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方国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伊尹汤液经》方药与《易》之八卦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10-4 11:05: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方药与《易》之八卦

祝贺!谢谢分享!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11:1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方药与《易》之八卦


谢谢斑竹祝贺
7、“七”为大补方、大六神汤组方法则用药味数
《辅行诀》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
《伤寒论•伤寒例》曰:“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止者,艮也,八卦类象:七为艮、为阳、为山、为土、为鼻、为胃、为止、为阻;而七,在五行,又为火之(成)数,按《汤液经法图》,为阳进之数。
艮卦“ ”,一阳在上,二阴在下。易曰:“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艮乃止也,乃阻也,以动练体,以静养生,动静不失其时则无咎(灾)也。五脏大虚或卒患外感,日可数变,当及时治之,则罕有不愈者也。
考《辅行诀》卷中五脏“大补方”与“大六神汤”等医方十二首,大补方与大六神汤由七味药品组方。故七味药方是以艮卦阳刚之性,以静止之德,以动静不失其时之机用于医药,补大虚以护体,扶阴升阳以匡正,以免隐忍成痼疾。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分再服。”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曰:“太阳病,无汗而小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嘎),甘草泻心汤主之。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一作冷)。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小品》云:虚赢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考《伤寒论》中由七味药物组成的桂枝加葛根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等16方,与《金匮要略》中的葛根汤,甘草泻心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16方,多为补五脏之大虚、固人体阴阳之方剂。故七味药方是以艮卦阳刚之性,以静止之德,以动静不失其时之机用于医药,补大虚以护体,扶阴升阳以匡正,行宣发、收重、清滋、温渗之功效,免而以成痼疾也。
13
发表于 2008-10-4 11:12: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方药与《易》之八卦

谢谢分享!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11:22: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方药与《易》之八卦


谢君竹先生赏识
8、“八”为大阴阳二旦汤组方法则用药味数
《辅行诀》曰:“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可疏忽。”
《伤寒论•伤寒卒病论集》曰:“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顺者,坤也,八卦类象:八为坤、为阴、为地、为土、为腹、为脾、为顺、为载;而八,在五行,又为木之(成)数,按《汤液经法图》,为阴退之数。
坤卦“ ”,内外具阴,纯阴柔体。易曰:“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南丧朋,安贞吉”。坤乃顺也,乃载也,顺而行之则盛,逆而动之则衰,变动不居,厚德载物,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外感之疾,风邪入侵,人体之阴阳因而失衡,阳动则阴病(弱),阴动则阳病(虚),阳病则升阳,阴病则扶阴。
考《辅行诀》卷中“大阴阳二旦汤”医方二首,大阳旦汤与大阴旦汤由八味药品组方。故八味药方是以坤卦阴柔之性,以厚载顺行之德用于医药,扶阴升阳以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曰:“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大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大黄二两。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也。”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柴胡加芒消汤方: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生姜一两(切),半夏二十铢(洗),大枣四枚(掰),芒硝二两。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崔氏八味丸 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崔氏八味丸方: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黄三两。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曰:“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薯蕷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考《伤寒论》中由八味药物组成的葛根加半夏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等5方,与《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崔氏八味丸(古今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本方为仲景采录的其他经方),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肾气丸等5方,多用于伤寒日久、或二经合病、或杂病流转等重症或较重之病。故八味药方是以坤卦阴柔之性,以厚载顺行之德用于医药,扶阴升阳,匡正救危,以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功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伊尹汤液经》极有可能“是按八卦寓意进行组方配药的,即在中医药之辨证论治中,是以八卦数理与卦辞意义来确定每个医方所用药品的味数”的。故白沙游子无闻居士把上述内容归总成一图——《伊尹汤液经八卦方药制度图》(图20),并公之于下: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11:30: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方药与《易》之八卦


谢自然先生

陈抟注《麻衣道正易心法•第七章》曰:“天地万物,理有未明,观于卦脉,理则昭然。希夷注曰:卦脉,为运动流行自然之理也。如观坎画,则知月为地之气;观离画,则知日为天之气;观艮画,则知山自天来;观兑画,则知雨从地出。观叠交,则知闰余之数;观交体,则知造化之原。凡此卦画,皆所以写天地万物之理于目前,亦若浑仪之器也。”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推测,《伊尹汤液经》方剂组方用药从单味至八味不等之原意,大概是中华先祖所初(粗)创的原始医药之代,中华先民在与疾病的争斗中,经过了一个由单味草药(单方)到多味药物(复方)的药品使用过程,即经过了一个由单至复、由粗至精的比较、选择、确定方药疗效的过程,其后再将治疗经验总结并提升到理论(哲学)高度——“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并按八卦寓意进行组方用药,故而后世因此产生了“医易同源”论,此大约是《汤液经》方用药味数多寡的最为合理之解释矣。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乾坤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是故天生神物,圣人格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于是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顺性命之理,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生乎动,而天地鬼神之为德,万物一体之为能,森乎昭著,而无所遁乎易矣”。“八卦定吉凶”,“以定天下之大业”者也,笔者将上述(图16至图19等)四图总结归纳,并绘制而成的《易龙元始太极八卦方位图》(图21)公之于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11:37: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方药与《易》之八卦



陈抟注《麻衣道正易心法•第十二章》曰:“健顺动入,陷丽止说,非特乾坤,六子训释。希夷注曰:非特训释,盖谓不可专于八字上取也,当求之于画象。健谓三画纯奇是,顺谓三画纯偶是,动谓一阳在二阴下是,入谓一阴在二阳下是,陷谓一阳在二阴中是,丽谓一阴在二阳中是,止则一阳在二阴上是,说则一阴在二阳上是。凡有所训,多见于画象。如阖户谓之坤,则姤之初爻是。关(辟)户谓之乾,则复卦初爻是。”
以上之解析虽有牵强之嫌,但笔者以为,在秦火之后的年代里,在以《周易》为“经”的年代里,在把“卦象”作为解释天地万物之行动准则的年代里,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人们会是怎么想而且会是怎么做的呢?况且,自隋唐以来,研究《伤寒杂病论》者不知凡几,释解《伤寒杂病论》者不下数千家,以《易》释《论》者代有其人。故白沙游子如此之解译,虽似牵强,但从研究《伊尹汤液经》、从研究《伤寒杂病论》之角度而言,或可滥竽充数,自成一家之言耳。
自唐代孙思邈“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之论鸣世后,历代医家以易论医,以卦爻辞解释医理方义几成方圆规矩矣。故白沙游子无闻居士认为,此论乃合乎医易同源说,符合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符合国民思维方式,符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原则。
《周易•系辞下》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陈抟注《麻衣道正易心法•第二十七章》曰:“每卦之体,六画便具,天地四方,是为六虚。希夷注曰:初爻为地,上爻为天,二爻为北,五爻为南,四爻为西,三爻为东。天地四方,每卦之体,皆具此义,是为六虚。《大传》:‘变动不拘,周流六虚。’正谓此耳。学者不悟,谓六虚天地四方,乃六画也,殊不知六画乃天地四方之象。此谓纸上功夫,不知落处也。”
陈抟注《麻衣道正易心法•第三十二章》曰:“数成于三,重之则六,其退亦六,是为乾坤。希夷注曰:夫气之数,起于一,偶于二,成于三,无以加矣。重之则为六也。然三,少阳也。六,太阳也。三,春也,六,夏也。从乾之数也,是为进数。其退亦六。三,少阴也。六,太阴也。三,秋也,六,冬也,此坤之数也,是为退数。三画为经卦,六画为重卦者,凡此而已。”
师门前辈无相僧曰:“刘季东汉时代成书的《伤寒杂病论》,其伤寒六经,乃我中华乾坤六兽之简化图是也。”
笔者将在推测复原的《易龙图》之基础上,再经演化并绘制而成的《易龙昆仑六兽五行生克关系图》(图22)与《易龙五行昆仑六守脏腑图》(图23)公之于下,与读者同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11:45: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方药与《易》之八卦



吾中华医药学自商朝医学元圣伊尹著《汤液经法》,至战国医神“扁鹊言医,为方者宗”,著有《难经》,传至汉代,医圣张仲景集中华上古医学之大成而著《伤寒杂病论》,自此,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奠基已基本完成,此后,中华医学之沿袭未见本质的改变。
“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与内因杂病错综复杂及其演变,加以总结,提出了六经分病,八纲辨证的学说思想,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在六经、八纲辨证的基础上,仲景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八法,对疾病进行治疗,奠定了“理、法、方、药”的中医理论基础与临床医学。
“伤寒六经”是中华先人解释生命生理的特殊的认知系统,六经内根于十二脏腑,外接于四时六气,是身体的六大功能单位,也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六条通道。
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因此,综合病之“部位、性质、病机、病势”等方面加以分析、归纳,判别为某经病证,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也是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性质的总概括,八纲即“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阴阳”是辨证之总纲,“表里”是分析病位的纲领,“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八纲辨证贯穿于六经病证治法之中,形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复杂系统。
张圣还提出“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的灵活辨证方法,但由于现在大多数中医生为中医院校毕业生,对中医脉象学已无所适从,而传统师徒授受法已基本消失,因此,多数中医生之“把脉”仅用于心跳计数,故而“舍脉从证,舍证从脉”之法可说已基本失传矣,悲呼哀哉!
笔者以为,对《辅行诀》卷中诸方剂所用药品味数多寡以及用量之研究,实际上是对已佚《汤液经法》的研究,中医方剂之药味与用量,是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早在明清之代,中医药界已意识到方剂的泛滥,单个医方用药的杂乱,想从汉唐之代的方药中找到删繁就简之方法,使中医方药返朴归真,从而达到应如鼓桴之功效。但由于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的简略之述,和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伊尹汤液经法》的隐忍不发,即便是唐代的医药大家孙思邈,已不明就里,在其所撰的《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大量地记载了药品味数超过十味的大方和超大方剂。《伊尹汤液经》组方用药法则之迷失,导致隋唐以后中医方剂学中的处方从简入繁,由易至难,难怪清代著名医药家徐大樁在《医学流源论•书论•〈千金方〉、〈外台〉论》中如是言:“《千金方》则不然,其所论病,未尝不依《内经》,而不无杂以后世臆度之说;其所用方,亦皆采择古方,不无兼取后世偏杂之法;其所用药,未必全本于《神农》,兼取杂方单方,及通治之品。故有一病而立数方,亦有一方而治数病。其药品有多至数十味者,其中对证者固多,不对症者亦不少,故治病亦有效有不效。大抵所重,专在于药,而古圣制方之法不传矣”。
如何提高中医药临床诊治疗效,对中医方剂的删繁就简,去芜存真,以及方剂药品用量的确定,使之返朴归真等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从《辅行诀》所载的《汤液经方》中,从张机的《伤寒杂病论》中或可找到真正之奥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方药与《易》之八卦


陈抟注《麻衣道正易心法•第二章》曰:“六画之设,非是曲意,阴阳运动,血气流行。希夷注曰:阴阳运动,若一阳为复,至六阳为乾。一阴为姤,至六阴为坤是也。血气流行,若一六为肾,二为肺,三为脾,四为肝,五为心,始生屯。屯而为蒙,养蒙为需之类是也。卦画凡以顺此理而已。”
陈抟注《麻衣道正易心法•第四十一章》曰:“易道弥满,九流可入,当知活法,要须自悟。希夷注曰:《易》之为书,本于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何适而非阴阳也?是以在人惟其所入耳。文王、周公以庶类入,宣父以八物入,斯其上也。其后或以律度入,或以历数入,或以仙道入,以此知《易》道无往而不可也。苟惟束于辞训,则是犯法也,良由未得悟耳。果得悟焉,则辞外见意,而纵横妙用,唯吾所欲,是为活法也。故曰:‘学《易》者当于羲皇心地中驰骋,无于周、孔言语下拘挛。’”
“羲皇易道,包括万象”,见卦而知《易》道,观象以察其理,审画而明其义,信乎医即易,易即医也。
陈抟启发道藏之秘《易龙图》,融合中华儒、释、道三家学说,开启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其道教丹道思想主张性命双修,养生内炼,澄思息虑,调气入静,顺应大道,以传统的道家学说为核心,吸收儒家,释家的思想,构成一套内丹修炼系统(理气)理论,为宋元之代道教内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亦在点化后世习医者务以练气为根基,从而能“神通万变,智通万事”。故明•张介宾在《类经图翼•太极图论》中曰:“理气阴阳之学,实医道开卷第一义,学人首当究心焉”。
中华医学始终以“治未病”为医药证治之指导思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今九窍闭塞……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是吾中华医药学术思想之精粹,辨证施治,使病者很快恢复健康之“治已病”,是吾中华医药学术思想之医疗实践。医易同源,是古今中医药界人士之共识。笔者以为,《龙图》是中华易学之源头,也是中华医学之源头,亦是中华武学之源头。大矣哉,《龙图》是也!
19
发表于 2009-3-5 13:35: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方药与《易》之八卦

为什么图都看不到啊?

-=-=-=-=- 以下内容由 狂草王2009年03月05日 01:36pm 时添加 -=-=-=-=-
很想学习,可惜看不到图,真是急死个人
20
发表于 2009-3-5 15:17: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伊尹汤液经》方药与《易》之八卦

方老师,能不能给末学传一下图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8:37 , Processed in 0.20708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