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桂枝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史回瞻》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3-6-16 14:36:12 | 只看该作者

《医史回瞻》

群星璀璨话新安
李佛基    撰稿
  汪宏——重四诊之首   著《望诊遵经》
  汪宏,字广庵,清咸丰、光绪时安徽歙县人,生卒不详。
  汪宏自幼失怙,14岁时由亲属携至休宁县,先受医业于程姓医家,不但授其家藏典籍,还为其讲解。此后,又问道于名医陈思槐、周洁川,历20余载,医理、诊法、本草无所不通。
  汪氏一生贡献主要有二,一为校勘、普及《本经》,二为著《望诊遵经》。
  汪氏重《神农本草经》,得宋臣校正单行古本,如获拱璧,取时文为之重校,聚古籍为之注释,依古本编其目录,去后人增删而复其旧貌,博引《灵枢》、《素问》、《千金》、《外台》,有疑则析,务求分明,著成《注解神农本草经》六卷。为普及医学,汪氏以《本经》为根基,教初学者临证知辨寒热虚实、风寒暑湿、脏腑经络、标本先后,作《本草附经歌括》三卷,详分土、金、石、草、谷、菜、果、木、虫、鳞介、禽、兽、人等部,详述各药主治功用,应用禁忌,后附药性相反诀、药性相畏诀、妊娠禁服诀等,授人法度,简明清晰。
  望诊为四诊之首,前贤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汪氏有感许多医者不重四诊合参,而一味玄崇切诊以邀誉病家的陋习,潜心研究望诊,于1875年编撰望诊专著《望诊遵经》二卷。汪氏参考前贤各家学说,结合自己数十年临证经验,对望诊时间、动静、部位、主病以及身形、体态、色泽、排泄物,结合天时地理、体质老少、声音脉象,条分缕析。如大便望法提纲,从大便情势言,暴注下迫属热,澄澈清冷属寒,出黄如糜肠中热,肠鸣渗泄肠中寒,濡泄因于湿,飧泄伤于风。从粪质言,鹜溏者,泄泻之病,大肠寒;如羊矢者,噎膈之病,大肠枯;如水倾下者,属湿;完谷不化者,为寒;泄泻无度者,肠绝;下利清谷者,里寒;自利清水色纯清者,少阴病。更有大便兼黑红赤白,或状如鱼脑鼻涕豆汁,或兼蛔虫等辨。所述皆有理有据,上合医圣前贤遗旨,近取海内医家经验,参以个人真知灼见,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
  胡澍——著《内经校义》   独出机杼
  胡澍,字甘伯,号石生,安徽绩溪县人。生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卒于同治八年(公元1872年),年仅48岁。
  胡澍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其父先出仕后经商致富。胡澍自幼聪颖,经子史集无不博览,习《段氏说文注》、《顾氏音学五书》、《江氏四事均韵态》诸书而通音韵训诂学,20 岁入紫阳书院攻读,35岁应江南乡试中举,其后会试屡不及第。后虽捐得郎中职,宦囊拮据却酷爱藏书,其私人藏书多达5000余册。胡澍家居北京时,得宋版《内经》,珍宝之,悉心研读,探微索隐,深得其古奥深遂涵义。胡氏感前人注释《内经》,多有舛讹,于是据元熊宗立本、明道藏本以及唐以前古本,精心校勘,名曰《内经校义》,可惜书未付梓而胡氏早逝。其后由刑部尚书潘伯寅、胡澍族叔胡培系先后刊行。1936年,裘吉生先生将是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
  胡氏《内经校义》独出机杼,他参阅各家《内经》注释,大胆疑问,广征博引,见解独到,卓见超群。如《素问》书名之义,林亿解为“太素”;全元起谓:“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故曰《素问》”。胡氏据《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素九丘”句,引《释文》“索本作素”为证,认为“索”通“素”;又以晋杜预之说,而以“法”训“素”。所以,二者合参,胡氏认为“素问”实为“问法”——即黄帝问岐伯有关治病之方法。此说标新立异而又言之有据。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的“能”字,胡氏引《荀子·天论》“耳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以及《楚辞·九章》“固庸能也”等语中“能”的字义,证明“病之形能”即“病之形态”。1979年版《辞源》在“能”字下增补“能”可读“tai”音,通“态”,可见胡氏的贡献。(未完待续)B05.2
12
 楼主| 发表于 2003-6-16 14:37:47 | 只看该作者

《医史回瞻》

人见死鼠如见虎--鼠疫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孟庆云  撰稿
  鼠疫(plague)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历史上,以其危害惨烈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鼠疫是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源体广泛寄居于鼠类及旱獭等野生啮齿动物体内,由带菌跳蚤叮咬引起人类鼠疫,发生腺鼠疫、肺鼠疫及败血症型鼠疫,感染者最后因严重呼吸困难和缺氧,造成皮肤出血坏死,患者皮肤呈紫黑色,故有黑死病之称。在鼠疫爆发流行期间,人和鼠大量死亡,尸陈街巷,惨象绝伦,令见者谈鼠变色。在人类的历史上,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诗文和绘画,描述鼠疫大流行时的恐怖景象。
  一、黑死病的恐怖景象
  鼠疫的每次大流行,都给世界留下了沉痛的记忆。清代乾隆壬子癸丑年间(公元1792~1793年),中国数省流行鼠疫,云南赵州年轻诗人师道南,在他的诗集《天愚集》中,有《鼠死行》一篇,以其奇险怪异的文字记下了当时鼠疫流行的惨酷状况。《鼠死行》诗曰:
  “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渗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多,忽死两人横截路。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气灯摇绿。须臾风起灯忽无,人鬼尸棺暗同屋。乌啼不断,犬泣时闻。人含鬼色,鬼夺人神。白日逢人多是鬼,黄昏遇鬼反疑人。人死满地人烟倒,人骨渐被风吹老。田禾无人收,官租向谁考。我欲骑天龙,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洒天浆,散天乳,酥透九原千丈土,地下人人都活归,黄泉化作回春雨”。
  据洪亮吉《北江诗话》记载,师道南作此诗后,不数日也死于鼠疫,死时未满30岁。
  在欧洲,鼠疫肆虐更凶更早。在中世纪之时,由于卫生情况的恶劣,城市人口密集,加上连续不断的战争,鼠疫流行猖獗。英国有幅著名的版画《伦敦鼠疫流行图》,描述躺在街上无人收拾的尸体,横七竖八,犹如在战场上被打死一样,街的两侧楼房空寂无人,天空也阴气沉沉。法国作家西蒙·科维诺在一首《黑死病》的诗中写道:
  “……需埋葬的人数超过了剩余的活人……城市渺无人烟,成千座房屋铁锁把门,另外的几千幢房门大敞四开,里面不见住户,他们已完全腐烂……”。
  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在他的三幕悲剧《鼠疫时的宴席》中也写道:
  “鼠疫啊!凶狠的女皇,如今降临到我们身上,她为自己成功的收获而自豪,掘坟的小铲日日夜夜敲响着绿色的小窗。我们能做些什么?又有谁来帮助我们!”
  中世纪的欧洲为宗教所统治,教皇和牧师们藉此宣扬天主和圣母的慈悲济世。在意大利中部翁布里亚省的佩鲁贾市有一个画家叫基耶萨·德尔·贡法洛内,他画了一幅赞颂慈悲圣母的《鼠疫之帜》的油画。画中,在修道院前的街道上,鼠疫魔鬼手持弓剑,脚下踏着无数被她射死的人,有圣母的天使扬着翅膀从天而降,用长矢刺向鼠疫魔鬼。从中世纪保存下来的书籍和绘画等文艺作品显示,鼠疫对文化和宗教的影响,远远超过流行病学。死神幽灵的徘徊和突然出现,是中世纪晚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后世称此为“恐慌的文化”。
  二、全世界的三次鼠疫大流行
  鼠疫以其流行性和危害性被世界各国列入烈性传染病。鼠疫在全世界曾发生三次大规模的流行。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爆发鼠疫,文献记载是发生在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建都于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因此又称拜占庭帝国,因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流行则是世界性的。此次鼠疫大流行发生在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统治的时期。查士丁尼为拜占庭帝国最有作为的皇帝。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在瘟疫传播的高峰期,君士坦丁堡(时称拜占庭,也即今日之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每天有5000人到10000人染病死亡,总死亡人数在20万人以上,几乎摧毁了君士坦丁堡,并从那里传播到西欧,此后又在地中海地区飘掠肆虐两个世纪之久。人们把这次起源于公元542年的鼠疫称为“查士丁尼鼠疫”(Plague of justinian),它的流行使欧洲南部1/5的人口丧命,它以后五、六十年间里又有几起流行,估计总死亡人数达1亿人。
  第二次大规模流行开始于公元14世纪20年代,一般认为这次鼠疫病源地在中亚细亚的戈壁,10年之内就蔓延到中国的中原地区并在以后的几百年间频繁爆发。1348年,处于传染高峰的世界大城市之一的开罗,每天的死亡人数超过7000人。到1349年,整个中东地区有1/3人口死于鼠疫,其中城市人口有1/2人死亡。1346年,鼠疫传播到克里米亚半岛。1348年1月,鼠疫侵袭威尼斯和热那亚两个港口城市,以后蔓延至整个意大利。佛罗伦萨受灾最重,城里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至1348年底,英格兰南部也受到侵害。一年以后,从爱尔兰、挪威到维也纳的广大地区都变成了鼠疫流行区。有人估计,1347~1350年间,仅在欧洲,就有2000万人死于鼠疫。但疫区还在不断扩大,又延及到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后于1532年传到俄罗斯西部。从1350~1400年间的欧洲人寿命从30岁缩短到仅仅20岁。直到16世纪末,欧洲每10年就发生一次鼠疫流行高峰。整个16、17世纪,鼠疫仍是威胁欧洲人生命的头号元凶,至少有2500万人死亡。当然,在这段时间内的军事行动的诸多事件,如伊斯兰的扩张,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以及莫卧儿人的征服等等都推助了鼠疫的传播。1664年到1665年,伦敦再次发生鼠疫大流行,鼠疫就是在这次流行中被命名为“黑死病”(Black death)的。这次伦敦鼠疫,直到全市发生了特大火灾后才得以平息。而这次世界性的第二次大流行,到1800年左右才停止。
  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第三次的世界性的鼠疫大流行。这次流行以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超过了前两次。这次流行的病源地被认为是中国的云南省。鼠疫约在公元2世纪左右由印度传入,在宋元期间和在明末都曾有较大的流行。前所叙师道南的《死鼠行》不仅较逼真地描述了这次发生在云南的疫情,还第一次将发疫与死鼠联系起来,此后医家们遂把以往称为痒子症、耗子病、核子瘟等病名,称以鼠疫。吴学存于光绪17年(公元1891年)所撰《鼠疫治法》,为最早鼠疫专著。清代金武祥在他的《粟香随笔》中,记述了在1890年初起于安南(今越南),后延及我国广西、广东廉州府和雷州府的疫情;也描述了1894年广东鼠疫,病死者以万计。1895年的《博医会报》曾记载1844年我国鼠疫的一次流行,这也是第一次用鼠疫病名报道的疫情。1850年又在广州流行。停止后1894年始于云南,之后传入贵州、广州、香港、福州、厦门等地,死亡10万多人。我国在1910~1911年,在北方又有从俄国传入流行于东北三省的鼠疫,之后虽然得以控制,但已造成6万余人的死亡。我国南方的鼠疫又迅速蔓延到印度,1900年传到美国旧金山,也波及到欧洲和非洲,在10年期间就传到77个港口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这次世界性的大流行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终止。
  在防疫措施不断完善的今天,就全世界而言,鼠疫仍有区域性的流行。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发病高峰,1974年全世界共发生2756例,其中越南占1592例。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病主要在亚洲、非洲及美洲。1994年东西半球同时发生严重流行,其中印度苏拉特邦的暴发为著,共693例。近年世界每年报告的病例在2000例以上。我国自1960年以后,每年仅发生1~10例左右,惟1995年12例,1996年98例。中国卫生调查证实,中国鼠疫疫源地分布在17个省(自治区)、216个县,动物鼠疫不断。人间鼠疫由1985年的青海、西藏二个省区,又扩展到云南、内蒙古、新疆、甘肃,共6个省区。这也提示我们,在目前,鼠疫仍是威胁着我们应当重点防范的烈性传染病。
  三、防止鼠疫大流行的隔离检疫制度
  在欧洲中世纪鼠疫大流行期间留给人们的最大遗产是隔离检疫。14世纪后半期及15世纪的欧洲多次受到黑死病袭击时,意大利的一些港口首当其冲,在流行的环境下,人们不断建立防疫意识,在米兰因于发生过在教堂内的人与外部隔离而未罹患鼠疫的事,米兰大主教以此提出了隔离的方法,当时隔离时间由30日延长至40日,隔离检疫一语Quaranfine,也即40天之意。这个制度也被用做船只到达港口后全体船员被隔离与监视的期限。与此相应的,在港口特别设置了港务监督——“健康督察人”的官员。这些都与商业利益有直接关联。后来又在城市里出现了“城市医生”的专职防疫人员。医生在流行时,身着长袖长衫,戴上仅露眼部的长鼻面罩,头顶大沿礼帽,手执教鞭在街上行走,用“黑马车”在全城收检尸体。这种措施也被许多欧洲国家采用。与隔离检疫相应的,欧洲许多大城市颁布了防止传染病传染和播散的法规,其中以伦敦、巴黎、纽伦堡的条例最为著名。在控制人间鼠疫的同时,也注意到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如城市应保证优质的饮水和完善的下水道,并提出以灭鼠来抑止鼠间鼠疫。这些都是欧洲从中世纪开始沿用至今的卫生体制。
  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了卫生研究机构,如1885年在柏林、罗马和巴黎成立了卫生研究所、1891年成立了利斯特研究所,这些机构广泛开展了卫生学实验研究。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耶尔森和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在香港鼠疫流行期间发现了鼠疫杆菌,又称耶尔森氏菌。现在从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研究得知,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疾病的发源地被认为是沿中印边界的喜马拉雅山边缘地区的黑鼠类。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他野生啮齿动物之间,之后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造成人间鼠疫。鼠疫的潜伏期2~7天。临床多表现为腺鼠疫型、肺鼠疫型、败血症型和轻型。腺鼠疫以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即中医所称的核子瘟(又称核瘟、疙瘩瘟、蛤蟆瘟),其主要传播方式是鼠—蚤—人。腺鼠疫可蔓及肺部转为肺鼠疫。也可因肺部经呼吸道感染而发生原发性肺鼠疫,其传播方式为人—人。因肺鼠疫以呼吸困难和缺氧所致皮肤青紫为典型表现,故又称黑死病。败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如不立即抢救,可于数小时或2~3日内死亡。轻型见于流行初期或末期,或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全身症状轻微,有的会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甚或缺如。鼠疫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细菌学检查确诊。其治疗,在中世纪欧洲,除祈望依靠宗教忏悔和隔离外,其治疗药物就是佛罗伦萨医生以蛇肉(其中含有蛇毒)为主,含100多种成分配制的“解毒药”,实践证明此“解毒剂”无济于事。20世纪40年代主要用磺胺类药物和美蓝治疗。链霉素问世以后一直为首选药物,其后研制出的四环素、氯霉素也有较好的效果。联合用药效果更佳。目前疫苗仅用于疫区人群,进出疫区者除施以物理防护,如戴口罩、穿防护服外,可口服四环素和注射链霉素以预防。
  值得提及的是,在历史上我国医务人员在防治鼠疫中都有其贡献。其文献方面记述甚早,如明代徐树丕的《识小录》、吴震方的《花村谈往》中已较详细描述病情、疫情,在清代乾隆时学者洪亮吉《北江诗话》和其后的俞曲园之《俞曲园随笔》、光绪时李日谦的《药言随笔》等书,均从鼠致疫论说病源。清代始有鼠疫专书,如吴学存的《鼠疫治法》、罗汝兰的《鼠疫汇编》、吴崇宣的《鼠疫约编》等。在治疗方面,元代李东垣就创普济消毒饮治“大头天行”,即腺鼠疫。清代王清任创活血解毒汤方,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鼠疫。在鼠疫的预防方面,为应对1910东北三省发生的鼠疫蔓延,清政府设立了“京师防疫事务局”,并在山海关设立检验所,进行海口检疫。又在奉天(今沈阳市)设“万国鼠疫研究会”,1911年又在哈尔滨建立“鼠疫研究所”,这两个机构由中医学家伍连德博士任研究会会长和研究所所长,他采取了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尸体、建立医院收治等有效的防治措施,使这场震惊中外的瘟疫很快得到控制。清政府为表彰伍连德博士在不到4个月时间内即扑灭鼠疫大流行的功绩,授予他陆军蓝翎军衔及医科进士。他被医学界称为“鼠疫斗士”。同年4月又在奉天召开由中、美、英、法、德、俄、日、意等11国家医学专家参加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伍连德博士当选为大会主席。鼠疫流行的预防,促进了我国疾病控制体系的建设。早在清同治6年(1873年),清政府就在海关施行了海港检疫。民国18年(1929年)以后又先后在上海、广州设立海港检疫管理处。鉴于民国6年绥远、山西两省流行鼠疫,死亡达1万6千人,民国政府于民国8年(1919年)成立中央防疫处,隶属于内务部,嗣后国民政府卫生部成立,遂改隶于卫生部。中央防疫处主管全国卫生防疫事宜。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早在民国5年,内务部即颁布《传染病预防条例》,鼠疫被列入9种急性传染病之一。民国17年(1928年),又颁布了该条例的《施行细则》,明确规定鼠疫的消毒隔离日数为7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即将“预防为主”定为我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1951年制定了《传染病管理条例草案》,在1956年召开了“全国鼠疫防治专业会议”,会议本身就体现了对预防鼠疫的重视,之后于1989年2月21日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在几个法规中,都把鼠疫列为甲类头号法定传染病。从建国50多年来鼠疫被控制的事实表明,我国在预防传染病方面成就是卓越的。目前,在我国人间鼠疫已被控制,但这并不能排除鼠疫对我们的威胁,其挑战也将是无休无止。我们决不应该放松警惕,要依靠科学和先进的技术,以其不断的创新,不断提升鼠疫的防治水平。B05
13
 楼主| 发表于 2003-6-19 06:58:52 | 只看该作者

《医史回瞻》

群星璀璨话新安
李佛基    撰稿
  汪宏——重四诊之首   著《望诊遵经》
  汪宏,字广庵,清咸丰、光绪时安徽歙县人,生卒不详。
  汪宏自幼失怙,14岁时由亲属携至休宁县,先受医业于程姓医家,不但授其家藏典籍,还为其讲解。此后,又问道于名医陈思槐、周洁川,历20余载,医理、诊法、本草无所不通。
  汪氏一生贡献主要有二,一为校勘、普及《本经》,二为著《望诊遵经》。
  汪氏重《神农本草经》,得宋臣校正单行古本,如获拱璧,取时文为之重校,聚古籍为之注释,依古本编其目录,去后人增删而复其旧貌,博引《灵枢》、《素问》、《千金》、《外台》,有疑则析,务求分明,著成《注解神农本草经》六卷。为普及医学,汪氏以《本经》为根基,教初学者临证知辨寒热虚实、风寒暑湿、脏腑经络、标本先后,作《本草附经歌括》三卷,详分土、金、石、草、谷、菜、果、木、虫、鳞介、禽、兽、人等部,详述各药主治功用,应用禁忌,后附药性相反诀、药性相畏诀、妊娠禁服诀等,授人法度,简明清晰。
  望诊为四诊之首,前贤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汪氏有感许多医者不重四诊合参,而一味玄崇切诊以邀誉病家的陋习,潜心研究望诊,于1875年编撰望诊专著《望诊遵经》二卷。汪氏参考前贤各家学说,结合自己数十年临证经验,对望诊时间、动静、部位、主病以及身形、体态、色泽、排泄物,结合天时地理、体质老少、声音脉象,条分缕析。如大便望法提纲,从大便情势言,暴注下迫属热,澄澈清冷属寒,出黄如糜肠中热,肠鸣渗泄肠中寒,濡泄因于湿,飧泄伤于风。从粪质言,鹜溏者,泄泻之病,大肠寒;如羊矢者,噎膈之病,大肠枯;如水倾下者,属湿;完谷不化者,为寒;泄泻无度者,肠绝;下利清谷者,里寒;自利清水色纯清者,少阴病。更有大便兼黑红赤白,或状如鱼脑鼻涕豆汁,或兼蛔虫等辨。所述皆有理有据,上合医圣前贤遗旨,近取海内医家经验,参以个人真知灼见,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
  胡澍——著《内经校义》   独出机杼
  胡澍,字甘伯,号石生,安徽绩溪县人。生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卒于同治八年(公元1872年),年仅48岁。
  胡澍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其父先出仕后经商致富。胡澍自幼聪颖,经子史集无不博览,习《段氏说文注》、《顾氏音学五书》、《江氏四事均韵态》诸书而通音韵训诂学,20 岁入紫阳书院攻读,35岁应江南乡试中举,其后会试屡不及第。后虽捐得郎中职,宦囊拮据却酷爱藏书,其私人藏书多达5000余册。胡澍家居北京时,得宋版《内经》,珍宝之,悉心研读,探微索隐,深得其古奥深遂涵义。胡氏感前人注释《内经》,多有舛讹,于是据元熊宗立本、明道藏本以及唐以前古本,精心校勘,名曰《内经校义》,可惜书未付梓而胡氏早逝。其后由刑部尚书潘伯寅、胡澍族叔胡培系先后刊行。1936年,裘吉生先生将是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
  胡氏《内经校义》独出机杼,他参阅各家《内经》注释,大胆疑问,广征博引,见解独到,卓见超群。如《素问》书名之义,林亿解为“太素”;全元起谓:“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故曰《素问》”。胡氏据《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素九丘”句,引《释文》“索本作素”为证,认为“索”通“素”;又以晋杜预之说,而以“法”训“素”。所以,二者合参,胡氏认为“素问”实为“问法”——即黄帝问岐伯有关治病之方法。此说标新立异而又言之有据。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的“能”字,胡氏引《荀子·天论》“耳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以及《楚辞·九章》“固庸能也”等语中“能”的字义,证明“病之形能”即“病之形态”。1979年版《辞源》在“能”字下增补“能”可读“tai”音,通“态”,可见胡氏的贡献。(未完待续)B05.2
14
 楼主| 发表于 2003-6-19 06:59:48 | 只看该作者

《医史回瞻》

人见死鼠如见虎--鼠疫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孟庆云  撰稿
  鼠疫(plague)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历史上,以其危害惨烈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鼠疫是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源体广泛寄居于鼠类及旱獭等野生啮齿动物体内,由带菌跳蚤叮咬引起人类鼠疫,发生腺鼠疫、肺鼠疫及败血症型鼠疫,感染者最后因严重呼吸困难和缺氧,造成皮肤出血坏死,患者皮肤呈紫黑色,故有黑死病之称。在鼠疫爆发流行期间,人和鼠大量死亡,尸陈街巷,惨象绝伦,令见者谈鼠变色。在人类的历史上,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诗文和绘画,描述鼠疫大流行时的恐怖景象。
  一、黑死病的恐怖景象
  鼠疫的每次大流行,都给世界留下了沉痛的记忆。清代乾隆壬子癸丑年间(公元1792~1793年),中国数省流行鼠疫,云南赵州年轻诗人师道南,在他的诗集《天愚集》中,有《鼠死行》一篇,以其奇险怪异的文字记下了当时鼠疫流行的惨酷状况。《鼠死行》诗曰:
  “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渗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多,忽死两人横截路。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气灯摇绿。须臾风起灯忽无,人鬼尸棺暗同屋。乌啼不断,犬泣时闻。人含鬼色,鬼夺人神。白日逢人多是鬼,黄昏遇鬼反疑人。人死满地人烟倒,人骨渐被风吹老。田禾无人收,官租向谁考。我欲骑天龙,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洒天浆,散天乳,酥透九原千丈土,地下人人都活归,黄泉化作回春雨”。
  据洪亮吉《北江诗话》记载,师道南作此诗后,不数日也死于鼠疫,死时未满30岁。
  在欧洲,鼠疫肆虐更凶更早。在中世纪之时,由于卫生情况的恶劣,城市人口密集,加上连续不断的战争,鼠疫流行猖獗。英国有幅著名的版画《伦敦鼠疫流行图》,描述躺在街上无人收拾的尸体,横七竖八,犹如在战场上被打死一样,街的两侧楼房空寂无人,天空也阴气沉沉。法国作家西蒙·科维诺在一首《黑死病》的诗中写道:
  “……需埋葬的人数超过了剩余的活人……城市渺无人烟,成千座房屋铁锁把门,另外的几千幢房门大敞四开,里面不见住户,他们已完全腐烂……”。
  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在他的三幕悲剧《鼠疫时的宴席》中也写道:
  “鼠疫啊!凶狠的女皇,如今降临到我们身上,她为自己成功的收获而自豪,掘坟的小铲日日夜夜敲响着绿色的小窗。我们能做些什么?又有谁来帮助我们!”
  中世纪的欧洲为宗教所统治,教皇和牧师们藉此宣扬天主和圣母的慈悲济世。在意大利中部翁布里亚省的佩鲁贾市有一个画家叫基耶萨·德尔·贡法洛内,他画了一幅赞颂慈悲圣母的《鼠疫之帜》的油画。画中,在修道院前的街道上,鼠疫魔鬼手持弓剑,脚下踏着无数被她射死的人,有圣母的天使扬着翅膀从天而降,用长矢刺向鼠疫魔鬼。从中世纪保存下来的书籍和绘画等文艺作品显示,鼠疫对文化和宗教的影响,远远超过流行病学。死神幽灵的徘徊和突然出现,是中世纪晚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后世称此为“恐慌的文化”。
  二、全世界的三次鼠疫大流行
  鼠疫以其流行性和危害性被世界各国列入烈性传染病。鼠疫在全世界曾发生三次大规模的流行。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爆发鼠疫,文献记载是发生在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建都于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因此又称拜占庭帝国,因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流行则是世界性的。此次鼠疫大流行发生在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统治的时期。查士丁尼为拜占庭帝国最有作为的皇帝。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在瘟疫传播的高峰期,君士坦丁堡(时称拜占庭,也即今日之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每天有5000人到10000人染病死亡,总死亡人数在20万人以上,几乎摧毁了君士坦丁堡,并从那里传播到西欧,此后又在地中海地区飘掠肆虐两个世纪之久。人们把这次起源于公元542年的鼠疫称为“查士丁尼鼠疫”(Plague of justinian),它的流行使欧洲南部1/5的人口丧命,它以后五、六十年间里又有几起流行,估计总死亡人数达1亿人。
  第二次大规模流行开始于公元14世纪20年代,一般认为这次鼠疫病源地在中亚细亚的戈壁,10年之内就蔓延到中国的中原地区并在以后的几百年间频繁爆发。1348年,处于传染高峰的世界大城市之一的开罗,每天的死亡人数超过7000人。到1349年,整个中东地区有1/3人口死于鼠疫,其中城市人口有1/2人死亡。1346年,鼠疫传播到克里米亚半岛。1348年1月,鼠疫侵袭威尼斯和热那亚两个港口城市,以后蔓延至整个意大利。佛罗伦萨受灾最重,城里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至1348年底,英格兰南部也受到侵害。一年以后,从爱尔兰、挪威到维也纳的广大地区都变成了鼠疫流行区。有人估计,1347~1350年间,仅在欧洲,就有2000万人死于鼠疫。但疫区还在不断扩大,又延及到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后于1532年传到俄罗斯西部。从1350~1400年间的欧洲人寿命从30岁缩短到仅仅20岁。直到16世纪末,欧洲每10年就发生一次鼠疫流行高峰。整个16、17世纪,鼠疫仍是威胁欧洲人生命的头号元凶,至少有2500万人死亡。当然,在这段时间内的军事行动的诸多事件,如伊斯兰的扩张,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以及莫卧儿人的征服等等都推助了鼠疫的传播。1664年到1665年,伦敦再次发生鼠疫大流行,鼠疫就是在这次流行中被命名为“黑死病”(Black death)的。这次伦敦鼠疫,直到全市发生了特大火灾后才得以平息。而这次世界性的第二次大流行,到1800年左右才停止。
  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第三次的世界性的鼠疫大流行。这次流行以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超过了前两次。这次流行的病源地被认为是中国的云南省。鼠疫约在公元2世纪左右由印度传入,在宋元期间和在明末都曾有较大的流行。前所叙师道南的《死鼠行》不仅较逼真地描述了这次发生在云南的疫情,还第一次将发疫与死鼠联系起来,此后医家们遂把以往称为痒子症、耗子病、核子瘟等病名,称以鼠疫。吴学存于光绪17年(公元1891年)所撰《鼠疫治法》,为最早鼠疫专著。清代金武祥在他的《粟香随笔》中,记述了在1890年初起于安南(今越南),后延及我国广西、广东廉州府和雷州府的疫情;也描述了1894年广东鼠疫,病死者以万计。1895年的《博医会报》曾记载1844年我国鼠疫的一次流行,这也是第一次用鼠疫病名报道的疫情。1850年又在广州流行。停止后1894年始于云南,之后传入贵州、广州、香港、福州、厦门等地,死亡10万多人。我国在1910~1911年,在北方又有从俄国传入流行于东北三省的鼠疫,之后虽然得以控制,但已造成6万余人的死亡。我国南方的鼠疫又迅速蔓延到印度,1900年传到美国旧金山,也波及到欧洲和非洲,在10年期间就传到77个港口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这次世界性的大流行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终止。
  在防疫措施不断完善的今天,就全世界而言,鼠疫仍有区域性的流行。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发病高峰,1974年全世界共发生2756例,其中越南占1592例。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病主要在亚洲、非洲及美洲。1994年东西半球同时发生严重流行,其中印度苏拉特邦的暴发为著,共693例。近年世界每年报告的病例在2000例以上。我国自1960年以后,每年仅发生1~10例左右,惟1995年12例,1996年98例。中国卫生调查证实,中国鼠疫疫源地分布在17个省(自治区)、216个县,动物鼠疫不断。人间鼠疫由1985年的青海、西藏二个省区,又扩展到云南、内蒙古、新疆、甘肃,共6个省区。这也提示我们,在目前,鼠疫仍是威胁着我们应当重点防范的烈性传染病。
  三、防止鼠疫大流行的隔离检疫制度
  在欧洲中世纪鼠疫大流行期间留给人们的最大遗产是隔离检疫。14世纪后半期及15世纪的欧洲多次受到黑死病袭击时,意大利的一些港口首当其冲,在流行的环境下,人们不断建立防疫意识,在米兰因于发生过在教堂内的人与外部隔离而未罹患鼠疫的事,米兰大主教以此提出了隔离的方法,当时隔离时间由30日延长至40日,隔离检疫一语Quaranfine,也即40天之意。这个制度也被用做船只到达港口后全体船员被隔离与监视的期限。与此相应的,在港口特别设置了港务监督——“健康督察人”的官员。这些都与商业利益有直接关联。后来又在城市里出现了“城市医生”的专职防疫人员。医生在流行时,身着长袖长衫,戴上仅露眼部的长鼻面罩,头顶大沿礼帽,手执教鞭在街上行走,用“黑马车”在全城收检尸体。这种措施也被许多欧洲国家采用。与隔离检疫相应的,欧洲许多大城市颁布了防止传染病传染和播散的法规,其中以伦敦、巴黎、纽伦堡的条例最为著名。在控制人间鼠疫的同时,也注意到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如城市应保证优质的饮水和完善的下水道,并提出以灭鼠来抑止鼠间鼠疫。这些都是欧洲从中世纪开始沿用至今的卫生体制。
  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了卫生研究机构,如1885年在柏林、罗马和巴黎成立了卫生研究所、1891年成立了利斯特研究所,这些机构广泛开展了卫生学实验研究。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耶尔森和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在香港鼠疫流行期间发现了鼠疫杆菌,又称耶尔森氏菌。现在从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研究得知,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疾病的发源地被认为是沿中印边界的喜马拉雅山边缘地区的黑鼠类。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他野生啮齿动物之间,之后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造成人间鼠疫。鼠疫的潜伏期2~7天。临床多表现为腺鼠疫型、肺鼠疫型、败血症型和轻型。腺鼠疫以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即中医所称的核子瘟(又称核瘟、疙瘩瘟、蛤蟆瘟),其主要传播方式是鼠—蚤—人。腺鼠疫可蔓及肺部转为肺鼠疫。也可因肺部经呼吸道感染而发生原发性肺鼠疫,其传播方式为人—人。因肺鼠疫以呼吸困难和缺氧所致皮肤青紫为典型表现,故又称黑死病。败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如不立即抢救,可于数小时或2~3日内死亡。轻型见于流行初期或末期,或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全身症状轻微,有的会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甚或缺如。鼠疫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细菌学检查确诊。其治疗,在中世纪欧洲,除祈望依靠宗教忏悔和隔离外,其治疗药物就是佛罗伦萨医生以蛇肉(其中含有蛇毒)为主,含100多种成分配制的“解毒药”,实践证明此“解毒剂”无济于事。20世纪40年代主要用磺胺类药物和美蓝治疗。链霉素问世以后一直为首选药物,其后研制出的四环素、氯霉素也有较好的效果。联合用药效果更佳。目前疫苗仅用于疫区人群,进出疫区者除施以物理防护,如戴口罩、穿防护服外,可口服四环素和注射链霉素以预防。
  值得提及的是,在历史上我国医务人员在防治鼠疫中都有其贡献。其文献方面记述甚早,如明代徐树丕的《识小录》、吴震方的《花村谈往》中已较详细描述病情、疫情,在清代乾隆时学者洪亮吉《北江诗话》和其后的俞曲园之《俞曲园随笔》、光绪时李日谦的《药言随笔》等书,均从鼠致疫论说病源。清代始有鼠疫专书,如吴学存的《鼠疫治法》、罗汝兰的《鼠疫汇编》、吴崇宣的《鼠疫约编》等。在治疗方面,元代李东垣就创普济消毒饮治“大头天行”,即腺鼠疫。清代王清任创活血解毒汤方,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鼠疫。在鼠疫的预防方面,为应对1910东北三省发生的鼠疫蔓延,清政府设立了“京师防疫事务局”,并在山海关设立检验所,进行海口检疫。又在奉天(今沈阳市)设“万国鼠疫研究会”,1911年又在哈尔滨建立“鼠疫研究所”,这两个机构由中医学家伍连德博士任研究会会长和研究所所长,他采取了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尸体、建立医院收治等有效的防治措施,使这场震惊中外的瘟疫很快得到控制。清政府为表彰伍连德博士在不到4个月时间内即扑灭鼠疫大流行的功绩,授予他陆军蓝翎军衔及医科进士。他被医学界称为“鼠疫斗士”。同年4月又在奉天召开由中、美、英、法、德、俄、日、意等11国家医学专家参加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伍连德博士当选为大会主席。鼠疫流行的预防,促进了我国疾病控制体系的建设。早在清同治6年(1873年),清政府就在海关施行了海港检疫。民国18年(1929年)以后又先后在上海、广州设立海港检疫管理处。鉴于民国6年绥远、山西两省流行鼠疫,死亡达1万6千人,民国政府于民国8年(1919年)成立中央防疫处,隶属于内务部,嗣后国民政府卫生部成立,遂改隶于卫生部。中央防疫处主管全国卫生防疫事宜。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早在民国5年,内务部即颁布《传染病预防条例》,鼠疫被列入9种急性传染病之一。民国17年(1928年),又颁布了该条例的《施行细则》,明确规定鼠疫的消毒隔离日数为7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即将“预防为主”定为我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1951年制定了《传染病管理条例草案》,在1956年召开了“全国鼠疫防治专业会议”,会议本身就体现了对预防鼠疫的重视,之后于1989年2月21日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在几个法规中,都把鼠疫列为甲类头号法定传染病。从建国50多年来鼠疫被控制的事实表明,我国在预防传染病方面成就是卓越的。目前,在我国人间鼠疫已被控制,但这并不能排除鼠疫对我们的威胁,其挑战也将是无休无止。我们决不应该放松警惕,要依靠科学和先进的技术,以其不断的创新,不断提升鼠疫的防治水平。B05
15
 楼主| 发表于 2003-7-8 14:57:59 | 只看该作者

《医史回瞻》

一片迷茫看医派(下)
费振钟
  ●中医学派的兴起,得力于宋代理学,但是近世以来,医学流派的这个“流”却停滞不前,这一定程度上恰恰是给理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框住了。运气之说,寒也罢,热也罢,温也罢,凉也罢,翻来覆去,也就只能推明阴阳五行之理,证出一个医学上的“命于天而性于人”而已。
  ●医“学”至此,精华似乎已经穷尽,又怎么能够发展出新的学派来呢?正因为大势所限,清代以后中国医学就随此不可避免地式微了。中医最后不能不把它的崇一地位让给西方来的医学科学,也算是一种气数。
  ●叶天士与薛生白在医理的分歧尚在其次,大约更多的是引发了意气之争,这就使两人之间颇有“既生瑜何生亮”的遗憾。尽管叶、薛两氏都是吴门医学的顶尖人物,但对于医学的竞争,在学术上已没有多大意义,这是中国医学流派走向末流的征兆,中医学到了这一时期已不可避免地趋向衰落。
  宋元之际,所谓医学四大家,是指那一时期最有代表性、学术影响也最大的四个医学宗派。创派人物,除刘河间(守真)、朱丹溪(震亨),中间还有张子和与李东垣二人。考四人生平,不难知道四人都有受到理学训练的经历,其知识背景正来源于“道德性命”,尤其是李东垣与朱丹溪,直以“理学弟子”自视。朱丹溪明确说道:“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医学上能够开宗立派,确实是有些来历的。四人中,刘河间与张子和是北方人,李东垣虽北方人,但出身豪富,交游贵介,别有一种生活见识。朱丹溪则是南方人,他们所主张的医学观点,与此亦有关联:“北方人饮食厚浊,夏则吞冰。冬则围火,当时非以寒凉或攻下不能治愈疾病,所以河间偏重寒凉而成为寒凉派,子和偏重攻下而成为攻下派”。李东垣因深知富人嗜欲逸乐的生活性情,“发明补脾升阳的办法。且考东垣行医的时候,适值元兵南下,京师戒严之后,当时的人大半起居不时,饮食不调,以致胃弱气乏,所以东垣用补中益气的方法,一治一效。这是东垣偏重于补土的原因”。朱丹溪“研求刘、张、李三家学说,推衍其义,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主重滋阴。因为当时是承平的时候,丹溪是南方人。他看见南方一般的人,身体柔弱好食者多,所以用清滋之品,颇能见效,这是丹溪偏重养阴的原因”。上说见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尽管对于四大家的医学理论形成的分析略嫌简单,然而指出各派特点,还算到位。
  宋、元以后,明、清两代的医学,对前代各有所宗,各有承继,名医辈出,人数上远远超过宋、元,但在创建新的医学流派上,总起来看却成绩寥寥。有所谓温补派,为山阴张景岳所发明,他的见解是:“人之生气,以补阳为主。”喜欢用熟地黄入药,当时医坛戏称他张熟地。这一派的人不少,可以说统治了明代后期的医学,一直到清代的叶天士那里,才稍异“温补”之说,而代之“温热”之说。叶天士后,吴中徐灵胎为一时大家,但似乎于门户上反而淡漠了。中医学派的兴起,得力于宋代理学,但是近世以来,医学流派的这个“流”却停滞不前,分析其中原因,一定程度上恰恰是给理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框住了。运气之说,寒也罢,热也罢,温也罢,凉也罢,翻来覆去,也就只能推明阴阳五行之理,证出一个医学上的“命于天而性于人”而已。医“学”至此,精华似乎已经穷尽,又怎么能够发展出新的学派来呢?正因为大势所限,清代以后中国医学就随此不可避免地式微了。中医最后不能不把它的崇一地位让给西方来的医学科学,也算是一种气数。
  中国医学有了宗派,自然也少不了各派之间的论争。在中国医学的经验主义时期,宗派之争似乎很难达到学理的层次。先秦时代的地方医学派别,大概只能在医术的高下上彼此竞技,结果却出现了扁鹊在秦国为秦医有势力者所暗杀的残暴事件。从那以后,身处民间的医人们的竞技,事实上成了他们医术的互相保密,秘相授受,自生自灭。张仲景的伤寒学说出,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医人那里,藏于秘囊之中,占为私有,大家彼此防范,论争是难以发生了。宗派的论争,出于学理不同,见解相异,亦从宋元之际的四大家开始。其中以刘河间与李东垣之间最突出。刘河间笃信古方,用寒凉药,他的理论是:六气都从火化,所以要降心火、益肾水,而李东垣师承张洁古的古今异轨思想,不用古方,坚持认为土为万物之母,治病在于补土,益气升阳。信古还是异古,不单单在是否坚持医药传统,而在于对传统医理的理解,亦即怎样认知“气”与“五行”间的相互转换关系。由此看来,刘河间不过重在降火而理气,从而求得水、火在人体内的平衡,李东垣却要加固根本之土,进而达到养气的目的,“气”养足了,阴阳自然调和。谁对谁错,是不好作出判断的,而且他们彼此也绝无打败谁、取代谁的可能,所以只有各行其是。当然论争也不是没有意义,它带动了医学思路的扩张,也带来了医术的丰富多样,至少古方与今方,能够相互补充、相互映发,所以才有了后来朱丹溪参合古今,以滋阴为主的综合观点。
  明、清两代,宋、元四家仍有相当的影响力,尤其朱丹溪,明中叶以前承传他的人还真不少,据《中国医学史》所列举,如戴思恭、原礼、虞搏、王纶、徐用诚、刘纯等人,都是认真遵从朱丹溪的理论的。直到山阴人张景岳发明“温补说”,才又有新的医派出现,这时候整个中国医学的重镇已经由北方移到江南。由张景岳的“温补”,再扩展到赵献可、薛立斋的“养火”,这一派大概也能代表江南医学的面目了。此时的医学理论之争,显然就是南派与北派之争,所以张景岳一出来就既反对刘河间又反对李东垣,兼带着连朱丹溪都攻击到了--因为朱丹溪的那一套也是从刘河间演变而来的。南派医学内部发生争执的,是清代康、乾时期的叶天士与薛生白,他们都同时是吴中负有盛名的医人,都以“温病”立论而修改了张景岳的观点,但不知为什么两人攻讧得非常厉害。医理的分歧在其次,大约更多的是引发了意气之争,这就使两人之间颇有“既生瑜何生亮”的遗憾。不过根据《吴中名医录·薛生白传》中记,叶、薛同名于时,常互相抨击,但薛氏每见到叶氏处方而善,未尝不击节称叹。他们在医学观点上倒似乎相当宽容,反过来也见得两人的争论十有八九是互相较艺不服气的意思。由此观之,尽管叶、薛两氏都是吴门医学的顶尖人物,但对于医学的竞争,在学术上已没有多大意义,这是中国医学流派走向末流的征兆,中医医学到了这一时期已不可避免地趋向衰落。余下的医学争论,在近世以来转向医学的国粹派与西学派之间的对峙,但以阴阳五行为主要特点的中医玄学,怎么能斗得了西方的实证科学?在西医科学理论的僭越下,失去了自身理论基础和思想特长的中医,其在中国的结局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谈中国传统医派及其论争,谈出这样的一个结果,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现在有人还要提振兴中医、发展中医学派的话头,还真叫人一片迷茫,不知从何说起了。 B05.2
16
 楼主| 发表于 2003-7-8 14:58:45 | 只看该作者

《医史回瞻》

群星璀璨话新安
李佛基
  胡雪岩—儒贾合一的药店经营者
  胡雪岩和他的“胡庆余堂”,近130年来,成为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广州“陈李济”、重庆“桐君阁”等齐名的老字号中药店。
  胡雪岩,安徽省歙县华阳人。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胡氏南下杭州,创立“胡庆余堂”,凭着“戒欺”、“真不二价”和“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诚信经营理念,成为江南百姓的“放心药店”。胡氏不但经营货真价实、品种齐全的饮片,还广请名医,遍收药方,并据此配制出大量疗效卓著的丸、散、膏、丹。清光绪年间的《胡庆余堂丸集录》手抄本与20世纪初刊行的《浙江杭州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凝聚了胡氏和“胡庆余堂”的心血,现已列为浙江省三级文物。两部书详细记载胡庆余堂历年制作的400多种中成药配方及加工工艺。其所创制的“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治疗时疫的药品,救过无数平民百姓和西征收复新疆将士的生命。由于提供疗效确切的军需药品,胡氏曾被左宗棠聘为“总管”,成为儒、贾合一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作为“胡庆余堂”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其对中药传统制剂的贡献将彪炳史册。
  胡氏重药德,即是重医德。他曾亲书“戒欺”横匾,字体端凝,笔力遒劲。此匾的独特处在于向里,面向主人和身边从业人员悬挂。“戒欺”二字的左侧有感人肺腑、摄人心魄的14行小字:“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赝品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致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以为谋也亦可。”胡氏“戒欺”匾如今已成为中药业界共同的座右铭,“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也已成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和医德教育基地。
  “张一帖”—新安医家家族链的典型代表
  说起新安名医“张一帖”,至今黄山市一带老百姓常津津乐道。随年龄层次不同,口中称道的“张一帖”又有了辈份之差。“一帖”者,药症相符常常一帖药而愈病也。传承至今已15代的张氏,以其精湛的医技,治疗急性热病和内科疑难杂症屡获佳效而享誉皖、浙、赣数省。
  “张一帖”据传为北宋名医张扩后裔。今可考证之“张一帖”起于明嘉靖年间,自张守仁始,至今有400余年、15代的历史。张守仁(公元1550~1598年),字立仁,明嘉靖万历年间以医术鸣世。立仁精研《灵》、《素》与仲景之作,勤于实践,复得民间医生秘授,历30余年反复揣摩、临床验证,终于研制出一种粉状药剂——“末药”,此药由18味组成,号称“十八罗汉”,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水之功,尤其适用于劳力伤寒、肠胃疾患。张氏临证,辨证精,用药灵,往往一剂而直起沉疴,受惠病家遂誉之为“张一帖”。
  清末,“张一帖”传至第十三代,传人为张根桂,字祥森。张祥森对祖传“末药”加以完善,创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了疗效,扩大了使用范围。尤为可贵的是,张祥森一改张氏“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其十四代传人为其次女张舜华、婿李济仁,第十五代传人为其外孙张其成、李梢。张舜华、李济仁教授均执教于皖南医学院,为安徽省名老中医;张其成、李梢兄弟均为博士后,分别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和从事科研。“张一帖”传承历程成为新安医家家族链的典型代表,张氏代有传人长盛不衰也在杏林传为佳话。
  结束语—与时俱进在创新中继承“新安医学”
  “新安医学”是祖国医学史中的一大奇迹,“新安医学”现象已引起国内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著名学者裘沛然、俞慎初、余瀛鳌、赵璞珊、陆肇基、王乐*(陶去掉阝)、吴锦洪、李济仁、程亦诚、许芝泉、林乾良等都对新安医家及其著作作过深入研究,见仁见智,卓识斐然。
  在黄山山麓不足1.3万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域,进入21世纪,“新安”人口总和也不过百余万,何以能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产生如此众多的医家和医学著作?笔者以为,一是人才,二是教育,三是经济。这三大要素是“新安医学”兴旺发达的前提、基础和后盾。
  历史上新安地区有多次大的人口迁徙。如南北朝时期唐安史之乱,南宋迁都临安等,都使大批来自中原的士人遁入“新安”这块少兵革战乱的乐土。他们同时带来儒、道、佛、医等多元文化,它们之间又有程度不同的相互渗透,而以儒学居首。尊儒、崇道、礼佛、从医,新安士子或从其一,或兼而二、三,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新老新安人在这片相对稳定的世外桃源里,孕育出在宋、元、明、清时期在全国领先的文化。
  先进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古新安郡六县遍布书院、社学,据康熙年间统计资料:书院54所,其中,歙县14所、休宁11所、婺源12所、祁门4所、黟县5所、绩溪8所;社学472所,其中,歙县122所、休宁140所、婺源140所、祁门27所、黟县13所、绩溪30所。“学而优则仕”,历史上新安郡多状元、进士。教育成了医学兴旺发达的基础。“秀才学医,笼里抓鸡”,读书人科举不第学医有之,家贫辍学学医有之,登第为官后兼习医者亦有之。医者仁术,“学而仁则医”已深入新安读书人的潜意识。而学医的途径同样多元,或师承,或私淑,或自学,或家传。其中,家传而至祖传,成为“新安医学”中最有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之一。据统计,新安医家家族链达50多条,记载名医250多人。其中,除郑氏喉科、“张一帖”内科外,还有黄氏妇科、王氏内科、曹氏外科等。他们不但代代传承,还向国内其他地域辐射,成为走出新安的名医,如近代沪上名医王仲奇等。
  文化、教育发达必须以经济为后盾。昌盛达400多年的徽商为包括“新安医学”在内的“徽学”提供了经济保证。上述书院、社学的兴办,无不折射徽商为桑梓兴学慷慨解囊的心迹。“新安医学”的很多著作之所以得以付梓,往往也得益于徽商。兴学助医,成为一代又一代徽商不解的情结。
  历史正翻开崭新的一页,古新安郡已走进新时代。抓住机遇,在创新中继承才能“遵古而不泥古”,在创新中发展方可“变易不居生生不息”。笔者认为,对“新安医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献整理、出版上,而要文献整理出版与研究应用并重,要抓住新安前贤闪光的思路和宝贵经验,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补其不足,力求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新安医学”非一门一派医学的特点,坚持前贤的“百花齐放”与勤奋好学的传统,向兄弟省区的地域医学学习,新安医家家族间相互学习,并且借鉴现代医学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科学手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今天为群星璀灿的“新安医学”前辈而自豪,希望明天前辈能为我们在创新中继承而含笑。(全文完)B05
17
 楼主| 发表于 2003-9-1 18:36:08 | 只看该作者

《医史回瞻》

绍奇谈医:许胤宗
  新旧《唐书》都有关于许胤宗的记载,谓其“医术如神”。“神”在哪里呢?史书记有两条:
  柳太后病风不语,名医治皆不愈,脉亦沉而(口)噤。胤宗曰:“口不可下药,宜以汤气熏之,令药入腠理,周理即差”,乃造黄芪防风汤数十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其夜便得语。
  这是很有名的一例治验,江瓘《名医类按》、俞东扶《古今医案按》两书的第一案就是此案。后来蒋宝素据此而拟“第一黄风汤”作为中风的主方,王清任的黄芪赤风汤也似与之有关。
  另一条记载是:
  时关中多骨蒸疾。得之必死,递相传染,诸医无能疗者,胤宗每疗无不愈。骨蒸既“多”,又“递相传染”,不同于寻常肺疾,故“诸医无能疗者”,而胤宗“每疗无不愈”,可见誉其“医术如神”,洵非虚语。
  他的医疗水平既然这么高,于是便有人劝他著书以贻后世,却引发了许胤宗的一通议论:
  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可解,口莫能宣。且古人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夫病之于药,有正相当者,唯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疗疾,不亦疏乎?假令一药偶然当病,复共他药味相合,君臣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由于此。脉之深趣,既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新《唐书》作:今人不善为脉,以情度病,多以物以幸有功,譬猎不知兔,广络原野,冀一人获之,术亦疏矣。一药偶得,它味相制,弗能专力,此难愈之验也。脉之妙处不可传,虚著方剂,终无益于世,此吾所以不著书也。)
  他的意思是:脉要精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非文字所可表达,而要识其病,知其源,又只有靠诊脉。脉的深趣既不可传,方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书就不如不写,免得害人。
  他所说的“脉之深趣”,今天恐怕不会有很多人理解了,中医的脉学,正在一天天地失去它昔日的光彩。不过,人间的任何学问和技能,总是可以通过努力学到的,脉学也一样。许胤宗在这个问题上过分胶着,故其术不传,如果史书上不留下一点记载,那么就连他的名字也不大会有人知道的,这应该说是一件憾事。
  世事就是这么怪异,有的人身负绝学,却往往只有片言只语留下来;有的人不学无术,却动辄百万字、几百万字“著作等身”,留给后人的只是一堆堆文字垃圾。 B18.2
18
 楼主| 发表于 2003-9-1 18:41:26 | 只看该作者

《医史回瞻》

万方楼名医处方真迹:平湖戈氏四传医方
  编者按:阅卷而知史。同样,中医名家的处方真迹不仅仅是记录中医诊疗活动的真实资料,而且也体现着浓厚的中医文化和中医精神。在一定意义上,中医处方真迹有些像家藏字画般珍贵,尤其是近现代名医的处方,能真实再现近现代中国医人悬壶济世时的深思熟虑、遣方用药中的气韵法度,甚至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人情世故……
  浙江中医学院林乾良教授(斋称万方楼),雅好医史文物,尤以所藏近150年来的名医处方被称为私家第一。在本报创办杏苑文化版半岁之际,慷慨献之,故从本期起,特辟“万方楼名医处方真迹”专栏,相信读者在字字着力的处方真迹中,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医道的深浅。                  B05
  清代著名儿科医生戈秋堂为“姓屠,住虹霓堰”的小儿所处的方笺。戈秋堂是戈氏儿科的第四代,约清朝咸丰、同治间在世。处方用薄型、坚致的毛边纸。当年较洁白,百多年后遂致泛黄并多灰渍。其大小为13cm×23cm,直式。方笺裁好后,先用红印在右上方印上“姓”、“住”两字;在右中下方印上“月”、“日”两字。两字之间有空隙,以备临证时填入。在左下方印有两行:上端是楷书“平湖戈氏秋堂幼科痧痘男妇方脉”;下端是篆书“当湖世医”。这些字,当年应是裁好笺纸后先用红印印好备用,临证时用毛笔填入病人姓氏与住址,以及就诊月、日。待辨证好后,再写脉案与处方。在解放前,戈氏世医的处方基本上是如此的,大同小异而已。
  又从“痧痘”与“男妇”同列看来,戈氏应不限只看儿科,也同时看内科与妇产科。戈秋堂的书法雅秀飘逸,可知在笔墨上曾下过一番苦功。
  浙江平湖的戈氏儿科自乾隆至今已近十世,《平湖县志》曾记载,戈朝荣字瑞斋,清·乾隆时人。庠生,精岐黄,尤长于儿科。群医所不能疗者,治之立效,亦不代功。乾隆戊辰大疫,倾囊制药以施,全治不算。七世孙戈仲裁在1982年(时年74岁)将家谱《平湖戈氏儿科世系》赠予林乾良教授。 B05.2
19
发表于 2004-11-27 15:19:41 | 只看该作者

《医史回瞻》

各位麻烦下   1875年间有些什么外科医书  是否能帮我查下  谢谢
如果找到请发个贴  我会来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2:00 , Processed in 0.05772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