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翟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5-16 08:46:53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中医的很多理论可以在学术层面进行探讨,先生也不必急于要去更改教科书,你的认识见解也不一定就能达到那种程度。存在即价值!中医的很多理论是要放入那特定的历史文化当中去理解、去领悟的。不是想当然的。阴阳的概念也不是简单化了的什么寒呀热的,理解中医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现在中国神学里非常重视处境化的问题,我想可以借来一用,理解中医也需要放在处境中去理解,无需以现在人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中以合理与荒谬,因为我们很多基础的知识还不够熟练,就我们认为研究很深的东西,回过头来我们发现我们依然是一无所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06:28:57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yulilonghe兄说:中医的很多理论是要放入那特定的历史文化当中去理解、去领悟的。
回复:我不赞同先生的说法。一个正确的理论不论理解还是领悟最终与“理”通。一个错误的理论,不论“理解”“领悟”的多么神奥,最终不过是为了蒙人罢了。
您说:阴阳的概念也不是简单化了的什么寒呀热的,
回复:阴阳包括很多个层面,所以,我把它分为广义及狭义阴阳,我主要是在狭义阴阳的层面与中医界(易学界)挑战的,而且肯定阴则寒,阳则热。如果您谈阴阳能脱离开寒与热,那么,我的观点就宣布作废!先生请吧!
我每当对中医理论提出具体质疑时,是认真负责的,绝不像讽刺我观点的人那么随便的。
我对中医的态度是:从三个方面来做,(1)废弃糟粕;(2)完善理论的模糊;(3)继承精华。
(1)废弃糟粕:阴阳的定义‘表为阳’等,这样的阴阳定义不能自圆其说及与实际不符,所以必须废弃。
(2)完善理论的模糊:《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云:“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这段原文主要是说,阳升到极点而降,阴降到极点而升。但是,如果对这种说法没有一个完善的解说,她面临的只有被淘汰!
其淘汰的理由是:地气上升的“升”字指蒸汽而言,天气下降指雨而言。这样就得出了一种结论:地气升、天气降,然而,古人把天为阳地为阴。表明阴阳升降的阐述与阴阳的定义不吻合。但从另一面看,似乎古人采取了补救措施,天虽然为阳,而阳中之阴降,这就是在中医流行的“阳中之阴降,阴中之阳升”,但与自然阳升阴降相反。
用我新阴阳的定义,可以完善这种理论的模糊,在下之蒸汽为阳,在上之雨为阴(上‘表’为阳下‘里’为阴),这种阴阳的定义可以使阴阳无休止的循环,使“升已而降……降已而升”有据可依,有理可查。
(3)继承精华:中药的归经及以调节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等等。我用调节脏腑的手法治疗肺癌晚期(西医权威的大医院称,住院治疗最多能存活6个月),现在已经存活了24个月。
13
发表于 2008-5-17 09:22:59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先生太执着于阴阳,
14
发表于 2008-5-17 10:53:11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先生太执着于阴阳,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说都是一元论的。没有绝对的阴也没有绝对的阳,乃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归于太极,归于一。从太极图中可以看到先贤对于阴阳认识的智慧。先生的引文也不是不能自圆其说,只是先生过于解释前半部分,并且解释的有点牵强。而先生对于阴阳新的定义正好与引文后半部分的意思吻合。即“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阴阳的作用岂是简单的升降就解释的了的。下面一文是在下关于“一”与“多”方面的探讨,不足之处请不吝赐教。
                          “道”与“言”的商榷
      李崇超先生曾在中国中医药报上以“莫能加,莫能外”小议为题,引用刘小枫先生在比较华夏文化和基督文化后指出:“华夏文化的终极之词称‘道’------;基督文化的终极之词称‘言’------”。并以此指出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医学往往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是中国道文化的延伸和应用,西医则是在“还原论”思想指导下发生发展的。我们习惯称中医治病兼顾“整体”,治病追求达到“平衡”的境界,即“一”的境界,正如《伤寒论-太阳篇》所宣称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就是使阴阳合和,归于太极,归于“一”。而西医则重局部轻整体,反映了“分解”的精神。于是有人称中国文化之生命是“综合的尽理之精神”,而西方文化之生命是“分解的尽理之精神”。(1)这与刘小枫先生的“道”与“言”的论述不谋而合。但是不是因此就可以说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的终极之词就相去甚远,如“道”与“言”、“综合”与“分解”、“整体”与“局部”。中医与西医就没有相似的文化基源。其实也不尽然。下面我就从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关于整体“一”思想的论述中就可见一斑。
      “一”在汉语里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还有更深更广的意义。《说文》:“一,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汉书曰:‘元元本本,始于一’”(2)“一”乃是万事之本始,万物之流宗。“一”又是一切数目的基本,尹文子说:“数十、百、千、万、亿、亿、万、千、百、十、皆起于一,推之亿,亿无差矣。”(3)天地间万象虽殊,终归于一,用今天的哲学术语来说:“一”是神学、形上学、宇宙学、论理学和认识论的一贯原理。(4)老子认为“一”有宇宙生成的功能,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5)老子还认为天、地、人万事万物得“一”则万事毕,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6)《太平经》也有相似的论述:“一者,天地之纪纲,万物之本也,思其本流及其来。”(7)“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往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8)庄子借广成子之口曰:“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百岁矣,吾形未常衰。”(9)关于“一”思想的论述在基督文化里也有相当多类似的描述。奥古斯丁说:上帝的称谓“我是我所是”(I am who I am)意味着上帝是绝对的存在,与自身等同的存在,所以上帝也是绝对的“一”。(10)库萨-尼古拉称:“一”与绝对的极大(上帝)是等同的。(11)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中《传道书》的作者开宗明义:“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是都是虚空。”(传1:14)作者认为一切都归于虚空这个“一”。智慧与愚昧,善人与恶人,人与兽,其结局都是一样的。他说:“智慧人的眼目光明,愚昧人在黑暗里行,我却看见有一件事,这两等人都必遇见(或作有同一遭遇)”(传2:14)他还说:“反临到众人的事,都是一样,义人和恶人都遭遇一样的事,好人,洁净人和不洁净人,献祭的和不献祭的,也是一样,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祸患,就是众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样。”(传9:2—3)他甚至认为人与兽的结局也是一样的,他说:“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的,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都归于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传3:19—20)
      不过“一”的思想影响到中国人的骨子里的不是天下万物各得“一”的宇宙生成论,而是天下万物皆归于“一”的认识论,是对万事万象同一的齐物观。庄子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12)应明先生言:“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事,世界中万象,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13)庄子与应明虽述不同,但意思是同一的,这种“一”与“万”,“一”与“多”的关系在佛教的华严、天台两家发挥最多,所谓“一”即多,多即“一”,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后又发挥到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一心一切心,一理一切理,一相一切相,一障一切障,一断一切断------。(14)禅宗称:“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月。”(15)华夏文化关于“一”思想的论述并不只停留在万事万物同一的齐物观上,她由“一”着眼于“物”“人”进而推演到“天”“地”“人”的关系上,即天人一体、天人合一的层面。《易-乾》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得,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6)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7)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贯穿于中医的全部过程。中医的经典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就是医易与道家思想合流结晶,并且经过历代医家不断的发挥与强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的整体系统,即强调了主客观合一、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医药合一的观念。这个观念将不药而“阴阳自合”和已药而“阴平阳秘”作为治疗的最高境界,认为只要达到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荣卫等的最佳平衡即病愈。《伤寒论-太阳篇》云:“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生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这种荣卫的平衡即是达到了“一”的境界。相反阴阳不合则是病态。《伤寒论-厥阴篇》云:“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在基督文化里“道”与“言”与“上帝”“一”是等同的,“道”与“言”是由同一个希腊文Logos(罗格斯)翻译过来的,罗格斯的意思在希腊文里的表述用华夏文化的“道”来翻译是再贴切不过的了。而英文翻译成Word(言或话)显然不能尽其意,这也许是英文里没有一个更合适的单词来承载罗格斯的意义。所以便有了“道”与“言”的二分法。其实综观世界各民族的终极文化或说各民族的起源文化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在终极之词的表述中都是相同或相近的,没有明显的“唯心”或“唯物”,而更强调的是“心物一元”。这也许就是由于人的“性相近”而造成了英雄所见略同吧!基督文化的表述也不例外。在基督教“三位一体”的信仰里即确定了“圣父”“圣子”“圣灵”三而一、一而三的关系,这种一即三、三即一的关系用二分法或三分法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在基督教成立之初便有很多教父因对“三位一体”的理解偏差被定为异端。在基督文化的经典《圣经-约翰福音》也开篇即言:“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约:1:1—3)这里即言道生万物,所以在基督文化里人与“道”或“上帝”的合好合一是其信仰追求的最高境界。保罗在他的书信里说:在基督里同归于一。(参弗3:6)由此可见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在终极之词的表达中是同一的。
       但由于“习相远”,致使世界文化纷呈各异。华夏文化继续秉承其“道”文化,“整体”“综合”的观念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至在学科上没有得到细化,形成了文史哲不分家的局面,在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等学科虽有的发明领先世界几百年,但在“道”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各学科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中医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虽然中医里有内、儿、妇科、外科等科目,但在整体观思想的影响下,各科是不可能得到越来越细的发展。据栽早在三国时华佗就可以手术打开人的头颅进行治病,但人的思维方式是接受不了的,或认为是无稽之谈,或斥之为雕虫小技而认为不足法。据传曹操即死于此。在基督文化影响下的西方文化则不然,它虽然有“道”文化的一面,但它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至于它的“道”文化淹没在“言”文化之中。西医同样也是如此,西医里也不能说它没有整体观念,但与“分解”的观念相比简直是荧荧之光不可与日月争辉。西医以“还原论”思想为指导,它注重分析还原,注重人体解剖,注重人体结构。它对病的表述与中医相比更让人通俗易懂。现代西医学则又是在传统西医学的基础上借助经典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与各类医学相遇都表现出它的优势。
当中医遇到西医时几乎遇到覆灭性的打击。这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的弱化使以其为载体的中医思维模式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医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以现代科学为准绳评判中医的是与非,对中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为中医的很多东西不是现代科学能解释清楚的。历史上新文化运动中一些文化巨匠都以讨伐中医及传统文化来显示自己是“赛先生”。民国时又不间断的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即便是2006年还搞什么“取消中医”网上签名活动,老调重弹什么中医“伪科学”。折中一点的人是想用西医改造中医,用西医的理论指导评判中医的是与非。这显然不符合中医的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提出“取消中医”更是无稽之谈。中医界内部的观点也难达成一致,有的主张恢复传统,走纯中医之路。有的则强调中医的现代化、国际化。中医界内部关于中医未来的发展也没有清晰的定义,中医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往往又是用西医的标准,反映不出中医自身的特色。中医的国际化又是什么?中医不是其他国家的传统医学,没有国际标准,中医不在本国立标准,又到国际上找什么标准?中医的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应当是继承与创新,继承其优秀的历史传统,重视对中医经典的研究,使中医的创新有根可寻,有根可依。创新恢复其经典中“言”的部分,即发掘其分解的精神,使“道”与“言”达到平衡。西医的发展应当恢复其“道”的部分,即发掘其综合的精神,使“言”与“道”达到平衡。使其各自发展成独立完整的医学体系,走殊途同归的道路,造福于人类。千万莫使中医的创新演变成中医的西化,使中医的特色丧失殆尽。像现在所提倡的中医与西医结合,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合,只是相互之间按上一个假肢。比如说现在的中医是一条腿健全一条腿残废,按上西医这个假肢虽可下地走路,但其形态与功能终不敌自然两腿健全的好,也就并没有达到血与肉的结合,致使其始终还是身外之物。西医亦然。
15
发表于 2008-5-17 18:17:54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看了先生的文章,情真意切,有理有据。
给你发了邮件,但系统提示不能接收。请你用你的邮箱给我发一个试试,我再给你发过去可能就行了。我的邮箱:ddddd_2008@yahoo.com.cn
16
发表于 2008-5-17 19:29:23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尊敬的xx:
    您好!
    我直接给你们写信,是因为我在研究中发现,中医学术研究早已经陷入到可以称之为反科学伪科学骗术的错误里。中医权威集体制造的骗局,欺骗包括您在内的政府和政府官员,欺骗包括中医界在内的人民,就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行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早已经成为他们骗人的工具,通过学术争鸣已经不能解决中医的任何学术错误,中医问题涉及到国家利益,所以向您反映情况,并把我发现的问题做一点介绍。
   
17
发表于 2008-5-17 19:32:36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一、中医权威集体编造了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的谎言。
    中医理论不具备科学理论的特征是事实。 请您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现象二个事实:一个现象是我国是中药发源地,但我国生产的中药仅占世界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三,外国人生产的“洋”中药在南方有的省份约占市场份额的五分之一。二个事实的其一是,卫生部的高级官员不是一人不止一次公开重申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二是中医药管理局颁行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明确地把中医理论认定为科学理论,把中医学研究人体的思想和方法认定为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你们是学术专家,特别是您,更是大家熟知的学术精英。您知道,科学问题不同于政治问题,科学研究是有一套严谨周密的程序和方法的。学术问题只能遵照学术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学术争鸣用科学研究用科学论证的方式解决学术问题,中医理论问题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例外的。政府把不是科学理论的中医理论定性为科学理论是不妥和有问题的,当然也是事出有因的。
    请您注意到,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到现在还处于对人体大物质的状态和水平。一个正常人都会考虑到,对于复杂的人体,处于对人体大物质这样低级认识阶段的中医学,是没有任何办法避免理论结论出现错误的。并且中医权威通过教科书也承认中医学因为是古代医学知识,所以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根据科学理论的概念,理论中含有糟粕(或者说错误)是不能称为科学理论的,所以中医理论不是科学理论。既然中医权威自己承认中医理论不都是科学理论,为什么中医科研却一直把中医理论当成绝对真理、不许发现解决中医理论的错误呢?糟粕——就是垃圾,中医权威一直说我们应该继承中医学的精华,弃中医学的糟粕却不去区别糟粕与精华。他们继承祖国医学精华的观点,显然是一句骗人的鬼话。根据科研的常识,中医科研有发现中医精华与糟粕的职能,事实是包括1999-2015《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在内的中医科研,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明确地把中医理论认定为科学理论,把中医研究人体的思想和方法认定为科学方法,坚决不允许中医科研发现解决中医学术的任何问题,可以证明这绝对不是中医权威的疏忽。
    我国生产的中药市场萎缩是中医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对中药市场问题总结发现,我们与外国在中药研发上的立场不同的是:“洋”中药的研发只是考虑药物对病人的症状是否有效和服用方便;而我国中医权威的立场是中医理论是中药的根,只有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用药,中药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中药研发不能离开中医理论这个根。“洋”中药离开了中医理论反而得到发展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这样的事实显然在告诉我们,解决中医理论有没有指导中药应用作用的问题迫在眉睫。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行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的目的却是让大家相信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而不是解决中医理论有没有指导中药应用作用这样明显急待解决的问题,显然是有问题的,我们应该刨根问底地找一找原因了。
    您知道,在中医学术问题上,中医权威集体始终掌握决策权,应该在中医问题上对祖国对人民负责。您知道,按照科学界的传统和常识,中医理论没有经过严格科学实验证实或者严格论证的是不能认定为科学理论的。因为坚持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的观点是中医权威集体始终的态度和立场,所以卫生部的高级官员公开表态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的学术立场,显然是中医权威集体坚持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的结果,中医权威集体必须对此负责。
    业内人士都知道,坚持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的观点是中医权威集体始终的态度和立场。在中医理论是不是科学理论的问题争论的约百年、更是网络争论的热门话题的情况下,出现《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明确地把中医理论认定为科学理论这样严重学术错误,证明了中医权威集体用谎言欺骗政府和人民是客观存在的。
   
18
发表于 2008-5-17 19:33:36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二、经络的探索反映了中医权威集体欺骗政府和人民的罪行。
    科研是有一套严谨的程序、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按照科研的程序和习惯,因为中医的经络来源是《黄帝内经》,所以经络研究首先要对《黄帝内经》有关经络的介绍进行了解和论证,然后再根据了解论证的结果制定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案。事实是经络研究从来就没有对《黄帝内经》有关经络的介绍进行了解和论证。翻开《黄帝内经》有关经络的介绍,可以十分清楚地知道中医的经络就是血管。但是在对经络的研究中,却没有依据地把经络认定为人体未知的物质等,都可以证明经络研究是有问题的。据科研常识可以断定是中医权威集体在经络探索中欺骗政府和人民是事实,是故意犯罪。
    三、中医理论是用特殊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得出的特殊科学理论的观点是重要的骗术。
    中医权威集体坚持认为,中医学是用研究人体整体(人体的活体)、人体功能的特殊思想和方法得出的特殊科学理论。根据已经知道的结论和经验,用同样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必然会得出同样的结果,并且也只能得出同样的结果。因此,如果是我国古人用研究人体整体(人体的活体)、人体功能的思想和方法得出的中医理论,就应该是中医界有人已经能够用这样的思想和方法“克隆”出中医理论,否则这样的观点是不成立的。事实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这样的观点是不成立的。既然这样的观点不成立,就是说中医权威提出和坚持这样的观点是有问题的。
    对科研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研究思想和方法是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科研得出正确结果的必备条件。任何研究思路和方法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只能有针对的解决一定的问题而不是万能钥匙。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更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避免研究结果出现错误。按照正常思维,中医权威对中医研究思想和方法的总结,也应该有同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医学术问题。中医权威对中医研究思想和方法进行总结,解决了什么有意义的问题呢?没有解决任何有意义的问题是事实吧。既然不能解决任何有意义的具体问题,中医权威提出中医理论是用研究人体整体(人体的活体)、人体功能的特殊思想和方法得出的特殊的科学理论的观点的目的和意义又有什么呢?
    什么是研究人体整体(人体的活体)、人体功能的特殊思想和方法呢?许多人进行了论证。正如论证的那样,中医研究人体整体(人体的活体)、人体功能的思想和方法就是用黑箱法研究人体,而西医研究人体是先用黑箱法后用白箱法。对于复杂的人体,用黑箱法研究人体是不能保证结论正确的。既然用黑箱法研究人体很难保证结论的没有错误,并且西医既然可以用白箱法研究人体,中医权威为什么却坚持说研究人体整体(人体的活体)、人体功能的思想和方法是特殊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呢?为什么拒绝引入白箱法研究人体解决中医理论问题呢?
   由于中医理论体系和结论来源于《黄帝内经》,所以在中医学研究人体的思想和方法问题上,唯有《黄帝内经》的作者才有发言权。我的专题研究发现《黄帝内经》里有作者介绍自己研究人体思想和方法的文字。并且发现使用《黄帝内经》介绍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就能得出与《黄帝内经》同样的理论与结论。《黄帝内经》作者介绍自己研究人体思想和方法的文字,完全证明了中医权威集体提出的“中医学是用研究人体整体(人体的活体)、人体功能的特殊思想和方法得出的特殊科学理论的”观点是错误的。我认为还应该指出的是,中医权威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在中医学研究思想和方法问题上《黄帝内经》的作者才有发言权;并且也清楚地知道正确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知道中医学研究人体的思想和方法关系到中医理论是不是科学理论的大问题。我在对《黄帝内经》的研究中却发现中医教科书非常明显地曲解《黄帝内经》,是不正常的。结合中医权威对中医学研究思想和方法的总结和态度,我认为证明了中医权威集体在编造谎言欺骗政府和人民。
   
19
发表于 2008-5-17 19:34:19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四、中医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是中医权威编造的最大谎言。
    中医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是说中医治病包括用药最重要的是根据中医理论对疾病做出的正确诊断。只有在诊断正确的情况下,中医医生才能正确的使用中药。如果诊断失误,就会造成使用的药物缺少针对性与错误,导致治疗失败。中医理论有指导中药使用的作用,是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的核心。
    表面看这样的观点似乎没有任何问题,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的存在。辨证论治(辨证施治)需要依据中医脏腑经络的理论结论,对病人的症状进行分析判断为某脏腑经络某性质状态的疾病。据此可以知道中医理论是辨证论治(辨证施治)存在的条件和基础,没有中医理论就没有辨证论治(辨证施治)。并且进一步知道如果中医理论是错误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也必然出现相应的错误不会有正确的结论。显然,只有在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的情况下,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中医学才存在真正意义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也可以说,只有在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的情况下,中医学才有资格谈辨证论治(辨证施治)。因此,中医理论是不是科学理论是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不能回避的问题。
    中医理论是不是科学的问题争论了上百年,到现在一直也没有停止是事实。而同为中医学组成部分的中药与针灸就几乎没有分歧,完全可以证明中医理论是有问题的。我认为,判断中医理论是否正确并不难,只要看一看中医研究人体的水平和状态就可以得出客观的结论。我整理一下,中医对人体物质的概念有:心、肺、脾、肝、肾,小肠、大肠、胃、胆、膀胱(胰),皮、毛(含头发、眉毛等)、脉(经络——血管)、筋(爪、甲)、骨(髓、脑)、肉,舌、鼻、口、目、耳、二阴,津、液、唾、涕、泪、痰、精液、二便,气、血。(这里可能有遗漏,但不会影响分析判断,敬请原谅)中医学处于对人体大物质的了解阶段,与屠宰工对动物物质认识的水平属于同阶段。处于对大物质研究阶段的中医学,显然缺少能够发现人体脏腑客观规律的基本科研条件,对于复杂的人体是不能保证理论结论正确的。结合《黄帝内经》自己对人体研究思想和方法的介绍,可以确定中医理论是错误理论,中医学不存在中医权威介绍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处于大物质研究阶段的中医学,缺少能够发现中药针对脏腑经络的药理研究的基本条件,有关中药理论的内容只能是没有任何依据的猜想。因为中医学不能保证中医理论结论正确,所以不存在辨证,当然也就不存在论治(施治)的中医理论指导中药应用的作用。
    通过中医教科书的传播,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用中医理论指导中药应用的观点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医工作者的心中,揭示这样的骗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再罗嗦几句。因为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的基础是中医理论,所以说中医权威非常清楚地知道,只有正确的中医理论结论才有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处于对人体大物质的了解阶段,与屠宰工对动物物质认识的水平属于同阶段,不存在发现人体脏腑客观规律的基本条件,不存在发现中药有针对脏腑经络的药理研究的基本条件。结合中医理论是不是科学理论的问题争论了上百年,在学术界的一片质疑声中,中医权威始终不允许思考解决中医理论存在的问题,却大肆渲染辨证论治(辨证施治),可以证明中医权威用中医学根本不存在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掩盖中医理论问题。
   
20
发表于 2008-5-17 19:36:18 | 只看该作者

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公开信

五、中医的脏腑理论是研究人体功能——人体外在现象的理论结论,不是研究人体物质的结论,是中医权威集体制造的最最重要xx。
    中医的脏腑理论是研究人体功能——人体外在现象的理论结论,不是研究人体物质的结论,这里最重要的是说中医理论的脏腑功能,不是对应的脏腑物质本身产生的人体现象,而是非对应的脏腑或者是人体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包含了用研究人体物质的思想和方法不能解决中医问题等内容)。在我对非中医人士介绍这种情况,请大家帮助我分析时,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我大概是疯了,只有xx才能有这样的现象和问题,现实中是永远没有这样的事例的。因为按照我们的习惯和传统,如果某脏腑功能不是该脏腑产生的,就是说这样的理论或者结论是错误的,是犯了指鹿为马的错误。在我拿出1999-2015《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请大家看其中藏象的研究思路:“藏象研究 .....选择与现代医学脏器功能不同的藏象理论研究为突破口,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科学方法和理论阐明其机理,丰富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理论”的文字时,大家才相信我说的是事实,不是在讲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01:59 , Processed in 0.06280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