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典型肺炎临床经验总结
温病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摘 要: 温病学面临着如何运用其理论和方法防治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的严峻问题。为此提出,应加强临床研究、重视实验研究、加强理论问题研究、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发掘、创新,才能不辜负时代的期望。
温病学的任务是以其基础理论及其诊治方法有效地指导对温病的防治。温病主要包括急性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肆虐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不胜枚举。曹植就曾描述了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的悲惨情景;近现代瘟疫的流行,也十分猖獗,其危害有时甚至超过战争或自然灾情。自1948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成立以来确立的49个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有10个与传染病有关。
人类与传染病始终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如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传播途径,加强疫苗和抗生素的研制、开发,建立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强大同盟军,在传染病防治中取得了巨大成绩。如天花已被消灭,麻疹、脊髓灰质炎被彻底消灭的日子也为期不远。
但目前仍不可低估传染病对人类危害的严峻性。WHO发表的世界卫生报告表明,传染病是人类的第一杀手。目前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有卷土重来的趋势,1995年报告全世界死亡人数为5200万,其中有1700多万人死于各种传染病,即每天有5万人因患传染病致死。目前57亿人中约有半数受到传染病的威胁。疟疾每年发病人数高达5亿,其中200多万人丧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每年造成400万儿童死亡;霍乱、痢疾等每年导致300万人死亡。乙肝病毒携带者3.5亿,1995年就导致110万人死亡,丙肝病毒携带者达1亿,其预后较差。WHO认为当前人类征服传染病的斗争比以往更为艰巨。有些被征服的传染病重新出现(如1990年俄罗斯发生白喉流行,波及东欧15国,病例逾10万人);有些区域性传染病在昔日“安全地带”蔓延(如20世纪60年代还局限于印度尼西亚个别地区的埃尔托型霍乱,目前已在全世界流行);某些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使医生束手无策(如被称为“白色鼠疫”的结核病,近年来耐药菌株严重流行,致使结核病每年造成300余万人死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过去一度猖獗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外,近25年来又确认了38种新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新确认的38种病原微生物分别为病毒20种、细菌9种、寄生虫、立克次体及其相关感染病9种。新确认的20种病毒性传染病如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1983),由埃博拉病毒(1977)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等。它们是人类面临的新的致命杀手。目前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达2400万,其中400万人已死亡;流行在扎伊乐的埃博拉出血热导致成千万人死亡,占感染人数的80%。9种新发现的细菌性传染病如嗜肺军团杆菌(1997)引起军团病,大肠杆菌0157(1982)引起出血性肠炎,幽门螺旋杆菌(1983)引起的胃溃疡等。9种寄生虫和微生物如小隐孢子虫(1976)引起腹泻,伯氏疏螺旋体(1982)引起莱姆病等。因此,WHO总干事警告说:我们处在一场传染性疾病的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
传染病对人类构成新威胁的原因是复杂的。病原体繁殖迅速,进化很快,一些动物身上的病原体不断传播到人类中间,常常导致一种新的传染病流行,并且异常凶猛,如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出,传染病及其病原体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其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同时,许多社会因素对传染病的征服也有制约,其中贫穷是首要因素。世界上有10亿多人生活极度贫困,一半人口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和药物,故传染病一旦发生,则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截断其传播流行环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造成数亿人住房拥挤,环境卫生恶化,并且缺乏清洁水,也是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温床。由于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引起大规模人口迁徙流动促使了传染病的大流行。此外,跨国旅行、国际贸易和海空运量大幅度增长等加快了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也是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如医院获得性肺炎在医院相关感染中占第2位,死亡率高达70%。又如大肠杆菌0157引起的出血性结肠炎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感染的增加可能与食物链多层次的改变有关。牛羊肉及奶制品一直是可能的感染原,能引起出血性结肠炎、阑尾炎、食管狭窄和结肠穿孔等严重胃肠道并发症。抗生素治疗无效,还可产生不良影响。
笔者认为,运用温病学理论与方法防治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应重视下列4方面的研究。
1 加强临床研究 现代医学对不少病毒性传染病尚少特异性治疗药物及方法,而中医药在这方面则具有优势。众所周知的1956年石家庄乙型脑炎流行,按暑温夹湿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医学界引起很大震动。其它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应用温病学方法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疗效。肠病毒最近在台湾流行,具有中医温病特点,如口手征,即口腔、手掌、足掌、臀部出现疱疹,类似白?,为湿热初起湿遏卫气的表现;急性咽峡炎,发热,咽喉糜烂、疼痛,为湿热蕴毒证;无菌性脑膜炎,为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急性心肌炎,为气阴两伤,气阴欲脱证;神经系统的损害,出现肢体瘫痪,为湿热阻滞经络的表现西医药尚无针对病原体的特异疗法,而按温病辨证论治,则可收到一定效果。其次如原虫类传染病疟疾,开始由辨证治疗逐步过度到以青蒿素辨病治疗为主,取得了重大成就。由青蒿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素栓、青蒿素琥珀、蒿甲醚、双氢青蒿素4个一类新药)作为救治凶险型疟疾的首选药物,而且可显著降低恶性疟疾的复燃率。其7天疗程给药方案,被WHO采纳为治疗恶性疟疾和体内敏感度测定的标准方案。目前,该类药物已在几十个国家注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它如中医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大叶性肺炎等都收到了一定效果。此外,对温病学的一些重要治疗法则及其代表方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某些重要病变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如凉血化瘀治法用于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解毒化瘀用于治疗内毒素血症、急腹症,益气敛津固脱(如生脉散)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等。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温病学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其理论与方法在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现代临床的要求。目前应对传染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作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力求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与手段,加强针对不同病原体及其相关疾病的特异性治疗方药的研究,并研制出高效、速效,使用方便,质量稳定,能多途径给药的新制剂、新品种,以适应临床实际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对危重病人抢救的探索,总结经验,充实与完善其抢救措施。
2 重视实验研究 应用现代实验方法及手段,对中医基础理论加强研究。一是运用现代生理、病理、生化、微生物、免疫、血液流变等学科的知识及方法,对温病卫气营血病理本质及其传变规律,温病舌苔舌质的变化规律等进行研究。已成功建立的卫气营血动物模型,为进一步开展温病基础理论研究(如温病辨证与治疗规律研究)提供了条件。二是运用现代药理学、毒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制剂学等学科的知识及方法,对温病重要治疗法则及其方药,如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攻下通里法、益气养阴法及其相应方药进行研究。我们曾对表里双解、升清降浊等治则的代表方药进行了抗炎、解热、抗过敏、止痛、镇静等方面的系列研究,肯定了功效,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其作用机理和疗效机制,为临床治疗应用提供了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已生产出一些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有效新制剂,如片剂、冲剂、口服液、针剂等,在温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可供静脉点滴,在抗闭脱惊厥,抢救危重病人中功不可没。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温病学治疗学内容。但实验研究还有待深化与提高。
3 加强理论问题研究 人类与温病(包括传染病)的斗争是长时期的,消灭或控制温病的发生与流行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还应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下功夫。中医温病学理论理论博大精深,有待继续深掘,加以研究提高。当前一是要规范温病学基础理论。由于历史性原因,温病学基础理论比较混乱,名词术语涵义模糊不清,概念含混,或呈多歧义,或相互矛盾,严重防碍了对温病学的学习和研究。通过系统研究整理,特别是结合教材编写,使温病学基础理论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二是要在学术界开展广泛的学术讨论,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问题,应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深入研讨,如已就三焦实质问题、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关系、新感与伏邪学说、毒的致病作用、“寒温之争”及其统一温病辨证纲领、苦寒药是否引邪深入化燥伤阴、温病伤阴及其养阴治疗理论、温病治疗中的“截断疗法”等进行了探讨。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活跃学术空气,促进温病学理论的发展与临床疗效的提高。三是要加强温病学古籍整理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有关出版社影印、重版了不少温病学古代原著,进入80年代后,又组织专家对温病学的重要古籍进行考证、点校,相继出版了一批译注、类解、类编、白话解等。我校承担的国家重点课题《中华大典·医学分典·温病学总部》对温病学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研究。基础理论理论研究,会直接或间接对温病的防治产生巨大的影响。
4 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学术发展的基础、人材培养的摇篮、科研成果的温床和临床疗效提高的动力。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当前应建立统一的外感热病学。众所周知,温病学是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临床学科,二者论述和研究的对象相同,即外感热病,故伤寒、温病可划归同一学科门类,即外感热病学。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防治方法等重大理论问题,既可用伤寒学说也可用温病学说予以阐明。伤寒温病两大学说各具优势,长期指导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长期实践证明,临床医生只有系统掌握了《伤寒论》与温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认可伤寒、温病同属一大学科门类,并不意味着要将伤函与温病两大学说强行融合统一。寒温学说的融合,产生出既有别于伤寒学说又不同于现有温病学说的新学说,其条件似未成熟。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现代科学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所谓高度分化,指学科愈分愈细,学科分枝越来越多;所谓高度综合,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联系愈来愈紧,相互渗透愈来愈深。既分化又综合,形成立体网络系统。各学科的交叉点,常常是新学科的生长点,分化出来的新学科多为交叉学科。可见,新学科的产生是矛盾自身运动、发展的结果。强行分割、机械构建出的所谓新学科不会有什么生命力的。因为分割只能将固有学说“划整为零”,简单机械的构建只是“拆旧楼建新房”。清代医家俞根初著《通俗伤寒论》,认为伤寒是外感百病总名,而温病则是伤寒之兼证,企图以六经为纲统一寒温;吴坤安所著《伤寒指掌》,通论伤寒与温病,称温病为伤寒之类证,叙述伤寒曰述古,论述温病曰新法,似有统一寒温之意。故当今学者有称俞、吴二氏等为错简学派。当代学者对寒温统一论展开了学术争鸣,还出版了寒温合编专著,对寒温学说统一作了有益的尝试。实践证明,一百多年来寒温学术争鸣,既未能互相取代,也没有形成一门新学说替代固有的两大学说,而是长期共存,相互羽翼,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丰富了外感热病学内容。
一门学科涵盖面宽,多种学说并存,异彩纷呈,才是中医特色。从教学角度看,外感热病学应开设多门课程。应本着百家争鸣方针,编写出观点正确、内容可靠、符合教学要求、能反映不同学派不同学术内容的多种教材。外感热病学至少可开设以下课程:伤寒学说,包括《伤寒论》及其历代研究成果;温病学,已自成体系,有多种教材问世;中医感染症学,1998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建设上,笔者提出了建立中医感染症学。出于临床需要,目前国内外一些综合性医院,已建立了感染科,收治临床各科感染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国外已有感染症学的专著出版,如日本出版的《感染症》,将感染按感染原分类,或按感染部位分类,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的感染性疾病。伤寒、温病两大学说的固有内容不能完全适应当今临床需要。先不言其具体内容,仅简单的“温病”、“伤寒”名称而言,普通老百姓不知所言者为何,患者难于对号入座而就诊。且“温病”、“伤寒”不能与现代医学病名衔接连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流。其实“感染”一词中西医学都可以通用。中医“感证”与西医感染相通或相近。以感证命名的中医古代医籍不乏枚举,如茅雨人的《感证集腋》(1816)、吴坤安的《感证宝筏》(原著为《伤寒指掌》,后经何廉臣删改更名为《感证宝筏》)、严鸿志的《感证辑要》(1920)等。建立中医感染症学既能与中医理论接轨而具传承性,又能与国际接轨而利交流。当前建立中医感染症学条件基本成熟。《伤寒论》、温病学以及其它临床各学科有关感染的内容极其丰富。中医感染症学内容不应限于伤寒六经、温病卫气营血、三焦,凡与感染相关的内容均应纳入,特别应包括广大中医工作者积累的丰富的防治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的经验。总之,中医感染症学与临床接轨,适应实际需要;与传统接轨,其学术内涵丰富;与国际接轨,则尤利于交流。
温病学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需要我们不断发掘、创新,不辜负时代的期望。
作者:张之文(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信息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6月第24卷第3期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