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感 冒 新 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7-14 20:16: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感 冒 新 论

看来对于感冒的概念范围我们是有所不同了,你的“感冒”的概念的外延是过于宽了些吧。
另外,对于你所附医案的预后,你还是再核实一下为好。

-=-=-=-=- 以下内容由 王亚当2006年07月14日 08:29pm 时添加 -=-=-=-=-
当然 ,我可以就我上帖的生硬口气表示歉意。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7-14 20:3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感 冒 新 论

下面引用由王亚当2006/07/14 08:16pm 发表的内容:
看来对于感冒的概念范围我们是有所不同了,你的“感冒”的概念的外延是过于宽了些吧。
另外,对于你所附医案的预后,你还是再核实一下为好。

王版主是否认为【不同宿疾感冒证治】不能当做感冒来治疗?但在临床上病人往往以感冒为主诉,所以我也将其列入感冒证治。这一点,可以根据病情主次来决定是先治外感,还是先治宿疾。

这两个病案的预后我向您介绍一下:
病案一确已治好,因为病人一家经常来看病。
病案二症状基本控制,还有咳嗽咳痰的症状,但已不很严重(病人既往史:有“慢性气管炎”二十余年,六剂药不可能完全消除症状)。王版主可能也很清楚,有些病人往往病情能够忍受即不愿再服药。
13
发表于 2006-7-14 23:10: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感 冒 新 论

下面引用由王亚当2006/07/14 08:16pm 发表的内容:
看来对于感冒的概念范围我们是有所不同了,你的“感冒”的概念的外延是过于宽了些吧。
另外,对于你所附医案的预后,你还是再核实一下为好
问一下,王版主:你的“感冒”的概念是怎样的?
“对于你所附医案的预后,你还是再核实一下为好”是什么意思?你对这两个病人很了解?你是主治?
我对你的讲话也可以这样问的,如:你所提问的问题有没有经过脑子思考后再提出来的?
很不好意思,我说话比较直,对一些人不喜欢拐弯抹角。
14
发表于 2006-7-15 18:10: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感 冒 新 论

我们西医说过内不治喘,这是临床经验的总结,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些感冒貌似简单但是治疗起来是蛮棘手的来。楼主的帖子我读了,谢谢。
15
发表于 2006-7-15 20:03: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感 冒 新 论

下面引用由泰然居士2006/07/14 06:56pm 发表的内容:
(3)我将一般笼统论述的“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独立成为【不同体质感冒证治】,更有利于理解和指导临床,又一“新”;
有新意,比较恰当而准确的反映了气虚感冒与阴虚感冒的固有内涵。气虚感冒似可以理解为气虚(体质)+感冒,阴虚感冒似可以理解为阴虚体质+感冒。
16
发表于 2006-8-20 11:45: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感 冒 新 论

谢谢……
本人认为论坛应该多些这方面个人的总结。
非常感谢楼主!
17
发表于 2007-6-21 17:49:0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感 冒 新 论

感冒新论总结药物与方剂适合临床应用。可是四时感冒分为表证与里证和半表半里证尚未完整。如夏季感冒兼腹胀兼有湿热或表里同病。新加香茹饮与半夏泻心汤等是否有所思考采用在内。总之中医治感冒一般是西医无效情况下而求治、证情较复杂、兼挟证偏多。供参考。
18
发表于 2007-6-21 23:16: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感 冒 新 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游郎中在 2007/06/21 11:18pm 第 1 次编辑]

楼主将其临床经验无私地献出,以供大家学习,讨论,在此我表示感谢。但对第二个病案的治法,值得探讨。此证乃新邪(寒邪)引发宿饮无疑,楼主的治法思路上是不错的,就是用在遣方用药上不是很理想。致使在方中用药庞杂,疗效一般。此证应分两部而治,先用小表龙汤加减治其新邪,(三剂左右)后再以苓桂术甘汤加味治其宿饮。在加味时,要抓住主要兼证,加一、二味即可,否则就不是什么药简效宏了。个人看法,还望各位高人指教!
19
发表于 2007-6-22 08:26: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感 冒 新 论

建議看一下王唯工博士的"氣的樂章"
裡面也有論感冒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20:51: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感 冒 新 论

下面引用由hulaiyuan2007/06/21 05:49pm 发表的内容:
感冒新论总结药物与方剂适合临床应用。可是四时感冒分为表证与里证和半表半里证尚未完整。如夏季感冒兼腹胀兼有湿热或表里同病。新加香茹饮与半夏泻心汤等是否有所思考采用在内。总之中医治感冒一般是西医无效情 ...
谢谢指教!的确要做到很全面,没有遗漏是很难的。诚如您所说,“证情较复杂、兼挟证偏多”,若一一条分缕析,非一篇文章所能包括。不知先生能否补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9 06:37 , Processed in 0.09147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