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凤凰观察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5-5 10:00: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



-=-=-=-=- 以下内容由 方国强2007年05月05日 10:21am 时添加 -=-=-=-=-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曰:
终于传上了.(原创)
此二图乃吾之觉悟也.
图1:小之可视为点,
    大之可视成面,
    进而则成线矣.
    五六之数全在其中.
图2:乃气始发于五脏六腑初行之假象图,
    脏腑蠕动而气发源源矣.


-=-=-=-=- 以下内容由 方国强2007年05月05日 10:33am 时添加 -=-=-=-=-
图2,为太阳黑子爆发图,笔者以为,人与
天地合,此乃"天之人像"也!故以用之,以
示"人之天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2:38: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


起来!!!中华医学的同仁门!中华医学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19:30: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


1919以来,西学东渐,中华古学,概念名词,逐渐丧失殆尽矣!唯吾侪中华医学,尚且保留中华经典辞语矣。可悲吾中华医学,遂招西夷横祸:西方夷人,吾族假洋,唯恐除之不尽!方舟子,张功耀之辈,假西人之虎皮,拉科学之大旗,急进蛊惑之能事,疯狂攻击中华医学,唯除之而后快不已也!其语言之颠覆性,其文字之伎俩,其思维之方式,其逻辑之暗示,与中情局之天鹅绒国家颠覆理论,何其的相似也!
14
发表于 2007-5-19 15:28: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

9楼的上下两图有意思,上图的两下肢换成下图的姿势,可不可以呢?
15
发表于 2007-5-21 13:5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

好图!!!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8:20:2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7/05/19 03:28pm 发表的内容:
9楼的上下两图有意思,上图的两下肢换成下图的姿势,可不可以呢?
答老山羊居士: 不可以!  者不是杂技,也不是技巧!
17
发表于 2007-5-26 11:31: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


《商周乾坤图》应用实例   
            【原创】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方国强撰                     
18
发表于 2007-5-26 11:33: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


   卷  首  语
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由于《桐君采药录》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无闻」推测,《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五行属性归类,其成书时间早于《神农草本经》。而《神农草本经》虽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但已将药物分为五味,并一直沿用至今,从逻辑关系上分析,其成书时间似要晚于前者。由于《桐君采药录》之佚失,将药物以五行属性归类之法已无从考证矣,但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图》中可略窥其概要。白沙游子无闻居士因而感叹之:
阴阳交替,
互补互藏,
实难穷尽;
五行相生,
一而化五,
如缕不绝。
无闻居士又言:
中医中药同本,
阴阳五行共享,
而今药缺五行,
奈何汤液经方。
19
发表于 2007-5-26 11:35: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


目   录
1、卷  首  语
2、卷一   绪  论
3、卷二   破解《汤液经法图》
4、卷三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法则
5、卷四  《汤液经法元始图》与变体图
6、卷五   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分析
7、卷六   附录一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8、卷七   附录二  《神农本草经》药物五行属性归类
9、卷 后 附 言
20
发表于 2007-5-26 11:36:4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


卷一   绪  论
自《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行世以来,曾在中国乃至全球中(汉)医药界引起轰动,但对其研究者至今仍为数不多,特别是在现时,急功近利者多,而静心究学者少;明知其书甚为宝贵,而由于时人对古文医籍之文理难明,惧而拒之,此状可叹也!!!
吾得婺州双溪无间居士传授《商周乾坤图》后,浸身心于是图中,得益匪浅。商周乾坤图乃成图于殷商七千年前之中华元始乾坤图(元始龙图——易图),至今已有万余年矣。师门前辈无相僧于文革六年(1971)说:“商周乾坤图乃天地吾人众生宇宙万物木石之运行脉动图是也。中华商周乾坤图乃真正之太极图是也。此图即举世以为失传的陈希夷易龙图是也。赵宋时代周廉溪太极图说及其太极图,乃我中华乾坤图之简化图是也。刘季东汉时代成书的《伤寒杂病论》,其伤寒六经,乃我中华乾坤六兽之简化图是也。”据吾研究,万古之《商周乾坤图》乃揭开华阳隐居陶弘景所撰《辅行诀》组方法则之唯一钥匙,「无闻」利用业余时间为之编撰此文,以示《商周乾坤图》之博大精深。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以填补《汤液经法图》(以下简称《经法图》)中所缺之二字为纲,以分析《经法图》中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为目,以《商周乾坤图》之理法为经纬,绘制《经法图》之变体图,并进行验证,完成破解《经法图》之目的。
第二部分以绘制的《经法图》变体图——《五行相生相克三五至精汤液经法图》之逻辑关系,解析《辅行诀》书中所载药方之义理,完成破解《辅行诀》所言《汤液经法》之组方法则,为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医籍提供行之有效之工具。
第三部分以复原的《经法图》之元始图与简化图和变体图作为本文以图解图之结果。
第四部分是对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之分析,从药物酸辛苦咸甘五味,温热凉寒平五性,白青黑红黄五色,轻重缓急四态,升降浮沉四气等方面分析《辅行诀》中所载二十五味药精五行属性归类之本义。
笔者之家父为中药师兼中医师,家弟为中医师并中药师,而本人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对博大精深之中华医药宝库仅只一知半解,出于对祖国医药事业之热爱而班门弄斧,献丑于大家庭前,还请诸君见谅。
此文之解析仅为吾一家之观点,正确与否观者自参。
谨以此文作引玉之砖,期望能对祖国医药事业的兴旺发达起一点推波助澜之作用,也冀能得到专家学者之批评指正,共同探讨,与时俱进。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如是曰:
逢盛世承传古技为今用,
振华夏引取西术为中用。
   中华医药经典流传万古,
中华医药术技造福人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2:47 , Processed in 0.05151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