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15:51:23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你所在的位置:>> 首席医学网 >>中医药 >>中医药动态 > 文章详情
《黄帝内经》“七损八益”不是房中术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时间:2006-07-21 10:37:00
关键字:  七损八益  房中术
    □ 顾植山  安徽中医学院
  对于《黄帝内经》中“七损八益”一词,历代医家的解释颇有分歧。近读7月12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文认为:“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竹简《天下至道谈》出土以后,这个问题才算迎刃而解。”“拿竹简的这类论述去解释《黄帝内经》所论七损八益,无不丝丝入扣,语语贴切,疑难冰释,悉得其解。”“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天下至道谈》的出土,不仅大大丰富了传统房事养生与性保健的内容,而且也为《黄帝内经》注释中长期争论不休的七损八益等学术问题的彻底解决,划上了一个非常圆满的句号。”
  马王堆《天下至道谈》中的“七损八益”与《黄帝内经》的“七损八益”与否一回事?用《天下至道谈》的“七损八益”能否圆满解释《黄帝内经》中的七损八益?笔者持有不同看法,略述如下。“七损八益”一词,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的命名,是因为该篇主旨强调的是自然界的阴阳与人体阴阳之“象”的对应,所以人体的一切活动需要与自然界的阴阳气化之“象”保持一致。
  综观古代医家对“七损八益”的注释,虽众说纷纭,但认为“七损八益”调和阴阳大法的基本精神还是一致的,分歧主要在对七和八的不同理解。之所以对七和八产生不同解释,是因为把七和八看成了一般的数字,不知《内经》“七损八益”中的七和八是象数,主要表达的是“象”而不是数。
  在易学的洛书模式中,七居西方配兑卦,兑象少女为阴;八在东北配艮卦,艮象少男为阳。(见图1)“七损八益”在易学中就是“损益阴阳”。但损益阴阳为什么是“七损八益”呢?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男权思想的反映,我们认为《黄帝内经》在讨论摄生时还是男女都很重视的,故不至于公开提倡损女益男,其实这里隐含了五运六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中的六气反映了阴阳气化的六种状态,在中医学中以三阴三阳分属之。三阴三阳的概念始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经文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笔者据此绘出三阴三阳开阖枢图(见图2),将此图与洛书九数及太极图相合,得三阴三阳太极时相配洛书九数图(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到,8位于东北方,相应于初春“太阳为开”之处,天气左升右降,8之后阳气渐旺;7位于西方主秋之位,7之后“阳明为阖”,阳气逐渐闭藏。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上半年的气化特点表现为“阳生阴长”,下半年的气化特点表现为“阳杀阴藏”,故“八益”表达了阳生阴长,“七损”反映了阳杀阴藏。
18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2:20:55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119】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高士宗:察同者,于同年未衰之日,而审察之,智者之事也;察异者,于强老各异之日,而审察之,愚者之事也。
郭霭春:“同”是指健康说。“异”是指疾病衰老说。察同,就是未病之时,注意摄生;察异,就是到发病以后,才知调养。
   渔:郭注明晰。
183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07:59:23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120】

天有八纪,地有五里。
郭霭春:八纪: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五里:“里”应作“理”。五理指东南西北中五方的分布。
18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9:51:01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121】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口益),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郭本校:(口益):《太素》、《甲乙》、《五行大义》卷五二十三引并作“咽”.
楊上善:肺为四藏上盖,是人之天,故天气通肺。咽中入食,以生五藏六府,故地气通咽。五谷滋味入脾,故谷其通脾也。
吴崑:山谷之气,土气也,是为山岚障气。脾土其发也,故谷气通于脾。
  (渔按:《汇粹》认为据上下文与天地雷雨等并列,当从吴注。)
吴崑:雨,水也,肾为水,雨其类也,故雨气通于肾。
《汇粹》:雷,火声。心为火藏,同气相求,故雷气通于心。
18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01:20:23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122】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郭霭春:六经为川:蔡邕《月令章句》:“众流注海曰川。”吴禔说:“三阴属藏,三阳属府,六经流注而无有穷已,此其所以为川。”【渔翁按:吴禔,宋代人,著《圣济经解义》传世】
       肠胃为海:胃虚而肠满,肠虚而胃满,肠胃迭满,而停纳水谷,此其所以为海。
18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11:22:41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123】
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姚止庵:邪气中人,由浅入深,必极于五藏而止。
吴崑:风寒暑湿燥热,不当其位,是天之邪气也。风气入肝,寒气入肾,暑热之气入心,湿气入脾,燥气入肺,是害人之五藏也。
张隐庵:水谷入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害于六府。
张介宾:人之应土者肉也,湿胜则营卫不行,故感则害于皮肉筋脉。
18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17:16:54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24】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杨上善:肝藏足厥阴脉实,肝府足少阳脉虚,须写少阳以补厥阴,即从阴引阳也,少阳实,厥阴虚,须写少阳以补厥阴,即从阳引阴。余例准此。
张志聪:阴阳气血外内左右交相贯通,故善用针者,从阴分而引阳分之邪,从阳分而引阴分之气。
18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09:06:28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25】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杨上善:谓以缪刺刺诸络脉,谓以巨刺刺诸络脉。谓医不病,能知病人。或瞻六府表脉,以知五藏里脉;或瞻声色之表,能知藏府之里。
见微得过:郭校:《甲乙》卷六第七作“则”。吴本、周本、并作“则”。郭注:“则”有“与”义。“微”是“不及”的变文。此处是说:真了解什么是不及与太过,在针刺时,就不会失败了。
凌耀星:这段主要论述用阴阳理论指导针灸治疗的一些原则,也体现了人的整体观点,“引”,通过针刺引导经气。“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阴阳”在此可理解为阴经阳经;上部下部;气分血分;内外左右;脏腑背腹等处。
18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09:40:44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26】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郭校:《千金》卷十九第五,《全生指迷方》卷一引“部分”并乙作“分部”。
       而知:《甲乙》“知”下有“病”字。
       《甲乙》“衡”下有“视”字。
       所主,《甲乙》“主”作“生”。
       所生,《类说》引“主”作“生”。
  郭霭春:部分,应作“分部”。是指皮中浮络,分三阴三阳,各有部位。《疏五过论》“审于分部,知病本始”。
郭霭春:权衡规矩:指四时不同脉象言。《医经解惑论》:“谓量病之轻重缓急浅深。”
       按尺寸观浮沉迟数滑涩:尺,指尺肤,寸,指寸口。“滑涩”指尺肤言,“浮沉”属寸口言。(郭译:诊察尺肤的滑涩与寸口的浮沉。)
   渔翁按:对本句的理解有分岐。南京本采“四时脉”说。(南本译:诊察寸口的脉,从它的浮、沉、滑、涩,来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不知何故,未译出“迟数”意。
19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11:39:08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127】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郭校:衰而已:《太素》作“而衰也”。
郭注:其盛,而(渔按:应为“可”,郭本误)待衰而已,杨上善说:“病盛不可疗者,如堂堂之阵,不可即击;待其衰时,然后疗者,易得去之。
  渔翁曰:所谓用药如用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03:48 , Processed in 0.12728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