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航中医药交流群”精彩言论集——2019年5月~2019年9月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5:53:38 | 只看该作者
2019823

周现强:
@中医刘大夫?他这是要中医当着导弹往靶点上打!这就走上了低层次的基因与分子生物学的单一疗效那里去了。那么中药只好提纯有效成分的靶点作用,那么,导弹爆炸后的附带人体伤害也就出现了。从这,就失去了中医"性味归经″的"本性"纠偏人体内的环境气候的整体作用,从而变味成了"本质″的局限的低层次的作用,失去了整体、抓住了局部,这就不是中医了,在走原始的回头路。

周现强:
@杜奇会?这种"精准",与上对照比较,其实是当前西医上的所谓"标准",仅是换汤不换药的换个词(偷换概念)的说法而己。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5:54:33 | 只看该作者
2019823

千秋雪:
@老教授?
谢谢,您说的非常好。所谓对同一病人,十个中医同时会有十种辨证,开出十种不同的方子。其实,这是对中医的误解或误会,这是不懂中医的人,或故意糟蹋中医的人所发出的摸黑中医的老生常谈以及陈词滥调!
对同一病人,同时认为是十种辨证,并会开十种不同的方子,对于真正的中医,这是不可能的。对同一病人,有不用的认识,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允许的。截然不同的观点之间,必定有对有错,有合适的,又不合适的,不可能都是对的,或都是错的。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5:55:48 | 只看该作者
2019823

王锡民:
     @老教授?  
     指责中医十人十方的人,不懂得西医,或者西医的知识非常少,甚至于没有西医临床经验。十人十方在西医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内科也一样,一张科学的病理切片,不同水平的人看到的问题不一样,其他科室一样,否则,医生就不会分级,晋升。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教授还分为五级……。
@Fa. 阿贝尔   你说的情况,西医同样存在,只是许多人不知道。
——————
    是反思,不是指责。要象你那样就彻底完了。把别人治疗一个病人的经验,没经过任何重复,就当成解决了。医学就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吗?还说是解决了中医梦。
     中医梦是要提高疗效,要超过眼下的疗效。你没有提高治病疗效的方法怎么实现中医梦?你就是再写五本,也只是初级参考性读物,供中医初学者参考。还是在原地踏步走,而没有任何提高。
     我这么说,我觉得说明白了。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5:57:25 | 只看该作者
2019823

周现强:
能力,不是自己吹出来的,而是经过民众体验出来的。

周现强:
能力,不是用脚踩矮一群人的自我拔高!而是自然的对照比较中自我成长。

杜奇会:
同一个病人,十个中医号出8个脉,十个中医辨出5个证,十个中医看出十个方,这证明中医理论没有明确的对号入座的理论。不是没学好,是没有这样的理论去学。中医理论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形成针对性更加强的应用理论体系。@行者?
——————
这也是医生水平问题。还有就是,中医和西医的不同是中药可根据疾病发展变化进行调整,而西医死用一个药,中医学不是这样的。您找的如果是这个,那您中医白学了

杜奇会:
中医的优势在于根情病情变化选择用药,病情变化,配方变化,所以无死方,病千万,方千万,千变万化,所以方子是永远解读不完的。而西医认知是不是想把病定死不变,药也定死,这样准死。中国祖先的智慧就在于易(变化),所以有《易经》,只不过现代人把老祖宗的东西丢了。

Fa. 阿贝尔:
十人十方,排除医生水平低不合格的处方,我们总结一下其他原因。
1.虽然处方药不同,但往往治法一样。理法方药,盯着方药不同说话,这样的人为太不会看处方了。辛温解表的方剂不止一个,浙贝母和竹茹都清热化痰,没有本质区别。治法相同而方药不同,就说中医不标准,只能说明看处方的人是外行
2.还有就是所使用的辨证体系不同。这种情况往往处方彼此治法也一样
3.有学派体系的不同,虽不同,但有效就行。并且,每个大的学派的体系都有自己一套成熟杰出的学术思想在支撑,这些都是有价值的

Fa. 阿贝尔:
我刚分析的中医十人十方的原因,王老师可考虑到?这些真实原因都忽略了,直接奔着中医理论缺陷这一个原因去。

还有中医衰落的问题,原因也是复杂的,王老师的归因也是单调的

杜奇会:
十人十方是可以的,殊途同归,最佳路线问题

Fa. 阿贝尔:
一个看不到背后社会问题的人,可以搞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是作出或大或小的贡献。但不会成为真正的行业领军人才

JJYYLL:
十人十方、十人八脉、十人五证,这几个问题,各自有什么原因,如何看待,这是值得深入讨论的。
这几个问题讨论明白了,“中医思维”的话题也能说清楚一半了。
“中医思维”这个词我不太了解,这里是借用。或者,可以称为中医特点

杜奇会:
中医如果发展起来,手术只能用在伤科,肿流癌症会大大降低

老教授:
手术是一种治疗技术,内科大夫戏称:手术匠

老教授:
       指责中医十人十方的人,不懂得西医,或者西医的知识非常少,甚至于没有西医临床经验。十人十方在西医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内科也一样,一张科学的病理切片,不同水平的人看到的问题不一样,其他科室一样,否则,医生就不会分级,晋升。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教授还分为五级……。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5:58:17 | 只看该作者
2019823

周现强:
@行者?同一个病人,十个中医号出8个脉,十个中医辨出5个证,十个中医看出十个方,这证明中医理论没有明确的对号入座的理论。不是没学好,是没有这样的理论去学。中医理论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形成针对性更加强的应用理论体系。

  一一一一

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没有从师的严格训练、我行我素、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所出现的恶果!只要从师三、五年手把手的教、亲自历验体察,才取得道规得矩,才为不是"衍学或野学",到时也就步调一致了。
       真因为我行我素的"导师″太"杂″了,产生了许多的不一致、不协调、不统一!就是你常说的"复杂″,而全国的导师们无法"复合″了。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5:59:08 | 只看该作者
2019823

王锡民:
简言之,百年来,特别是自青霉素问世之后,中医的患者由原来的百分之百到今天只剩下10%左右,绝大多数患者逐渐地跑到西医那里去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患者对于中西医的比较造成的。那种认为是由于中医西化导致中医疗效衰落的认识不仅是狭隘的、违背客观现实的,而且是自欺欺人,实际上是对于自己的无能找一个借口。张锡纯的实践和成就,完全否定了这种错误的认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锡纯借鉴西医理论,发现西医理论的“脑充血”就是内经中所说的“薄厥”,临床表现一样,他据此进行试验,研创出镇肝息风汤,收到了显然疗效,解决了这类病人的治疗问题,其疗效明显超越了古人的疗效。面对这种事实,总不能视而不见吧?
施今墨开创中药治疗西医疾病的先河,他本人成为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这也是例子。要反驳这个谬论,有很多事实。以我个人治病为例,我搞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相互借鉴,屡屡治愈一些老中医和西医专家久治不愈的难治病,而且有些病在短期内就很轻松地就治愈了,这些事实,更佐证了张锡纯的思路是对的。
由此可知,那种把中医自身的问题推到“学西医”的原因上,实际上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我这话说的是重了一点,不重不能触及灵魂,不针对任何人。听着不顺耳,但逆耳的是忠言,而不是贬低中医,因为我是大力挺中医的。
当然,有人会不服气,说自己的疗效能达90%,但要指出,一个人达到有效率90%,多数人达不到有什么用?那只是个人治病经验丰富,理论扎实,不等于整个中医界水平都达到。患者眼中看的是中医整体,反中医眼中看的是中医治病无效的事实。
那么,究竟是什么问题导致中医疗效上不去呢?说到底,是因为中医理论本身还没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面对一些复杂疾病时,既缺乏治病经验,又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直言之,就是因为中医理论本身就许多盲区。
目前,人类一共有多少种疾病,还没有准确的数据。但要说有一千种,恐怕不止吧。做为一名中医,反思一下自己,究竟会治几种病?能治愈的有多少种病?掰着手指头一算,减去那些不治也能自愈的疾病,剩下的自己有把握治愈疾病,恐怕没有多少种吧,甚至有人也就是会治几种病?
也许有人会说,中医是全科,辨证能治所有病,啥病都能治。说这话的人,无非是胆大罢了。现代的患者看病,都是以西医病名和理化检查作为衡量疗效的标准的,你只能暂时减轻几个症状就算治好了?显然不是,患者一停药,又犯了,他反过来宣传吃了你的中药无效。
我个人认为,中医之所以亡不了,总会有一部分人信中医治病,那是因为有一部分患者在中医那里治好了,会继续相信中医。反之,大部分患者不再找中医看病,那是因为中医没有治好他们的病。
眼下,面对强大的西医,中医在夹缝中生存,如果提高疗效才是重中之重。
我个人认为,提高疗效在于中医理论自身的缺陷,当下,应当从中医理论的缺陷中去找原因。再也不要把中医吹上天,自娱自乐,来麻醉自己了。随着西医的快速发展,如果中医停滞不前,今后的道路会更加艰难。有些中医人,以为贬低西医就能为中医争来市场,这种想法是非常幼稚的。要知道,当代人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聪明,患者只认疗效,不会轻易相信一些不实宣传的,他只有自己得了西医治不好的病,而且被中医治好了,他才会相信中医。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5:59:59 | 只看该作者
2019823

周现强:
@行者?不是传统中医存在许多问题,而是现在中医在继承上出现了严重问题!不是传统中医哲学文化(道器同体、形与神俱、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四维八度、中态孕育、兼容共利)有问题,而是现在人们引进的两方殖民性的半拉子哲学(偏向物质、平面线性、冲突悖论、对立平衡、诡辩)绑架了传统中医变成了现在的不伦不类有大问题!不是传统中医的自然、社会、人体环境的认知方法有问题,而是现在人的愚民文化与认知方法有重大问题。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6:01:02 | 只看该作者
2019823

中医缘【病从口入,吃能治病】:
中医缘吃能治病
八条民间小偏方,治病不花钱

一、白酒烧鸡蛋治胃寒

白酒烧鸡蛋治胃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鸡蛋不加任何调料。

二、治口腔炎

西瓜皮晒干,烽炒焦,加冰片少许研末,用蜂蜜调和涂于患处,特效。

三、体虚,大便粘稠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中医认为,湿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被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被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被称为暑湿。湿邪如不去除,可使病情迁延难愈。真对除湿,可以用吴德堂脚舒贴(淘宝有),贴于涌泉穴,一次两贴,隔一天贴一次,除湿效果明显。

四、治咽炎

海带洗净,烫一下取出,用白糖腌二日后吃,每日三次,每次30克,一付。轻,两付好,三付除根(一斤海带,一斤白糖)

五、治鼻炎

苍耳子30克,轻轻捣烂放入小勺内,加香油50克火煎,将苍耳子碎渣捞出,用油滴鼻子,一天35次。

六、治肩关节周炎

生姜一两,芋头二两,去皮捣烂如泥,用布袋装好贴患处,一天两次,四个疗程治愈(七天为一个疗程)

七、治肠胃炎

木瓜100克,扁豆100克,兑水煮熟吃豆喝汤,一天两次,半月除根。

八、厨房里的咳嗽良方

蜂蜜与生姜、萝卜的组合,能够中和性凉的萝卜和性温的生姜,恰到好处,对于治疗咳嗽而言效果不错。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6:02:19 | 只看该作者
2019822

老教授:
     中医理论中的 证与证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西医理论中的病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之间同样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证态与证态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与证与证之间、病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之间的关系,三者是完全相同的。

老教授:
       三者存在着完全相同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与临床实践相符合。先生们可以看看“热实结胸证再探讨”这篇文章,也可以看看“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的论证过程。

老教授:
        中西医融合指的是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一个包容中、西医理论的体系;是一个对中、西医理论均有取舍的体系;建立一个新的中西医共同的参考系。最终是以临床能不能使用、在临床上不出现相互矛盾而且具有必然性的理论为衡量标准。其基本路径与方法如下:
基本概念的融合:
1)具有相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或者中西医已经通用的概念,诸如:疼痛、头痛、红肿热痛、黄疸、腹痛、脓血便、小便少、大便干燥、口渴、关节肿痛、卒中等等。
2)内涵外延基本相同的概念,经过表述的简单改变能够融合的概念,诸如:水气病与水肿、血与血液、神昏与昏迷、痉挛与惊厥、消渴与糖尿病、风湿病与痹证等等。
3)内涵与外延有交叉、重叠,但是差别比较大的概念,这是大量存在的,需要论证并且需要取舍才能够融合的概念,诸如:阳明腑实证与肠梗阻、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痰与炎症、饮与水电解质紊乱、血瘀与血栓形成、脾主运化与物质代谢等等,这些概念的中西医融合是难点与关键。
4)不能够融合的概念,诸如细胞、细胞核、电解质各种粒子、炎症介质、凝血过程等等,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没有办法找到相应的概念与之对应。这些概念只有在中西医融合之后,自然进入新的理论体系中。例如脾阳虚(苓桂术甘汤)-低血钠低容量证态中,低血钠就是脾阳虚的象,或者变量,或者诊断依据之一。低血钠在中医理论中没有与之可融合的概念,不能够在中医的理论框架内流易,但是,他们是证态的变量之一,可以是某几个证态的变量,即可以在证态理论体系内流易。
理论构架的融合:主要是中医病机与西医病理学的融合与取舍。这是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融合的关键。什么是理论构架?理论构架就是类与类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系统论中就是状态与状态之间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就是证与证之间的关系,在西医理论中就是病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在中西医融合理论中就是证态与证态之间的关系。在系统论中状态的运动就是过程,或者说系统的过程就是状态的运动,在医学领域里病理过程就是病理状态的运动,或者说病理过程就是病理状态按照逻辑关系进行的运动。中医的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就是理论构架,是中医外感热病的病机主线。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6:03:25 | 只看该作者
2019822

封志强:
@老教授?  有案例证明吗?

封志强:
最好举个案例

封志强:
中医有理念,无所谓理论不理论。理论有两个基本要素:论点和论据。金在脏为肺、在方位是西、在味为辛丶??论据是什么?没有人提供。这是中医的理念之一,实践中"遵经守道就是了,没有必要去"理论"什么。经曰:"血之与气,异名同类",能理论出什么?实践中,当归补血汤芪归之比51就能收到良效,照办就是了。         一一封,志强

老教授:
@封志强谢谢先生关注。这个问题是我的软肋,我之所以不敢在微信群里大胆发表我的作品,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伤寒论现代解读》出版的时候,我曾经拿着书找到西京医院最有声望的张学庸教授(樊代明院士的导师),他看了书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临床实践的验证?这是我至今都不敢回答的问题。

封志强:
@老教授?  佩服你的诚实,你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可惜走错了路。中西医结合的政策耽误多少人的青春年华啊。中医不讲科学不科学,但是首重临床效果。

老教授:
   我曾经为此有了终止继续下去的念头,中西医融合观出版之后,不打算再写了,2009年开始学习《金匮要略》实在写不下去,在中医药论坛的贴子里可以看到这个过程。至今我不知道怎么闯到了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领域里,居然把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关系搞清楚了,于是出版了《中西医融合观续》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把气血津液辩证解决了。我在前言里写到: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是脏腑辨证的序幕,是建立中西医融合理论体系之前的火力侦察。中西医融合观续的出版使得我信心满满,我知道一定能够完成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融合的顶层设计。

老教授:
      所以,我在论证每一个证态的时候,都要查查别人有没有临床实践的验证。例如: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是一个证态,在杜雨茂的《伤寒论研究文献摘要》中就记载了不止一个医院用大陷胸汤加减治疗急性腹膜炎的病案,而且不仅仅是一例!而是很多例。

老教授:
  每一个证态,我都要找到别人治疗的实例。现在这个工作也很方便,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大柴胡汤治疗胰腺炎,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阑尾炎……比比皆是。感谢中西医结合学派提供的无穷无尽的临床实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4:18 , Processed in 0.07964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