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證治概論----姚國美醫稿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9:02:4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證治概論----姚國美醫稿

麻木----姚國美醫稿
肌肉中如有小蟲亂行、非癢非痛、按之不止、搔之愈甚者、為麻、不癢不痛、自己之肉、如他人之肉、按之不知、搔之不覺者、為木、或發周身、或發半身、或發於手足口舌十指節等局部、或但麻不木、或但木不麻、或麻木兼作、而有偏重、麻木終不除、或終日之間、有作有止。
麻木多因氣血素虛、風與溼痰死血諸邪、得以乘虛為患、但有偏實偏虛之殊、其邪有偏虛偏實者、病不退、麻木終不除、偏虛者、或作或止、虛風勝則麻多、溼痰死血勝、則木不多、亦有血枯見木者、必見唇甲淡白、脈細而芤、與死血之目現紫點、脈澀者不同、風性上行、無處不達、故偏風者、多發於頭面遍身、溼性下流、重則不移、故偏於溼者、多發於腰足兼腫、左半麻木、多血虛兼挾風邪、右半麻木、多氣虛兼挾溼痰、心脾腎三臟不足、風濕痰上壅經脈、以致麻木發於口舌、陽明不能衝癢四末、風濕得以相乘、以致麻木發於手指、若僅發於食指中指者、則為中風先兆、、然皆有虛實、故治各有不同。
治麻木祛風、多取蘄蛇殭蠶蒺藜桑枝、或防風秦艽桂枝尖紫荊皮之類、祛溼多取海桐皮紫被浮萍、木防己倉耳子威靈仙五加皮苡仁木通之類、祛痰多取川草烏白附子芥子半夏南星或竹瀝牙皂之類、死血多取當歸尾大活血蘇木紅花桃仁血竭之類、補氣虛如黃耆人參、補血虛如當歸雞血藤膏。
周身麻木、偏實者、宜五積散、偏虛者、宜黃耆五物湯加當歸、半身麻木、血虛挾風者、宜四物湯加紅花桃仁紫荊皮蠶砂、氣虛兼溼者、宜四君子湯加天麻半夏芥子、頭面麻木、宜補中益氣湯加蠶砂蒺藜天麻、腰腳麻木兼腫、宜二妙散加牛膝五加皮、十指麻木、宜沈氏桑尖湯、或健步虎潛丸之類、舌口麻木、偏實如止麻消痰飲、偏虛如地黃飲子、此皆成方可取、更參前條分別選藥、以加減之。
五積散;白芷、陳皮、厚朴、當歸、川芎、芍藥、茯苓、桔梗、蒼朮、枳殼、半夏、麻黃、乾薑、肉桂(重表者用桂枝)、甘草、生薑、蔥白。
黃耆五物湯加當歸;原方見中風。
四物湯加紅花桃仁紫荊皮蠶砂;當歸(酒洗)、生地、芍藥、川芎、紅花、桃仁、紫荊皮、蠶砂。
四君子湯加天麻半夏芥子;人參、白朮(土炒)、茯苓、甘草、天麻、白芥子、半夏。
補中益氣湯加蠶砂蒺藜天麻;黃耆(蜜炙)、人參、炙甘草、白朮(土炒)、陳皮(留白)、當歸、升麻、柴胡、生薑、大棗、蠶砂、蒺藜、天麻。
二妙散加牛膝五加皮;蒼朮、黃柏、牛膝、五加皮。
沈氏桑尖湯;嫩桑枝尖、漢防己、當歸身(酒洗)、黃耆、茯苓、威靈仙、秦艽、川芎、升麻。
健步虎潛丸;黃柏、知母、熟地各二兩、歸板四兩、白芍、當歸、牛膝各一兩、虎脛骨、鎖陽、陳皮各一兩半、人參、黃耆、杜仲、菟絲子、茯苓、破故紙、山藥、枸杞各一兩、以豬脊髓蒸熟同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薑湯鹽湯或黃酒下。
止麻消痰飲;黃連、黃芩、茯苓、半夏、桔梗、枳殼、陳皮、天麻、南星、細辛、甘草、瓜蔞仁。
地黃飲子;熟地、巴戟(去心)、山萸肉、肉從容(酒浸)、附子(炮)、肉桂、石斛、茯苓、石菖蒲、遠志、麥冬、五味子、等分為末每服五錢入薄荷薑棗煎服。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9:03:04 | 只看该作者

[分享]證治概論----姚國美醫稿

胸痹結胸----姚國美醫稿
心肺之陽不足、陰寒水飲、得以上干陽位、滿布胸中、致成胸痹、若寒熱痰水實邪結於胸膈、則為結胸。
胸痹喘息欬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沈而遲、此寒邪閉肺、陽氣不宣、法宜溫開通利、主以括蔞薤白白酒湯、挾水則冷涎上泛、頻頻欲吐、可與旋覆花湯、化寒水以利寧降、偏虛則少氣不足以息、可以人參湯、以扶正祛邪、若心中痞不得臥、背惡寒者、乃心陽為陰寒凝閉、宜括蔞薤白桂枝湯、以溫寧之、心下悸、脅下氣逆搶心、脈陽微陰弦、為水飲上凌之象、心痛徹背、痹有緩急、為陽氣偏虛之徵、治水宜括蔞薤白半夏湯、以降其逆、治虛烏頭赤石脂丸、峻溫回陽。
旋覆花湯;旋覆花、桔紅、半夏、茯苓、甘草、厚朴、細辛、生薑、杭芍。
括蔞薤白白酒湯︰括蔞實、薤白、白酒。
人參湯︰人參、乾薑、白朮、桂枝、甘草。
括蔞薤白桂枝湯︰枳實、薤白、桂枝、厚朴、括蔞實(搗)。
括蔞薤白半夏湯︰括蔞實、薤白、半夏、白酒。
烏頭赤石脂丸︰烏頭一分炮、蜀椒、乾薑各一兩、附子半兩、赤石脂一兩、上五味為末蜜丸為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結胸熱實、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或不大便、煩渴潮熱者、名大結胸、大陷胸湯主之、或項強不能俯如柔痙狀、宜大陷胸丸、若硬滿在心下、未及脅腹、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名小結胸、小陷胸湯主之、若但結胸無熱證、脈沈緊者、當屬寒實、宜三物白散、或枳實理中丸。
大陷胸丸︰大黃(去皮)、葶藶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上四味搗二味納杏仁芒硝合併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服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小陷胸湯︰黃連、半夏(洗)、括蔞實。
三物白散︰桔梗三分、巴豆去皮熬、貝母三分、右三分為散納巴豆更于皿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贏者戒子、病在膈上必吐、在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枳實理中丸︰白朮二兩陳壁土炒、人參、乾薑(炮)、炙甘草、枳實、茯苓各一兩蜜丸。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9:03:27 | 只看该作者

[分享]證治概論----姚國美醫稿

氣痛----姚國美醫稿
心氣痛、心中為嚼蒜薤狀、痛在歧骨陷處、或心痛徹背、或背痛撤心、若現身冷汗出、手足厥冷、便利不渴、脈沈遲者為寒、主以朮附湯、甚則與赤石脂乾薑蜀椒附子烏頭之類、以溫化之、若現身熱足冷、煩躁、脈洪大者為熱、宜清熱解鬱湯、或金鈴子散、以通絡脈、若胸中攻刺作痛、勢不可忍、面色乍紅乍白、脈沈而澀、乃淤血上沖、名曰殺血心痛、治以失笑散、若胸中嘈雜作痛、脈細、善驚、乃血虛而心失養、治以歸脾湯加降香之類、此皆邪犯心臟、包絡先受、若自受邪、則手足青冷至節、脈微欲絕、病屬心陽將絕、名曰真心痛、主不治。
朮附湯︰白朮、附子、甘草。
清熱解鬱湯︰梔子、枳殼、川芎、香附、黃連、蒼朮、陳皮、薑炭。
金鈴子散︰金鈴子、元胡索、研末調酒服。
失笑散︰五靈脂、蒲黃、研末酒調服。
歸脾湯加降香︰原方見癇證。
肝氣痛者、痛引少腹、上下無定、尿便難、宜逍遙散加降香金鈴子桔核以疏肝調氣、甚則色蒼蒼如死狀、觸之善怒、宜加味六鬱湯、若脅痛不能轉側、善太息、則病兼少陽、以柴胡疏肝散、偏左者多屬氣分、宜辛溫理氣、如推氣散、偏右者多屬血分、宜枳芎散加當歸、乾嘔吐涎沫、手之厥逆、脈弦而遲者、乃肝寒犯胃、吳茱萸湯主之、甚者加花椒。
逍遙散加降香金鈴子桔核︰柴胡、當歸(酒拌)、白芍(酒炒)、茯苓、白朮(土炒)、炙甘草、生薑(煨)、薄荷、降香、金鈴子、桔核。
加味六鬱湯︰當歸、川芎、白芍(酒炒)、香附、梔子炭、半夏、陳皮、蒼朮炭、五靈脂、烏藥、小茴香、肉桂。
柴胡疏肝散︰香附、柴胡、陳皮、川芎、白芍、枳殼、甘草。
推氣散︰薑黃、枳殼、桂心、炙甘草、為末薑湯下。
枳芎散加當歸︰川芎、炒枳殼、當歸、炙甘草、研末酒調服(薑棗湯下)。
吳茱萸湯︰原方見傷寒。
肺氣膹鬱、肩背作痛、咳嗽氣逆、宜香蘇散加芥子蘇子之類、若胸中隱隱作痛、少氣不足以息、脈遲者、此土冷金寒、大建中湯主之。
香蘇散加芥子蘇子︰香附(炒)、紫蘇、陳皮(去白)、甘草、蔥白、生薑、芥子、蘇子。
大建中湯︰蜀椒(炒)、乾薑、人參、飴糖。
脾氣不運、痛多在腹、腎陽偏虛者、痛多在腰、各有專篇、今姑從略、胃氣不和、胸脘痞悶、不欲飲食、挾痰則胸中澹澹、欲吐而痛、宜二陳湯加炮薑、挾滯則吞酸噯腐而痛、宜三消飲加枳殼砂仁桔皮、邪在上脘、胸悶較甚、藿鬱可加、邪在中脘、痛在胃間、香砂平胃散可取、邪在下脘、痛在軟肋、大便不利、主以枳朮丸、若邪因胃氣虛寒、則宜小建中湯、可投丁蔻理中丸之類。
二陳湯加炮薑︰半夏(薑制)、陳皮(去白)、茯苓、甘草、炮薑。
三消飲加枳殼砂仁桔皮︰山楂、麥芽、神曲、枳殼、砂仁、桔皮。
香砂平胃散︰蒼朮(泔浸)、厚朴(薑炒)、陳皮(去白)、炙甘草、生薑、大棗、木香、砂仁。
枳朮丸︰白朮二兩土蒸、枳實一兩薑土炒、為末荷葉包陳倉米煨乾為丸。
小建中湯︰桂枝(去皮)、炙甘草、大棗、芍藥、生薑、飴糖。
丁蔻理中丸︰白朮二兩陳壁土炒、人參、炮薑、甘草各一兩、丁香五錢、蔻仁五錢、右研細末蜜丸。
14
发表于 2009-8-24 19:03:39 | 只看该作者

[分享]證治概論----姚國美醫稿

好文!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9:03:52 | 只看该作者

[分享]證治概論----姚國美醫稿

腹痛----姚國美醫稿
大腹隱隱作痛、喜按、得溫稍減、不食不飢、脈沈而遲、乃中土虛寒、法宜溫化、外台附子湯主之、虛冷甚者、附桂理中湯主之。
外台附子湯︰附子、炙甘草、乾薑、半夏、白朮、陳倉米、大棗。
附桂理中湯︰炮附、肉桂、白朮(陳壁土炒)、人參、乾薑(炮)、炙甘草。
小腹奔豚作痛、腸間歷歷有聲、乃腎陽不能化水、水氣相搏、宜溫腎化氣、苓桂朮甘湯主之。
苓桂朮甘湯︰原方見眩暈。
胸脅痞滿、少腹作痛、痛有定所、按之有塊者、此屬癥結、拈痛丸加乳沒桔皮、若或聚或散、痛無常處者、乃氣鬱成瘕、與新定吳茱萸湯。
拈痛丸加乳沒桔皮︰五靈脂、蓬莪朮(煨)、木香、當歸、乳香、沒藥、桔皮。
新定吳茱萸湯︰吳茱萸、黃連、茯苓、半夏、人參、木瓜、生薑。
腹中奔響作痛、痛即泄瀉、色青、脈弦者、乃木土不疏、宜肝脾兩治、痛瀉要方主之、若泄痢便後而痛綿綿不休者、此屬營氣不和、主以芍藥甘草湯、溫氣分、加肉桂、和血分則加當歸之類。
痛瀉要方︰白朮、炒白芍、陳皮、防風。
芍藥甘草湯︰白芍藥、炙甘草。
腹中急痛、時作時止、熱手按之不減、脈洪數者、此火熱之氣鬱干小腸、法宜苦溫宣泄、可以梔子烏藥黃連木香香附之類治之、腹中絞痛、欲吐不吐、欲瀉不瀉、此寒熱驟閉、氣機暴阻、夏月多有此症、名乾霍亂、急用燒鹽湯探吐、以開其閉、或用白芷腹毛為散沖服、以利升降之機。
燒鹽湯︰燒鹽、熱童便、三飲而三吐之。
腹滿而痛、痛則欲便、便則痛減、不欲飲食、食則噯腐吞酸者、此屬寒滯、法宜醒脾消導、可以平胃散加山楂神曲麥芽砂仁草果、或香砂枳朮丸、若寒積冷食、泄瀉流連、或不大便腹痛拒按、此為陰結、宜溫脾湯木香檳榔丸以分治之、若腹痛脹急、尿赤便祕、甚則潮熱譫語者、此為熱結、治以鹹寒、調胃承氣湯主之。
平胃散加山楂神曲麥芽砂仁草果︰蒼朮、厚朴、陳皮、炙甘草、生薑、大棗、山楂、神曲、麥芽、砂仁、草果。
溫脾湯︰附子、乾薑、甘草、桂心、厚朴、大黃。
香砂枳朮丸︰木香、白蔻仁(去殼)、丁香、檀香各二兩、藿香葉、炙甘草各八兩、砂仁四兩炒、研為細末每服二錢和鹽少許沸湯調如稠糊下、晨夕各一次、或滴水為丸服二錢即可。
調胃承氣湯︰見頭痛。
腹痛頭眩、甚則呃冷涎、下白積、此痰積內阻、清不升而濁不化、與與星半安中湯、或二陳湯加行氣之藥。
星半安中湯︰南星、半夏、香附、枳殼、青皮(醋炒)、木香、蒼朮、砂仁、炒梔子、茯苓、滑石、桔紅、炙甘草、甚則加螺絲殼燒灰、生薑。
二陳湯︰薑夏、陳皮(去白)、茯苓、甘草、生薑、大棗。
小腹墜脹、或硬滿作痛、按之有塊、大便黑色、小便自利者、主有蓄血、輕則失笑散、重則桃仁承氣湯。
失笑散︰見氣痛。
桃仁承氣湯︰桃仁、桂枝、大黃、元明粉、炙甘草。
痛時梗起、往來上下按之不見、口吐清涎、甚則腹見青筋或唇生白點、乃蟲積內擾、宜理中安蛔散或烏梅丸。
理中安蛔散︰白朮、茯苓、乾薑、川椒、烏梅、人參。
烏梅丸︰烏梅、細辛、乾薑、黃連、當歸、炮附、蜀椒、桂枝、人參、黃柏。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9:04:14 | 只看该作者

[分享]證治概論----姚國美醫稿

厥----姚國美醫稿
厥乃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或為手足厥逆、或更昏厥撲地、手足厥逆者、多屬寒熱蚘擾、經氣【馬曲】閉、若現昏厥撲地者、屬精氣內奪、臟氣不支、然亦有邪氣乘虛上逆使然者、故後世更分風痰氣蟲數端。
手足厥逆、身寒倦臥、或下利清穀、脈微而遲者、名為寒厥、宜回陽通閉四逆湯主之、或附子理中湯亦主之、若熱深厥深、陽極似陰、身熱面赤、便祕脈數者、宜轉機泄熱、主以大柴胡湯、若泄痢下重者、宜四逆散、若心腹痛不可忍、發有休止、得食而嘔、或吐涎沫、或吐蚘蟲者、名曰厥蚘、烏梅丸主之、有寒者、理中湯加花椒。
四逆湯︰見傷寒。
附子理中湯︰炮附、白朮陳壁土炒、人參、炮薑、炙甘草。
大柴胡湯︰柴胡、黃芩、芍藥、半夏、生薑、枳實(炙)、大棗、大黃。
四逆散︰炙甘草、枳實、柴胡、芍藥、右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分寸匕日三服。
烏梅丸︰見腹痛。
理中湯加花椒︰見傷寒。
猝然厥倒、昏不知人、手足厥冷、脈伏而虛、氣虛者加參耆益氣湯、陽虛較甚者、加附子童便、若手足厥逆、脈伏而厥熱、脈伏而細者、乃血虛有熱、宜芎歸養營湯、若陰陽兩虛而肉瞷汗出多、或血脫垂危、與六味回陽飲加耆朮、血脫者宜先益氣、獨參湯主之。
參耆益氣湯︰人參、黃耆、五味子、陳皮、炙甘草、生薑、大棗。
芎歸養營湯︰當歸(酒洗)、川芎、白朮、熟地、黃柏(酒炒)、知母、枸杞、麥冬、甘草、生薑、大棗。
六味回陽飲︰附子、炮薑、甘草各一錢、當歸、黨參各三錢、肉桂二錢、加胡椒細末三分、用灶心土澄煎服。
獨參湯︰人參。
昏厥而兼目眩、目閉不開、甚則手足抽搐、此虛風上冒、法宜養血熄風、可與白薇湯、若痰涎聚涌、聲如曳鋸、藥麵難於下咽者、為痰厥、必先探吐、與稀涎散灌服、俟痰開氣順、當視其痰之所因、而治其本、若兼暴怒氣逆、憤然默默、脈沈弦、此為氣厥、治以八味順氣散、或以調氣散芳香理氣、其有頭面青黑、語言錯亂、肌膚巢起者、名曰尸厥、乃瘴癘猝中之惡候、弔喪登塚者多得之、先以蘇合香丸或還魂丹灌服、以開其閉、甦候再調服調氣平胃散。
白薇湯︰白薇、當歸、人參、甘草。
稀涎散︰見中風。
八味順氣散︰見中風。
調氣散︰白蔻仁、丁香、松香、木香、藿香葉、炙甘草、砂仁、研末入鹽少許。
蘇合香丸︰見癇證。
還魂丹︰辰砂一錢、雄黃三錢、玳瑁三錢、麝香五分、白芥子五錢、安息香二錢、溶化為丸為粟米大每服五分。
調氣平胃散︰木香、松香、砂仁、蔻仁、厚朴、陳皮、蒼朮、藿香、甘草。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9:04:36 | 只看该作者

[分享]證治概論----姚國美醫稿

悸----姚國美醫稿
悸有澹澹然動于心下者、為心下悸、有筑筑然動於臍下者、為臍下悸、或由氣虛、或由停水而作。
心下悸、以飲水多而小便不利者、為水停胸膈、宜助心陽以化寒水、茯苓甘草湯主之。
茯苓甘草湯︰茯苓、桂枝(去皮)、生薑、炙甘草。
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沈緊、甚則身為振振搖者、此土不制水、法當實脾、苓桂朮甘湯主之。
苓桂朮甘湯︰見眩暈。
心下悸、小便不利、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身有微熱者、微水氣逆于心下隔膜之間、大氣不宣、宜宣降以利氣機、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茯苓主之。
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茯苓︰見傷風。
心下悸、欲得按、其人叉手冒心、多以發汗太過、心氣受傷、宜以桂枝甘草湯保其心氣。
桂枝甘草湯︰桂枝(去皮)、甘草。
心悸而煩、脈弱者、乃津氣空虛、宜建其中氣、佐以酸甘、小建中湯主之。
小建中湯︰見氣痛。
心下悸、頭眩身瞷動、振振欲擗地者、此下焦陽虛、寒水得以上泛、法宜溫固腎陽、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見眩暈。
頭眩氣從少腹上沖、欲作奔豚、此水氣動於臍下、宜苓桂甘棗湯、甘溫化氣、氣化而水後平、若小便不利者、宜五苓散。
苓桂甘棗湯︰茯苓、桂枝(去皮)、炙甘草、大棗。
五苓散︰豬苓(去皮)、茯苓、澤瀉、白朮、桂枝(去皮)。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9:05:02 | 只看该作者

[分享]證治概論----姚國美醫稿

疝----姚國美醫稿
疝有沖狐頹【頹有病部】厥痂貴【貴有病部】癃七者之分、或現於腹中、或為攻沖作痛、或現於睪丸腎囊、而為腫脹墜痛、所謂有形為瓜、有聲為蛙、或上於腹、或下於腎囊者是也、起病多因積寒與正氣相搏、或寒濕鬱熱、犯於任脈厥陰兩經所致、偏寒則痛甚、偏熱則脹甚、偏溼則腫甚、犯任脈則病多在腹、犯厥陰者、病多現於睪丸腎囊、因其情狀不同、而有七疝之名稱。
氣從少腹上沖而痛、狀若奔豚、名曰沖疝、乃下焦陰寒上逆、法宜溫散、佐以苦降、與木香散。
木香散︰木香、陳皮、良薑(炒)、乾薑各等分、訶子、枳實各五錢、豆蔻(炒)一錢、黑牛子六分、川芎一錢、共研末水煎服。
睪丸偏有大小、臥則收而囊縮、起則墜而囊大、時上時下、如狐狸之出入莫測、名曰狐疝、宜逐氣散結、蜘蛛散主之。
蜘蛛十四枚去頭足、炒研屋面南有網身小尻大腹內有花黃膿者佳五色或身有毛刺或身小者勿用。
肉桂五分為末和服每服一錢蜜丸亦可。
積氣自少腹上逆、心腹吐食、脈大而虛、此肝木上犯脾土、名曰厥疝、宜寶鑑當歸四逆湯、若脈實便祕者、與苦楝散。
寶鑑當歸四逆湯︰當歸尾、附片、肉桂、小茴(炒)、柴胡、白芍藥、延胡、川楝子、茯苓、澤瀉。
苦楝散︰木香、川楝子(巴豆拌、去巴豆)、茴香(鹽炒)、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下。
陰囊大如斗、不癢不痛、甚則頑麻不仁、狀如栲栳、名曰頹疝、乃肝經溼熱下注、法宜苦泄、三層茴香散主之、或與蠲痛丸。
三層茴香散︰大茴香(鹽拌炒)、川楝子(去核炒)、沙參、木香各一兩。為末水煮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鹽湯下日三服、服完接服第二層、加畢撥一兩檳榔五錢丸如前、不愈接服第三層、再加茯苓四兩、川烏一兩丸法如前、囊腫服此可以根除。
蠲痛丸︰延胡一兩、川楝肉、茴香各五錢、白丑子(去頭末)、當歸、良薑、青皮、木香、烏藥各五錢、全蠍七個、薑汁糊丸燒棉衣灰調湯送下三五十丸。
疝有氣聚則痛作有形、氣散則痛止無形、名曰痂疝、證兼嘔逆滿悶為病屬肝、多得於肝憤啼哭、與立效散、兼小腹冤熱、發則白津出、為脾之溼熱鬱滯、與倉卒散、若寒凝小腸、痛多繞臍、寒凝膀胱、小腹脹滿、有時作痛、不得小便、與大台烏藥散、加味五苓散分治之。
立效散︰查肉一兩、川楝子、茴香(鹽水炒)、枳實、茅朮、香附、梔子(薑汁炒)、青皮各五錢醋炒、吳萸三錢為末每服五錢。
倉卒散︰梔子、附子一枚、茴香(炒)、青皮、良薑各五錢(炒)、檳榔二枚、川楝十個、巴豆十四枚、先以巴豆打碎內川楝實用麵炒候色去巴豆麵均不用、研細末每服一錢、溫酒送下。
加味五苓散︰豬苓、茯苓、白朮各一兩、澤瀉八錢、茴香四錢、肉桂五錢、為末每服四錢加鹽八分水煎日三服。
睪丸腫痛、小便脹急、尺脈滑數、出膿血者、為貴疝【貴有病部】、主以桃仁當歸湯、調氣和血、若無膿血、而小便淋漓不痛者、為癃疝、宜苦寒泄熱、佐以淡滲、加味通心散主之。
桃仁承氣湯︰桃仁(去皮尖)、當歸(酒洗)、延胡、川芎、生地、赤芍、吳萸、青皮(醋炒)、丹皮、生薑。
加味通心散︰瞿麥穗、木通、梔子、黃芩、甘草、枳殼、川楝肉、等分研末加燈芯一小組車前草五莖水煎空心溫服。
疝病經久、必多虛證、或元氣本弱、雖偶患亦間有虛者、當察其陰陽分別論治、陽虛寒凝者、金匱有大烏頭煎主之、腹中絞痛手足厥冷、陰虛而血分有寒者、金匱有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腹中?痛、及脅痛裏急、此皆寓治病於補正之中、尤有純當議補者、為肝腎陰虛、睪丸刺痛、遇勞則發、頭眩自汗、脈弦細數、嘗以滋補肝腎之龜膠阿膠雞血藤膠枸杞海螵蛸生牡蠣面膨子青木香木蝴蝶諸藥取效、肝腎陽虛、小腹痛不可忍牽引腰臍、甚且嘔吐、脈沈遲無力、嘗以補腎暖肝之桂附胡蘆巴畢澄茄故紙小茴諸藥取效、更有睪丸偏墜、晨輕午後漸重、神倦脈細、少氣懶言、則為氣虛不攝、宜補中益氣湯加茴香肉桂子之類以治之。
大烏頭湯︰烏頭、水煎去渣納蜜少許。
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生薑、羊肉。
補中益氣湯加茴香肉桂子︰黃耆(蜜炙)、人參、炙甘草、白朮(土炒)、當歸、陳皮(去白)、升麻、柴胡、生薑、小茴、肉桂子。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9:05:3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證治概論----姚國美醫稿

溫病----姚國美醫稿
風溫之為病、脈浮不靜、頭痛身熱自汗、不惡寒、微渴者、宜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若頭昏咳嗽、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若夜寐不安、煩渴舌赤、時有譫語、為逆傳心包、邪入營分、宜鹹寒苦甘法、清營湯主之。
銀翹散︰連翹、銀花、桔梗、薄荷、甘草、荊芥穗、竹葉、牛蒡子、淡豆豉、鮮蘆根。
桑菊飲︰桑葉、菊花、杏仁、連翹、薄荷、鮮蘆根、桔梗、甘草。
清營湯︰犀角、玄參、生地、竹葉心、麥冬、丹參、黃連、銀花、連翹。
溫熱為病、壯熱、口渴、蒸蒸自汗、脈洪大、甚則氣粗氣喘、宜甘寒清熱、白虎湯主之、若入營分、譫語發斑、宜化斑湯、昏狂吐衄者、宜清宮湯、若氣血兩燔、不可偏治、宜玉女煎主之。
白虎湯︰見熱證。
化斑湯︰石膏、知母、甘草、犀角、玄參、白粳米。
清宮湯︰玄參心、蓮子心、連心麥冬、竹葉捲心、犀角尖(磨沖)。
玉女煎︰生石膏、知母、熟地、麥冬、牛膝。
暑溫之為病、脈虛心熱、煩渴、但頭微脹、目不了了、宜辛涼芳香、清絡飲主之、若兼吐血、為暑氣逼迫、血絡受傷、宜清絡加葦根藕汁梔子炭之類、甚則脈數舌絳、吐衄、為深入血分、犀角地黃湯主之。
清絡飲︰鮮荷葉邊、西瓜翠衣、鮮扁豆花、鮮銀花、絲瓜皮、鮮竹葉心。
犀角地黃湯︰見火證。
溼溫之為病、頭昏目悶、溫溫發熱、午後較甚、汗出齊頸而還、面黃身重、便溏、頻而不爽、胸悶不飢、渴不欲飲、病最纏綿、宜淡滲宣透、三仁湯主之、若邪入心包、神志昏迷、宜芳香開竅、紫雪丹主之、挾痰者、與安宮牛黃丸。
三仁湯︰杏仁、白蔻仁、生苡仁、飛滑石、白通草、竹葉、半夏、厚朴、甘瀾水煎。
紫雪丹︰見火證。
安宮牛黃丸︰成藥。
寒溫之病、頭痛鼻塞、發熱、亦惡風寒、但不如傷寒之甚、咳嗽口不渴、舌苔淡黃、或薄白而不厚膩、治以苦溫、佐以甘辛、宜杏蘇散、若燥甚於上、喉痛舌乾者、去薑半、加橄欖、蘿蔔汁主之。
杏蘇散︰見傷寒。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9:05:52 | 只看该作者

[分享]證治概論----姚國美醫稿

溫疫----姚國美醫稿
溫疫為時行癘氣、初起憎寒壯熱、與傷寒溫病相類、但目赤面垢、臭氣薰蒸、互相傳染、為挾毒汁特象、輕者因於時氣不正、故病發僅及一隅、謂之常疫、重者多發於飢荒兵凶之後、每至沿門闔境、調之大因、總因溫暑溼毒、醞釀而成、可服甘草黑豆湯、或辟瘟雄黃丸等劑以預防之。
甘草黑豆湯︰黑豆(炒熟令香)、炙甘草、水煎時時呷之。
辟瘟雄黃丸︰明雄黃一兩研、赤小豆炒熟、丹參、鬼箭羽各一兩、蜜丸桐子大、每日空心溫水下五丸。
憎寒壯熱、胸腹脹悶、首如裹、乃溼濁阻滯、法宜芳香透絡、與大元神朮散、若頭痛目赤、一身疼痛、難於轉側、此寒濕獨盛於表、裏無大熱、宜活人敗毒散以宣解之、若表熱既實、裏證復急、其人大熱無比、口渴心煩、甚則發狂、昏不識人、法宜三黃石膏湯以兩解之。若既病不在表、又不在裏、而獨發於募原之間者、初起凜凜惡寒、旋即寒止而壯熱、舌苔滿布、白如齏粉、胸膈滿悶、飲食不思、神識昏迷、問其所苦、不能清楚以告、乃穟濁之氣、瀰漫遏鬱、宜苦辛開泄、達原飲主之。
大元神朮散︰漂蒼朮、厚朴(薑汁炒)、陳皮、甘草、藿香、石菖蒲。
活人敗毒散︰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桔梗、茯苓、甘草、薄荷、生薑。
三黃石膏湯︰石膏、黃連、黃芩、黃柏、麻黃、梔子、豆豉。
達原飲︰檳榔、草果、厚朴、黃芩、知母、芍藥、甘草。
頭面紅腫、兼起黃泡、甚則腫大如斗、目不能開、咽喉不利、口渴舌燥者、名大頭瘟、喉痹失音、項大腹脹、狀如蛤蟆者、名蛤蟆瘟、均屬風濕熱毒上攻、一與普濟消毒飲、一與荊防敗毒散去人參主之。
普濟消毒飲︰黃連、黃芩、牛蒡子、玄參、甘草、桔梗、薄荷、馬勃、白殭蠶、板藍根、連翹、陳皮、升麻、柴胡。
荊防敗毒散去人參︰荊芥、防風、柴胡、前胡、羌活、獨活、桔梗、枳殼、茯苓、川芎、薄荷、甘草、生薑。
胸高脅起、嘔如血汁者、名瓢瘟、此陽明熱毒、醞釀蒸變、宜參犀飲以清解之。
參犀飲︰黃土、犀角、黃連、蒼朮、金汁、茶葉。
遍身紫塊黴瘡、乃熱毒甚於血分、名楊梅瘟、與清熱解毒湯、紫塊甚者、宜刺塊出血、大便祕者、宜人中黃丸、甚則發塊如瘤、遍身流走、旦發夕死、名疙瘩瘟、急用三稜針刺入委中三分放血、內服人中黃散、見有得生。
清熱解毒湯︰人參、黃連、黃芩、白芍、生地、石膏、羌活、知母、生薑、生甘草、升麻、葛根。
人中黃丸︰大黃三兩、人中黃二兩、蒼朮二兩(麻仁炒)桔梗二兩、黃連五錢、防風一兩五錢、香附一兩五錢、神曲糊丸。
人中黃散︰辰砂五錢、雄黃五錢、人中黃一兩、研末每服二錢。
腸鳴腹中絞痛、欲嘔不嘔、欲瀉不瀉、似乾霍亂、傳染頗神似、此毒氣壅閉、急宜探吐以通之、然後隨證調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 15:22 , Processed in 0.0514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