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nidus19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摸脉该怎样学???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4-21 10:54: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摸脉该怎样学???

只有自己实践。以前给我看病的老中医,没有什么文凭,是在地方上做江湖郎中出了名被中医学院请去做教授的。他就是通过实践来把握的,他把脉挺厉害的。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病得半死不活,去他那里看病,我妈跟他说我得了什么什么病,他说你别说那么多,拿脉来。把脉,开药,四包药后,我的感觉简直就是起死回生哈。此人甚有医德,因为他的妻子得癌症死了,他多年未娶,心地非常善良慈悲,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很愿意和病人沟通。久病成医,我们自己也会看一些书,感觉他有什么不对、或是疏忽的地方,我们就会和他去讨论,他也乐意接收(这是很多医生做不到的!医生总是一副傲慢的态度,懒得跟病人说那么多)。他经常跟我们说说他的治疗心得,得出的结论是:现在的中医简直是狗屁不通!!
12
发表于 2004-4-24 02:12:4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摸脉该怎样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川在 2004/04/24 03:53am 第 3 次编辑]

没《濒湖脉学白话解》的先看看这个
摘录如下:


                                                切诊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脉的部位可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三种,其中常用的是寸口诊法和腹诊。寸口位于两手腕后桡动脉搏起动处,分为寸、关、尺三部。掌后高骨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口脉可分候脏腑之气,左寸候心,小肠;左关候肝、胆;左尺候肾、膀胱;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
  切脉应注意时间、姿势、指法。时间应选在清晨病人未活动时,若病人活动,应休息15分钟左右再进行脉诊。病人可坐位或卧位,手臂伸平,手心向上,使手臂与心脏接近于同一水平。切诊时,三指要同时切脉,用力要平衡,由轻到重,分为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指力。诊脉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脘腹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脐上属胃,脐下属肠,大腹属脾,脐腹属肾,少腹属肝。通过手指的触摸、按压可了解局部的冷热、软硬、胀满、肿块及压痛等情况,有助于了解脏腑的病情。一般以触摸、按压虚里穴(心夹搏动处)诊断病况。
  虚损病证:跳动明显,按之搏指。
  肺气虚证:跳动散漫而数
  肝气郁滞:两胁胀痛,痛处按此连彼。
  肝虚:胁痛喜按,胁下按之空虚无力。
  瘀血:胁下肿块,刺痛拒按,痛处不移。
  肝癌:胁下肿块,按之表面凹凸不平,则应警惕肝癌。
  肝气犯胃:胃部胀痛,按之旁及两胁。
  胃寒:胃痛骤烈,疼痛拒按,发冷怯寒。
  气虚:胃腹痛经久不愈,按之痛缓或痛止。
  虚:腹痛喜暖喜按,按腹软无力。
  实:腹痛胀满拒按,按腹充实,叩之声音重浊,或按之有包块不移者。
13
发表于 2004-4-24 03:42:0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摸脉该怎样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川在 2004/04/24 03:52am 第 5 次编辑]

又有各脉象辨别与主病之详解,若再结合五行生、克、乘、侮之理,则诊脉疗病之道现矣
摘录如下:



    又曰 急则为痛 言见急脉即为痛病也 急似乎数而未至于数也 急似乎紧而未至于紧也 有不可缓之状 乃气与火相斗 邪与正相争也
    又曰 弦则为风 弦乃春天之正脉 春天见弦脉 正风木之得令非病也 苟见于夏秋冬季则弦为风矣
    又曰 紧则为邪 邪者亦风之类 但风邪感之甚骤 则脉必现紧耳
    又曰 缓则为虚 虚者重按之不能鼓指也 鼓指亦非太劲之谓 言言其不能微微鼓指耳 最宜活看
    又曰 微则为冷 冷者寒也 不论何部见微 多是寒症
    又曰 数则为热 热乃火病 火性炎上 其性最速 故数脉作热论也 但数不同 有阴数阳数之异 有初数久数之分 然而热则一也
    又曰 滑则痰多 天下至滑者 无过于水 痰亦水也 水多则痰生 痰多则滑宜见也  然而水病不一 滑脉不常 何故单以痰多属滑也 不知水未结痰其体静 水既结痰其体动也 动极则滑极 脉见滑矣 非痰多而何
    又曰 涩则郁塞 涩脉乃往来不甚舒畅也 此阴阳不合 气血不达 外感于风寒 内阻于忧郁 抑塞而不通也 郁而未发之状 六部见此象具能成病 尤于肝经不宜 一见  涩脉 即以解郁通塞之药急治之 随手奏功也
    又曰 洪为火旺 洪者来大而去数也 洪与大有分 按指若大 久之而不见其大 止见其数 重按之不见其数 而仍见大者为洪也 夏见此脉为宜 否则皆火旺之极也
    又曰 大为血干 大者 重按而仍洪也 火之有余 乃血之不足 血不能制火 乃见大脉 在夏天则犹非大忌 然见大脉即宜补血滋阴 以水伏火之为得耳
    又曰 沉为阴寒 沉者至深之象 深则未有不阴 阴则未有不寒者也 入石洞而阴寒逼人者 正以其深沉耳
    又曰 迟为困乏 迟者言俟之而不能深进也 行百里者半九十 非迟之谓乎 是其力乏神困 欲进而不能 非可进而不肯进也
    又曰 小者气衰 小脉言气之小而不能大也 气之不充故耳
    又曰 细脉言脉之细而不能粗也 江河细流正水之缩也 人身之血少 自然脉细矣   又曰 浮脉按指即得 气举而升之也
    又曰 伏脉按指始终不可得 或隐隐约约 或有或无者 是邪气搏结正气而不能出也 用药出之者生 然出之骤亦非佳兆
    又曰 芤脉中空如无也 血失则内无血养 安得不中空乎
    又曰 实脉不独按指有力 且有不可止抑之状 非正气之有余 乃邪气之有余也 邪气有余 自然壅塞正气矣
    又曰 弱脉不能强旺之状 阴虚而不敢与阳气相争也
    又曰 濡脉言其濡滞也 湿则沾濡 非欤
    又曰 长脉之现 正气之和也 有胃气则脉自修长 有从容和缓之象
    又曰 短脉者 欲长而不能 欲速而不达 因邪气之克犯正气 正负邪胜也
    又曰 代脉之现 正气之衰 不得不止以息其气也 有痰气壅膈不散 亦现代脉者  然正气不衰 痰安能作祟使脉中止而不还乎
    又曰 革脉 脉来浑浑而浊乱击指者是 盖正气之欲脱也
    又曰 结脉 其来则缓 而时有现止 是力不能止也 明是正气甚衰 不敢与邪相斗 邪气搏结于一身耳
    又曰 促脉急遽之状 气耗而势难宽舒也
    又曰 动脉有不能安静之势 动极生变也
    又曰 静脉与动脉相反 不动则不变 自有宁静之福矣
    又曰 毛脉言如羽毛之拂体 乃有余之象 火将浮而又息之状 夏秋间之正脉也 在夏则生气之旺也 在秋则旺气之衰也 在他时则旺气之衰也 宜于活看
    又曰 石脉乃沉脉之至藏之脉也 冬时正脉 余时见之为寒冷矣
    又曰 软脉 不能刚健之状 明是力之不胜耳
    又曰 坚脉 至硬之状 邪气深入 劳不可破也
    又曰 钩脉 洪而不大之象 如钩之有留也 乃胃脉和平 火不盛而司其令 夏日见之尤为平脉也
    又曰 躁脉 似动而非动 似数而非数 似促而非促 似急而非急 若有干枯烦扰之状
    又曰 搏脉者击指之谓也 各脉皆能击指 皆属太过
    又曰 散脉者即解索之兆 乃欲留而不能留 欲存而不能存也
    又曰 绝脉者 言脉之将断而未断 可续而不续也 死亡之时必现此脉
    又曰 平脉者 言各脉得其平也 如浮不甚浮 沉不甚沉 迟不甚迟 数不甚数耳 人现平脉 多系胃气之全也 胃气无伤 又宁有疾病哉 此脉之所以贵得其平耳
14
发表于 2004-4-26 09:26:2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摸脉该怎样学???

摘录《濒湖脉学》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夹。如水漂木,如捻葱叶。
《释意》略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夹似毛清。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释意》略
想类诗 附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扬花无定踪。
《释意》略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释意》略
《濒湖脉学》我这里的书店有售,诚心想买的我可以帮忙。6.80元。
15
发表于 2004-4-26 16:01:0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摸脉该怎样学???

有一本专门讲解脉理的好书《三指禅》,内容很实用,希望想学习中医诊脉的网友,不妨购来一读。
16
发表于 2004-5-8 19:28:0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摸脉该怎样学???

切诊:理在于辨症,施药之明鉴首要,多学多摸多思,方能行云,
17
 楼主| 发表于 2004-5-8 21:07:5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摸脉该怎样学???

《三指禅》什么地方可以买到
18
发表于 2004-5-20 14:30:5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摸脉该怎样学???

是很困难啊
19
发表于 2004-5-28 15:44:4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摸脉该怎样学???

<<濒湖脉学>>
20
发表于 2004-6-8 10:32:5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摸脉该怎样学???

《三指禅》这本书也不是很贵,才7元
《脉诀汇辨》也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1:05 , Processed in 0.0567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