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观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12:34:28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这个贴子最后由杏林观秋在 2006/09/05 00:3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6/09/05 00:39am 发表的内容:
春三月,此为发陈。……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杏林观秋先生费了不少心思对此作出注解,可否举例谈谈如何运用吗?
不知道先生是指哪方面的应用?也许这个讨论可以继续深入!!
[color=#0000FF]四气调神讲的是我们在四气中如何调整我们的神,以与天地之神相一致,从而达到“苛疾不起”及“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的目的。
具体的操作及措施,内经原文已经有详述——[color=#FF4500]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具体的可能出现的后果内经原文也有论述——[color=#FF4500]1、逆之则伤肝;2、夏为寒变;3、奉长者少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19:30:57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这里面有几点,一直没有能够较好地理解……郁闷ing……
在这里提出来希望大家能够指点迷津!
1、“以使志生”——该怎么来理解?
2、“养生之道”——该怎么来理解?
13
发表于 2006-9-5 23:28:39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下面引用由杏林观秋2006/09/05 00:34pm 发表的内容:
不知道先生是指哪方面的应用?也许这个讨论可以继续深入!!
四气调神讲的是我们在四气中如何调整我们的神,以与天地之神相一致,从而达到“苛疾不起”及“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的目的。
具体的操作及措施,内经原文已经有详述——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具体的可能出现的后果内经原文也有论述——1、逆之则伤肝;2、夏为寒变;3、奉长者少
既然先生云“四气调神讲的是我们在四气中如何调整我们的神,以与天地之神相一致”,那么请问先生:中风(脑梗塞)、所谓的乙肝大小三阳如何处置呢?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20:39:05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这个贴子最后由杏林观秋在 2006/09/06 09:01pm 第 1 次编辑]

惭愧!
未曾深思,现勉力试之,望先生鉴而勿责!

“乙肝大小三阳”在病人而言其病因或湿、或热、或虚、或淤;其病位或肝、或胆、或脾、或三焦、亦可累及肾,如此繁复,确不易着于头绪。愚在此抛之瓦,望引之以玉。

[color=#0000FF]对于乙肝病人或可执此事实——1、总有邪在;2、总而言之邪在三阴脏及少阳。

那么在春三月而言:
1、邪或有碍于阳气之生、或升,或有碍于精气之疏、舒,或有碍于旧陈之推之逐(或有碍于新之化、之成、之收、之藏不在春三月所论之范围)。而人之身、人之精气适以疏、舒、俞为其性而“推陈出新”之势彰也,精气所起自肾而肝也,其特点以“渐”为要。如是则1)对于乙肝之邪或益于推而逐之;2)对于人身之精气或宜于疏而扶之;3)其操作之要或应以“渐”而论之,以顺从于春三月人身之精气渐生的特点。
2、人身之精气起于肾而旺于肝,乙肝之病总在三阴或少阳——而三阴及少阳正“推陈出新”也,其中少阳为“枢”。所以1)春三月或应助其新之出,旧之逐也——此或有益于乙肝之邪的推逐;2)三阴之中木为水子,木胜脾土,所以春三月或应视三阴之虚实宜忌而或制之、扶之等;3)春三月少阳之气盛也,或益于人身少阳之“枢”,或可助之。
浅陋之见,望得先生之指正!
对于“中风(脑梗塞)”,恭听先生论道
15
发表于 2006-9-6 20:57:02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论道不敢。姑且胡说一下:总原则就是“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目前社会上说的“乙肝”,
到底是不是病呢?
依我看不是。
乙肝病毒与感冒病毒一样,
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病。
“乙肝”发病的前提常常是身体疲劳。
那么多的大小三阳患者难以转阴,根源何在?
一,这些患者不能做到避免过劳;
二,乱吃药,加重胃、肠、肝、肾的负担。
那么应当怎么办呢?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宜生而不宜杀,宜予而不宜夺,宜赏而不宜罚。
《素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中风患者,多数是非死则残。虽然说社会上有不少偏方、针灸等许多方法,并且说效果如何如何显著,但事实是偏瘫卧床不起的人更多,甚至复发不断。为什么?个人认为,是药三分毒,特别是西药,更是加重了胃肠肝肾的转代谢负担。如此“杀之、夺之、罚之”,怎能康复?
中风患者,在没有生命危险的前提下,应当是“宜生、宜赏、宜予”,以养、练为主。
不知当否,请指正。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21:11:37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这个贴子最后由杏林观秋在 2006/09/06 09:12pm 第 1 次编辑]

受教……希望先生继续深入……
本人愚钝,有一点不是太明白——“四气调神”的根本目的是“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现在病人之“乱”、之“病”已起,不治可否?
“不治”的具体措施又该怎样?
“治”的原则又该怎样?
17
发表于 2006-9-6 22:02:34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五行貴在平衡
平衡則無病
病則調回平衡
調法
導引、行氣、蹺摩、灸、針刺、飲藥
18
发表于 2006-9-7 00:04:42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下面引用由杏林观秋2006/09/06 09:11pm 发表的内容:
受教……希望先生继续深入……
本人愚钝,有一点不是太明白——“四气调神”的根本目的是“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现在病人之“乱”、之“病”已起,不治可否?
“不治”的具体措施又该怎样?
“治”的原则又该怎样?
人的本身就有一定的自我康复能力。所谓“正胜邪退”,虽然病人之“乱”、之“病”已起,对于中风患者,在没有生命危险的前提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以养、练为主。补、泻之物,不一定要到药店去买,有《素问》为证:“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14:09:26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这个贴子最后由杏林观秋在 2006/09/07 02:17pm 第 1 次编辑]


1)“中风患者,在没有生命危险的前提下”
[color=#0000FF]中风(脑梗塞)患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1、梗塞血管供血区的缺血;2、缺血区水肿;3、缺血区组织细胞水解;4、缺血区周围组织细胞受水肿挤压继发性缺血;5、缺血区周围组织细胞受细胞毒素刺激引起水肿范围扩大;6、缺血区周围组织细胞水肿消退;7、缺血区组织细胞机化;8、缺血区机化组织消融、吸收。
相对应,患者的病情亦有一个由轻到重,再逐渐恢复的变化。
[color=#0000FF]另外由于缺血区所在的部位及缺血范围的不同,显然对于疾病的预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总是病情相对较轻。例如:一个发生在靠近生命中枢的梗塞,其本身并不直接导致生命中枢的病变,在最开始也可以表现为病情非常轻,但是随这个病的逐步发展——也许将导致生命中枢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color=#0000FF]这么看来,一个脑梗塞患者,其最开始的症状及病情的危重程度根本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换而言之我们如何去把握病人的病情——是否有生命危险?
2)中风之发,邪实已在!
[color=#0000FF]不用毒药攻伐,邪气如何而出?若机体之正气能祛此邪,当不至于发病——如是则该如何扶宜正气,如何祛逐邪气?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期望通过这样来使正气恢复而祛邪,也许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如何来使这个进程缩短?
3)“人的本身就有一定的自我康复能力”
中风患者之能够康复必须要有这样的条件:
[color=#0000FF]1、在病情的极期,也就是“4、缺血区周围组织细胞受水肿挤压继发性缺血;5、缺血区周围组织细胞受细胞毒素刺激引起水肿范围扩大”阶段,不至于有生命危险,那么不用“毒药”,该如何来保障?
2、在病情的恢复期,要尽可能促进受损功能的恢复,不用非常手段(针药砭石等等)如何促进恢复?
期望先生解疑释惑!
20
发表于 2006-9-7 17:27:50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辨病
難就難在辨病程
辨緩急
所以"脈診"很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8 02:46 , Processed in 0.06440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