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江春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9-6 11:31:3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9/05 09:36am 发表的内容:
肝阳上亢,痰迷心窍,病位如何定?中医认为肝在膈膜之下,心在胸腔之中.现代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的心是指的功能集团,而不是胸腔中的心脏.所以痰迷心窍的心是"功能"而不是部位,痰迷心窍的病位在那里?所以,只能定机体的功能状态,病位没有办法定.
中医的脏象概念,不能等同于西医的脏器概念。脏器的概念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而脏象的概念是生理的、功能的,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的集合。脏象的概念源于脏器,而又超越于脏器,高于脏器。中医辨证论治,寻求的是功能定位,而不是解剖定位。心病,是指机体的循环系统及脑的思维功能出现故障。中医的肝,则包括了机体大脑边缘系统(情绪中枢)——下丘脑(内脏植物神经运动中枢)——靶内脏功能轴出现问题。二者都是功能定位,而不是解剖定位。
12
发表于 2007-9-6 12:12:2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7/09/06 00:1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9/05 09:36am 发表的内容:
现在的中医无意中上了西医的船,追求诊断与病因剥离,诊断与治疗剥,把"证"剥离为单纯的诊断概念,抽掉了证的灵魂.中医的风,寒,暑,湿,燥,火既是病因,又是病性,这是中医学的常识,风寒束表证、肝胆湿热证中的风寒,湿热既是病因又是病性.如果把病因与证剥离,许多证则无法命名.
中医的风、寒、暑、湿、燥、火既是病因,又是病性,完全同意。在证的诊断里,更多的是作为病性而存在,[color=#0000FF]作为机体某种特定的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的代言词而存在。如中医诊治热证,可以是由热邪所致,也可以是由寒邪所致(寒从热化);寒邪可以引发寒证,也可以引发热证(寒从热化)。中医所治的对象,是证(病性),而非邪(病因),病因与病性在这里发生了分化,而不能等同;再者,中医的治疗,如疏风、散寒、化湿、润燥等,只能理解为调节、纠正、改善机体的某种特定的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而难以将其理解为真的将某种谓之为风、寒、湿、燥的客观的致病的物质驱除出机体或消灭之。

请参阅:
中医证的本质及其它(五:六淫本质之我见)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2032&show=125
肝胆湿热证之我见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4320
抗炎、抗感染与清热解毒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2027&show=125
13
发表于 2007-9-6 12:33:4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9/05 09:36am 发表的内容:
所以,病势(状态)才是证的灵魂.病位,病性是西医诊断的要素如肺炎,肝炎,肠梗阻,病位是肺,肝,肠,病性是发炎.而且诊断与治疗是剥离的.中医的证是病理状态而不是病,肺炎,肝炎,肠梗阻是病而不是病理状态,证与病是不能等同的.
证与病是不能等同的——在不同的疾病领域,二者的不同还有区分处。
在西医的传染、流行病领域,西医的病名,本质上多是以病因命名,如结核(结核杆菌)、艾滋病(艾滋病病毒)、SIAS(非典病毒);而证则是病理生理学上的诊断,如卫分证、气分证、血分证、营分证,与病因(病原体)诊断无关。二者(病与证)可以构成与病因与病理学上的互补。
参阅:中西医融合是必然的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2313&show=0
(证态新概念可以同时完成对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的分割与重组,如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可以形成一个有机融合的病理过程,即卫分证、太阳经证、前驱期是感染的急性反应期,以非特异性临床症侯群为特点;气分证、阳明证、少阳证是轻度全身炎症反应发热与典型的局部炎症反应的组合;营分证是脓毒症或者MODS的早期;血分证是脓毒症或者MODS合并DIC;三阴经病是感染的慢性期。)
14
发表于 2007-9-6 12:44:0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7/09/06 00:33pm 发表的内容:
证与病是不能等同的——在不同的疾病领域,二者的不同还有区分处。
在西医的传染、流行病领域,西医的病名,本质上多是以病因命名,如结核(结核杆菌)、艾滋病(艾滋病病毒)、SIAS(非典病毒);而证则是病理 ...
而在非传染流行病(即内伤杂病)领域中,西医的病在实质上是一种病理学的诊断,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癌、胃癌、肝癌等,有病位、有病性,病位是一种解剖的、形态结构的分类定位;而中医的证,在实质上也是一种病理学的诊断,有病位、有病性,不同处,在于后者的定位是一种生理的、功能结构上的分类定位。
参阅:证的属性及与辨病论治之关系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2188&show=0
15
发表于 2007-9-6 19:02:0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中医辨证论治,寻求的是功能定位,而不是解剖定位。]功能只能定状态,而不能定部位.所以,中医的证,严格来讲,定病的部位是极其困难的.肝,心本身就是功能而不是部位,是状态,而不是位置,这个病理状态可能涉及许多部位,结构,器官,同一个病理状态可以涉及完全不同的结构,器官.
     [中医所治的对象,是证(病性),而非邪(病因)]中医治疗的大法是:扶正祛邪,怎么说中医所治的对象,是证(病性),而非邪(病因)呢?邪是病因吧!
     在<中西医融合观>里下篇,导论,第二章外邪-病因论详尽地论述了风寒,湿温,秋燥,暑湿等外邪与病原体之间的关系.病原体是外邪的载体.
     西医感染病的病因是病原体,同时也认识到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在自然因素中季节与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感染,感染病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特定的临床表现,例如冬春季有利于流行性感冒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的繁殖与传播,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病,出现发热、咳嗽、咯痰、胸痛症候群;夏秋季有利于沙门氏菌的繁殖与传播,容易发生消化道感染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症候群;秋季蚊虫孳生高峰期容易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疾病,出现突发高热、昏迷、皮疹症候群。所以在某个季节容易出现哪些临床表现就有规律可循。中医正是在不知道病原体的情况下,根据某个季节经常出现的临床表现(证候)以及证候之间的演变规律,总结、推断出疾病的原因,所以,中医温病的病因与病原体有密切的关系。临床症候群就是温病病因(具有季节性特点)与病原体的桥梁,例如冬季出现发热、咳嗽、咯痰、胸痛症呼吸道感染候群,中医称为伤寒,那么,伤寒就与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性感冒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有关。余类推。麻黄汤,桂枝汤具有抗病毒作用,是治疗感冒的机理之一.
16
发表于 2007-9-6 19:11:5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7/09/06 08:00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9/06 07:02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辨证论治,寻求的是功能定位,而不是解剖定位。]功能只能定状态,而不能定部位.所以,中医的证,严格来讲,定病的部位是极其困难的.肝,心本身就是功能而不是部位,是状态,而不是位置,这个病理状态可能涉及许多部位,结构,器官,同一个病理状态可以涉及完全不同的结构,器官
同样是肝病(中医的肝),有肝气郁结,有肝阳上亢,有肝火上炎,有肝胆湿热,有肝阴不足等,“郁结、上亢、上炎、湿热、不足等”,才是病性,病理性质。中医的八纲辨证及其它的辨证体系中,提到的辨“病位”又是什么?电脑的软件程序如果出了故障(硬件是正常的),如何辨其病位,是辨解剖结构的定位,还是辨功能结构的定位?
17
发表于 2007-9-6 19:37:3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中医辨证论治,寻求的是功能定位,而不是解剖定位。]功能只能定状态,而不能定部位.所以,中医的证,严格来讲,定病的部位是极其困难的.肝,心本身就是功能而不是部位,是状态,而不是位置,这个病理状态可能涉及许多部位,结构,器官,同一个病理状态可以涉及完全不同的结构,器官.
     [中医所治的对象,是证(病性),而非邪(病因)]中医治疗的大法是:扶正祛邪,怎么说中医所治的对象,是证(病性),而非邪(病因)呢?邪是病因吧!
     在<中西医融合观>里下篇,导论,第二章外邪-病因论详尽地论述了风寒,湿温,秋燥,暑湿等外邪与病原体之间的关系.病原体是外邪的载体.
     西医感染病的病因是病原体,同时也认识到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在自然因素中季节与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感染,感染病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特定的临床表现,例如冬春季有利于流行性感冒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的繁殖与传播,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病,出现发热、咳嗽、咯痰、胸痛症候群;夏秋季有利于沙门氏菌的繁殖与传播,容易发生消化道感染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症候群;秋季蚊虫孳生高峰期容易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疾病,出现突发高热、昏迷、皮疹症候群。所以在某个季节容易出现哪些临床表现就有规律可循。中医正是在不知道病原体的情况下,根据某个季节经常出现的临床表现(证候)以及证候之间的演变规律,总结、推断出疾病的原因,所以,中医温病的病因与病原体有密切的关系。临床症候群就是温病病因(具有季节性特点)与病原体的桥梁,例如冬季出现发热、咳嗽、咯痰、胸痛症呼吸道感染候群,中医称为伤寒,那么,伤寒就与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性感冒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有关。余类推。麻黄汤,桂枝汤具有抗病毒作用,是治疗感冒的机理之一.
18
发表于 2007-9-6 19:47:1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9/06 07:02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所治的对象,是证(病性),而非邪(病因)]中医治疗的大法是:扶正祛邪,怎么说中医所治的对象,是证(病性),而非邪(病因)呢?邪是病因吧!
以风邪、寒邪为例,中医的治风剂、治寒剂,究竟治的是什么?是某种客观存在的致病物质吗?可以将其定性、定量的检测出来吗?又如在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上,清热解毒类中药的作用重点究竟是在机体组织器官的炎症状态上,还是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上?这里的热、毒,究竟是意味着机体这个系统的某种功能状态,还是意味着某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在中医诊治各种疾病(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过程中,其实质的纲领,究竟是围绕着细菌、病毒及其它的病因转,还是围绕着机体这个系统的各种功能状态转(实质上的、整体上的)?
19
发表于 2007-9-6 19:52:0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9/06 07:37pm 发表的内容:
麻黄汤,桂枝汤具有抗病毒作用,是治疗感冒的机理之一.
麻黄汤、桂枝汤治疗感冒的机理,更多的不是通过抗病毒,而是通过类似于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的作用与机理。
20
发表于 2007-9-6 19:54:2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7/09/06 07:52pm 发表的内容:
麻黄汤、桂枝汤治疗感冒的机理,更多的不是通过抗病毒,而是通过类似于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的作用与机理。
换句话说,靶点不在病(病毒),而在人(机体这个系统的某种的功能异常状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9:56 , Processed in 0.05880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