结合实现“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治疗目标,就没有现代人设计的那么难了。
更不需要什么整体论、系统论、复杂科学及黑箱子理论等等无用的理论。
就坚持现代医学科学理论足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3:30 , Processed in 0.0923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