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如何解读《扁鹊脉法》记载的牢脉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4-6 20:40: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解读《扁鹊脉法》记载的牢脉

我从小就练 我从小身体不好
十一二岁 练吐纳 练采气 后来练大小周天
五禽戏之类的也练过
现在练大成拳的站桩
虽说功夫不怎么地吧 也算练过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0:45: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解读《扁鹊脉法》记载的牢脉

下面引用由薄涛2007/04/06 01:24pm 发表的内容:
其实《脉经》里的革脉,是继承了前人的观点
比如《脉经*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
------直接引自《金匮》
下 ...
薄涛老师说得很对,《脉经》里的革脉是继承了前人观点,在《金匮*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以及《伤寒论*平脉法》中,确有对革脉的论述,但是,张仲景所说的革脉和王叔和所说的革脉,虽然文字不同,其实际意义却完全相同。对此,哲医曾专门进行过考证,并在《河北中医药学报》发表过专题论文。
哲医还发现,在现存于世的古典文献中,最早记载革脉的是《内经》,比如,“浑浑革至如涌泉”,此革字,即革脉的最早记载。这是说脉象由“浑浑”之象转变为“如涌泉”之象。
以上三家文献对革脉的记载,文字都不一样,但所表达的实际意义却完全一样。哲医在《河北中医药学报》发表的专题论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考证。
革脉和牢脉,是哲学思想在脉学领域的完美体现。《脉经》开篇所说的革脉,本来就是革脉,王叔和深谙脉法,不会搞错的。并且,《脉经》开篇只有革脉没有牢脉,这是非常符合哲学原理和脉学原理的。这是脉学发展到独立专科的体现。
13
发表于 2007-4-6 21:18:2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解读《扁鹊脉法》记载的牢脉

[这个贴子最后由薄涛在 2007/04/06 09:19pm 第 1 次编辑]

对 是脉要精微论篇

愿闻其详
14
发表于 2007-4-6 21:29: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解读《扁鹊脉法》记载的牢脉

李时诊《濒湖脉诀》:诸家脉书,皆以革脉为牢脉,故或有革无牢,或有牢无革,混淆不清

革 牢二脉 本就是千古疑难
人皆革为牢
或曰 错简
想听听哲医老师有何高见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22:3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解读《扁鹊脉法》记载的牢脉

下面引用由薄涛2007/04/06 09:29pm 发表的内容:
李时诊《濒湖脉诀》:诸家脉书,皆以革脉为牢脉,故或有革无牢,或有牢无革,混淆不清
革 牢二脉 本就是千古疑难
人皆革为牢
或曰 错简
...
呵呵,薄涛老师,我没高见,只是对历史和历史文献的考据,可从根本上解开这一千古疑难。
16
发表于 2007-4-7 12:36: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解读《扁鹊脉法》记载的牢脉

我的气功理论 和经络学要比一般的气功师深
对气的研究也不会想他们那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不会出现那样的偏差
17
发表于 2007-4-7 20:34: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解读《扁鹊脉法》记载的牢脉

难道练气功一定要有经络疼痛及口腔溃疡退皮吗?
你体验过 骨肉分离没有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22:21: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解读《扁鹊脉法》记载的牢脉

下面引用由薄涛2007/04/06 09:18pm 发表的内容:
对 是脉要精微论篇
愿闻其详
《扁鹊脉法》所说“脉当得沉细,而反浮大牢者”,其中,“浮大牢”,是说浮大之脉没发生变化。浮大与沉细相对应。
19
发表于 2007-4-12 12:1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解读《扁鹊脉法》记载的牢脉

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开此谜,我觉的应当首先认识这六个字~!“来、去、举(上)、按(下)、止、至”此六字,为求脉宗旨,确定其含义,定其名,对认识脉象及临床都有实际意义。
20
发表于 2007-4-12 21:02: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解读《扁鹊脉法》记载的牢脉

恢复正题
-=-=-=-=- 以下内容由 哲医 在 2007年04月07日 11:41pm 时添加 -=-=-=-=-
以下这段话,专对薄涛老师说:革与牢者,动与静也。此乃哲学原理在脉学的体现。
在疾病过程中,脉象随疾病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此为革。若疾病虽有变化但脉象不变,此为牢。从〈内经〉起,至〈脉经〉,乃至〈千金方〉,皆如此。故〈扁鹊脉法〉说:“浮大牢者死”。故〈脉经〉和〈千金方〉都说:“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从〈脉经〉以后,对革脉和牢脉的解释,因年代久远,逐渐出现了错误。这一错误,导致了脉诊在其他方面的很多错误。
在诊脉过程中,如果脉象发生了变化,自然就没牢脉了。如果脉象没发生变化,自然就没革脉了。这是〈内经〉所谓“切脉动静”的一个重要方面。按哲学原理,革脉和牢脉保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脉经〉在筛选和制定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时,只保留了革脉。因此,〈脉经〉开篇所说的革脉,并不是指牢脉,而是确实是革脉。
-=-=-=-=- 以下内容由 哲医 在 2007年04月07日 11:50pm 时添加 -=-=-=-=-
薄涛老师:
〈扁鹊脉法〉所说:“病若吐血而复鼽衄者”,是患者反复失血,在这种情况下脉若沉细,说明出血性调节机能尚可,故曰当得沉细。若患者原来的浮大之脉不发生变化,古人称其为“浮大牢”,说明出血性调节机能很差,故曰死。牢者,牢固不变也。〈脉经〉和〈千金方〉对三部脉革主生主死的解释,亦同此理。
-=-=-=-=- 以下内容由 哲医 在 2007年04月07日 11:54pm 时添加 -=-=-=-=-
关乎生死大事,不得不明辨。孟子曰:吾岂善辨哉,吾不得已矣。
-=-=-=-=- 以下内容由 哲医 在 2007年04月08日 02:24pm 时添加 -=-=-=-=-
《脉经》说:“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其中,有似沉伏,是说脉象的变化好象由沉变伏或由伏变沉。实大而长微弦,是说脉象的变化好象由“大而长微强”变为“大而长微弦”或由“大而长微弦”变为“大而长微强”。在《脉经》中所谓“实”脉,是由“大而长微强”构成的。
《脉经》对革脉的解释,是举了两个例子,通过举例说明脉象的变化即为革脉。故曰“有似”。《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也是举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14:24 , Processed in 0.05609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