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巴山老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证候的本质是什么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6:52:19 | 只看该作者

证候的本质是什么


《内经》认为,内在的异常生《內經》認為,內在的異常生命活动,必然有外在征象表现出来,即“有诸内必形诸外”。因此,“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之所病矣”。所谓“外应”,就是疾病的现象,又称为“病形”、“病状”,即后世所说的证候、症状、体征等。由此可见,至少在《内经》出现的时代,中医家就认识到了,可以从证候入手,来认识疾病的本质。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同一疾病,由于个体体质的差异,因而对致病因素的反应性各不相同,因而其临床表现各异——证候不同。体质与证候有关联的发现,使中医在求“知其内脏”时,除考虑致病因素与脏腑的关系外,增加了体质特征这一要求。从致病因素与体质特征和脏腑功能的关联中认识疾病的本质,中医叫做“审机”。“证”的背后,隐藏的疾病本质,就是致病因素与体质反应特征和脏腑功能紊乱之间的必然稳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疾病时相性的本质,也可叫做阶断性的病理(病机),也可以叫做一个病理层次。给这一病理作出的高度概括,也就是给这一病理层次的命名。或者说“证”的命名。证的涵义,由单纯的疾病表现,扩大为疾病表现和产生这一表现的病理概括两重涵义。
中医“证”的诊断,是在认识致病因素与体质反应特征和脏腑功能活动紊乱之间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后,对这一病理作出的高度概括。中医的病理符合事物本质的定义。


12
发表于 2009-12-22 16:41:22 | 只看该作者

证候的本质是什么

高度关注。
13
发表于 2009-12-24 16:27:58 | 只看该作者

证候的本质是什么

证的本质是病理状态,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均适用。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8:05:56 | 只看该作者

证候的本质是什么


辨证论治不是对证治疗,而是针对疾病本质的治疗。中医上千年的医疗实践检验了证的本质说病理层次说,但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证明它并非易事。为深化对证本质的认识,我们先从它的三要素,致病因子、体质特征、脏腑功能聊起。
令西医最为不解的是中医的脏腑,今天,我们就聊脏腑。
有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没有开展人体解剖,从而造成了中医对脏腑认识的误区。这是外行的误解。《灵枢.经水》说:
“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偱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从这段话来看,内经成书时代,中医就开展过解剖。晚于《内经》成书的《难经》中,更有了很多解剖知识的记载。但这些知识为什么未能得到后世学者的阐明与发展,从而不能成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基础?要知到,医学是一门实用的科学技术,对实践的指导有用,正确的理论,必然会得到阐发。中医的理论,是以古代朴素唯物论为指导的,以天人相应为基石的理论,正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使中医的理论进入了与现代解剖知识认识的脏腑不同的另一个层次,我们现在把它叫做系统功能层次。中医脏腑的本质,是系统功能的必然稳定的联系。所以,证候的定位,是系统层面的定位。
现在,人们把中医的脏腑说成是功能系统的标识符号,从为与西医从解剖而来的脏腑相区别而言。这一说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中医脏腑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却并非虚拟,尽管从知性认识和逻辑证明上非常困难,但从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来说,可以管中窥豹。如:“肺外合皮毛”,王伯章氏在《六经辩证与方技新析》中有这样的解释:有人运用比较解剖、生理学资料,以系统演化进化发展的理论,研究了从蛋白质体到单细胞生物,至蚯蚓,其呼吸作用和物质交换均由相应的细胞膜或皮肤来完成其“肺”与“皮毛”几乎是合一的外呼吸。从七鳃鳗到两栖类,亦显示肺与皮毛的表里相合,共同完成主气、司呼吸的功能,进化成人类强大的肺后,逐渐完善的肺呼吸完全代替了皮肤呼吸,但就其肺泡上皮(及其上微血管网)通过表面薄的水层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来看,仍与低等动物靠皮肤或者细胞膜通过水的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基本相同的。这里回顾了生物在水的中介下,从皮毛进化到肺进行呼吸的全部历史与现状,提示了皮毛与肺的关系,是生物气体交换进化进程中,汗孔这“旧”气门到肺这“新”气腑的关系,它们仍随呼吸而共同开合(后世所谓“遍身毛窍俱随呼吸之气以为鼓状”),这就是相合的由来。
很显然,王氏的这一解释,是很有说服力的。

脏腑和经络的联系也很难证明,因为从解剖上找不到经络。但针刺治疗可以证明它的客观存在。对于经络的实质,有人从发生学、结构学上来探讨,认为与神经节段有关。它来源于胚芽早期三体节的演化而来。美国理查德.康里博士也有这个设想,认为穴位与机体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机能的相互关系,从某种程度来说可能来源于胚胎上的起源。王伯章氏说:“种种迹象提示,经络很可能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的传导系统,这种生物古老的传导系统随着进化到人类后,神经、血管系统从中迅速分化与完善到起支配作用,使原来的经络系统居于‘二线’地位,但仍然能影响着神经、血管的功能,并发挥自己的传导作用。在针炙、气功、特异功能的情况下,最容易反映它的存在,激发它的功能发挥。”老朽愚见,王氏对经络实质之说很有道理,但经络的功能在中医却不能完全本此说。因为中医并无神经之说,且虽提到脉管,但毛细血管瘀血,也认为是络脉瘀阻。用现在比较通用的说法,经络是人体信息、能量、物质传递与交换的通道来定义经络的功用,比较合乎中医的临床实际。
关于经络的实质,我们暂不作讨论,现在要讨论的是脏腑与经络的关系。经络有络属关系,“属”、归属、部属之意也。我们言手太阴肺经,是指经络;我们言手太阴肺,则是指肺及其属下经络二者。脏腑与其属下经络的联系自然是稳定的联系。
中医的生命观是以脏腑、精、气、神为中心;经络有“属”,所以前面提到证候是致病因素与体质特征和脏腑功能活动紊乱的综合表现时,未提到经络;但经络同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有其独特的病机,所以现在作一修正,那就是将脏腑功能修正为脏腑经络功能。六经辩证就是经络及脏腑,从宋成无已的《注解伤寒论》,朱肱的《类证活人书》及至当今,这一论点一直得到医界的确认。

15
发表于 2010-1-1 18:50:42 | 只看该作者

证候的本质是什么

关注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13:39:35 | 只看该作者

证候的本质是什么


民国时期医家恽树珏对中西医生理的不同,作了这样简明的概括:“西 医之生理以解剖,《内经》之生理以气化。”近日看到论坛上有“肝左肺右”的争鸣,一些青年后学不知这是说的脏腑气化功能所在。其实,《内经.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后面还有“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的论述,全文合看,断不会产生是解剖位置的误解。
以气化言生理的中医脏腑理论,是对人体功能系统的深刻认识和描写,是对脏腑本质的深刻认识和描写。
在脏腑与经络的联系中,我们首先会想到《伤寒论》的六经辩证。王伯章的《六经辩证与方技新析》,给了我们这种联系的答案。王文指出:三阴三阳本是阴阳学说的衍化,一分为三,反应阴阳气的多少及势位,叫做“以名命气,以气命处”。并以太阳为例,说:太阳是指它的经腑自身,又是指它的气化所在的体表功能。同一个太阳,既可以是经络一线,又是脏腑一体,又包括其所主层次。这既是《内经》线、面、体统一的系统,也是经络脏腑气化层次统一观的反映。王氏的文章告诉我们,六经是六个线面体统一的系统,是脏腑经络的六个气化层次。六经病证,就是六个气化层次的病理改变。
为说明六经功能系统的产生,王氏探源溯流,从生物进化史入手,揭示三阴三阳生物源流,认为:人体背太阳之表的抗寒调节,起源于原来的水生动物,并与体表的水液排泄系统相联系。体表之前属阳明之里耐热调节,应起源于陆生爬行动物的生活环境,是地热辐射与干旱的环境促成这种调节机制的形成,并与食物干燥化改变相联系。两侧少阳转枢整合调节来源于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与在水陆两栖环境与寒热交替相联系。进化到恒温的哺乳动物后,三阳调节也才算大致完成。因此,可以认为,三阳调节大致出现于扁形动物,大致完善于恒温的哺乳动物……三阴调节也应相应于三阳调节产生与完善。
从王氏的研究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医的脏腑决非虚拟,其本质是可以用现代语言描述,并用最新的科学技术逐步加以证明的。证的实质,也是可以用现代语言描述,并用最新的科学技术逐步加以证明的。
17
发表于 2010-1-9 14:01:34 | 只看该作者

证候的本质是什么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12/24 04:27pm 发表的内容:
证的本质是病理状态,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均适用。
证的本质真的是病理状态吗?
只要稍微多思考一下,自己多追问一下,有的人就会找到更好的答案。
18
发表于 2010-1-9 14:47:22 | 只看该作者

证候的本质是什么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10/01/09 02:01pm 发表的内容:
证的本质真的是病理状态吗?
只要稍微多思考一下,自己多追问一下,有的人就会找到更好的答案。
起码先生没有找到更好的答案。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10年01月09日 02:55pm 时添加 -=-=-=-=-
如果先生没有找到更好的答案,那么证的本质就是病理状态,则是最好的答案。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21:12:15 | 只看该作者

证候的本质是什么


上次聊到,三阴三阳意指人体阴阳气的多少及势位,这叫做“以名命气,以气命处。”业内人士一听,自然心领神会,但“西人”却不明白。这首先是因为,阴阳一词,在他们头脑中只有哲学的概念,认为只不过是中医的说理工具。看来,我们还需聊一阵子阴阳,那怕只是触其皮毛,也能为以后聊体质特征时行文遣词顺利一些。
深受论坛网友尊敬的陈斌先生在《东方医学探源》中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大意是中医的理论模型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爱因斯坦著明的狭义相对论中,E=MC2.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实际上意味着能量与质量的相互转化。陈立夫先生曾提出“质能盈虚以代表阴阳”的设想,王伯章氏从回顾阴阳之本义及其天文背景开始朔源探流,提出阴阳的实质是阐述天地自然与人的质能态。而阴阳学说的四大规侓,其思想核心是质能态交变侓。天人合一俱属于此.
好一个质能态,老朽为这一新词拍案叫绝。一字之易,既与物理学的质量能量相联系又相鉴别,同时又实现了陈立夫氏“质能盈虚以代表阴阳”的设想。
“阴阳的实质是阐述天地自然与人的质能态。”王氏的这一说法,勿论学界有无定论,老朽皆以为然。“易”字乃日月合写,《周易》阐释的日月之义即阴阳之义,是对宇宙自然的探索和认识。如果我们把无极太极阴阳联系起来看,应是古代哲人探索我们所处的世界和宇宙“从何处来”{本源}的认识。道家的无有之辨,实则是无极太极的论题。而太极图则是揭示闭合的空间,无限循环的时间中“宇宙”的阴阳消长规律。我们说阴阳学说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辨证法,同时又承认它是自然哲学,那么,太极图里的阴阳代表甚么?宇宙中万物变化的本源是甚么?只能是物质存在的形态及其交变。先哲对质能交变的思变,抽象出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阴阳观。这就是哲学的辨证法。老朽读王氏文章后的这番胡说读者大可不必理会,读一篇好文章后产生联想发发议论原是很正常的事,闲聊,只要不歪曲别人的本意就行。
王伯章氏为什么不直接用质量和能量来代表阴阳,而使用质能态这一新词?对此,王氏的解释是:太空中没有不带能量的物质,也绝没有无物质的能量而单独存在,因此仅以质态与能态表示在某一时空的质能何者为主而已。由此,王氏作出这样的归纳•:高能低质态为阳,低能高质态为阴。能量大于质量的作用属阳,质量大于能量的影响属阴。
王氏以质能态释阴阳,以质能态交变律释阴阳规律,从天地自然的质能态交变律一直到人的生理、病理的质能态交变律,都作了前所未闻的阐释,令老朽大开眼界。
以质能态代表阴阳可以阐释诸多难为“西人”理解的中医命题,如“阴平阳秘”,这是人正常生理,实质上是指人的质能态要维持某种水平的协调与稳定,就必须质态不多不少,能量储存稳定在质之中。又如“阴阳失调”,这是中医的疾病观,就是人体质能交变态的整体或局部的稳态破坏。
由此,我们说一个人是阴偏差或阳偏差(平人)、阴虚或阳虚(病理)体质,想来“西人”不难理解。
感谢王伯章氏的文章,使我对阴阳的涵义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点评

尚未舍本求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27 11:21
20
发表于 2013-7-28 07:29:42 | 只看该作者
巴山老杏 发表于 2009-12-4 11:41

上个世纪70年代,我从一本教科书中读到: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时相性的本质的反应;从上文引用教材的那段话 ...

证是人体的疾病时的病理层(阶段)的认识,精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6 20:59 , Processed in 0.05543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