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再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古水流介绍几位福建老乡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1-31 15:04:13 | 只看该作者

给古水流介绍几位福建老乡

我不知道再来做的是有用功还是无用功,我看是后者:)
12
发表于 2008-1-31 15:18:18 | 只看该作者

给古水流介绍几位福建老乡



[color=#A52A2A]怀海大师──百丈怀海创清规
怀海大师,生于公元七二○年,归寂于八一四年,祖籍福建长乐。早年依潮阳西山慧照出家,后又从衡山法朝受具足戒,因叹自己学识不足,独往安徽庐江浮槎寺阅读藏经多年。后听说马祖道一在江西南康龚公山宣讲佛法,即前往参学,因其设问质疑,聪慧好学,颇得马祖道一的器重,遂为马祖道一之徒,得以成为其门下「三大士」之一。马祖道一圆寂后,怀海大师前往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住大雄山开法讲经。四方闻讯,奔凑而至。门下上首弟子有沩山灵佑、黄檗希运,后世禅宗五家之沩仰宗和临济宗便由此而出。大雄山岩峦高峻,又称为百丈山,怀海大师在传播禅风二十余年,故人称「百丈怀海」。
13
发表于 2008-1-31 15:21:50 | 只看该作者

给古水流介绍几位福建老乡



[color=#A52A2A]溈山靈祐大師──溈仰宗開宗祖師

    靈祐(公元七七一──八五三年),俗姓趙,福建長溪(今福建霞浦)人。靈祐十五歲依建善寺法常(又作「法恆」)出家,法常為其取法名靈祐,寓神靈保佑之義。靈祐十八歲到杭州龍興寺義賓處求法,研習大小乘經典,二十歲受具足戒,後入天台山參訪大德,遇寒山、拾得,寒山對靈祐有「千山萬水,遇潭即止」的授記(《宋高僧傳》靈祐本傳),靈祐於是依言前往江西泐潭參訪百丈懷海。
    從北宋開始,禪宗初學者入門必讀「佛祖三經」,所謂「佛祖三經」指的是《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和《溈山警策》。《溈山警策》全文由散文、韻語組成,闡述人生無常和實踐出家入道之要旨,言簡意賅,文成之後,一時洛陽紙貴,風行禪林。北宋仁宗時代守遂禪師為「佛祖三經」作注,《溈山警策》流傳更為廣泛,乃至遠傳朝鮮和日本。那麼,是誰寫下如此重要的著作堪與《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併列,而為後世學人所推重?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溈山靈祐大師。
14
发表于 2008-1-31 15:29:21 | 只看该作者

给古水流介绍几位福建老乡



  [color=#A52A2A]黃檗希運大師──承繼洪州開啟臨濟
    黃檗希運,福建福州人。幼年在洪州高安(今江西南昌高安)的黃檗山出家,後因酷愛這個地方,開宗說法時便以黃檗名世,世稱黃檗禪師。黃檗希運禪師秉性端凝,學通內外。從懷海禪師處得法後,曾應唐朝重臣裴休之邀住持洪州(今江西南昌)龍興寺,聚眾千數,禪風大盛。後裴休鎮宛陵(今安徽宣城),建寺,迎其說法,日夕請法,並將他的語錄編集成《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和《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各一卷行世。黃檗門徒眾多,最著名的是臨濟宗的創始人義玄,向來享有「臨濟喝,德山棒」之美譽。由於其機鋒銳利,禪風活潑,至清代以後此宗乃為禪法之主流,有所謂「臨天下、曹一角」之說。
15
发表于 2008-1-31 15:42:17 | 只看该作者

给古水流介绍几位福建老乡


[color=#A52A2A]南宋提刑宋慈
    宋慈,字惠父,福建建阳人。据南宋文学家、宋慈挚友刘克庄所撰《宋经略墓志铭》记载,宋慈生于南宋光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卒于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享年六十四岁。著作《洗冤集录》.
16
发表于 2008-1-31 15:48:59 | 只看该作者

给古水流介绍几位福建老乡



  [color=#A52A2A]陈修园
    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卒于道光三年(1823)。陈修园自幼一边攻读儒经,一边学医,曾拜泉州名医蔡茗庄为师学医。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举,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职,在任上曾自选有效方剂救治水灾后罹患疫病的百姓。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病告归,在长乐嵩山井山草堂讲学,培养医学生,一时学医弟子极多。陈修园一生著作极多,多为开蒙普及读物。有《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从众录》、《灵素节要浅注》、《时方妙用》、《女科要旨》等。[color=#DC143C]在学术观点上陈修园是典型的尊经崇古派。
17
发表于 2008-1-31 15:53:28 | 只看该作者

给古水流介绍几位福建老乡




[color=#A52A2A]杨士瀛
    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生卒不详,三山(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习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典医籍及历代医学名著研究颇深,在脉学、伤寒、儿科及内科杂病方面有一定成就,所撰《伤寒类书活人总括》7卷,乃总括张仲景《伤寒论》及朱肱《类证活人书》,并参附自己的学术见解而成,每条都冠以歌诀,便于后学记诵,其《亡斋直指方论》26卷,融会前人效方及自家经验,据证释方,对内科杂病证治作了综合论述,示读者以规矩准绳。后世将以上三书合刊,名为《杨仁斋著作三种》。除此之外,杨氏还撰有《医学真经》、《察脉总括》等,今佚。
18
发表于 2008-1-31 15:58:08 | 只看该作者

给古水流介绍几位福建老乡



[color=#A52A2A]苏颂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原籍为泉州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因同安旧属南安县,故有称其为南安人。苏颂之父苏绅是仁宗朝有名的文字侍臣。曾为官润州丹阳(今属江苏),死于任上,苏颂因随父徒居丹阳,故亦自称丹阳人。
    [color=#DC143C]苏颂幼承家教,勤于攻读,深通经史百家,学识渊博,举凡图纬、阴阳、五行、星历、山经、本草无不钻研。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苏颂作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贡献是对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
    苏颂在馆阁期间,曾与掌禹锡等人奉诏校注《开宝本草》,在编修过程中,苏颂等建议编撰绘有药图的本草书与《嘉祐本草》并行。这一建议很快得到朝廷批准,仁宗敕命由苏颂主持其事。苏颂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他考虑到“考证群书,资众见则其工易就;论著文字,出异手则其体不一”,对全书关于形态描述的均予著录,其中虽有与旧说相背的,但亦予保留。若与文献有联系者,即以形类相假而归附之。还搜集了许多民间习用药,附在功用相同的药物条件之下,终于在嘉祐六年(1061)编成此书。
19
发表于 2008-1-31 16:17:10 | 只看该作者

给古水流介绍几位福建老乡



[color=#A52A2A]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称晦翁),别称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县)。南宋儒家学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闽学”的创始人。
    在经学方面,朱熹有许多著作,如:[color=#DC143C]《易》有《周易本义》、《易启蒙学》、《蓍卦考误》、《易传》、《古易音训》、《损益象说》、《易答问》、《朱文公易说》等;《书》有《书古经》、《书传辑说》、《书说》、《文公书说》、《书经问答》等;《礼》有《仪礼经传通解》、《仪礼经传图解》、《朱子井田谱》、《礼记辩》、《仪礼经传通解续》、《朱子礼纂》等;《孝经》有《孝经刊误》、《孝经存异》;《四书》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论孟精义》、《中庸辑略》、《大学集传》、《大学详说》、《大学启蒙》、《论语要义》(两种)、《论语训蒙口义》、《论语详说》、《孟子集解》、《孟子问辨》、《四书音训》等。以上还是不完整的统计,但仅从以上这个书目就足以说明朱熹在经学上的成就。在这些著作中,影响最巨的无疑当推《四书集注》。自元朝中期后,此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解释,一直到清末废除科举为止。朱熹于《四书》几乎用了他毕生的精力,他早年着力于《论语》、《孟子》,晚年尤工于《大学》、《中庸》,辨析毫厘,远在《易本义》和《诗集传》(这两书了为明清科举功令)之上。
20
发表于 2008-1-31 16:24:27 | 只看该作者

给古水流介绍几位福建老乡



[color=#A52A2A]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
    于1662年[color=#DC143C]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被尊称为民族英雄郑成功。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9 08:57 , Processed in 0.16483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