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鸿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集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4-13 08:10:48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还有一篇文章是《读者》晓晓所写,题目是《走在生命的旋梯上——记詹姆斯•沃森》,内容如下:
说起人类基因组,就不能不讲DNA;说到DNA,就不免想象它的双螺旋结构,就一定会去追寻那些首先攀上生命之梯的高大身影——詹姆斯•沃森、弗兰西斯•克里克、莫里斯•威尔金斯。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果之一。为此,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斯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究竟是什么样的契机、什么样的际遇、什么样的人生使他们成为幸运的成功者呢?也许通过沃森博士的经历可见一斑。
爱鸟的少年
  沃森的少年时代是在美国芝加哥度过的。那时,他的父亲非常喜欢观察鸟。在7岁那年,沃森从父亲手中得到了第一本讲鸟的书,书中介绍了有关鸟的迁徒的知识。沃森读了这本书以后,就产生了一些疑问。例如,鸟是怎样从北半球长途飞往南半球的?幼鸟能找到吗?沃森被这些疑问吸引着。不过,不当时这些疑问几乎不可能得到答案,因为那被认为是奇迹。稍微长大一点之后,沃森在每周的星期日都要与父亲一起去观鸟。
  沃森的家住在芝加哥的街市上,他和父亲去芝加哥的周围观鸟,常去一个距离他家四五千米远的公园。他热衷于能发现多少只鸟,好像玩游戏一样。长得更大一点以后,沃森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于是他对“生命的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总想知道为什么“生命”能存在。
  那时正值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随后,沃森上了两年公立高中。9年级的时候,他学习了“一般科学”这门课程;10年级的时候,他学习了生物学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沃森了解了基因的有关知识和遗传规律,也懂得了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发出决定眼睛和头发颜色的指令,但怎么发出的并不清楚。15岁的时候,沃森去芝加哥大学读书。那时,学校距离家八千米远,他每天乘电车上学。
与《生命是什么》相约
  在大学里,沃森学习了一般的生物学课程。最初学的是遗传学,他觉得没有意思,仍然觉得研究鸟和鸟的行为比较有趣。大学3年级时,沃森接受了一些稍微深入的课程教育,这些课程与生态学有关。沃森对生物的行为模式和生态学比较感兴趣。在学习生态学课的过程中,他读了一本书——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因为著名的“薛定谔方程”而闻名,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当时,物理学家关于生命的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那本书提出了“生命是什么”的问题。薛定谔针对这个问题,叙述了生命的本质存在于信息中——某种使人类、老虎、老鼠维持种群特性的信息中,而生命的特异性存在于染色体中。薛定谔认为生命中有一份“说明书”,它印在分子上。此外,分子一定有某种非常特别的结构,有某种复制信息的方法。当然,他并不知道分子的本质是什么。
  沃森读《生命是什么》这本书时只有17岁,然后他就满怀兴趣地去听著名的遗传学家莱特讲的课。莱特是非常优秀的遗传学家,当时在芝加哥大学执教,他对基因如何发挥作用抱有浓厚的兴趣。
  沃森没有选莱特的课,只是去听讲而已。对于沃林来说,如果想了解生命是怎么回事,只有通过这个办法。此外,沃森的注意力也从鸟身上转移到基因上。无独有偶,就在同一时期,或者稍微晚些时候,英国的弗兰西斯•克里克也读了《生命是什么》这本书,威尔金斯也读了这本书。
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在沃森读大学的时代,生物学并不被看做高水平的科学,真正的尖端科学是物理学,所以非常优秀的人才都去做物理学研究。物理学是最基础的学科,是真正的科学,而生物学则是记述科学,因为做的都是收集鸟的标本之类的事情。沃森在学习生物学中的植物学课程时,因为绘画技艺很差,因而没有取得高分数。生物学中的植物学是观察自然的学问,而不是用准确的标准来分析问题的学问。当时,生物学中惟一存在的法则的领域是遗传学,因此遗传学也吸引了一部分非常优秀的人才。不过,遗传学在那时的学生中间一点都不受欢迎。
  与此同时,沃森了解到来纳斯•泡令的工作。当时,泡令是美国最著名的化学家,他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泡令说,要了解生命就必须了解分子。这里的分子指的是大分子,生命的秘密不存在于葡萄糖那样的小分子上。当时的人们认为,信息是由蛋白质分子以某种方式传递的。于是,泡令对蛋白质也开始感兴趣了。
  因为泡令当时在加州理工学院执教,所以沃森从芝加哥大学毕业之后,也想去加州理工学院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在1946年的秋天,沃森寄出了申请书,但是没有被加州理工学院录取。原因是他们认为沃森只是个接受过简单生物学训练的学生,而大部分的物理学和化学课都没有学过。沃森的芝哥大学的老师能够为他写的评语就是“沃森是一个热心的观鸟者”,了解沃森的人都知道,他的脑袋里装的全是有关鸟的事情。
  不过,沃森的运气还不坏。他继续向印第安那大学提出申请,这回他被录取了。印第安那大学在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水平处于第二位,是非常优秀的大学。
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沃森被印第安那大学录取的时候,校方对他说,如果沃森想继续研究鸟的话,就不必到这里来了。因为印第安那大学与加州理工学院一样,在基因研究方面位居前列。
  印第安那大学的教授赫尔曼•马勒由于有关X身线引起的突然变异的研究工作,而在1946年的秋天刚获得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除马勒以外,还有一些年轻的研究工作者,比如微生物学家萨尔瓦多•卢里亚(意大利人,1969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也对基因感兴趣。当时,他正在研究细菌中感染的噬菌体,这种病毒是研究基因的样板。
  沃森到印第安那大学后,立刻选学了卢里亚开设的有关病毒的课程。在病毒课上,沃森了解到卢里亚与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马克思•德尔布吕克(德国人,1969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正在共同展开有关研究,将《生命是什么》一书的精髓作为研究的基础就是他的想法。不久,沃森也见到了德尔布吕克。1948年的夏天,卢里亚让沃森去科尔德•哈博研究所。就在这个夏天,德尔布吕克也在该研究所呆了一段时间。
  沃森觉得能与卢里亚一起做研究工作是非常幸运的事,他从卢里亚那里学到了大量有关DNA的知识。那时,人们已经证实带有遗传信息的物质不是蛋白质,而是DNA。沃森在印第安那大学做了2年半的研究生,并取得了博士学位。因为卢里亚德布尔吕克都是欧洲人,他们认为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去欧洲“看看”。于是,沃森也到哥本哈根留学1年,学习DNA的生物化学知识。在留学期间,他结识了威尔金斯。
  更为幸运的是,在6个月后去意大利开会的时候,沃森看到了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弗兰克林拍摄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他与朋友克里克根据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以及威尔金斯博士对该照片的解释,一起提出了DNA具有双螺旋结构的构想。有关获得诺贝尔奖的经过,沃森在后来写的《双螺旋》一书中更详细的介绍。
  沃森曾经担任过哈佛大学教授,从1968年起,他开始担任科尔德•哈博定量生物学实验室主任。
21世纪DNA将带给人们福音
沃森认为,在21世纪,与生物学有关的重大课题是解读存在于DNA中的“生命说明书”,有关生命的奥秘都写在那里面,它不仅对人类,而且对细菌、苍蝇、毛毛虫、老鼠等都适用。  目前,人类基因组图谱已经完成,因此对于21世纪的生物学工作者来说,他们拥有“说明书”这个武器,还必须学会解读这份“说明书”,生命奥秘的诠释将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福音。
  了解大脑如何保存信息也是21世纪的重大课题。沃森说,与发生在几十亿前年的生命起源相比,人类在21世纪恐怕应该更精确地了解大脑的活动机理。科学家总想说明基因对于大脑形成所起的作用,这是发生在生物学领域的问题。大脑是细胞的集合体,科学家正在了解细胞的工作原理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不过迄今为止这些问题基本上还是谜团。正如在21世纪人类发现了遗传信息是如何保存在基因上一样,在21世纪人类要是能发现来自眼、耳、鼻的信息如何在大脑中存取就好了。
  沃森还认为,应该让DNA真正地服务于社会,一切基础知识,都应该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产,而不是变成某些企业的机密。现在,有多个国家的科学工作者正在共同研究人类基因组图谱,沃林希望研究者们能够自由地互通有无,而不是彼此保密,以使生命的本质真相大白的一天早日来临。
从以上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自然科学与生物医学的密切关系。医学不是原创科学,医学是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应用的产物。为解决目前现代医学所遇到的困难,有必要回顾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进到医学中来。因为我们医生知识结构的原因,我们不可能详细了解量子力学的具体内容,但是,量子力学中有一个人叫薛定谔,他写了一本书叫《生命是什么》。这本书促进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我们有希望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生命的机制——这些,是我们作为一个医生应该知道的。如果我们原来不知道,那么,现在,当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们已经知道了。
《论坛反应与交流》
《肝胆相照>学术讨论》
特深沉:在《三思科学》,网站,有一本书,是回顾DNA发现的历史传记。http://magazine.oursci.org/dna50/dna50-02.htm
纪念发现DNA螺旋结构特集。那本书在三思藏书架,叫《双螺旋》
http://207.152.99.250/~myscience/libarchive.htm
这些都是普通的历史文章,并没有什么高深难测的理论。
杨鸿智:我现在所想的问题是:在自然科学中已经是科普知识的东西,我们在医学中应用了多少?如果已经知道我们与自然科学的距离,我们就应该努力尽快赶上去。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并不等于你自己也走过。当我拿这些科普知识向医生们讲述的时候,我也感觉羞涩。但是,当我知道大多数医生连这些科普的东西也不知道的时候,我就不只是感觉羞涩,而是感觉可悲了。这时候,我知道这些科普宣传是我不得不进行的工作。如果一些人感觉这些知识浅显无聊,那是说明他对自然科学有深刻的理解,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得从浅显无聊开始起步。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又能够怎么样呢?
特深沉:核磁共振几乎用到了现代物理学的所有分支了。有关药物筛选的技术,也几乎用到了化学,计算机,自动控制方面的所有分支了。药物公司用来筛选蛋白质空间结构的计算机几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现代科学是专业化,分工化。
临床医生并不需要了解药物是如何合成,筛选出来的;也不需要了解核磁共振是如何成像的。但他们的临床经验,也是药物公司的化学家们不懂的。这就是术业有专攻。
杨鸿智:我们许多人大概都像这位网友一样,对现代科学的分工与线性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这是最好的制度和方法。至于说在这样好的方法面前还有一些问题不能解决,大家是不以为然的,认为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现在我要说的是,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思想,是否可以怀疑方法的正确性?系统论思想正是这样,它告诉我们分工和线性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永远也不能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前面网友所说的,在系统论来讲,叫做“决定论思想”,这个问题我已经在第22篇文章中说过了,网友们可以再回头看一看。我现在所宣传的正是要大家放弃分工的思想,而用综合的系统思想研究问题。目的是为了解决那些我们现在还不能解决的复杂系统问题。20世纪这100年里,自然科学有很多新成果。这些成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还原论的东西,另一类是系统论的东西。还原论的东西是机械论自然科学的一贯思想产物,具体成果是新的,但是,方向是旧的,是落后的东西。系统论是新的,真正先进的东西,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东西。我现在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大家知道,自然科学还有这样的两种,我们要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4-28 01:18:37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4篇  后现代科学(5)— 薛定谔传记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一  简历
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 1887~1961),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
1906年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维也纳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物理实验课助教,
1910年获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工作。
1914年1月正式取得大学教师资格。
1920年后移居德国,先后在耶拿大学、斯图加特工学院任教。
1921年至1927年在瑞士苏黎士大学任数学物理教授,
1925年底至1926年初提出了用波动力学方程来处理电子运动问题,得到了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结果,这一方程以后被称为薛定谔方程。他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是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为此,薛定谔荣获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他致力于研究有关波动力学的应用和统计诠释,以及广义相对论和统一场论问题。
1926年连续发表了“作为本征值问题的量子化”、“从微观物理学到宏观物理学的连续变换”、“论海森伯、玻恩和约尔旦的量子力学与薛定谔的量子力学之间的关系”等6篇论文,成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举家迁居柏林,就任柏林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1933年10月,薛定谔为了抗议希特勒上台后的种种倒行逆施,借口休假来到英国牛津大学任玛格达伦学院研究员。
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6年回到奥地利,任格拉茨大学物理学教授,同时兼任维也纳大学名誉教授。
1938年,薛定谔为了逃避纳粹党徒的迫害离开了格拉茨大学,
1939年转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工作了17年,直至1955年退休。
1944年,薛定谔发表《生命是什么》一书。在书中,他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等理论来解释生命现象,引入了负熵、遗传密码、量子跃迁式的突变等概念,这些概念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是公认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1956年返回奥地利。
1961年元月在奥地利阿尔卑巴赫山村病逝。
二  对薛定谔的评价
薛定谔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25年底至1926年初提出了用波动力学方程来处理电子运动问题,得到了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结果,这一方程以后被称为薛定谔方程。他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是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为此,薛定谔荣获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他致力于研究有关波动力学的应用和统计诠释,以及广义相对论和统一场论问题。
薛定谔一生写了许多论文和著作,其中代表性的有:“量子力学的当前形势”、《统计热力学》(1946)、《时空结构》(1950)、《膨胀着的宇宙》(1956)和《我的世界观》(1957)。薛定谔在1944年写的《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成为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联姻的里程碑。在书中,他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等理论来解释生命现象,引入了负熵、遗传密码、量子跃迁式的突变等概念,这些概念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是公认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三  薛定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授时的情况
1933年10月的一天,以雾都著称的伦敦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街上人很多,仿佛都想得到阳光的恩泽。薛定谔和他的夫人却在伦敦的一家小旅馆里,闭门而坐。从柏林来到伦敦已经5天了。今天,他以牛津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被玛格达伦学院接纳为研究员。这是一个好消息,他可以在伦敦继续他钟情的物理学研究了。当然,他不知道紧接着有一个更大的喜讯在等着他。他坐在旅馆的客房里,与他夫人一起回忆着今年希特勒上台以来在德国的种种倒行逆施。希特勒政权在大学校园里实施法西斯教育,迫害知识分子尤其是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薛定谔虽然不是犹太人,尚不在被迫害之列。但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对希特勒的法西斯暴行义愤填膺。他不惜放弃柏林大学最荣耀的教授职位,不惜放弃对他个人来说还是安定的生活,借口休假离开柏林来到了伦敦。现在虽然在玛格达伦学院可以继续他的研究工作,但又怎能和在柏林大学物理系相比。那里有他的老师辈科学家普朗克和爱因斯坦,还有他的好友迈特纳和哈恩等。他们都是最杰出的人物……“滴铃铃,滴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薛定谔和他夫人的回忆。薛定谔拿起话筒,只听得电话另一端传来陌生却又充满激情的声音:“您是薛定谔教授吗?这里是《泰晤士报》编辑部。告诉您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瑞典皇家科学院已决定把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给您和狄拉克教授了。您是值得骄傲的。”
薛定谔因为发现了原子结构的新形式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他的波动力学成为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不仅薛定谔本人值得骄傲,他的祖国奥地利也为此而骄傲。薛定谔之所以能成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获得诺贝尔奖金并在后来的科研生涯里继续作出卓越的贡献,既和他有坚实的物理理论功底、优秀的哲学素养和数学素养有关,也和他始终重视理论之间的综合,追求科学的统一有关。
四  粒子和波的综合
  
把一块石子扔进平静的水池,水池里立即会出现一圈圈由中心向外扩散的水波。水波涟漪,但是水并没有流动。在生活中,声音和光线也都是波动。波动和石块、车辆乃至像分子这样大小的微粒的运动都不一样,波和粒子不是一回事。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注视到像原子核、电子这样一些极小的粒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物体有着差不多的形状和行为,只不过体积大小上有差别呢?薛定谔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他隐约感到,在原子内部这样小的范围里,用粒子的图像、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图像来解释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不一定可靠。他比较了粒子运动时遵循的哈密顿原理和波动服从的费马原理(也叫最小光程原理)的异同,深深感到这两个原理完全可以综合为一个定律。他说:“大自然是把同一个定律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表现了两次:一次是用十分明显的光线来表现;另一次是用质点来表现。”他坚信把粒子和波的概念综合起来,把粒子的力学过程建立在波动力学的基础上,是给出原子内部结构形式的真正出路。1926年,薛定谔终于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波动力学方程。他建立的为微观粒子服从的规律——波动方程,成为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金钥匙。今天我们把薛定谔建立的波动方程叫做薛定谔方程。
  
五  薛定谔猫——哲学思维和物理思维的综合
  
薛定谔在量子力学中构造的波动力学体系一问世,就以它优美的数学方程和用这个方程计算出的原子结构图像的正确性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今天要估算一下薛定谔方程究竟已被人们使用过多少次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薛定谔方程极为有用,但是在这个方程所反映的波动究竟是什么波的问题上一开始就有不同的看法。薛定谔认为是物质粒子的波,与他持相同观点的有著名科学家德布罗意等,爱因斯坦也对薛定谔的观点表示赞赏。但是,包括玻尔、海森伯及玻恩在内的大多数物理学家则认为薛定谔方程中的波不是物质粒子的波而是几率波。描写波的函数——波函数,使我们知道的不是物质粒子的波动行为而是微观粒子出现在某一地方的几率,就像我们事先不知道一枚硬币扔到桌上究竟哪一面向上,但却能知道每一面向上的几率(等于1/2)一样。薛定谔反对用几率来解释粒子的行为。1935年,他以自己的哲学见解,特别是唯物主义观点,加上娴熟的物理技巧,聪明地设计了一个今天我们叫做“薛定谔猫”的理想实验。它使人们相信,粒子的几率行为将会给我们人类所能观察到的宏观世界带来可笑的矛盾。薛定谔想象在一只密闭的盒子里有一只猫,猫的旁边有一瓶毒药。这瓶毒药能不能打开取决于放在盒中的微观粒子的行为(如辐射物质的原子衰变)。一旦装毒药的瓶子被打开,猫就会被毒死。薛定谔说,根据几率解释,这只猫既可能是活猫又可能是死猫,但是只要我们打开盒子就能看到究竟是活猫还是死猫。薛定谔发问,难道猫的死或活是被打开盒子观察的人所决定的吗?这有悖常情,也不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
薛定谔关于猫的理想实验,虽然在今天用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大体上能够说明。但是,几率解释真是唯一正确的吗?今天还有一些科学家在努力,希望得到比几率解释更高明的解释。
  
六  更广泛的综合——活细胞和物理学
  
1941年,薛定谔来到爱尔兰的都柏林高级研究所担任理论物理组主任。因为爱尔兰在地理上远离欧洲大陆,二战期间,那里几乎成了欧洲人的“世外桃源”。在都柏林的日子里,他的视野更开阔了,注意力不再只集中在物理学领域,他的目光对准了整个科学。他在追求科学的综合和统一。
生命现象是自然界最神奇、最美妙的现象。自古以来有多少哲人学者想揭开生命现象的奥秘啊。“生命是什么”这个千古难题真可谓“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薛定谔在都柏林也开始思考“生命是什么”的问题,这或许与他的父亲是生物学家有关。和别人不同的是,薛定谔既没有用纯粹的哲学想象,也没有用传统的生物学方法,而是开创了把物理学和生物学综合在一起去思考生命现象本质的新思路。他用原子间化学键的作用,解释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性;用生物大分子中有关元素的空间排列解释“遗传密码”;用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生物进化的矛盾性来提出负熵的概念,认为像活细胞这样的有机体是依赖负熵为生的。薛定谔把这一系列和生命有关的研究成果写在一本不到100页的小册子《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里。1944年,这本小册子正式出版,震动了生物学和物理学界,吸引了许多年轻科学家投身于他所开创的新的研究领域。今天一些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在谈起他们为何投身于对生命本质的研究时,几乎都提及该书对他们的影响。他们中间有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沃森和克里克,有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卢里亚等。当我们今天享用由基因工程带来的工农业新产品,医疗上的新方法、新药品时,可不能忘记薛定谔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一位开创物理学和生物学综合之路的科学大师的功绩呀!
七  物理学家们如何看待生命的本质
  
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运动有没有规律?多少年来,人们都在积极思考这些问题。20世纪以来,随着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物理学不可避免地向生物学渗透。早在20世纪初,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的一位小有名气的同学洛布就提出,生命运动的规律同一般的物理学和化学的规律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要理解生命现象,就必须用物理学、化学的观点,用实验、定量的方法来研究生物学。
物理学家们也饶有兴趣地议论生物学的问题。30年代,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玻尔对于生命问题发表了非常有意义的见解。1932年他在题为“生命和光”的演讲中指出,试图把有机体简单地还原为化学的相互作用来回答“生命是什么?”的问题,就如同试图画出每个电子的位置来描述原子一样困难。简单地将生物体分解为其组成部分的化学系统,那样机体就不能活了,就成为另外的不同系统了。在生物学里承认生命的存在是一个给定的基本事实。旧的概念,即机械论对此不可能作出满意的结论。生物学也必须像物理学那样,当它运用新的概念和新的研究方法时,就能上升到新的认识水平。玻尔天才地预示了物理学与生物学或许也是互补的,这两者相结合将对生命现象作出满意的解释。
玻尔的思想启发了他的学生德尔布吕克。德尔布吕克20年代到玻尔的理论物理所工作过两年。30年代他到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与摩尔根等遗传学家交往甚密,兴趣转到了生物学上。德尔布吕克认为,经典物理学和化学不能为基因如何体现其功能提供充分的描述,某些其他的方法比旧式的机械论更能说明问题。他在美国创建了著名的噬菌体小组,以噬菌体为对象研究起基因来。他的小组作出的杰出贡献是确立了主管遗传的不是蛋白质,而是DNA(脱氧核糖核酸)。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4-28 01:19:53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八  关于生命是什么的物理学新观念
  
使现代物理学与生物学实现“互补”并取得卓越成就的,是薛定谔。薛定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建立了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为此荣获了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与玻尔交往很深,与德尔布吕克也是好友,他充分了解德尔布吕克关于遗传方面的研究。薛定谔出于对科学统一的信念,以及对奇妙的生命现象,如遗传性状的不变性和新陈代谢等的深入思考,运用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剖析生命现象,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见解。1944年,反映他主要思想的名著《生命是什么》问世。
薛定谔认为,复杂的生命现象是无法归结为物理学的普通定律的。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沮丧,因为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不是因为生命体中有一种“新的力量”在起作用,而是因为生命体的构造同在物理实验室里实验过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他说,要发现在生命物质中占支配地位的新定律,这些定律既非超物理学定律,也不能称为非物理学定律,而是迄今为止已确立的“物理学定律”,以及迄今还不了解的“物理学的其他定律”。
薛定谔在前人把新陈代谢解释为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参照热力学定律,引入了“负熵”的概念。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孤立系统中不可逆的过程,其熵值总是趋向增加,系统趋于几率增大的无序状态,直至达到热力学平衡。而生命却是物质有秩序、有规律的行为,生命有机体作为宏观系统能保持自身的高度有序状态和不可几状态,避免很快衰退到平衡态,并不断向有组织性的方向进化。应当怎样解释生命物质的这种功能呢?薛定谔认为:“一个生命有机体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中不断地汲取负熵。……有机体就是依赖负熵为生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新陈代谢中本质的东西,乃是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了当它活着时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他以高等动物为例,认为它们正是从极有秩序的作为食物的、复杂程度不同的有机物中不断吸取秩序,维持自身组织的高度有序水平的。
  
九  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密码的设想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这部著作里,对于染色体如何决定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作了最初的设想。他发挥了德尔布吕克的思想。德尔布吕克曾猜想过,基因在世代相传中之所以保持其结构不变,是因为染色体(基因是它的一部分)是像非周期性晶体那样构造的。薛定谔提出了基因大分子是一种由同分异构元素连续组成的非周期晶体,像稳固的晶体结构一样,它的稳定是由于原子间的海特勒—伦敦键(一种化学上的共价键)的作用。他指出,染色体是以遗传密码的形式来决定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以及生物体未来发育的模式的。可是在微小的遗传物质中,怎么能包含那么多性状的密码呢?他说,就是这种同分异构的非周期晶体结构,“提供了各种可能的(异构的)排列,在它的一个很小的空间范围内,足以体现出一个复杂的‘决定’系统。真的,在这种结构里,不必有大量的原子就可以产生出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排列”。他天才地预示,莫尔斯电报密码只用点与划两种符号,如果每一组合用的符号不超过4个,就可编成30种不同的代号;如果在点与划之外再加上第3种符号,每一组合用的符号不超过10个,就可以编出88572个不同的字母。因此“就基因分子的图式来说,微型密码丝毫不错地对应于一个高度复杂的特定的发育计划,并包含了使密码发生作用的手段,这一点已经是不再难以想象的了”。
薛定谔第一次把量子力学中的“跃迁”概念用来解释基因突变的原因。他说:“突变实际上是由于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所引起的,这种变化在于原子的重新排列并导致了一种同分异构的分子。”对比原子的平均热能,这种构型变化的阈能很高,以致变化的几率极低,这种罕见的变化就是自发突变,它们成为自然选择的基础。
  
十  现代生物学革命的契机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里,倡导从分子水平来探索遗传机制和生命本质,引入了“负熵”、“遗传密码”等一系列新概念。在方法论上,他强调以物理学和化学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手段来研究生物学,并率先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生命是什么》在西方科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许多物理学家面临着职业选择。原子战争的恐怖和物理学可能导致的毁灭作用,使许多物理学家,尤其是年轻的物理学家重新考虑他们的工作能否给人类带来幸福。一些人感到量子理论的大发展时期已经过去,他们所能做的工作或许仅仅是完善理论的内容或改正某些细节而已。薛定谔在此时提出用热力学和量子力学来研究生命的本质,并认为新的物理学定律将在这种研究中被揭示出来,这对一批年轻的物理学家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吸引他们投身于这个充满希望的领域。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获得者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都是受薛定谔思想的影响从物理学领域转到分子生物学研究上来的年轻学者。战后,正是受《生命是什么》的影响,克里克放弃了研究基本粒子的计划,选择了“原来根本不打算涉猎的生物学”,而部分由于原子弹对物理学失去兴趣的威尔金斯,“为控制生命的高度复杂的分子结构所打动”,“第一次对生物学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沃森则是在大学期间读了《生命是什么》而“深为发现基因的奥秘所吸引”。他们三人因在1953年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而荣获诺贝尔奖。
威尔金斯认为尽管薛定谔不是一个纯粹的生物学家和化学家,但他的著作之所以有影响,其中一个原因就恰恰是因为“他是作为一个物理学家来写作的,如果他作为一个正式的大分子化学家来写,或许就不会有同样的功效”。正是从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角度,薛定谔对生命物质和遗传机制的研究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途径,促成了现代生物学从定性描述到定量研究,从强调整体到重视具体机制,从强调生命与非生命的差别转到强调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从单科研究转到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重大转折;同时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日本遗传学家近藤原平评价说:“给予生物学界以革命契机的是一本叫做《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它所起的作用正像《黑奴吁天录》这本书成为奴隶解放的南北战争的契机一样。”
说明:本文内容是由《世界科技英才录》一书中的两篇文章综合而成。这两篇文章是:《善于进行创造性综合的物理学家——薛定谔》(张沁源)和《赋予生命科学以革命性契机的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陈敬全)
《论坛反应与交流》
     
《生物谷——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Blueyixiaodi:终于也知道一点关于薛定谔的知识了。
杨鸿智:这使我感觉欣慰。谢谢关注!
Wangchangwei:玻尔有句话,薛定谔方程比薛定谔聪明!楼主听说过吗?
杨鸿智:一个人的自身和他对人类的贡献相比,永远是后者大于前者。我们生活中所应用的器物,我们很少知道是什么人发明创造的。马克思也说过:如果你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那么我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在后来的时间里,在后来的人那里有了新的发展,所以,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比马克思本人还伟大。都是这个道理。
Wangchangwei:谢谢楼主,你分析的很有道理!
Kunlunxia:是个人物,向前辈学习!
《中国医药第一论坛 → 一般交流区 → 『医药自由论坛』 》
www_111:向老师学习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5-4 16:42:21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5篇  后现代科学(6)— 薛定谔的书《生命是什么》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这里,我们从薛定谔的书《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中,做一些摘录,以便网友对这本书有所了解。限于篇幅,这里只做很少的摘录,因此,这些摘录也不可能表现作者所有的观点,只是给大家一个感性认识,知道这本书大概是什么样的一本书就是了。真正要掌握这本书,还要大家自己去看。摘录中小节前面的标题和数字是书中原来有的。下面就请看摘录:
56. 生命物质避免了趋向平衡的衰退
  生命的特征是什么?一块物质什么时候可以说是活的呢?那就是当它继续在“做某些事情”,运动,新陈代谢,等等,而且可以指望它比一块无生命物质在相似情况下“维持生活”的时间要长得多。当一个不是活的系统被分离出来,或是放在一个均匀的环境里的时候,由于各种摩擦阻力的结果,所有的运动往往立即陷于停顿;电势或化学势的差别消失了,倾向于形成化学化合物的物质也是这种情况,温度由于热的传导而变得均一了。在此以后,整个系统衰退成死寂的、无生气的一团物质。这就达到了一种永恒不变的状态,不再出现可以观察到的事件。物理学家把这种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或“最大值的熵”。
  实际上,这种状态经常是很快就达到的。从理论上来说,它往往还不是一种绝对的平衡,还不是熵的真正的最大值。最后达到平衡是十分缓慢的。它可能是几小时、几年、几个世纪……。举一个例子,这是接近平衡还算比较快的一个例子:倘若一只玻璃杯盛满了清水,第二只玻璃杯盛满了糖水,一起放进一只密封的、恒温的箱子里。最初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产生了完全平衡的印象。可是,隔了一天左右以后,可注意到清水由于蒸汽压较高,慢慢地蒸发出来并凝聚在糖溶液上。糖溶液溢出来了。只有当清水全部蒸发后,糖才达到了均匀地分布在所有水中的目的。
  这些最后是缓慢地向平衡的趋近,决不能误认为是生命。在这里我们可以不去理会它。只是为了免得别人指责我不够准确,所以我才提到它。
57. 以“负熵”为生
  一个有机体能够避免很快地衰退为惰性的“平衡”态,似乎成了如此难解之谜,以致在人类思想的最早时期,曾经认为有某种特殊的非物质的力,或超自然的力(活力,“隐得来希”)在有机体里起作用,现在还有人是这样主张的。
  生命有机体是怎样避免衰退的呢?明白的回答是:靠吃、喝、呼吸以及(植物是)同化。专门的术语叫“新陈代谢”。这词来源于希腊字,意思是变化或交换。交换什么呢?最初的基本观点无疑是指物质的交换(例如,新陈代谢这个词在德文里就是指物质的交换)。认为物质的交换应该是本质的东西的说法是荒谬的。氮、氧、硫等的任何一个原子和它同类的任何另一个原子都是一样的,把它们进行交换又有什么好处呢?过去有一个时候,曾经有人告诉我们说,我们是以能量为生的。这样,使我们的好奇心暂时地沉寂了。在一些很先进的国家(我记不清是德国还是美国,或者两个国家都是)的饭馆里,你会发现菜单上除了价目而外,还标明了每道菜所含的能量。不用说,这简直是很荒唐的。因为一个成年有机体所含的能量跟所含的物质一样,都是固定不变的。既然任何一个卡路里跟任何另一个卡路里的价值是一样的,那么,确实不能理解纯粹的交换会有什么用处。
  在我们的食物里,究竟含有什么样的宝贵东西能够使我们免于死亡呢?那是很容易回答的。每一个过程、事件、事变--你叫它们什么都可以,一句话,自然界中正在进行着的每一件事,都是意味着它在其中进行的那部分世界的熵的增加。因此,一个生命有机体在不断地增加它的熵--你或者可以说是在增加正熵--并趋于接近最大值的熵的危险状态,那就是死亡。要摆脱死亡,就是说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里不断地汲取负熵,我们马上就会明白负熵是十分积极的东西。有机体就是赖负熵为生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新陈代谢中的本质的东西,乃是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了当它自身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
  
  58. 熵是什么?
  熵是什么?我首先要强调指出,这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或思想,而是一个可以计算的物理学的量,就象是一根棍棒的长度,物体的任何一点上的温度,某种晶体的熔化热,以及熔化一种物体的比热等。在温度处于绝对零度时(大约在-273℃),任何一种物体的熵等于零。当你以缓慢的、可逆的、微小的变化使物体进入另一种状态时(甚至因此而使物体改变了物理学或化学的性质,或者分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学或化学性质不同的部分),熵增加的总数是这样计算的:在那个步骤中你必须供给的每一小部分热量,除以供给热量时的绝对温度,然后把所有这些求得的商数加起来。举一个例子,当你熔解一种固体时,它的熵的增加数就是:熔化热除以熔点温度。由此,你可看到计算熵的单位是卡/度(摄氏)(就象卡是热量的单位或厘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
  59. 熵的统计学意义
  为了消除经常笼罩在熵上的神秘气氛,我已简单地谈到了这个术语的定义。这里对我们更为重要的是有序和无序的统计学概念的意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经由玻尔兹曼和吉布斯在统计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所揭示。这也是一种精确的定量关系,它的表达式是:熵=klogD,k是所谓的玻尔兹曼常数(=3.2983E-24卡/℃),D是有关物质的原子无序状态的数量量度。要用简短的非专业性的术语对D这个量作出精确的解释几乎是不可能的。它所表示的无序,一部分是那种热运动的无序,另一部分是存在于随机混合的、不是清楚地分开的各种原子或分子中间的无序。例如,上面例子中的糖和水的分子。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玻尔兹曼的公式。糖在所有水面上逐渐地“溢出”就增加了无序D,从而增加了熵(因为D的对数是随D而增加的)。同样十分清楚的是,热的任何补充都是增加热运动的混乱,就是说增加了D,从而增加了熵。为什么应该是这样情况呢?只要看下面的例子就更加清楚了,那就是,当你熔化一种晶体时,因为你由此而破坏了原子或分子的整齐而不变的排列,并把晶格变成了连续变化的随机分布了。
  一个孤立的系统,或一个在均匀环境里的系统(为了目前的考虑,我们尽量把它们作为我们所设想的系统的一部分),它的熵在增加,并且或快或慢地接近于最大值的熵的惰性状态。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个物理学的基本定律正是事物接近混乱状态的自然倾向(这种倾向,跟写字台上放着一大堆图书、纸张和手稿等东西表现出的杂乱情况是同样的),除非是我们在事先预防它。(在这种情况下,同不规则的热运动相类似的情况是,我们不时地去拿那些图书杂志等,但又不肯化点力气去把它们放回原处。)
  
  60. 从环境中引出“有序”以维持组织
  一个生命有机体通过不可思议的能力来推迟趋向热力学平衡(死亡)的衰退,我们如何根据统计学理论来表达呢?我们在前面说过:“以负熵为生”,就象是有机体本身吸引了一串负熵去抵消它在生活中产生的熵的增加,从而使它自身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而又很低的熵的水平上。
  假如D是无序的度量,它的倒数1/D可以作为有序的一个直接度量。因为1/D的对数正好是D的负对数,玻尔兹曼的方程式可以写成这样:负熵=klog(1/D)。
  因此,“负熵”的笨拙的表达可以换成一种更好一些的说法:取负号的熵,它本身是有序的一个量度。这样,一个有机体使它本身稳定在一个相当高的有序水平上(等于熵的相当低的水平上)的办法,确实是在于从它的环境中不断地吸取秩序。这个结论比它初看起来要合理些。不过,可能由于相当繁琐而遭到责难。其实,就高等动物而言,我们是知道这种秩序的,它们是完全以此为生的,就是说,被它们作为食物的、复杂程度不同的有机物中,物质的状态是极有序的。动物在利用这些食物以后,排泄出来的是大大降解了的东西,然而不是彻底的分解,因为植物还能利用它。(当然,植物在日光中取得“负熵”的最有力的供应)
61. 在有机体中可以指望有新的定律
  总之,在这最后一章中我希望阐明的是,根据我们已知的关于生命物质的结构,我们一定会发现,它的活动方式是无法归结为物理学的普遍定律的。这不是由于有没有什么“新的力量”在支配着生命有机体内单一原子的行为,只是因为它的构造同迄今在物理实验室中试验过的任何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浅显地说,一位只熟悉热引擎的工程师,在检查了一台电动机的构造以后,会发现它是按照他还没有懂得的原理在工作的。他会发现,他很熟悉的制锅用的铜,在这里却成了很长的铜丝绕成了线圈;他还会发现,他很熟悉的制杠杆和汽缸的铁,在这里却是嵌填在那些铜线圈的里面。他深信这是同样的铜和同样的铁,服从于自然界的同样的规律,这一点他是对的。可是,不同的构造却给他准备了一种全然不同的作功方式。他是不会认为电动机是由幽灵驱动的,尽管它不用蒸汽只要按一下开关就运转起来了。
62. 生物学状况的评述
  在有机体的生命周期里展开的事件,显示出一种美妙的规律性和秩序性,我们碰到过的任何一种无生命物质都是无法与之匹敌的。我们发现,它是受一群秩序性最高的原子所控制的,在每个细胞的原子总数里,这种原子团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根据我们已经形成的关于突变机制的观点,我们断定,在生殖细胞的“占统治地位的原子”团里,只要很少一些原子的位置发生移动,就能使有机体的宏观的遗传性状中出现一个明显的改变。
  这些事实无疑是当代科学所揭示的最感兴趣的事实。我们也许会发现它们终究还不是不能接受的。一个有机体在它自身集中了“秩序之流”,从而避免了衰退到原子混乱--从合适的环境中“吸取秩序”--这种惊人的天赋似乎同“非周期性固体”,即染色体分子的存在有关。这种固体无疑代表了我们所知道的最高级的有序的原子集合体--比普通的周期性晶体的有序高得多--它是靠每个原子和每个自由基在固体里发挥各自的作用。
  简单地说,我们亲眼看到了现存的秩序显示了维持自身和产生有序事件的能力。这种说法听上去似乎是很有道理的。然而它之所以似乎有道理,无疑地是由于我们汲取了有关社会组织的经验和涉及到有机体活动的其他事件的经验。所以,它有点象一种恶性循环的论证。
65. 产生有序的两种方式
  在生命的发展中遇到的秩序性有不同的来源。有序事件的产生,看来有两种不同的“机制”:“有序来自无序”的“统计学机制”,和“有序来自有序”的一种新机制。对于没有偏见的人来说,第二个原理似乎简单得多,合理得多。这是无疑的。正因为如此,所以物理学家是如此自豪地赞成另一种方式,即赞成“有序来自无序”的原理。在自然界中,不仅实际上是遵循这个原理,而且只有这个原理才使我们理解自然界事件的长期发展,首先是理解这种发展的不可逆性。可是,我们不能指望由此得出的“物理学定律”能直截了当地解释生命物质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的最惊人的特点,是明显地主要以“有序来自有序”的原理为基础的。你不能指望两种全然不同的机制会提出同一种定律,正象你不能指望用你的弹簧锁钥匙去开你邻居的门。
  因此,我们不必因为物理学的普遍定律难以解释生命而感到沮丧。因为根据我们对生命物质结构的了解,这正是预料中的情况。我们必须准备去发现在生命物质中、占支配地位的新的物理学定律。这种定律,我们姑且不称它是一种超物理学定律,可是难道能称之为非物理学定律吗?
  
  66. 新原理并不违背物理学
  不,我不那么想。因为这个涉及到的新原理是真正的物理学原理:在我看来,这不是别的原理,只不过是量子论原理的再次重复。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就要说得详细些,包括对前面作出的所有物理学定律全以统计学为基础的论断作一番推敲,但不是作修正。
  这个一再重复的论断,是不可能不引起矛盾的。因为确实有很多现象,它们许多突出的特点是明显地直接以“有序来自有序”的原理为基础的,并且同统计学和分子的无序看来是毫无关系的。
  太阳系的秩序,行星的运动,几乎是无限期地维持着。此时此刻的星座是同金字塔时代的任何一个具体时刻的星座一脉相承的;从现在的星座可以追溯到那时的星座,反过来也是如此。曾经预测过历史上的日食和月食,并且发现这种预测同历史上的记载几乎是完全符号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用来校正公认的年表。这些预测不包括任何一种统计学,它们是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作为唯一的依据的。
  一台好的时钟,或者任何类似的机械装置的有规则运动,似乎跟统计学是无关的。总之,所有纯粹机械的事件,看来是明确而直接地遵循着“有序来自有序”的原理。如果我们说“机械的”,必须在广义上来使用这个名词。你们知道,有一种很有用的时钟,是以电站有规则地输送电脉冲来运转的。
  我记得马克斯•普朗克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小文章,题目是《动力学型和统计学型的定律》(德文是《动力学和统计学的合法性》)。这两者的区别,正好就是我们在这里称之为“有序来自有序”和“有序来自无序”的区别。那篇文章旨在表明控制宏观事件的统计学型的定律,是如何由被认为是控制微观事件、即控制单原子和单分子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定律所组成的。宏观的机械现象,如行星或时钟的运动等,说明了后一种类型的定律。
  这样看来,被我们一本正经地当作了解生命的真正线索的“新原理”,即“有序来自有序”的原理,对物理学来说,完全不是新东西。普朗克甚至还摆出了论证它的优先权的架势。我们似乎得出了可笑的结论,即了解生命的线索是建立在纯粹机械论的基础之上的,是普朗克那篇文章所说的“钟表装置”的基础之上的。我看,这个结论既不是可笑的,也不是全错的,但是对它是“不可全信”的。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Jackypun:非常感谢杨鸿智!
《医学联盟论坛 >临床专科>内科》
雪山飞狐:好。
《协和医学论坛联盟 → 内科相关论坛 → 协和大内科论坛》
路久:负熵的概念有些牵强附会。
Smmuyiyan:杨先生的话不见得就对,于脑子里的概念抵触的不少,下回翻翻物理原理,再回帖
《肝胆相照>学术讨论& HBV English  》
天华:给自己做宣传?
杨鸿智:一个人与他所做的工作是不可分离的.
特深沉:墒增原理,即热力学第二定律,高中物理都有。只是别人的高中物理没有我学的好罢了。很少人像我这样清楚墒增原理即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等价命题。因为这个高考不要求。薛定谔传记高二就看过。
《杏林论坛》
admin(管理员):熵增加是物质界必须遵守的规律,而我们的生物体却有着一种违背了这个规律的现象,就是我们可以以某种机制是自体保持或者基本保持熵值的不变,这就是生命体不同于非生命体的区别吧。然而是什么机制让我们生物体能够自动获取负熵呢?生命体保持平衡应当是负反馈机制(这里所说的负反馈并不是生理学中的负反馈机制,只是一种十机体保持平衡的类似于负反馈机制的机制,在此暂且称之为负反馈机制),上游物质受到下游物质的负反馈作用,就是说上游物质作用于下游物质使下游物质自动摄取负熵,当下游物质负熵摄取过多时又反馈抑制上游物质。这样的机体似乎是平衡的合乎生命本质的,但是
殊不知上游物质为何自动作用于下游物质使之摄取负熵呢?上游物质必然以熵增加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因为熵增原理是物质界自然的发展趋势。上游物质当然不能无限制地增加熵,必然有使之摄取负熵的物质调节它。依次推论总得有一个上游物质牺牲自己获得熵增加而使下游物质得到负熵。若如此无限下去的话,我们仍不能得到最终什么是最上游物质,因为这样的可以无限地熵增加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所以在此我感到这种负反馈机制是不应当存在的,这并不同于机体中的负反馈机制。当然正反馈机制也不可能存在于这种系统中,因为正反馈机制是使机体不断趋向一个极限,并不是我们机体现在所处的平衡状态。我想这里应该存在一种我称之为负熵依赖的循环正反馈的机制,以下我阐明一下我的这种想法:假设这条调节通路上自上而下的三种物质a,b,c。  a使b汲取负熵,b又使c汲取负熵,而c又使a汲取负熵,当然这些汲取负熵的过程都偶联了或者至少有一步偶联了从外界汲取负熵的过程,才使得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外界能提供的负熵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机体不会无限制地趋向熵减少,而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然这里限制熵值无限减少的因素可能还有很多,这个还没有考虑到。我曾经试图把癌变和熵原理联系起来,癌的最初起因可能就是由于维持机体汲取负熵的机制受到影响,而使得生物遗传分子在熵增加原理的基础上自动发生了熵增加的突破(因为熵增加是自发的物质过程)。不知道这种解释是否合理,还请杨老师给以指点。另外从熵角度看癌细胞生长,癌细胞从宏观上看是无序性增大的过程,也就是熵增加的过程。而从细胞内角度看,癌细胞又具有高的汲取负熵的本领。这样降低自身负熵能力而增大环境熵值,符合了癌细胞高度分裂生殖且无序生长的特性。以上观点纯出于一个大学本科生将所学的化学和生物学简单的联系,可能有很多疏漏和谬误,请大家原谅并批评指正,谢谢。
杨鸿智:能够进入这个知识领域进行讨论本身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
在现代医学队伍中很少有人进行这方面的思考。希望你继续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并且进行交流。我这里先提出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你在分析问题时是严格按线性因果关系进行的。这是机械论教育的结果。复杂系统问题中最关键的是突变问题,是新质如何产生的问题。一个复杂系统,是在不断产生中“维持”的。用机械论的线性因果关永远无法理解熵增加和负熵之间的关系。这里有一个突变问题。生命之所以可以逆着熵增加而前进,这里所利用的能量,是在生命产生时候所吸收的宇宙物质能量。这些能量就存储在基因里面。
谢谢你的关注!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3:16:50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6篇  量子医学(1)— 量子医学总论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  说明  》:
本系列文章的目的是与网友进行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学术交流,如果想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应该与我联系,安排好必要的行政和医疗技术措施。以保证这个理论技术的正确执行和患者生命安全。否则,由网友按自己理解所进行的临床,其后果由网友自己负责。
《资料从网络下载》
说明:在讲到量子理论的时候,不能不讲一讲量子医学。量子医学这个概念大家是比较熟悉的,因为现在临床中已经有许多仪器和治疗方法应用了量子医学这个概念。但是,实际上我们大家对于这个概念又是比较生疏的,因为实际上是我们并不了解量子医学的确切内容。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的内容,下面关于量子医学的一组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连网。
一  能量医学
(一)人体电信号的丰富内涵
人体的器官、细胞, 分分秒秒不断的发生「化学性」及「物理性」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会产生电性的变化, 任何电性的变化都会伴随「电场、磁场、力场」的确的仪器, 来获取这些电磁波的信息, 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复杂分析运算, 而得到可贵的信息; 很多信息的取得, 是利用「生物回馈」原理, 例如: 拿一包「酸梅」给你看时, 你的眼睛接受到此一「酸梅」的光波信息, 就会产生「流口水」的回馈作用; 相同的, 我问你「要不要吃酸梅?」, 你的耳朵就接受到此一声波信息, 也会做出回馈反应; QX系统内建极多「信息数据波」, 以生理回馈的方式来「问」您的身体 , 您的身体亦利用生理回馈来响应, 生理回馈反应可快到1/100秒, 所以速度极快, 而且本人无法支配神经系统来抵制, 准确率极高, 取得的生理反应信息包括了身、心、灵在内的各种信息, 甚至连「心理、个性」都可了解,
(二)人类研究人体电信号的历史
1955年德国医师Dr. Reinhold Voll 发明傅尔电针,在皮肤表层测量人体电能的传导, 奠定全世界EAV(Electronic Acupuncture according Dr. Voll) 能量医学发展的基础,
美国的BEST, Computon `, Omaga, 德国的MORA, BICOM, LIFE, 台湾的秦值仪,VGH-82A都属此类系统。
俄国科学家为解决航天员在外层空间进行体能检测问题, 而研究设计ARDK系统,可呈现十二经络各原穴的数值反应。
日本亦在1950年代发明良导络系统Galvanic skin resistance, 属皮肤电阻分析仪, 及其后研发的各种共鸣磁场分析器 MRA, LFT, QRS,BA等
(三)“能量医学”概念
人体的电信号是机体内部化学能转变而来,所以,这些电信号表现了机体的能量变化。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能量变化是疾病过程的重要表现,并把通过研究机体能量变化来研究疾病的知识称为“能量医学”。
(四)「能量医学」源启
十八、十九世纪时世界各地医学界就寻求使用各种「能量」的治疗,来改善疾病,包括温热能量、运动能量、辐射能量、电疗、电磁能量、超音波能量、微电流、磁力、声光电疗…等。1950年代德国傅尔医师(REINHOLD VOLL,1909-1989)研究人体电能,他发现人体有「电能」分布在每个细胞内外之间,其震荡频率很低,电磁波的波长极长,此一电磁特性可以表现在人体皮肤上,于是设计一个简单的电流回路,在利用适当的电压诱导,即可测出人体「电能」的变化。在傅尔的研究中,他吃惊的发现到,两千年前中国人绘制的「经络图」,竟然与他实际检测病人身上「电能」变化的「路线图」,是几乎一模一样的,于是他发明了「傅尔电针」,开启了「能量医学」的研究热潮。据了解,傅尔本身是癌症患者,作过膀胱切除手术,因为手术不是很成功,长时间装着导尿管,一般人装导尿管,均须数日一换。 但是,傅尔医师以他自己开发出来的电针,每日测试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以电频来保持体内「电能」的平衡状况,竟能不必数日更换导尿管,此外,癌症也未复发过,直到1989年,死于心脏病,享年八十岁。目前全世界的「能量医学」界,仍以EAV( Electric according to Voll)系统占大多数,但此系统以「经络」为切入点,对整个人体「能量状况」,完整性不足,其系统仪器操作的「人为误差」非常大,且发展至今五十年来一直未能突破,故褒贬不一。
(五)KIRLIAN PHOTOGRAPHY 克理安照相术
    在1939年苏俄电子工程师Semyon Kirlian 发明了克理安照相术The Kirlian photographic process,把过去看不到的「能量」显相出来,印证了所有生物都具有「能量」,其原理就是把部份「不可见光谱」的电磁波型态予以「显相」。
 
(六)俄罗斯的ARDK
俄罗斯的穴位反射诊断仪(ARDK), 原是俄国科学家为解决航天员, 在外层空间进行体能检测的问题, 而特别设计的仪器. 由于X光, 超音波等理学检验, 不适用于无重力状态的外层空间, 因此研究出非侵入性的检测系统, 利用探针侦测手, 脚, 腕部皮肤上共24个穴位, 来评估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及对应人体五脏六腑的机能;其接通人体的短路电流为200mA, 含人体电阻的电流值不超过160mA,对受测人无副作用。
(七)磁共振造影( MRI)
磁共振影像扫瞄(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是以一个大磁场(magnetic)、共振(resonance)、影像(imaging)所组成。任何物质的基本单位为原子 ,身体是由很多原子组成,原子内含质子、中子、电子。人体内体积大部份为水(H2O),而每个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proton)带正电荷不停的旋转,电荷的转动即形成一电场及对应的磁场,如果把每一个小磁场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大磁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这些电磁场没有一定的排列,如果将人体放入一个静磁场内,使氢原子排列成相同的旋转方向,便具有一定的磁性,再利用外加磁场垂直于静磁场方向的无线电波,使原子核吸收能量改变排列方向,当关闭外加磁场后,原子核就会恢复原来排列的的状态,并同时释放出吸收的能量,因感应电磁场的关系,同时会放出电磁波信号,由接收器收集后经计算机分析,经傅立叶数学运算转换而构成影像(imaging)。
二  量子医学总论
《何谓量子医学?》
量子医学的发展是由量子物理学的发现而演变而成的。所有生物体及物质均带有极其微弱的磁场,这种磁场是由电子红核转时产生的,通过量子共振检测仪对生物体及物质中的微弱磁场进行捕捉和解析,从而达到了疾病诊断治疗的目的。在临床医学上应用量子共振检测仪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技术则称为量子医学。由于量子医学能测度出人体超微细领域的状态,因此能为患者预早作出调理的指引,在预防医学上有着重大突破及贡献。
《「量子医学」是一件什么事?》
事情是这样的:「量子医学」的发明人是 Dr. Nelson 威廉尼尔森博士(匈牙利籍美国人)。他以 trivector system 三向量的观念,运用量子物理及混沌数学的浑厚理论基础,领导研究团队经二十年实验证明及临床测试比对下,研发人体超速( 1/100 sec.)扫瞄系统Quantum Xrroid C.I. System,其准确度来自身体16种参数的测量,藉由电阻、阻抗、电流、电压、电量、电感、频率与共振频率的测量,把这些测量的数据与机体正常时的数据相比较,就可以了解机体在疾病中这些物理量的改变,在这个基础上再把这些物理量调整到正常,这时机体也就从疾病状态转变成正常状态。
人体超速扫瞄系统(QX系统)就是“一个机器两个作用”。
一个机器:人体超速扫瞄系统(QX系统)
两个作用:1 诊断作用2 治疗作用
《诊断作用》
人体本身是个「带电体」,每一器官都是「带电体」,每一细胞也都是「带电体」,细胞膜内外都有电位差,任何细胞的代谢活动,都会引致电位的改变,而产生极微弱的电流,依据电学原理,电场→磁场→力场 都是共生的结构,所有细胞的活动都会发出微弱的「电磁波」。「量子医学」QX系统就是摄取这些人体细胞、器官等发出的信号,利用「电场、磁场、力场」三向量及16种参数的傅立叶数学转换,利用计算机的分析比对,来检测人体的「身、心、灵」所有状况。「传统西医」如以「量子医学」当成辅助检测,可以更了解身体状况,就如使用各种不同的照相机,可以照出更多的影像,尤其情绪压力及心理情况,是生化检验无法查出的;
传统西医大都以验血、验尿等做初部的检测,利用「血」或「尿」的生物「化学」性质来分析。 「量子医学」利用生理回馈方式,依据电磁波信息来分析,是属于生物「物理」性质。
简单来说,「传统西医」由量血压验出「高血压」或验血发现有「高血脂」「高血糖」,这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是疾病的「结果」,也就是「症状」。
「量子医学」并无法诊断这些「结果」,而可以找出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可以知道是否「血压失调」、「脂肪代谢不良」、「血糖代谢不良」的体质。
人体超速扫瞄系统(QX系统)与以前的能量信号检测仪器,如:磁共振造影( MRI)等没有本质区别。通过这些检测可以发现机体生理功能的异常,这是一般人都可以理解的。
三  量子医学如何治疗疾病
《治疗作用》
这些检测机器同时具有治疗作用这是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的。「量子医学」的发明人给我们提供了如下的解释:

《疾病的治疗:》
把改善病变磁场所须的人体标准、磁场信息,通过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注入天然矿泉水中,这种矿泉水就成为有高度磁场记忆性的治疗用磁场水(量子生命液),把这种水用于矿泉水稀释后让患者饮用,治疗水经胃肠吸收,周流全身并将正常的磁场信息也传到细胞各处,从而把体内病态的磁场矫正过来,起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用这种方法已治愈多例癌症患者,慢性患者,疑难杂症患者及金属中毒患者。
《测量行为本身就是对测量对象的改变。》
在机械论的现代科学认为,我们可以在不改变测量对象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精确测量。而量子力学认为对系统进行测量本身也是对系统的改变,这样,我们测量所得的数据不是测量前的情况。而是在测量中已经发生改变的数据。这就是在量子力学中,由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1901-1976) 提出的测不准原理。站在机械论的立场上,我们认为测量仪器对机体只是单纯的测量,而站在量子力学的立场上,我们会发现这些仪器在测量的同时具有治疗作用。这就是应用人体超速扫瞄系统(QX系统)进行治疗的理论基础,也是把这个治疗称为「量子医学」的原因。

16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3:18:08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四  对量子医学的批判认识
下面从网上下载一篇刘振东的文章《量子化,生命科学走投无路的选择?》,以便大家对量子医学有进一步的了解:
《量子化,生命科学走投无路的选择?》
刘振东
现在人们这样评价量子概念:量子概念的引入,确实不愧为牛顿以后最伟大的发现。普朗克的工作打响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第一枪。它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科学上、技术上、社会上、哲学上的多种多样的巨大后果,而量子理论也逐渐成了20世纪物理学中的“唯一思想模式”。但套用普朗克自己的话却是:“量子化只不过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做法”。
    量子论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生命科学领域,量子理论几乎是沉睡了整整一个世纪。在网上以“量子医学”为检索词做一下检索,结果可以检索到2万7千多条信息。但结果却令人啼笑皆非,据说量子医学是某国某人的发明专利,并且具有神奇的诊断和治疗功能。据称“量子医学是建立在量子力学、量子生物学、量子药理学和生命信息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新门类。它将医学从细胞层次推进到了构成人体的基本微粒子——量子层次。为治愈当今世界众多“不治之症”开辟了新途径。……而量子检测仪可测出只有5个癌细胞的肿物。及早发现并用量子矫正液治疗,可使癌细胞消失在萌芽状态。同时,量子检测仪还可以减少误诊。”
    量子医学成了江湖医生的招牌,足可见量子论在生命科学中的不幸处境。要揭穿这些伪科学的招牌,还要从量子的基本概念出发,弄清什么是量子。在高山所著的《量子》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量子理论是关于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理论,简单地说,量子就是自然的一种本性——分立性或非连续性。……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人们至今仍未能理解量子理论的含义,并一直为此争论不休。”
    很显然,尽管量子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到目前为止,量子的概念仍处在完善和发展之中,无论在物理学中还是在生命科学中,我们都不能把量子理解成为一种或几种基本粒子。否则,量子论在生命科学中将走入歧途。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出发,连续的生命过程是由间断的,也就是非连续的,相对独立的基本事件构成的,那么这种基本事件就可以称为量子事件。从这个角度出发,生命中的量子事件几乎无处不在。
    生命中的量子事件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一、单分子或离子层次,比如构成生物大分子的核酸,氨基酸,以及生物大分子如抗原与抗体,配体与受体等以及电解质离子等,这些分子或离子都符合量子的定义。二、多分子或多离子层次。这在医学中已经有典型的描述,比如神经末梢的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通过囊泡的胞裂外排进行量子化释放,每一囊泡约含有1000~50000分子乙酰胆碱或约10000分子去甲肾上腺素。而且量子释放可能是细胞受激释放的普遍规律[1]。此外神经或肌肉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是由离子通道的激活造成的,这种细胞膜内外离子的转运也具有量子化的特征。三、单细胞层次。任何细胞的功能都具有量子的特征。四、多细胞层次,比如Frost提出骨改建的基本多细胞单位,以及McKibbin提出的初始骨痂反应等。生命中量子事件的其它层次,比如器官以至个体层次在此不做讨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命中的量子概念和基本物质粒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物理学量子概念在生命科学中的哲学延伸,因此很难在生命科学中运用精确的量子计算。量子论在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倍受冷落,但现在该是套用量子论的奠基人普朗克话的时候了,“量子化只不过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做法”。那种认为生命现象是连续过程的传统观念事实上已经走投无路了。
    以骨折愈合为例,McKibbin提出的初始骨痂反应实际上是发现了骨折愈合过程的基本量子,骨折愈合过程可快可慢,可进可停都是因为初始骨痂反应实际上是非连续发生的间断事件,否则就无法解释骨折愈合的各种现象。
    量子化不但是物质间能量交换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生命系统内外信息交换和储存的基本规律。比如人的各种感觉,包括视、听、嗅、味,触、痛、温热等都是通过神经纤维传入中枢系统的,这种感觉的传入具有明显的量子化特征,首先各种感觉是通过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来进行传导的,对同一个细胞,动作电位的波形及幅度不因外界刺激的强度而改变,只要达到阈值就会发生,神经冲动不但在产生时具有量子化特征,在传导时具有不衰减,不融合性。因此有理由认为人体对各种感觉信息的储存也应该是量子化的,感觉量子是人类认知与思维的基础。
    由于相同的感觉量子反复地传入,中枢神经细胞对相同的感觉量子基本会产生相同的细胞反应,这种对感觉量子相同或相似的反应可能是记忆和思维的基础。因此量子化思维可能是破解生命之谜的必由之路,在骨折愈合机制问题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量子实际代表了可以重复的物质基础,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不可重复的客观规律。
    普朗克科学定律:
    普朗克曾经说过一句关于科学真理的真理,它可以叙述为“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这一断言被称为普朗克科学定律,并广为流传。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少三青:“量子化”,很受启发。整数±1、±2、……也是量子化的,引入了小数后的实数就变成了连续化的了……那么,量子化和连续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了。二者都普遍的存在于世界中,是否不过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的结果呢?换个角度看世界,世界大不同啊。
Litongfu:感觉量子是具波粒二项性的微观物质.
《医学联盟论坛 >临床专科>内科》
雪山飞狐:真详细

17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3:19:29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7篇  量子医学(2)— 水在量子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  说明  》:
本系列文章的目的是与网友进行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学术交流,如果想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应该与我联系,安排好必要的行政和医疗技术措施。以保证这个理论技术的正确执行和患者生命安全。否则,由网友按自己理解所进行的临床,其后果由网友自己负责。
《资料从网络下载》
一  水分子可以把溶质分子的“形状”记忆传递给机体细胞,
当科学家将个别具有不同形状和重量的雪花晶体分别溶化而后再冻结起来时,发现重新冻结的雪花晶体的形状和重量与溶化前完全一样。
由此看来,水本身确实有"记忆力"。
由于水分子本身有其特殊的结构形状,它是由两个氢和一个氧离子以某个特殊角度结合而成。它是一种带有电子"磁极性"之离子化系统,也因此我们可以把流体水分子的形状看成是"液态晶体"。水分子在零度及零度以下呈现固态的结晶体,我们称之为冰。然而,水在零至60°C的温度下并不是完全呈现液状,而是以一种液化晶体的形式存在。但如果温度高于60°C,这液化晶体分子便会遭受破坏;由于水分子的特殊夹角方式,可以将稀释过的溶质分子的形体包含在它的结晶体中,这就是一般所理解的“溶解过程。
现在的新发现是,当用某种办法使溶质分子与水分子分离时(如经由多次的稀释与震荡),水分子仍旧能够保持对溶质分子的“形状”记忆。当机体细胞接触到这样的水分子时,会把这个溶质分子的“形状”记忆当作真的溶质分子一样对待。
在"同类疗法"中,经由多次的稀释与震荡,使草本植物溶质分子与水分子分离时水分子会将草本植物的"磁极特性", 利用细胞膜间层的水"记忆"在晶体中,这就是同类疗法医疗的原理。如Belladonna(颠茄)的例子:
Belladonna这药在意大利语言里:Bella是美丽的意思,Donna是女人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美丽的女人,为什么如此称乎它呢?因为服用了Belladonna后的药理反应是皮肤泛红、干燥、情绪难以控制或是疯狂(red, dry, mad)当我们将同类疗法Belladonna处方给病人时(即把Belladonna 100X或是1000X稀释之后,所存在的水已无原有物质存在,但是仍具有其物质本身之特别形状 "shape"存在),病人体内的接受器会与其形体结合而告知大脑有Belladonna进入体内,大脑则会发布讯息来对抗Belladonna,进而启动抗潮红、抗干燥、抗疯狂反应(Anti-redness,Anti-dryness,Anti-madness)。换言之,我们只是让大脑掉入一个 "shape"的陷阱。从这研究中我们清楚知道:极微量的同类疗法处方会产生与原物质相反或逆转的反应。在药理学里,这叫做Arndt-Schultz's law。Arndt和Schultz是两位德国学者,他们发现响尾蛇的毒液会使血液凝集,但稀释多次后的毒液却有反相反应---血液不易凝集。他们发现有毒的物质在极少量时会产生反相反应。例如麻醉剂在大量使用时可以麻醉人,少量则可以兴奋人的神经系统。蓝尾环章鱼(Blue ring tail octopus)的毒液可导致血癌(Leukemia),但稀释多倍后的毒液可以治疗血癌病患,目前已有35个成功的案例。
再如味觉问题:
在我们的的鼻腔及鼻咽腔中有非常多的微信息接受器,这些接受器与外界分子形状结合吸收而使我们能闻到、尝到味道。所以,当我们闻到鸡肉的味道时,是气味分子结构与接受器结合而告诉我的大脑有鸡肉的味道,但我实际上并没看到或吃到鸡肉,而是这些气味分子刺激到大脑, 形成知觉的。
「量子医学」的发明者得出结论说:“任何液体也可看成是液态晶体”,但是,气味问题表明气体分子也具有保持物质分子形状的功能。气体也具有形成某种晶体的功能。
二  水磁化后,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特性?
纯水不易磁化
溶解氧是一种弱磁性体,纯水置于磁场可以磁化,但一旦切断磁场,磁化记忆随即消失。
微量金属
Cr In Fe Co Ni Cu Zn Pd Pt等迁移金属
Sc Yi La Ce Pa Sm Ed 强磁性体
Cd Tb Dy Ba Er Tm Yb Lu 等稀土属元素
天然矿泉水磁场记忆能力很强,可望有生物活性。
受磁场作用产生磁化水H+可增加二倍
溶氧量增加了
表面张力增加三倍
使锅炉水垢易被脱落
使它与固体表面附着力降低
使沸点、粘性发生变化
使水泥凝固耐压增加
使磁化率变化
水化热(无水物变成水化物的反应热)发生变化
三  致病因子对机体的作用
可能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致病因子本身物质分子对机体的直接作用,另一个是由机体水分子所传递的对致病因子形状记忆的作用。许多时候分子的直接作用已经不存在了,可是疾病仍旧存在,这时就是水分子对致病因子分子形状记忆在起作用。这时测量仪器的电磁能量可以改变水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去掉对致病因子分子形状的记忆,这样,机体对致病因子分子形状记忆的反应也就停止,疾病也就停止。
四  水与生命体及将来视点。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不只是严重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命存续,并且危及到了世界上所有有生命体。所谓环境污染,指难以回到未污染状态的水平而言。空气的污染也是指水蒸气的污染。我们把水作为维持生命的一个焦点来思考时,以前的学说总着眼于水中的溶解质,而未把水自身作为焦点。不过,现在人类以经了解到作为溶剂的水,其分子磁滞和磁场磁滞具有良好的记忆功能。因此,我想人类在思考自身生存时,应把此点作为最最重要的课题。即:
1)水的净化:仅根绝污染源未必就能得清洁的水。
2)消除有害磁场:要作全球规模的消除有害磁场工作,那可能是庞大的计划。但是通过磁场让水记忆磁性信息,却有增殖的特性。如果我们 能制造出消除有害磁场的磁化水,并耐心而仔细地推进这一事业,我们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有可能回复。
3)很有必要开发普及造价低、操作简便,但又有高性能的生物体微弱磁场测定装置。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设置一台,作好定期检查,再把结果通过联网方式输送到信息中心,就会得到有关的诊断及治疗指导。
4)确立量子医学QUANTUM MEDICINE 的地位也是当务之急。有必要让量子医学知识和技术广泛得到认识,从而创造出一个自然轻松去接受它的环境。
水在人体中占体重的70%,它在构成人体结构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每个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旋转。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旋转的电子所产生一种电磁波(场),相同原子的电子发生的电磁波相同,伴随电子运动所产生的电磁波(场)称为横波,而电子是在媒介中运动的,这种媒介称为素粒子。在电子旋转时,素粒子亦随之震动产生基子能,这种基子能是一种纵波。电子运动产生的横波及基子能统称为磁气。当磁气强度在微高斯一毫高斯之间时称为微弱磁气。人体发生的磁气多属微弱磁气。水分子具有特殊的立体结构,这对于传递、储存微弱磁气具有重要作用。
在人体中,六个水分子以氧原子为中心组成六圆环立体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吸收、储存磁气的作用。水中总含有矿物质、微量金属和氧分子,矿物质、微量金属是强磁体,氧分子是弱磁性体,这种水能发生理想的磁场记忆作用,它在各脏器组织中运行,能记忆各脏器组织的固有磁气信息。并把它带到全身各处,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可以用含有水分的毛发、尿液、血液等测定全身脏器的磁气以诊断疾病。在人体发病之初,首先是构成原子的电子运动发生异常,随后原子、分子、细胞的微观结构、磁气信息发生混乱,甚至破坏。用微弱磁气测定便可以早期鉴别脏器病变的有无及其病情轻重。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3:22:57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五  在量子医学诊断治疗中的主力军水的作用
地球有70%是水。人体也有70%是水的成分。水有非凡的特征,它与物质接触后,就能记忆该物质的磁场信息。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性质,通过使用毛发、尿、血液、唾液等到诊断人体发生的各种生理现象,因为它们都含有水。要注意毛发所带的情报比较微弱。如果受到外来强磁场的影响原有的磁场信息就会走调。例如某人想要接受量子医学诊断,就把自己的毛发放在信封中邮寄。他没有想到信封在邮寄时,要通过自动分拣装置。在通过这类机械时,要受到光电读取机、自动盖邮戳的电磁能量的影响。再受检查时原有的磁场信息已经变了样。不含水的纯元素也能发出磁场信息。但是在地球上生活的大部分生物体一旦离水无法持续生命。换言之,正是水才能起到“磁场记忆因子”的作用。
如前所述,一般来说,水里含有矿物质、微量金属(特别是迁移金属、稀有金属)及约2.0ml/L的氧。矿物质、微量金属是强磁性体,有磁场时能保持磁性,远离磁场源时则失去磁性。但包含矿物质、微量金属和氧的水,就能发挥理想的磁场记忆因子的作用。
而且还有很特殊的磁滞现象。它受到磁化后,再去磁,又受到别的磁场作用就很容易发生磁场记忆作用。因此,把水放在优质矿石中,用QRS中消磁机去磁。然后,把治疗用标准磁场信息插入,让其记忆,它就能成为有高度磁场信息记忆性能的“治疗用磁化水”。把这种水用优质矿泉水稀释200-1000倍,由于磁场增幅作用,使全部矿泉水都磁化。人类饮用它可由肠管吸收。把细胞内外不正常的磁场矫正过来,再排出体外。即完成使命的水经肾脏过滤后排出。所以说水是具有优良记忆力智能物质。水不但能记忆生物体内的生理现象,它还能记忆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现象及地球环境种种自然情报。如果我们能利用这种特性,可望开发今后的环境对策,预知地壳变动的新技术。
六  疾病的治疗:
把改善病变磁场所须的人体标准、磁场信息,通过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注入天然矿泉水中,这种矿泉水就成为有高度磁场记忆性的治疗用磁场水(量子生命液),把这种水用于矿泉水稀释后让患者饮用,治疗水经胃肠吸收,周流全身并将正常的磁场信息也传到细胞各处,从而把体内病态的磁场矫正过来,起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用这种方法已治愈多例癌症患者,慢性患者,疑难杂症患者及金属中毒患者。
量子医学从诊断思维模式上和治疗方法上都有别于传统的西医或中医。量子医学的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平衡的整体,我们有时并不能完全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生命力量”(vital force)充满了智慧和效率,是人体的另一种智慧形式,它可以让人体尽可能地维持在健康或平衡状态,这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致中和”。有时我们的身体已失去了平衡,而身体还没有病态的反应。而量子医学就是从人体的平衡入手,它首先以量子医学超速检测仪,倾听病人身体对电子检测项目的反应,从而替代病人自主的述说。通过检测,确定病人体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如是否有遗传因素表现而导致功能变化;是否有毒素存在体内干扰身体机能;脊椎结构是否不正引起神经系统异常;情绪状态是否异常并对生理造成影响;营养状况是否均衡等等。目前的量子医学检测仪可以迅速地检查出数十项人体功能的失衡,从而针对各项原因规划处理方向,将病因去除。
    传统的西医以病人的自我感觉的不适为切入点进行诊断,而量子医学是以人们自身无法意识的身体变化为切入点,它针对整个有机体,直接分析人体的功能状态并寻找病因,完全不需要疾病分类。在传统的医学领域,只有等到疾病形成才能确诊并治疗,而量子医学在疾病形成前就可以早期察觉并有效处理。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少三青:如此说来,“圣水”“神水”竟然可能是真有其事?!
Jackypun:可能“圣水”或“神水”里含有某些物质吧?!
Howru:请问现在市面上能买到有关量子医学的书籍吗?
杨鸿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学习新知识是主要的,首先看一个知识自己是否知道,如果不知道时会有两种反应,一个是先学习学习再说如果学习后认为是对的,当然接受,如果认为不对,再反对不迟.另一个是见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立刻反对,这实际是他认为自己是真理,凡是与自己不同的.包括自己不知道的知识都是不对的.我认为面对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应该采取第一个态度 。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但是,不是一次飞跃就永远认识了绝对真理。这个过程是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每一次得到的真理,只是我们这一段实践的总结。我们得到一个真理并在这个真理的指导下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会总结这一段实践,并得出新的真理。可以在网上搜索到量子医学的资料,用中文"量子医学"即可。
Litongfu:呵,洁净的水对于人的生命真的很重要,听说,人们不吃饭只喝水,比不喝水只吃饭,活的时间要长得多.
liangmx2008:老大,好象磁化水老早就出现了.那天我看你的这个文章后面挂上卖仪器的东西,怎么还没有回啊.给个解释啊.。磁化水好象也不是你发明的.几年之前就有.主要用于保健作用.以前还有哈磁五行针什么的.。你不要搞出这么多的噱头好把.。我不是不相信你的理论,请你拿出你的证据来!你的大部分文章,我看没有在正式科学期刊上发表的.都是在网上。这是我在最后的文章中看到的. 你如果是个卖仪器的就尽管说,好把。这是我在最后的文章中看到的.。不知做何联想?
第48篇  量子医学(3)— 量子医学的诞生
(五)产品特点及前景
植物磁信息水机(杯)是一种具有原始性创新的发明。植物磁信息水机不但完全具备通常的饮水机所具有的功能,还融治疗与保健于一体,可作为家庭型饮水机的换代产品。利用植物磁性信息水对人体疾病的治疗,具有见效快、安全、使用方便、治疗范围广、不添加任何物质、在体内无残留物、费用低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植物磁信息水机在制造方面开发费用很低,大部分零件可直接采用目前型号的饮水机的,然后再投资几套塑料模具即可,不需购置大型设备。它的核心部件在制造工艺上制造复杂,具有较强的技术保密性。植物磁信息水机因为使用纯净水作原料,所以在销售上不需要建立专门的销售网络,只需要嫁接在目前的纯净水销售网络上就可以了,送水工可利用和客户长期保持的良好关系介绍和推销该产品,植物的培养、管理等售后服务工作都可以由送水工来做。植物磁信息水杯制造成本低,使用有线电源时不会使电表运转,在使用时基本上无花费,很适合一般工薪阶层和广大的农村市场。植物磁信息水机(杯)在使用方面,无区域限制,可在全国各地销售和推广。由于植物磁性信息水对诸多疾病有立杆见影的效果,可放心大胆地请用户试用,使用户真正感到购买无风险。
如果是磁化水吧.老早就有了.有一定的疗效,但主要是保健作用.治病好象还要找医生的.
退一步讲,如果你的这个重大发现可以什么疑难杂症都可以治的话,投入又极低,.世界太平的.你可以获得诺贝耳医学讲.联合国要找你的.
走过万水千山:骗子总是用一些通俗的又看起来很科学的语言来骗大众。“水不但能记忆生物体内的生理现象,它还能记忆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现象及地球环境种种自然情报”。什嘛玩意啊,没一点科学的严谨性,愚昧的老百姓看起来象科学,和李宏治的语言一个风格。
杨鸿智:为人要厚道。
《医学联盟论坛 >临床专科>内科》
雪山飞狐:分析的很客观
19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3:24:20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8篇  量子医学(3)— 量子医学的诞生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  说明  》:
本系列文章的目的是与网友进行后现代理论医学的学术交流,如果想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应该与我联系,安排好必要的行政和医疗技术措施。以保证这个理论技术的正确执行和患者生命安全。否则,由网友按自己理解所进行的临床,其后果由网友自己负责。
《资料从网络下载》
一  总论
20世纪初产生的量子物理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被推上了古典的搁板,从此量子的世界影响到化学、物理学,而且波及医学领域。它的开端是以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的出现。通过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对生物体及物质中的微弱磁场进行捕捉和解析,从而达到诊断治疗的目的,这种用微弱磁场能量测定装置测定物质的技术称为量子解析法,它在医学上的发展和应用则称为量子医学。
近年来,一种扎根于中国传统中医学理论的新型医学科学--量子医学在德国、美国、中国台湾等地迅速发展并进入实际临床应用。
量子医学发源于德国,一位医师为了证明中医经络的存在,发明了一个简单的装置,来研究穴位的电流状态,这被公认为是量子医学的发祥。1996年,台湾的杨奇峰医师首先提出“量子医学”的概念。
    杨奇峰医师介绍说,目前的量子医学仪器都有一个探针探测人体的穴道,一个显示读数的指示盘。他说:“我们的大脑有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什么毛病,而我们可以利用仪器‘问’身体几千个问题,身体可以快速地作出回答。这样不仅可以把人体的能量量子化,甚至可以利用电脑进行分析。”
  量子医学检测设备是美国医学博士威廉先生利用量子物理概念在20世纪80
年代研究成功的,操作简洁、方便、准确、无伤害。做一次全身体检,费用320元。
日前在第二届世界养生大会上,一种风靡欧美国家、具有国际专利权的人身健康检测技术———量子能量检测仪落户我国云南世博健邦科技有限公司。
这种被称为私人健康顾问的仪器主要应用量子物理学及混沌数学的原理,研发人体超快速扫描,在无需照X光、抽血、验尿的情况下,便可在几分钟内精确测出人体对5300种物质的生理反应,其准确度来自身体对16种电子参数的测量,不仅能为医生准确提供出患者大量的身体健康数据,而且还能按检测者个人需要测试出有机食物的种种好处。量子能量检测仪适用于人体全方位健康检测,对亚健康人群的健康分析、健康跟踪具有积极意义。
二  姜堪政生物电磁波的发现
(一)生物的本原信息
生命是一个开放体,到目前为止,已经证明生物能以多种形式向外不断地发出生命信息。俄藉华人医学博士姜堪政早年提出,一切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发射电磁波,即电磁场,或称生物场。该生物场载有该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信息,能向生物体外传播,并能使该生物场所及范围内的其他生物体受其影响发生形态及功能上的变化。后来证明这种生物电磁波的频谱在微波波段,功率在微瓦水平。随后,姜堪政博士在俄罗斯又发明了接收、反射、传递生物微波的装置,称为场导舱;并应用其场导舱使人接受载有信息的植物幼苗发射的生物电磁波,成功地获得了使人体向着年青化方向变化的效应。为此姜堪政博士获得生物电磁波的发现权,其产品在我国一些地方得到推广。近年来,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生物光子理论”,并在医疗实践中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生物光子理论认为,任何生物组织或细胞在生命活动的代谢过程中,都自发地辐射出一种极其微弱的光子流,科学家称之为生物系统的代谢超微弱(或超弱)发光。生物的代谢超弱发光则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是反映生物体本原的与生命活动过程有关的信息。目前已经发现,动植物的不同生理活动过程,存在不同强度和特征的超弱发光。生物发出的电磁场和生物光子都是生物的本原信息,也是实现生命统一体的信息源。
(二)人体和植物都会产生生物孤子
1993年本人在对假性近视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偶然发现,在接近患者眼部煽动银片能使视力暂时得到提高,认为银片是通过对弥散在眼部周围的隐性物质的作用而产生的效果(后来研究发现由局部病变部位产生的隐性物质反过来能对人体神经末梢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为此发明了假性近视滤场治疗器(专利号:95214858.7),经过二百多人的试验,证明密闭在塑料内的由金、银等反磁性金属制成的螺旋桨可通过对弥散在人体周围的隐性物质的作用而产生治疗效果。根据一些有关资料,国外科学实验证明,人体会产生某种相干性电磁波——光波和相干性的弹性波——声波,认为这两种波在一定条件下,在人体内会形成一定的不变的波形的能量波,这种能量波叫孤立子或称孤立子波,它储存和输送人体的能量。为区别其它性质的孤立子,所以把这种孤立子姑且称作生物孤立子。孤立波仅有一个波峰,波长为无限,具有高度稳定性和粒子性。通过计算机对孤立波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两个孤立波相互碰撞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形状不变,并与物质粒子的弹性碰撞一样,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孤立波还具有质量特征、甚至在外力作用下其运动还服从牛顿第二定律。目前已经发现光孤子、声孤子和电孤子,其中光孤子在光纤通讯方面得到大量应用。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认为,在人体周围存在的隐性物质应当是属于一种电磁性质的孤立子。本人根据生物孤立子的特性,在假性近视滤场治疗器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加速器,通过该加速器使生物孤立子加速并对密闭容器中的水进行轰击。在对轰击前后水的硬度和离子浓度进行对比化验时意外发现,化学试剂镉黑T和EDTA在该种水中反应后的颜色产生了异常现象,水中的钙和氯离子的浓度的化验结果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三)植物磁信息水机的原理及结构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养化作用过程中不但能发射电磁波,而且还能弥散出生物孤子。植物产生的生物孤子也是植物发出的电磁性质的本原信息。生物孤子不像电磁波一样以光速向外发散,而是当由植物体中弥散出后,像雾一样集聚在植物表面,由于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空气流动不能对该物质产生影响。植物磁信息水机实质上是一台生物孤子加速器,它自身不会发出任何物质,仅仅是靠机械运动作用于弥散在植物或发芽种子周围的生物孤子,使之加速后轰击容器中的水,当生物孤子在水中快速运动时必然会引起水的磁性的变化。水分子具有特殊的立体结构,这对于传递、储存磁信息具有重要作用。水在处理过程中始终处于密闭的塑料容器中,生物孤子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透一般的塑料对水进行作用。利用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孤子的发生源的植物磁信息水机,如分体空调一样由一台饮水机和两台如同台灯壮的处理器构成,每个处理器下部各有一盆绿色植物。植物一般选用生长茂盛、容易培养和管理的大叶黄杨和生菜。大叶黄杨至少需要一年生长大小的植株,每盆可用3---5年,生菜在播种几天后待出土的两片子叶舒展后即能满足使用,每次播种可使用3---4个月。处理器和绿色植物放置于窗台或窗外,处理器和饮水机之间有两根软管相连。饮水机上有四个水龙头,两个分别与处理器连接,一个与饮水机内部的加热器连接,剩下的一个直接与纯净水相连。用户可通过四个水龙头选择具有两种不同性能的水和凉、热水。只要保证绿色植物良好生长,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出具有植物磁性信息的水。每台植物磁信息水机(杯)配备多个性质差异的加速器,随时可以更换,以满足在不同季节或不同疾病使用。也可以制造成简单的杯子样式,即植物信息水杯,靠支架悬置于盆栽植物上,每次饮用完后再加些水放在架子上就行了,杯子里可加装一个简单的过滤器,可以直接使用自来水或井水。利用发芽的种子作为生物孤子的发生源的植物磁信息水机,外观完全同一般的饮水机,使用时只需定期每次向内投放几克特定的植物种子即可,每投放一次植物种子可供使用10天左右,可适应于无光照条件的场所。
(四)神奇的疗效
根据多年的实践发现在不同的植物上制取的水存在很大的甚至相反性能的差异。在小叶女贞、大叶黄杨(俗称冬青,四季常青灌木,叶子椭圆型,表面蜡质,常用来做绿化带的材料)、小麦等这些耐寒的植物上制取的植物磁性信息水,具有调节肠胃,消除疲劳,增强体能等作用,该种水称为阳性水,对结肠炎、胆囊炎、胃炎、老年性便秘、鼻炎、阳痿、痤疮等疾病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有肠胃不适症状的患者如结肠炎、胆囊炎、胃炎和老年性便秘,大多数饮用30——50分钟后会出现较剧烈的肠鸣,然后大量排屁,症状随之缓解,然后产生饥饿感。长期消化不良的患者在饭后饮用会出现排空很快,在初期多数患者每天需要加餐2——3次,一般在7——15天后才逐渐减至正常。饮用者普遍反映体力明显提高,不易疲劳,耐寒,男性感到性欲明显增强,甚至会出现亢进。有些鼻炎患者饮用后很快会感到鼻子通气,饮用量大时,有的患者感到有股热辣感的气流自头侧部向鼻翼出冒出,持续几个小时时间,然后感到鼻炎症状减轻很多。对胃炎或胃溃疡引起的胃痛可在5——10分钟内达到止痛效果。对急、慢性腹泻疗效最好,一般可在30分钟内感到腹部下坠感消失,出现大量排屁现象,腹泻停止。
在菠菜、油麦菜、生菜之类这些不耐寒的草本的植物上制取的植物磁性信息水,有生津解渴、消除内热、利尿和的作用,该种水称为阴性水。一般用于对慢性肾炎、前列腺炎、肝炎、慢性扁桃体炎、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对糖尿病人的口干、口渴效果十分显著,帮助消化的作用不明显,对大便不成型有很好的作用。阴虚内热的患者,饮用后会感到头顶、手心和足心热感减轻,感到头顶百会穴有通气感。性功能亢进的男性饮用后性欲锐减,有的很长时间不会博起,短时间内接近阳痿。
这两种水对人体似乎存在正好相反的作用,即存在阴阳偶性。长时间过量饮用一种水引起的副作用往往可以通过另一种水加以消除。例如,当饮用阳性水过量出现牙痛、口发干和发热、耳闷、内热、性功能亢进等不良的反应后,饮一杯阴性水很快可以得到缓解;当饮用阴性水过量出现牙龈水肿、两腿酸困、乏力、血压偏低、性欲降低等不良的反应后,饮一杯阳性水也很快可以得到恢复。用户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利用两种水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目前已近百人在使用植物磁信息水杯,有的已连续使用三年多。经过长时间饮用试验,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证明植物信息水疗效可靠,正确使用不会产生副作用,为产品的开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五)产品特点及前景
植物磁信息水机(杯)是一种具有原始性创新的发明。植物磁信息水机不但完全具备通常的饮水机所具有的功能,还融治疗与保健于一体,可作为家庭型饮水机的换代产品。利用植物磁性信息水对人体疾病的治疗,具有见效快、安全、使用方便、治疗范围广、不添加任何物质、在体内无残留物、费用低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植物磁信息水机在制造方面开发费用很低,大部分零件可直接采用目前型号的饮水机的,然后再投资几套塑料模具即可,不需购置大型设备。它的核心部件在制造工艺上制造复杂,具有较强的技术保密性。植物磁信息水机因为使用纯净水作原料,所以在销售上不需要建立专门的销售网络,只需要嫁接在目前的纯净水销售网络上就可以了,送水工可利用和客户长期保持的良好关系介绍和推销该产品,植物的培养、管理等售后服务工作都可以由送水工来做。植物磁信息水杯制造成本低,使用有线电源时不会使电表运转,在使用时基本上无花费,很适合一般工薪阶层和广大的农村市场。植物磁信息水机(杯)在使用方面,无区域限制,可在全国各地销售和推广。由于植物磁性信息水对诸多疾病有立杆见影的效果,可放心大胆地请用户试用,使用户真正感到购买无风险。
生物孤子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根据目前的科学实验能证明该物质的存在。这个发现不仅会对物理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说俄藉华人医学博士姜堪政发明的场导舱是通过一种封闭的装置来利用植物信息的话,那么植物磁信息水机(杯)则是以一种开放形式的装置来收集植物信息,在成本及方便程度上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植物磁信息水机(杯)的发明成功使这一既普遍又宝贵的植物信息资源更好地得到利用,在场导舱和植物磁信息水机(杯)的基础上必将发展为一种新兴产业。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3:25:18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liangmx2008:感觉象骗子的招术啊.先列举大量先进的科学理论,然后落到中国.然后根据原理,发明了一个超级的好东西.然后大家还等什么,掏钱把.
杨鸿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学习新知识是主要的,首先看一个知识自己是否知道,如果不知道时会有两种反应,一个是先学习学习再说如果学习后认为是对的,当然接受,如果认为不对,再反对不迟.另一个是见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立刻反对,这实际是他认为自己是真理,凡是与自己不同的.包括自己不知道的知识都是不对的.我认为面对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应该采取第一个态度 。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但是,不是一次飞跃就永远认识了绝对真理。这个过程是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每一次得到的真理,只是我们这一段实践的总结。我们得到一个真理并在这个真理的指导下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会总结这一段实践,并得出新的真理。
Litongfu:呵呵,对于饥饿的人,食物是最好的药品.
《协和医学论坛联盟 → 协和大内科论坛》
路久:习惯思维是排斥新东西的!
杨鸿智:习惯是客观存在不能忽视的。习惯是既往真理的继续,不能说是不正确的。但是,新生事物的出现也总是不可能阻挡的,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不能忽视的。不能够要求人们在新生事物一出现的时候就出来支持新生事物,但是,在新生事物与习惯的斗争中开始占优势的时候,人们都会“急不可待”地“迫切”地“热烈”地表态支持新生事物。这是人类历史的常见现象。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有信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13:42 , Processed in 0.09154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