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l0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现代化专题帖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13-10-17 15:29: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1:11:0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中医经典理论既有医学成分,还有哲学成分和科学成分,现代人分不清哪是医学成分、哪是哲学成分、哪是科学成分,纠缠不清甚至张冠李戴,所以有必要把中医经典理论中的医学成分、哲学成分、科学成分分开来。

中医理论是在阳阳五行的基础上形成理论体系的,阳阳五行本身在中医理论中就既有医学成分,还有哲学成分和科学成分,因此要把中医经典理论中的医学成分、哲学成分、科学成分分开来就必须要从阳阳五行开始。

中医现代化只有这样一条路,除此没有别的路可走。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1:13:5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吧,元、天、先天、后天、精、气、神的讨论离不开阳阳、五行,精、气、神不可以分开讨论。这些概念都是中医的元概念,本来早就有定义了,只是我们现在还不明白、还不确定所以需要讨论、需要探讨,但是这些元概念肯定不需要我们定义。

那么谁能够给出这些元概念的定义呢?毫无疑问是中医经典,而且只可能是中医经典。有人认为中医经典对这些元概念没有定义、定义不清楚,这是不可能的;这可能吗?没有这些元概念的定义怎么可能建立起中医理论体系?

说中医就说中医,拿西医说中医现在早了点,应该等把中医弄明白了、说清楚了再说。明白一点说一点,清楚一点说一点,不明白、不清楚就不乱说,这样才对得起我们的中医。比如精气神啊、阳阳五行啊等等,先在中医的角度把它弄明白、说清楚了再说,这样肯定会好一些。

中医嘛,先在中医角度上把基本概念统一了,再去搞中西医通约,再去搞西解中,就应该这样。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1:25:2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任何事务都有它的道理,看你拿什么眼光看,这就跟戴上有色眼镜一样,它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而不是世界本身。取象比类是个好方法,它就像有色眼镜一样可以让我们这些肉眼凡胎看到世界独特的一面,看你会用不会用。至于对与不对,一试便知,这个地球人都能做到。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1:29:0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吧,在结构与功能这个圈圈里讨论中医,有点不对。这个不对不是错误,是对不上。

以前好像讨论过结构与功能的问题,看来还有必要继续讨论。每个人他自身的局限性,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在讨论类似中医问题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有时是很难突破、很要命的。这是个人的一点点体会,不针对任何人。

想要在结构与功能上中西医通约,先要找到中医的结构与功能或者类似于结构与功能的概念,找到了吗?是什么啊?找到了再讨论中西医在结构与功能上能不能通约?怎样通约?没有找到,继续找。

中西医通约显然需要一个桥梁,但是结构与功能在中医中目前还找不到对应或相似的概念,因此若以结构与功能充当中西医通约的这样一个桥梁,个人认为不可以,有点想当然。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1:32:3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理论具有不可通约性,中西医的概念不能够直接相互解释、对接、混用,这个我很赞同。

中医的“神”与西医的“神”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脑主神明”纯粹是无稽之谈。

中西医融合必须冲出功能与结构的藩篱,就看谁能冲得出去。

说解剖最好就只说解剖,不要牵涉生理,更不要用生理去说解剖,这样永远说不清楚,因为中西医的生理它的视角是不一样的。用中医的视角看中医,这对认识中医是至关重要的,可惜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或者根本就找不着中医的视角,他们习惯于用西医的视角看中医。用西医的视角看中医,那你看到的中医肯定是错误的,不错那才奇怪呢。

很多人热衷于百家争鸣,以为道理会越辩越明,其实呢,你不在一个视角看问题你的发现和认识就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是真实客观的、正确的,那也只是事物的一面,你这一面怎么能否定另一面呢?

要看到事物的两面,不是不可能,这个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必须站到事物的顶端;要看到中医这一面,你必须站到中医这一边。所以,争鸣之前请大家首先弄清楚你站的位置在哪里?在事物的顶端吗?在中医这边吗?如果都不在,既不在事物的顶端,又不在中医这边,那你争鸣个啥呢?能争鸣出个啥呢?那不是鸡同鸭讲吗?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1:35:34 | 只看该作者
藏府表里这个理论是有的,这个是个中医都知道。这个理论是怎么来的呢?是由阳阳理论、经络理论来的,而不是五行理论,当然,不管咋来的既然它是中医理论它就离不开解剖生理。

因此从藏府表里关系否定五行理论的根据不成立。

五行与阳阳及中医的关系如此紧密,要否定五行理论等于否定阳阳和中医,准备工作必须做足了、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否则不可能成功。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1:40:06 | 只看该作者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或者辩证唯物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比较研究对于中医现代化研究,非常必要。比较研究既要察同也要察异,否则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比较研究了。把阳阳论等同于矛盾论是错误的,这个错误靠察同是发现不了的,必须要靠察异。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2:02:27 | 只看该作者
从学术上讲,中医问题之所以起起落落、沉滓泛起,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国人对阳阳五行的认识问题:阳阳五行科学则中医科学,阳阳五行不科学则中医不科学;阳阳五行存则中医存,阳阳五行废则中医废。这个道理看一下余云岫的《灵素商兑》就知道了;可惜很多人没看过,很多人看过了也跟没看过一样装糊涂。

阴阳五行其实在中医经典中有三层意思,分别是哲学、科学、医学,传统解读普遍存在偏于哲学而忽视科学、医学的现象,普遍存在把哲学错当科学、医学的现象。阴阳五行在中国古代各领域、各学科应用甚广,医学只是其应用之一。

将阴阳五行等同于哲学是错误的,阳阳五行怎么就走不出哲学这个圈圈呢?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18:16:3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现代化,一化就化到西医那边去了,所以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西化。这个中医西化与中医现代化有没有必然联系呢?这个中医西化是不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呢?如果没有西医,中医还需不需要现代化呢?如果没有西医,中医怎么现代化呢?如果没有西医,中医现代化会不会必然导致中医西化呢?中医现代化导致中医西化,这个与“白马非马”的惯性思维有没有必然联系呢?因为害怕中医西化,所以反对中医现代化,这个与“白马非马”的惯性思维有没有必然联系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23:25 , Processed in 0.0497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