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孙曼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8-3 20:18:17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王亚当2006/08/02 11:12pm 发表的内容:
以我等现在的罗嗦说法,这是典型的风中络滞之证,桂枝加附子汤不知要多有效了,难道孙楼主说这是仲师受历史的限制,而出了错误?!
请你不要写“我等”之类的词语,我看了就觉得有点被你拉下水的感觉。
这句话请改一下如:以王亚当现在的罗嗦说法,这是典型的风中络滞之证......
等一下,“风中络滞之证”???你没问题吧?
12
发表于 2006-8-4 09:03:03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应当说,在仲景所处的那个时代,在治法、用药上还是相对比较重视扶阳的,养阴法的进一步发展那是以后的事,特别是温病派崛起后,才有长足的发展。

-=-=-=-=- 以下内容由 向春涛2006年08月04日 09:03am 时添加 -=-=-=-=-
13
发表于 2006-8-4 11:44:02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向春涛2006/08/04 09:03am 发表的内容:
应当说,在仲景所处的那个时代  ...

好久没见到你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8-4 13:31:23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欢迎各位同仁对于本文的讨论!
   “这一条学生反复思索,至目前仍不明就里。
    按本条之意,“太阳病,发汗”,若为桂枝证用桂枝发汗,或麻黄证用麻黄发热,都为正治,若为正治,则不会出现一系列变证。变证之一是,汗“遂漏不止”,或为麻黄证而用桂枝发汗,以桂枝辛温,解麻黄之证,只会见无汗而壮热不止的变证,不会汗出不止。因此,此条当为桂枝证而用麻黄发汗,桂枝证,“发热、汗出,脉浮缓”,此卫虚而营实之证,风邪深入肌腠而蒸汗外出。今以麻黄发汗,营卫俱虚,表阳更虚,而邪尚在,故汗出不止。汗出不止,而亡津液,津液外亡则无小便可排而见小便难,体内津液不足,则不能濡养筋脉,而四肢微急,以肌燥故难以屈伸。同时,大汗伤阳,表阳虚微而不制水,故见汗出不止。
    津液虚为阴虚,汗出不止而阳虚。此阴阳俱虚之证,或者阴虚更甚于阳虚。此时仲景以辛温之桂枝汤加附子,就不怕亡阴吗?”
    以上为“仲景就不怕脱阴吗?”原文。以下才是我的评论。因字号限制,眉目可能有些不清楚。原文请见伤寒论坛理论探讨栏,目前仍在讨论中,大家可以浏览。
    《伤寒论》第20条的病机,是过汗伤阳。表阳虚弱,失去卫外功能,故漏汗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曲伸”者,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虚弱,不能施化营阴,仍以亡阳为病机之本。
     本文指出了眀清以来所形成的阴阳并重的观点与仲景时代的崇阳抑阴观点的差异,认为应以《伤寒论》崇阳抑阴观解读原著,而不应以后世的病机学说解释原著。因此,这里也就谈不上“孙楼主说这是仲师受历史的限制,而出了错误”。至于那一种观点更能反映临床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就人体生理而言,阳气为生命之根本所在。就病机的转化归宿言,阳为本,阴为末,这是不言而喻的。因而《伤寒论》的病机观,更能反映临床实际情况。笔者早年曾治一女患者,阳黄发热一月余,身目黄染,呕逆倦怠,高烧口干,面赤溲短。予苦辛宣降化湿法加生石膏,次日烧退后减去石膏。二十余日后,诸证均愈,惟目黄不能尽消。细察之,面色灰滞而暗,小便清长,脉左手沉细微,右沉弦。遂毅然改予附子理中汤,数剂目黄尽退而愈。余听鸿说:“热病不服温补,断不能收全功”(见《诊余集》)。此案以石膏开手,以附子收尾,可为余氏此言一注脚。
15
发表于 2006-8-4 15:40:33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阴津外泄,用阳药固摄阴津.遂漏不止,脉必见沉象.若不加附子,恐见阳气欲脱之危候.
若用重剂桂枝汤加附子,确实有阴伤之弊.
初学者浅见~
16
发表于 2006-8-6 16:51:34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kankan
17
发表于 2006-9-17 15:16:02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这篇文章及其观点在民间中医遭到了强烈的批判和反对!民间中医观点偏狭以至于不可思议.

http://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6080&fpage=1
18
发表于 2007-7-20 00:58:38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12:56 , Processed in 0.10827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