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黄岐建中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医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兼论《难经》之非是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3-8-15 22:02: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兼论《难经》之非是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3/08/19 07:54am 第 2 次编辑]

您的说法是发自内心的!我的说法同样也是。
《易经》的上卦下卦与内卦外卦皆是一理,确为事实;然而这只是在直观的层面上成立,譬如我们是站在地面上的,这时候可以说,宇宙卫星升上了太空(升),也可以说宇宙卫星飞出了大气层(出),这个时候,“升”就是“出”。但如果您客观一点,不要置身其中的看问题,譬如,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不要以一己之上下判断问题,而是想象着站在地球之外讨论问题(譬如在月球上),就只能说卫星飞出了大气层,而不能说卫星是飞上(或飞下)——不能以自己的“头朝上”来看问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在描述机体的气血出入的时候,鉴于以心脏为中心的内外循环这一事实,只能客观地描述它,因为我们不是站在心脏的上边,而是位于客体的心/身的外边,而只能以出入论之。
就以动脉的血液向外流出而言,心脏之上,动脉的外出的就是上行的,而在心脏之下,同样是动脉的外出,就是向下的了。两者同样是动脉的出,若竟以“向上的”为阴/“下为阴”来认识,就只能把上升的动脉说成是阴,而把降主动脉的出说成是阳了。阴阳的歧义,因而丛生:若躺倒了,竟或翻了个跟斗,阴阳就变换了,这种“不确定性”,在“概念”或者是“定义”而言,是不允许的。
若以出入论阴阳,上述的以一己之上下而变换的阴阳就不会出现了。呕吐是阴的过于外出,下泻还是阴的过于外出,吐与泻,其理一也,万不可以为,吐是阴的上升而泻就是阳的下降,因为,吐和泻,都只能使病人变虚,所谓“阴道虚”,“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阴胜则寒”,而不能说上吐可以致虚、而下泻反可以使人壮实!
因为,对病人而言,虽然脚踩的是地、头顶的是天,而天地无非“外”,归天还地,都是离我而去,都是“失”。
而不能说,归天的是“失”,落地的反而是“得”。
“来是come去是go”,来者为实,去者为虚。来的多去的少,就会逐渐变实:阳道实;离去的多来入的少,就会逐渐变虚:阴道虚。人体的物质是内外出入的,又怎么可以升降论出入?更不可以升降论虚实!阴阳就是这么个道理,唯如此才可以言阴阳所导致的虚实。
唯如此,才可以言“阳道实,阴道虚”“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唯如此,阴阳才可以和虚实“挂上钩”。
道理只能讲这些,“悟“,从心从吾,“悟”者只有靠“吾心”,也就是您自己的“心”。
还有不明白的,可参本论坛的“‘物必先腐,然后虫生’,中医阴阴理论亟待完善!”一文。谢谢参与!
12
发表于 2003-8-17 13:51: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兼论《难经》之非是

不错:“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但却可做到心灵相通,这也就是“形式”逻辑无能为力之处。
一个同学问我“左为阳,右为阴”对否,回答是也对也不对。但因为这个论点未加限制性前提。我靠诉他: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说中医是圆的,意既怎么都能说通,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其实中医的确定性远较西医严格,但问题是很多人不讲究、不懂、甚至故意不说这个限制性的前提。
13
发表于 2003-8-18 20:15: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兼论《难经》之非是

下面引用由心无所住2003/08/17 01:51pm 发表的内容:
其实中医的确定性远较西医严格,但问题是很多人不讲究、不懂、甚至故意不说这个限制性的前提。 ...
善于心思者,此之谓也!
阴阳互交,合而为一。只有互动,才有生气,而这个合而为一,的"一",就是心无所住先生所说的限制性的前提。
14
发表于 2003-8-27 22:17: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兼论《难经》之非是

  中医的确定性远较西医严格!
  为当今左右逢源之“中医”作一棒喝!医门狮子吼是也!
15
发表于 2003-12-30 21:13: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兼论《难经》之非是

简单来讲阴陽就是事物定性的外延
16
发表于 2003-12-30 21:26: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兼论《难经》之非是

还有定位
17
发表于 2006-8-11 22:47: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兼论《难经》之非是

下面引用由黄岐建中汤2003/07/27 00:49am 发表的内容:
阴阳寒热的一派?其理阴阳必不能共处,适若冰炭,判若水火,是寒就不是热,是热就不是寒,适若南北之必分立,春秋之不同时,又怎可言阳生阴长之理?阳入得多,阴才能出得多,反之亦然,这才是阴阳之理,才可以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义/仪,所以当问起“最重要的,这对中医阴阳学说的认识发展有什么好处”时,回君的应是:唯“阳注于阴,阴满之外”的“阴阳相贯如环”正理,才可以演四时五行之经义,而这正是其它阴阳邪说所不能的。
仪:活机人体之仪,模型、图景、影象图景之仪。
内经,用现代语言表达,是对仪(模型、影象图景)的语言的描述,现代人似乎没有全面认识

-=-=-=-=- 以下内容由 2006年08月11日 10:48pm 时添加 -=-=-=-=-
18
发表于 2007-7-20 01:07: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兼论《难经》之非是

19
发表于 2008-8-5 06:1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兼论《难经》之非是

真言
20
发表于 2009-2-24 12:05:0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兼论《难经》之非是

太好了,谢谢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16:42 , Processed in 0.05271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