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168|回复: 1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六期——赵洪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4 07:4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言人在 2009/05/19 00:33pm 第 1 次编辑]


为了繁荣全球中医药论坛文化,活跃网站气氛,促进大家相互间的了解,便于网上网下沟通交流,现推出《论坛人物专访》栏目。
时间规定:不定期。
采访人选:会员推荐或自荐(须征求当事人的意愿)。
采访方式:由大家提出各种问题,被采访的人跟贴回答。希望大家踊跃跟贴,提出想知道的问题,被采访者要主动配合,积极回答大家的问题,并且尽量将问题回答的详细一些……
采访对象:本期的专访对象赵洪钧,请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哈。
一、自我简介;
二、个人主要学术思想或观点;
三、事业与人生之心路历程;
四、推荐书目;
五、推荐医家(古今);
六、业余爱好;
七、论坛感悟与建议;
(以上问题以自愿答复为主,可全部,可部分)
八、会员提问……


[color=#0000FF]论坛相关链接
赵洪钧专栏
http://www.gtcm.info/cgi-bin/forums.cgi?forum=65
《肖红专集》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45&topic=20&show=25
赵洪钧先生南京中医药大学报告稿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45&topic=181&show=25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节选)——赵洪钧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45&topic=196&show=25
《内经时代》——赵洪钧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45&topic=192&show=25
2
发表于 2009-2-4 10:19:4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简     历
赵洪钧,河北省威县人,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原第七军医大学,后长期在原籍作临床工作。1978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专攻东西方比较医学史,师从马堪温研究员。1981年毕业,毕业论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毕业后,在河北中医学院任教。1996年辞去教职,辞职前为该院副教授。辞职后未在任何单位供职。
自1990年左右开始,研究方向侧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
  主要著作有: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1983内部,1989安徽科技出版社)
  《内经时代》(1985内部)
  《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1987内部)
  《伤寒论新解》(与马堪温先生合作,1996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河北卫生年鉴》(策划主持人,副主编,1989河北科技出版社)
《希波克拉底文集》(译著 1990安徽科技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2007年安徽科技出版社)
《医学中西结合录》(2009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
在期刊杂志上正式发表的论文约40篇。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有美国宾州大学席文教授作的英文摘要。
《内经时代》和《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者撰文评介。
  1990年10月应特邀出席东京第6次国际东洋医学会,作“近代中医在中国”报告。
1998~2000年在英国行医1年半。
2000年之后主要在故乡行医。
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应邀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和深圳市中医院等地讲学。
近年在网上发表的文字,大多可以直接搜索赵洪钧查到。
3
发表于 2009-2-4 10:31:05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先生新年好!
4
发表于 2009-2-4 13:26:29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下面引用由代肖言2009/02/04 10:19am 发表的内容:
简     历
赵洪钧,河北省威县人,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原第七军医大学,后长期在原籍作临床工作。1978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专攻东西方比较医学史,师从马堪温研究员。1981年毕业,毕 ...
呵呵,赵先生硕果累累呀,佩服。
5
发表于 2009-2-4 13:58:28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给赵先生拜年了
6
发表于 2009-2-4 14:54:1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先生在《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八讲谈到六淫应是四淫,风火是应该去掉的,我就是先生说的还不能接受去掉“风”的一个愚钝之人。
  理由是1:先生从气流的流动带给人的是凉爽,从而认为风是寒冷的。我想先生也一定有过感受热风的感觉。带走人体热量的风是凉性的,但是从较高温度处带来的气流(也就是风)则是热的,给人以温热的感觉,适度的热风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如空调的暖风,过度的热气流(热风)给人的感觉是不适的,也就是致病的“淫”了。
       2:不论从生活经验还是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单纯的寒冷和有风的寒冷是不一样的。
        3:为了保持文献的一致性也有保存“风”“火”的必要。这和守旧是不同的,现代科学中这样的例子也是有的。物理学中电流的方向理论就和实际不相符和,最初定义的电流的方向是正电子移动的方向,可是后来证明这是不正确的。但是为了文献的一致性并没有更改这个定义。还有原子的定义也是如此的。
       因为去掉了“风”“火”许多中医概念将出现混乱。比如风寒、风热……改成寒寒、寒热好像不妥。火的例子也是一样就不举了。
        就此和先生商榷
7
发表于 2009-2-4 16:51:09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向赵洪钧先生学习!
     在笔者心目中,赵先生是中医药队伍中的一位将军,和不可多得的探索者,他用了满腔热血于中医事业。虽然本人的思路与赵先生不同,但内心十分敬重他。
8
发表于 2009-2-4 17:18:08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下面引用由阜新汪海升2009/02/04 02:54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在《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八讲谈到六淫应是四淫,风火是应该去掉的,我就是先生说的还不能接受去掉“风”的一个愚钝之人。
  理由是1:先生从气流的流动带给人的是凉爽,从而认为风是寒冷的。我想先生也一定 ...
支持,支持不可以把风去掉的观点,但我认为,风的症状是表淤阻,可以更直观的说是汗液的排泄不畅,当内有热,而表外不得宣时,就是风热,内无热,而表外不得宣时,就是风寒,这可以在麻黄汤和戈根汤,以及麻杏石甘汤中都可以体现,在一些中药的去风药中也可以体现,如独活去风寒,防己去风寒。这两味药都有解表的作用,但这两味药的解表的作用都不是太专一,加麻黄就可以明确解表性了,所以,不管是汗还是热,有麻黄,都是必须的。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02月04日 05:19pm 时添加 -=-=-=-=-
麻黄汤和戈根汤一个去风寒,一个去风热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02月04日 05:27pm 时添加 -=-=-=-=-
错了, 应该是防己去风热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02月04日 05:39pm 时添加 -=-=-=-=-
[[不管是汗还是热]]应该是[[不管是寒还是热]]麻黄是为解表,但知道是寒和热后,臣药是重要的。
9
发表于 2009-2-4 17:38:36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读了赵先生的文章,敬佩赵先生,鄙视邓铁涛,希望能读到赵先生的《伤寒论新解》,是否能在本坛连载一些.谢谢!
10
发表于 2009-2-4 18:08:24 | 只看该作者

第六期——赵洪钧

欢迎赵先生亮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1:40 , Processed in 0.0865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