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学海无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3-8-13 09:36:34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抱歉
12
发表于 2003-8-13 12:45:5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TO:刘养元  先生:
先生太过谦了!您的几篇文论,在下已经拜读,也很有兴趣,希望常来论坛,共同探讨医道、易理。
《易·彖辞》:“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以上行。”
《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既已知对方地址,有这根连天接地的网线,有您“大者宜为下”(《老子》)的气度,愿我们论坛,友谊长存!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中医界内部的争鸣,争论,乃或至于“嚎啕”,无非一个目的,“后笑”,您说是吗?
愿我们中医药论坛的网民,携手共建,中医的明天,会无比灿烂!
13
发表于 2003-8-13 17:43:45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TO黄岐建中汤:
先生对《周易》如此熟悉令人敬佩。
其实我对《周易》了解得不多,确只是一点皮毛而已。我还要很好地向先生学习。
14
发表于 2003-8-14 08:23:41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3/08/14 08:40am 第 3 次编辑]

刘先生太客气了!这里再借花献佛。
两相比较,我还是认为,还是秦越人  先生 提供的位图更有“道”理:坐在中间,往四周看!
“黄帝燕坐”,就是坐在中间的意思,“燕”通“晏”,同“安”,“仲尼燕居”,就是“安居”的意思,《论语·述而第七》有“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也是自居于中之安然者,仍必敬慎有加,亦“慎独”之义也!
四时周天。四时足以周天,各主“九十日而有奇”;脾藏中居,独不主时,因而也就脾藏最贵!若反把脾藏也与其余四者“并列”,而以为“各主七十二日”,五行的天地之义尽失,中外之义不存,奇耦之理无传矣!故黄帝斥责雷公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最贵,其下也”!
不但肝不主贵,肝肺心肾“并”不为贵;可以“贵”言者,只有孤独中居的脾一者而已。
凡物以“稀”为贵,四者并列的,又怎可以硬说哪一个更贵?老子曰“昔之得一者……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黄帝四面”而中居,青帝、赤帝、白帝、黑帝,各“独当一面”而偏安一隅,肝藏贵还是脾藏贵?中医大家自有明断,在下谨请圣哲慧裁。
(《内经》注家纷纭,说心藏为君主而贵的有、说肺藏主治节而贵的有、说肾脏为命本而贵的有,几乎一个遍了,独独说脾藏“善者不可得见”而贵的“无”,这也是“致誉无誉”欤?!怎么就没人提呢?——谓予不信,大家可参各种《素问》注,又有今人整理的有关《内经》“疑难解析”之类的书。)
[move]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
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
中所主,何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
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藏最
贵。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最
贵,其下也。
       ——《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move]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
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
中所主,何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
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藏最
贵。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最
贵,其下也。
       ——《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15
发表于 2003-8-14 17:06:49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TO黄岐建中汤:
谢谢先生的支持。
先生对《内经》的研究,确有很深的造诣,敬佩!
在这方面我要向您好好学习!
16
发表于 2003-8-23 10:08:17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认真地拜读了 学海无涯  仁兄的大作“左肝右肺”的见解,对此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您不会介意吧。从您的论点看,可以说证据充分,针对性强。但不足的是,证据与实际不相吻合。我的看法如下:
“左肝右肺”,要谈论这一命题,首先您要给解释“左肝”为什么肝脏不是在左,而是在右?如果弄不清这一点,其所有的解释是不会被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反而越谈越乱。
一、“肝生于左”。“左”字是主要争论焦点。左、古今有两种定论,一是古天文盖天派“面南昼观日影”,面南而立,故左东右西。二是古天文浑天派站在天外观测天象,浑天派所提出的“天包地外,地居于中”、“天之回转轴微倾斜,天回转于地下”之说,直接否认了盖天派“天圆地方”、“天高地矮(天在上,地在下)”的观点。浑天派之说法和现代天文观测方法及现代天文地图的左西右东基本一致。根据以上两种确定方法看,浑天派比盖天派提高了一个层次,表明人类是在不断进步的。而盖天派,“夜考极星”是人面向北,人面向北,是左西右东,和“昼观日影”面南正好相反。也就是说,盖天派确定方位是,白天是左东右西,夜间是左西右东。表明了盖天派确定方位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所以和肝在右不对称。
二、“八卦也由先天八卦转入后天八卦”。先天八卦乃伏羲所创。后天八卦乃文王所创。还有中天八卦是根据卫元蒿《元包经》所绘制的。其三天八卦只是所用的卦爻的符号一致,并非先天八卦转入的后天八卦。而这三天八卦皆属于盖天派的范畴,哪个与实际都不相吻合。如果对我所说的有异议,请在本论坛我的帖子《八卦与理》提出质疑。
三、“这个后天八卦方位图来源于洛书”。后天八卦实际是来源于“河图”而不是洛书。如河图把二七为火在上(后天八卦离火在上),一六在下为水(后天八卦坎水在下)。而洛书是二七在右或右偏上为火,四九金在上或偏左上,与后天八卦明显的不对称。
四、因为古天文盖天派对方位的确定不正确,才出现肝脏与方位不对称。为了解决肝脏与方位不对称,一些书籍把肝脏与肝气分开各论说:肝脏的实体在右,而肝气在左,或肝气生(升)于左。而且,这种说法被多数人所认可。这样不仅遮掩了古天文盖天派的错误,也更给中医理论带来了混乱。如肝气指什么?肝气是否来自肝脏?如果说气是无形的,至少肝气是有形的,因为肝气必定在人体之内,人的外表被皮肤包裹,肝气也被包裹其中,当然肝气也就成为有形的了。也表明肝气并非在左,而是全身无处不有。肝脏在右,为什么肝气在左生呢?如果真的有人解释了这一点,从此我在本论坛销声匿迹!中医学不是讲空话,只靠书中的证据是不可以的,更主要的是证据的合理性!
综合以上,可归纳两句话,肝在右,少阳之气从东(右)升;与肺共论时,即肝升肺降,就这么简单。
17
发表于 2003-8-23 19:05:17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道生一,太极也。一生二,两仪也:阴阳也,动静也,在象为水火也;二生三:阴阳相感,水升火降,升降之间,中气成焉,中气者,土也;三生万物:水流湿,火就燥,湿土生木,燥土生金,金木成气,万类成形矣。火性上炎,外阳内阴,升中有降也。水性下润,外阴内阳,降中有升也。金性收敛,在卦为兑,一阴居上,二阳居下,阴覆二阳下降归坎也,兑上一阴,从离中来也,离阴为阴之祖,故名太阴。木性敷扬,在卦为震,一阳居下,二阴居上,阳载二阴上升于离内也,震下一阳,从坎内来也。坎阳为阳之祖,故名太阳。离阴右降,肺气从之收敛也。坎阳左升,肝气从之敷扬也。离阴不降则胃土燥结,肺金失养,此黄连阿胶所自出也。坎阳不升则脾土湿郁,肝木不达,此肾气丸中附子桂枝所由来也。
18
发表于 2003-8-23 19:08:02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离阴不降则胃土燥结,肺金失养,此朱鸟汤黄连阿胶所自出也。坎阳不升则脾土湿郁,肝木不达,此肾气丸中附子桂枝所由来也。
19
发表于 2003-8-24 08:23:1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3/08/23 10:08am 发表的内容:
三、“这个后天八卦方位图来源于洛书”。后天八卦实际是来源于“河图”而不是洛书。如河图把二七为火在上(后天八卦离火在上),一六在下为水(后天八卦坎水在下)。而洛书是二七在右或右偏上为火,四九金在上或偏左上,与后天八卦明显的不对称。
四、因为古天文盖天派对方位的确定不正确,才出现肝脏与方位不对称。为了解决肝脏与方位不对称,一些书籍把肝脏与肝气分开各论说:肝脏的实体在右,而肝气在左,或肝气生(升)于左。而且,这种说法被多数人所认可。这样不仅遮掩了古天文盖天派的错误,也更给中医理论带来了混乱。如肝气指什么?肝气是否来自肝脏?如果说气是无形的,至少肝气是有形的,因为肝气必定在人体之内,人的外表被皮肤包裹,肝气也被包裹其中,当然肝气也就成为有形的了。也表明肝气并非在左,而是全身无处不有。肝脏在右,为什么肝气在左生呢?如果真的有人解释了这一点,从此我在本论坛销声匿迹!中医学不是讲空话,只靠书中的证据是不可以的,更主要的是证据的合理性!
综合以上,可归纳两句话,肝在右,少阳之气从东(右)升;与肺共论时,即肝升肺降,就这么简单。
请问 翟 先生:是不是“肝在右,少阳之气从东(右)升”,当作“肝在右,少阳之气从东(左)升”?
20
发表于 2003-8-26 20:51:14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个贴子最后由翟鉴在 2003/08/27 07:11am 第 1 次编辑]

认真地拜读了  三七生 仁兄的帖子。愚下认为,其文章不仅证据充分,而且,证据与理吻合。如您把离与坎的关系用黄连阿胶汤来解释,和前人何仲皋  说的“坎中一阳会离阴,心肾相交无病”基本一致。黄连阿胶汤乃交泰丸演化而来,其理在于肉桂之阳升和黄连之阴降。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太极之说还有些混乱,如阳动阴静:古天文盖天派认为,地如平盘不动,现在已经完全弄清了,只有这个万物生存大场所“天”不动,其余的各星球皆动(地球),表明“天动地静”与实际不相吻合。
另外,太极图有很多种,但无一与实际相符合的,请仁兄参我的帖子《太极与理》。
  黄岐建中汤  仁兄:谢谢您的提问。“请问 翟 先生:是不是“肝在右,少阳之气从东(右)升”,当作“肝在右,少阳之气从东(左)升”?”
答:我先说个小插曲年,凡是与理相通的东西一般不需要多加解释。只要从多方面解释的观点,一般多牵强或者与理不通。如“阳升阴降”,这是自然,是不需要加任何解释的,如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做饭,火必然要在锅下,自然中火向上升,最后达到饭熟的目的。反过来说,如果阴阳的位置不对称,尽管解释的天衣无缝,最后还是错误百出。如古天文盖天派错误地把“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和自然中阳升阴降明显的不对称。因此,出现了似乎合理的解释如:“天在上为阳,而阳中之阴下降为雨;地在下为阴,而阴中之阳上升为云”,这种说法从表面看似乎合理,其实,已经变为阴升阳降了,即地阴升,天阳降。又把地之蒸汽为阴,天之降雨又为阳了。为什么解释的如此混乱,只因古人定位的错误!
所谓升降,首先要确定阴阳的位置。阳所以能升,是因为阳的位置在下(内)。阴所以能降,是因为阴的位置在上(外)。阴阳所以能相交,是因为火焰向上升,水向低处流,这就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大自然。那么,实际如何呢?人的体内温度大约38℃左右,体表温度大约36 ℃左右,正是靠这种温度差别体内之阳才不断向外(上)散发的。表明了人与大自然一样,也证实了自然中阳的确是在下(内)。让我们再看看古典,乾在上,坤在下为“否”,表示不通的意思。如果按以上“天在上为阳,阳中之阴下交于地;地在下为阴,阴中之阳上交于天”,那么,乾上坤下就不应该是“否”了,而是“泰”。表明以上的解释是说不通的。也表明古人的观点矛盾重重!!!
我接着回答仁兄的问题:古天文盖天派之定位自己与自己就相互矛盾,如昼面南而立,故左东右西;夜考极星是人面向北,当然又是左西右东了。所以,到汉代时,出现了浑天派已经否认了盖天派之定位。人的肝脏在右是谁也否认不了的。我们有什么理由硬把肝气说成在左呢?古天文受科学上的限制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我们已经知道肝是在右,为什么要千方百计的硬解释为在左呢?
少阳之气从东升,是指春天草木萌芽,阳气还不十分旺盛(一天早晨日从东升)。一句话,肝生于右,肝气右升;右,东也。
正忙于书稿《新医学理论与临床》很累。有回答不理想之处,希望仁兄谅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9:33 , Processed in 0.09026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