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8-1 07:17:5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楼主在第七楼谈到:证候背后存在的病因病理改变。
    笔者认为,现代病因病理与中医证候,是局部与整体状态的关系,两者关系密切,但局部相加不等于整体状态,所以两者有联系,但不是必然相等,这就是中国近五十年用西医解释中医失败的原因。
    所以,笔者明确指出,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是两个不同的临床范畴,中医学的广泛临医实践价值,和能治愈或改善诸多西医不治和难治之病,但两者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从而使中、西医学长久并立。
12
发表于 2008-8-6 15:27: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引用#10:古代中医的证指的是疾病现象,张仲景的平脉辨证,决不能直译为“辨证论治”,而是分析脉象,辨别疾病现象。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寻找疾病根本,现象为标,现又有本,“标本已得,邪气乃服”。
     回复: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并不是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中医的辨证论治确实不符合这种在现代科学立场上来看唯一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论。因为,这种方法论的出现是要有一定前提的,它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古代农业社会的条件下,只能够有整体观念的、取象比类的方法。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论,这是讨论中医的辨证论治时候首先应该注意的问题。
13
发表于 2008-8-6 15:41: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引用#6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辨证论治"中的证属于疾病概念,疾病不是生理状态,而是病理状态,所以,"证';只能是病理状态而不能是生理状态.尽管正常与不正常,生理与病理不能截然分开,但是,作为理论,学术必须把他们分开.
回复:完全赞同先生的意见,"证"是不包括生理状态的、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概念。悉尼张有和先生把证与症候混为一谈是不正确的。因为证虽然是症候群的概括,但它还不是症候群,这里面由一个具体到抽象、个别到一般的区别。
14
发表于 2008-8-6 15:44: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中医:病的概念,证的概念,症的概念。
    在《伤寒论》之前,关于“病”的完整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内经》在对疾病的诊断方面,有的根据症状下结论,有的根据脉象下结论,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较少。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对于疾病的治疗都是根据症状或病名用药,一组药物还没有“方名”,还没有证的概念,方与证没有联系,脉象与证也没有联系,基本上没有舌象的描述。《伤寒论》首先把脉与证建立起固定的联系,以证与脉象的结合作为一个诊断单元,也作为“病”的诊断依据,提出了六经病(作者注:六经病的提法有争议)的完整概念体系,把每一经病作为一篇来表述,标题为“某某病脉证并治”,每一经病有提纲,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等,都是对某一经病的高度概括,包括症状、脉象及病机,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出该经病的特征。《金匮要略》中的病有的是一组症状,如:腹满寒疝宿食病,痰饮咳嗽病,呕吐哕下利病等;有的是病名,如水气病、奔豚气病等;有的是病名加症状。温病学中也没有对病作出定义,风温、春温、湿温、暑湿、秋燥、暑温、伏暑均未冠以病名。据初步统计,中医学大约有4000多个病名,其中有许多病名没有完全与临床症状分开,在症状与病名之间有较多的交叉与重叠。中医学对病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更没有形成有规律的命名规则及分类系统。
    在《伤寒论》中,对病、证、症还没有规定明确的界限和定义,但是病、证、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基本确定。“症”是指病人的感觉或者医者检查后得到的感觉,包括近代西医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腹痛、下利、按之石硬等。“证”则是一组有关联的症状和体征的组合,它反映了一定的病机。在《伤寒论》中证与脉象是平行的,要求脉、证合参,确定某种病机,以决定用某个方剂治疗。每一个方剂都有方名,方由固定的药物、药量组成。这时脉和证建立了比较确定的关系,脉、证有时可以相互取代,如“脉弦”往往代表少阳证,“脉浮”代表太阳病,“柴胡证”代表少阳病具有脉弦、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等临床表现。后世医家对证的概念进一步完善,“证”代表一组相对固定的、临床上经常见到的、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的组合,反映一定的病机,并以脉象、舌象作参考与验证。所以现代“证”的概念往往是一组症状和体征、脉象、舌象的组合,演变成一个诊断单元。例如,1990年8月广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证候规范”(郑铁涛主编)前言中说:证候(简称“证”)既是中医的疾病模型,又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概念。而《伤寒论》中的“证”往往是一个诊断及治疗的单元,包括方、药在内,如小柴胡汤证,桂枝汤证,四逆汤证等。更有以方统证的分类法,如徐大椿著的《伤寒类方》。《伤寒论》中的“病”则是脉象与证的组合,如上述,《伤寒论》中的许多证中也有脉象,所以病与证在形式上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少阳病与少阳证有时混称,太阳病在有的条文中指“中风桂枝汤证”,在有的条文中指“伤寒麻黄汤证”。但从每一篇的篇名冠以“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来看,“某某病”是由许多有关联的证构成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伤寒论》的子系统是六经病,每一经病的子系统是证,所以六经病,病以下分证是一种疾病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是张仲景在继承《内经》六经分证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经络等各种学说,以临床实践为根据,提出“六经辨病,辨证施治”的诊疗体系。这个体系有史以来首次展示了:①外感热病是一个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的动态变化过程;②病与病之间,证与证之间具有规律性的演变关系,以及相互鉴别的关系,表现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辩证关系;③阐明了病与证之间的从属关系;④在规律性演变的基础上又有许多特殊性,如变证、坏病、合病、并病等,因此强调辨证施治;⑤疾病分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正确使用方剂。外感热病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病与病之间,证与证之间具有规律性的演变关系,在《伤寒论》中“证”与“方”为一体,所以方剂之间的变化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具有规律性的演变过程”,方、证统一是《伤寒论》中的证最突出的特点。
    “辨证”一词,源出《伤寒论》,其序中提出“平脉辨证”,各篇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篇名。最早使用“辨证施治”一语的中医文献是明•周之千的《慎斋遗书》,该书(卷二)专列“辨证施治”一篇,简述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和某些症候的辨析要点。
    解放后,关于“证”有许多解释。杨氏等认为:在古代,证与症状的症同义。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病有远近,证有中外”。这里的证,指的是症状。以后,《难经•十六难》中的“是其病,有内外证”,也是把症状称为证。但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伤寒论》中,就存在着两种认识。如第16条中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里的证,前者为临床的表现即症状,后者是诊断的结论。同一书中,对证就有不同的解释,致使近世医家对证的概念产生了无休止的争论。秦伯未氏提出证是证据,是现象,在医学上代表疾病的临床表现。朱颜氏也认为证是整个外观病象的总和,相当于综合征或症候群。他们的观点与《伤寒论》将证解释为症状的原意相近。以后,任应秋氏提出证是整体病变的证候。这与《伤寒论》将证当作诊断的结论类似。在1986年,方药中等氏将证的范围加以扩展,认为证就是判断疾病性质的各种证据(注:不是单一的证据,而是证据的集合体)。凡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因素如患者年龄、性别、平素健康状况,直接病因、发病季节、气候、时间、地域、临床表现、病程、治疗情况等,均属于中医学中证的范围。综合分析上述有关的各种证据,对不同患者的疾病,作出不同的相应判断,就是辨证。方药中氏等把天时、地理、体质等诸因素及疾病临床表现统统归入证内,融天、地、人、病于一炉,使证成为一个复杂的庞然大物。以后,有人更进一步提出,证是反映疾病本质的阶段性诊断,有动态的概念,证在疾病中可呈有一定规律的飘移,由甲证转为乙证,综上所述,证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它证转化的疾病概念。
    有关证的专著以邓铁涛主编《中医证候规范》1990年8月广州科技出版社出版;赵金铎主编《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1987年8月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具有权威性,对于证的历史演变过程,证的概念、定义,对于病、证、症的界定与关系,证与辨证,证与治疗,证与病机的关系都作了翔实的论证,众多专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著作讨论证本质,至今有些问题仍然在争论,但是对于证的概念、定义,证本质基本上取得了共识。
    千百年来,受中国哲学、传统文化、民间医学、少数民族医学、外来医学尤其是西方近现代医学的渗透和影响,一词多义、多词一义现象在中医药学名词术语中屡见不鲜;加之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不同医学人文背景以及不同医学流派的存在,都给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规范统一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在世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医药学还源源不断地传入到日本、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规范化进程。例如,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古医籍中有不同的名称;同一个中草药,在不同的地区却有不同的叫法。目前中医药学名词术语尚未统一、缺乏规范的现状已严重阻碍了该学科的持续发展,成为干扰学科与行业间沟通、影响国内外医药交流以及中医药走向国际的瓶颈。2000年8月,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负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中医药学名词审定规范工作。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王永炎、梁菊生、朱建平主持的“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对五千多个中国中医药基本名词的中、英文名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审订规范。这些新规范的名词术语将被新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以及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医大词典》和“中医药科技数据库”等采用。200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专家验收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潘书祥、中国中医研究院曹洪欣教授等组成的国家科技部专家验收组认为,研究者对中医药基本名词的的规范,具有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中医药学制定行业标准、学科规范和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中医药知识的传播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今后,中国将在出版物中统一使用新规范的中医药名词术语。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代表出席了验收会。中医药名词术语的审定规范工作,是中医药学制定行业标准和学科规范的基础之基础,其审定的名词,经国务院授权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公布,将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临床、教学、科研、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都应遵照使用。
    李振吉主编,王永炎、李德新执行副主编《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对病、证、症作了以下表述:
    疾病:在六淫、七情、遗传、饮食、劳逸外伤等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失调,机体内部的阴阳气血等发生紊乱,生理状态被破坏,出现了机能、形态、神志活动等方面的异常改变,并反映为一定的症状和体征的邪正交争的病理过程。
    1986年3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的“中医证侯规范学术会议”给中医学的疾病概念提出如下定义:“疾病是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正邪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症状和各阶段相适应的证候。”疾病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过程,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出现各种不同的证,这些证侯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
    两个定义的含义大致相同。显然,这个定义是具有“现代化”的定义,不是传统中医对疾病的定义。
    证: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阶段性本质所作的结论。
    证型: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如肝胆湿热证、风寒犯肺证、心脾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等。
    证候:(1)证的外候。临床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如心烦、失眠、口渴、身热、便秘、溲黄、舌尖红、苔黄、脉数,均为心火亢盛证的外候。(2)证或证名的习惯称谓。如心火亢盛证,临床常称心火亢盛。
    症状:又名病候。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异常状态。包括:(1)患者自身觉察到的各种异常感觉。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2)医者的眼、耳、鼻、指等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的患者病理变化的外部表现。如结膜发黄、胸腹压痛、舌质红、舌有斑点、舌苔黄腻、脉浮数等。
    体征:机体能被察觉到的异常的客观表现。如面色苍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舌质斑点、脉弦数等。参见症状条。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的综合,是对疾病阶段性本质所作的结论”,这段叙述表明了中医对“证本质”的认识。中西医结合学派所研究的“证本质”,是用现代医学的概念对证进行定义,“证本质是病理状态”无论是中医还是中西医结合学派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但是中医的病理状态与西医的病理状态其状态变量是不同的,中医的状态变量是症状、脉象、舌象的综合;西医的状态变量是症状、体征、各种实验室检查、影象等检查的综合;中西医的共同状态变量是症状、体征。
15
发表于 2008-8-6 16:04: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中医证的本质"在不同时期不一样:
      1  伤寒论时期;
      2  解放后时期的中医;
      3  中西医结合时期;
      4  中西医融合时期.
      病理状态指的是两种:1西医的;2中医的.
      在讨论证本质时应当注意以上问题.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8年08月06日 04:11pm 时添加 -=-=-=-=-
    中医的病与西医的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证与中医的病与西医的病都不在同一层次上.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8年08月06日 04:23pm 时添加 -=-=-=-=-
中医的病由不同的证连续形成;
西医的病也由不同的证连续形成.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8年08月06日 04:35pm 时添加 -=-=-=-=-
   中医的病与西医的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证与中医的病与西医的病都不在同一层次上.
16
发表于 2008-8-6 16:36: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全国展开证本质研究,以西医为参考系寻找证的客观指标,由于中西医具有不可通约性,终于失败。“证”无法用近代西医的客观指标表示,按照数学的表述:中、西医的“比”是一个无理数,如果西医是有理数,那么中医就是无理数,反之,西医就是无理数。理论研究的失败使我们认识到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不能以西医或者中医为参考系,应当找到它们的共同参考系,以高于中医与西医的视角审视中西医才能使之融合。
    基于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疗效提高的成功经验以及以西医为参考系理论研究的失败,我们站到了更高的位置,寻找别的道路。经过长期的努力与准备,1999年开始我们连续发表了:“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融合性探讨”,“中西医融合与证态新概念”,“参考系、证态概念体系与中西医融合”等论文。2003年出版了《伤寒论现代解读》,从理论上解决了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同时具有可融合性的问题,找到了融合的方法及途径。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中西医融合观》,成功的实现了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成为中西医融合的突破口。中西哲学的融合与中西医的融合始终是伴行而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中西医融合会成为东西方哲学、艺术、文化融合的突破口。
17
发表于 2008-8-6 17:42: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我认为,很多有关中医药的概念,是很先进的,只是所谓的现代化和“科学的”现代人还没有发明和研制出检测这些指标的仪器,就让我们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是科学的落后、是人们认识的滞后所致。
18
发表于 2008-8-6 18:26: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中西医融合观 老师
把您的email给我吧
您以前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吧
我以为,您和###2位
是中西医结合领域的2座高峰
可惜由于经济条件
当年您的书没有及时出版
要不然,
也可以掀起畅销热潮的
比您更早的刘邵武老师
也是能够把自己的观点方法贯彻资料的那种学问家
19
发表于 2008-8-6 18:48: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这个贴子最后由zhhj在 2008/08/06 06:56p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112006/05/14 07:28pm 发表的内容:
证是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好象好些。
中西医结构功能生理病理-学科-对照表及说明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中医概念或者模型,我们把中西医的若干学科,按照结构功能对照、病理生理对照的方法,列为下表。


                    西 医         中 医


生理    结构    正常人体解剖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
                                  中医解剖学?

       功能       生理学          藏象学

病理   结构    病理解剖学         病理解剖学?
                                  中医病理解剖学?
      功能      病理生理学          证侯学

表1.中西医结构功能生理病理-学科-对照表

中医最容易被大家误解的就是其五脏(藏)不是西医的五脏,而是功能的五脏(藏),其实,中医这个五脏(藏)的物质基础用人体或者生物的内环境可以非常好的解释,用建模的观点看,就是说内环境数据与中医五脏(藏)模型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是个好样本。
产生这个误解有2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1是医学生物学的技术积累还不充分;2是中医学院化的时候,把西医的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合为一门课,称为病理学,这样导致中医界笼统的把中医学的五脏(藏)称为功能的五脏(藏),却不能把自己的藏象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对应,结果,整个医学界花了许多年时间找藏象模型的物质基础。
现代社会,各学科的发展,是学科花分越来越细与学科交叉交融越来越广泛并行的,中医学科在解剖学方面细分的机会已经失去许多,更有价值的课题和任务是,充分整合西医的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220  

20
发表于 2008-8-6 18:57: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十)中医证的本质及其他

   我认为,很多有关中医药的概念,是很先进的,只是所谓的现代化和“科学的”现代人还没有发明和研制出检测这些指标的仪器,就让我们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是科学的落后、是人们认识的滞后所致。
---------------------------------------------------------------------------
    近代科学与现代科学目前还不能完全认识中医学中的全部内容,但是,现代的科学仪器能够检测出中医绝大部分证的指标,我可以说:<伤寒论>与温病中的绝大部分证都能够用现代的科学仪器检测出相应的的指标.
    例如:中医的气分证中白虎汤证的特点是“四大”即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中医的高热一般是指39℃以上,脉数指100次/分以上。从在病程中的位置来看,白虎汤证已是气分热证,说明病邪比较强大,已经入里,还伴有许多里证的表现,这与表证发热有着本质区别.
    西医  SIRS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
    体温>38℃或<36℃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32mmHg)
    血象: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白细胞>10%
    气分证中的阳明热证(白虎汤证)的临床表现至少有两项:壮热(高热)、脉滑数(每分钟100次以上)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所以白虎汤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同一的。
    结论:凡符合西医SIRS诊断标准者,皆可诊断为气分证中的阳明热证(白虎汤证),使用白虎汤治疗.体温<36℃者例外.
      白虎汤证就可以用西医SIRS诊断标准表示出来.
      其他证亦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30 22:35 , Processed in 0.05306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