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五期——陈斌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4-2 23:27:5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陈斌先生年龄只大我一岁,却为论坛贡献良多,向您学习了。
12
发表于 2009-4-2 23:31:0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后生可畏!
13
发表于 2009-4-2 23:46:5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善学善思善取善为
14
发表于 2009-4-3 00:00:2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时间已过去五六年了,一些细节已经记不清了。记得当时初上网络,是一片茫然,有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下来,也没有找到似乎合适的讨论交流中医学术的地方。当时也不懂什么叫做BBS,什么是搜索,都不懂,只象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转。后来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中医的论坛,叫做什么名字的,也记不清了,现在似乎也不在了,并且通过这个论坛的联盟链接,找到了几个与中医学术相关的论坛,其中也包括了全球中医药论坛。与是乎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在几个论坛上灌一通。但很快就发现,似乎在全球中医药论坛,人气最旺,学术的水准很高。于是就把注意力,集中的放在了这个论坛上。当时循着《临床病症诊治思维改进之我见》的思路,又写了一篇《也谈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中医辨证论治的本质》,在我的认识中,以为这三篇文帖,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将这三篇帖子重新整理了一下,做为一个整体重发。在重发的时候,遇到了文帖命名的问题,当时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引起大家讨论的兴趣与热情,就直接起了个名字《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再加上一段序言:吾不畏权威,吾只畏真理;吾不畏理论,吾只畏实践;实践是最伟大的导师,实践是最正确的裁判。呵呵,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的确是很有激情啊。效果是不错的,果然引发了许多的会员与版主,热情的参与到这个帖子的学术讨论中。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我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连写了一系列的短文,表述了当时的我对中医及哲学的一些认识与看法,并将其补充到中西医结合革命的一帖里。非常遗憾的是,这篇帖子,在论坛一次的数据升级过程中,被丢失了。当时丢失的,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论坛中许多的会员的宝贵的心血之作,都丢失了。痛定思痛,所以我个人及现在的论坛管理层对于更换论坛程序或服务器一事,是持极为谨慎持重的态度。现在所看到的《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一帖,是复制保留重发的。(在这里个人也建议,会员在发表自己的原创帖后,多复制几份,保留在自己的电脑中,或网络的其他的地方,以防万一丢失破坏)
15
发表于 2009-4-3 00:04:1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附: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2033&show=125
16
发表于 2009-4-3 00:16:2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感谢杏、却、自诸先生的支持。却波总版博闻广识,老成持重,杏李园主人兄则青年才俊,文采与医理俱佳,论坛有诸君,中医学术界有诸君,何愁没有光明灿烂之未来?
17
发表于 2009-4-3 00:19:3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尽管对于某些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同志们否定中医基本理论的倾向并不赞同,但我是赞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的,因为中医队伍里面总是需要有人做这一部分工作的。陈斌同志对于证与病概念的研究我认为还是站在目前国内的先进水平的,尽管很多专家都在讨论这一课题,但是他们的所见所识也并没有超出陈斌研究的范围与深度,这是我通过网上搜索所得出的结论。
18
发表于 2009-4-3 00:26:5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个人主要学术思想与观点:具体详细的学术思想与观点,可参阅整理的帖子中。如果用简短的话来概括总结之,可以归纳总结为,中西医结合,以中医的病症诊治模式或思维,去重组西医的实证知识。
19
发表于 2009-4-3 00:39:2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4/03 00:42am 第 1 次编辑]

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几篇学术原创帖子:
证的属性及与辨病论治之关系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2188&show=0
“证”在本质上是一种病理生理学的诊断。
“证”的诊断,包含有两个要素,一个是病变部位(病位),一个是病变性质(病性),这就符合了病理学诊断的基本条件。
“证”不是病因学诊断。纯粹意义上的病因,应当是相对于机体系统本身而对立存在,包括有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心理的、社会的致病因素(病因)。在外感病领域(西医之传染流行病),病因往往是单一而特异的,而在内伤杂病领域(西医之非传染流行病),病因往往是多源而非特异的。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杂病,病因与机体内在的病理改变之关系,往往是复杂的,非线性的。一个相同的病因,在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可引发机体内出现不同的病理改变;不同的病因,亦可以引发出相同的病理改变。如寒邪可以引发寒证,也可以引发热证,所谓寒从热化;热证可以由热邪引发,也可以由寒邪引发。同样是受凉,有的会引发气管肺部炎症,有的会引发胃肠痉挛;同样是胃肠炎,有的是饮食不当而引发,有的是受凉而引发。
“证”不是症状学诊断。咳嗽、胃痛、头痛、水肿一类是症状,痰饮停肺、脾胃虚寒、肝阳上亢、脾肾阳虚一类是证,这二者显然是不能等同的。症状是“证”的外在表现,“证”是症状的内在病理本质,“证”是病的体,症状是病的象,从这个角度言,“证”与症状是不可分的;同时,一个相同的症状,可以见于不同的“证”(内在病理改变),一个相同的“证”(内在病理改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同样是肝阳上亢之证,可以出现眩晕,可以出现头痛,可以出现失眠不寐等症状,而同样是眩晕,可以见于肝阳上亢,可以见于痰浊上扰,可以见于气血亏虚等“证”。从这个角度言,症状是症状,“证”是“证”,二者各为一物,不可混为一体。
西医上,同样也有病理学诊断,和中医的“证”在本质上有何异同呢?
相同处,二者都有两个基本要素组成,一个是病变部位(病位),一个是病变性质(病性)。从本质上言,中医的“证”就是一种西医意义上的病理学诊断,与西医病理学诊断无异。
不同处,中医的“证”的描述,从根本上、整体上言,是偏向于病理生理学诊断,而缺失了病理解剖学的诊断。以脏腑辨证体系言,中医的病变定位,不是解剖结构的定位,而是功能结构的定位。如中医言病变在“心”,不是指西医的解剖的心脏出现了问题,而是指循环系统的功能,和(或)脑的思维认知功能出现了问题;中医言病变在“脾”,不是指西医的解剖的脾脏出现了病变,而是指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和(或)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出现了问题;中医言病变在“肾”,也不是指西医的解剖的肾脏出现了病变,而是指泌尿系统的泌尿功能,和(或)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的部分功能出现了问题。至于“寒”、“热”、“虚”、“实”,则是对机体各功能系统的功能异常状态进行的一种概括与表述,而不是针对其解剖形态结构异常(病变)进行的概括与表述。
以上谈了“证”本质属性的问题,再谈一谈“证”与辨病论治之关系。
比较传统而公认的看法,认为“证”是疾病所处的某一阶段机体的病理生理反应的概括,“证”是对疾病的阶段性认识,“证”与“病”是阶段与过程之关系。
从实际的病症诊治过程来看,这里的“病”,应当是特指的,指外感病和(或)内伤杂病,过程是指外感病和(或)内伤杂病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证”是外感病和(或)内伤杂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状态的概括。如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分别是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生理状态的概括;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分别是外感伤寒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状态的概括;而各脏腑、气血津液证,则是内伤杂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生理状态的概括与反映,所不同的是,它不象温热病、伤寒病(狭义)那样有着较明显的传变规律与顺序,而是随机性较强,或类似于五行一样循环往复,起始无端。但仔细体会时,其中亦有着一些传变规律与顺序存在,如五脏之间的生克乘侮,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如“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等。
就中医具体“病”名(以中医内科病名为例,如咳嗽、胃痛、黄疸、水肿等)与“证”之关系,二者显然是症状与内在病理改变之关系,是现象与本质,象与体之关系,而不能理解为过程与阶段之关系。
至于西医的具体疾病与中医“证”之关系,更不能简单的以阶段与过程之关系来指导处理之,从而出现将所有的西医的具体疾病,按照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出几个“证”来治之,这是分型论治,不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核心特征之一,必须是从症状出发,诊断与治疗随着症状的变化而变化,所谓“要在随症推移消息尔”。谈及西医的具体疾病与中医“证”之关系,也要随着疾病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外感病领域中(西医之传染流行病、及部分感染性疾病),西医的病名是以病因命名,如结核、霍乱、甲肝、血吸虫等,这一类的病与中医的证(病理生理学诊断),即可以存在过程与阶段之关系,在不同的病变阶段,有着不同的“证”;而在内伤杂病领域(非传染流行病),西医的病名多是以某种病理学的诊断如胃炎、胃溃疡、胃癌、肝癌等,与中医的“证”的诊断,往往是同一性质(都是病理学诊断),不同内容(“证”偏于病理生理学),构成一种互补之关系,而不是阶段与过程之关系。
所以,在内伤杂病领域,现行的以西医病名为纲,中医“证”为目的病证结合模式,是不妥当的,是分型论治,不是辨证论治。比较理想的、合理的模式,应当是以症状为纲,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为目之互补结合模式。以整个内伤杂病为参考系,以临床症状的变化为导向,全面的、全方位的审察机体各系统、各方面的状况,得出西医的“病”和(或)中医的“证”的诊断,把握彼此之间的标本轻重缓急之关系,在此基础上,解释症状,推求病因(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预测转归,确定治法。如果以某一具体西医病名为参考系(内伤杂病领域),医者的诊治思维就会局限于局部之中,而难以从整体上予以全面的、动态的把握机体之状态,从而有违辨证论治之本义与精髓。

20
发表于 2009-4-3 00:41:1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期——陈斌

关于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的初步框架及几点补充说明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2965&show=0
关于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体系的几点说明:
一、在现阶段,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体系由西医“病”体系、中医“证”体系、中西医结合临床症状诊治体系(症状为纲,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为目)组成。
二、西医的“病”体系与中医的“证”体系,都是一种临床诊治的理论工具,是为临床诊治病症服务的。
三、沟通联系西医“病”和中医“证”的,是症状。由症状出发,可以通向西医“病”体系或中医“证”体系;或者从西医的“病”出发,某个西医的“病”,通过症状而与中医某个或某些“证”相关联;或者从中医的“证”出发,某个中医的“证”,通过症状而与某个或某些西医的“病”相关联(也有在西医“病”体系中找不到对应关系的,此时的“证”,就具有了一种独立的诊断地位与价值)。
四、在西医的“病”体系中,已和过去的“病”体系有极大的不同。新的“病”体系中,参照了中医对疾病的分类处理方法,先分为两大类:传染病(流行病)、内伤杂病。在内伤杂病体系中,再参照中医的脏腑气血津液辨证体系,以部位为纲、性质为目,从而打破了西医传统的分类体系,形成了一个新的、类似于中医的分类体系。另外在以部位为纲时,基本循着由局部而整体,由内而外的原则。
五、之所以在第一条中提及现阶段,是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的发展,中医的“证”体系有可能会被完全的、有机的融入西医的“病”体系。或者是一部分的“证”,已能够在现有的西医的“病”体系中找到某个或某些相对应的诊断,这部分“证”就会逐渐被现有的“病”名所取代;或者是一部分“证”,其不能在现有的西医的“病”体系中找到相对应的关系,具有一种独立的诊断地位及价值,这部分的“证”,将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诊断被吸收纳入到西医的“病”体系中。如此一来,中医“证”的诊治体系将有可能会最终消失,而留下的,将是一个渐趋成熟而全面发展的西医的“病”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8:13 , Processed in 0.06714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