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1791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0:15:1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1年12月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他将讲述“张仲景评传”。
今天晚上要讲的内容是:介绍张仲景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
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讲述了“张仲景评传”:介绍张仲景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人们尊重张仲景,但是有几个人可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医圣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风险的时代,汉灵帝175年做成了熹平汉石经,似乎坚定了儒学的地位。但是,178年建立的鸿都门学,重视文学艺术人才培养,读书人有了“学院派”与民间派的分化与斗争。
卖官鬻爵,党锢之争,让社会矛盾更加激烈。
184年问题积累终于爆发了黄巾军起义,那个时候张仲景35岁了。
社会撕裂了,他“宿尚方术”的初心,很难实现了。

谢谢曹传龙的讲述和分享。

1792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0:15:4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12月6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五章“医话随谈”中的部分内容。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千金方》的学术思想。
朱老将《千金方》的学术思想总结为以下3点,分别是:
1.主张医药普及
医药来自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可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一般人有了病得不到治疗,尤其是穷乡僻壤,缺医少药,人们连普通的医药常识也没有,正如孙思邈所说:“食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千金要方·食治序论》),“世无名医,枉死者半”(《千金要方·备急》)。孙思邈于此痛心疾首,因而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医药普及的主张。我们认为,这是《千金方》学术思想的基本方面。
2.注重对方药的整理和研究
孙思邈平生毅力所注者为方药,两部《千金方》皆以“方”名书,汇集的处方多至6000余首,可谓前无古人。
3.主张临床采用综合疗法
《千金方》主张在临床上采用综合疗法,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地治疗疾病,使疾病及早向着有利于康复的方向转化。应该指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路子是很宽广的,并不局限于内服药一隅,这个问题亟需加以重视。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
他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中朱老研究《千金方》的部分内容。
中医药的历史文献很多,《千金方》虽然没有成为“经典”,但是其价值不可估量,其中有很多难以比拟的成就。
朱老将《千金方》的学术思想总结为以下3点
1.主张医药普济民生,救人一命,胜过千金。
2.注重对隋唐之前方药的整理和研究,保存了大量古代医籍的精华。比如华佗,王叔和论述伤寒病治疗个辨证的内容,都是散金碎玉,十分难得,《外台秘要》也大量引用孙思邈的书籍。
孙思邈平生汇集的处方多至6000余首,可谓前无古人。
3.主张临床采用综合疗法
《千金方》主张在临床上采用综合疗法,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地治疗,并不局限于内服药一隅,这个问题亟需加以重视。
朱老的研究,深刻启发我们。
感谢霍立轩的讲述和分享!

1793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0:17:44 | 只看该作者
群公告
直播即将开始~
今晚8点(2021年12月7日),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继续解读《黄帝内经》第109讲《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今日讲座内容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黄帝在明堂,雷公侍坐。黄帝曰:夫子所通书,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雷公对曰:循经受业,皆言十全,其时有过失者,请闻其事解也。
  帝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将言以杂合耶。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
  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
  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是以世人之语者,驰千里之外,不明尺寸之论,诊无人事,治数之道,从容之葆。
  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
  呜呼,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


1794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20:19:0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12月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继续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关于白薇、桑椹、知母等中药的运用。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关于白薇、桑椹、知母等中药的运用。
白薇善于清虚热, 朱老用白薇配伍秦艽【用量】秦艽10g,白薇15g
【功效】养阴清热,疏风通络。【主治】阴虚湿热之痹证。
【按语】秦艽祛风湿而偏清利,且能清阴虚之热;白薇善于清解阴血之热,故二药适用于治疗阴虚湿热之痹证。
白芍配伍 白薇也是朱老的经验。【用量】白芍、白薇各15g。
【功效】养阴血,清虚热。【主治】阴虚血热之热淋、血淋、月经过多、经期低热等。
【按语】《圣济总录》白薇散,以白薇、芍药各等分,共为末,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治疗妊娠小便多、产后遗尿、血淋、热淋等。
知母善于清热,配伍 黄柏如知柏地黄丸,力量更大。朱老常把知柏合用做药对。
【用量】知母、黄柏各10g。【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之低热、潮热、盗汗、咳血、衄血、虚烦不寐、遗精、阳强等。
【按语】《丹溪心法》大补阴九和《景岳全书》知柏地黄丸均以知母、黄柏为主药,两方均为治疗阴虚火旺的著名方剂。

感谢朱胜君主任的讲述与分享。

1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20:20:55 | 只看该作者
群公告
中医五千年,都在故事中,有道、有术、有文化!
今晚(周四2021年12月9日)8点,《燕赵中医书院·名家讲堂》《曹东义漫谈中医五千年》系列讲座第4讲,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带你穿越时空,走进中医五千年。
中医五千年,都在故事中,有道、有术、有文化!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179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20:33:48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1年12月9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天门冬”“甘草”“干地黄”三味药。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分享了《神农本草经》中的“天门冬”“甘草”“干地黄”三味药。
      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有滋阴润燥、清火止咳之效。主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小便不利。内服:煎汤,2-4钱;熬膏或入丸、散。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忌。
甘草常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干地黄,别名地髓,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每年10~11月间采挖。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山西、四川等地。味甘,性寒,无毒。有助于滋阴,养血的功效,有助于治疗发热,消渴。具有治疗吐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症。

感谢张慧康的讲述和分享!

1797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20:35:37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医学要数》(2021年12月10日)

     本书作者从一到十五,撷取与数字有关的中医立论,末附十九问答,论述中医相关理论。收录在明胡文焕编的《寿养丛书全集》里。
       该书汇集与数字相关的中医名词术语,如一息、二阳病、三焦、四海、五郁、六不治、七诊、八会、九针、十变、十二原、十五络等,逐一详加诠释,释文以引录文献为主,略加评述。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三焦,三神,三因说,四气调神,四知,四损”等术语。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四知”

     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故谓之神也;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故谓之圣也;
    问而知之者,问其取因、取欲、五味以知其病,取起所在,故谓之工也;
      切脉而知之者,诊其三部,视其虚实,以知其病在何脏腑,故谓之巧也。
               祝贺河北中医雷宝淳在医大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医学要数》的有关内容。这部书收录在明朝胡文焕编的《寿养丛书全集》里。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三焦,三神,三因说,四气调神,四知,四损”等术语。
        三焦虽然有了结构的含义,但是不用脏腑的具体结构说明功能,而是用上下的空间布局为升降出入打基础。
三神,三因也与西医不一样,属于独特的中医概念。
四损也是中医药原创的医学理念,有特定的内涵。
弄清了这些内容,有助于掌握中医药特色,做到理论自信,促进疗效,壮大中医药事业,有利于大众健康。

      感谢雷宝淳的讲座和分享。

179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20:3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1年12月11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回归中医》这本书的内容。
       第七章:中医是善于改变微观的医学。
      一、流动的物质维系着生命。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分而三才立,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不断交换物质。对人的五脏六腑,虽然以器官命名但并不描述其内部的具体结构,而是超越脏腑具体的形质,用流动的精微物质揭示生命的本质。
       二、生理病理的精确度不可穷尽。以现代科学所能达到的精度而言,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精确度是不可穷尽的,我们不可能把任何物质都以精确度来说明问题,因为这样也说明不了问题,比如体重精确到多少微克,身高多少微米等。
       三、科学探索会有失误。科学是要不断犯错误的,不允许科学犯错误,就是不允许科学探索未知,就是禁锢科学研究,就是提倡科学造假、提倡科学腐败。
       四、器官病理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著《回归中医》“中医是善于改变微观的医学”,这个说法在十年前很难被人理解,十年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同意。
        流动的物质维系着生命。中医不做手术,甚至也不吃药,就治好了疾病,吃药还是有化学载体,有些“非药物疗法”依靠患者体内的物质 能量,让其自己逐渐康复,化于无形,这样的作用一定是改变了微观的状态,也有可能改变了形态,所以中医是善于改变微观的医学。

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179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20:3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周日晚上(2021年12月12日),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姬领会讲述《三个月学懂中医》。
其实中医不难学,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什么,如何学,只要掌握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懂中医。
中医来源于生活,中医之理就是生活之理,生活之理也是中医之理。周日晚,我们谈阴阳知识的临床应用。
           祝贺山东淄博名医姬领会讲座成功!他讲述了自己的著作《三个月学懂中医》关于阴阳知识的临床应用有关内容。
     《内经》说:“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  以象之谓也。”
阴阳说的是象,白天夜晚有不同的形象、图像,图像后边有一系列的内容(海量数字),图像就像二维码,里边的内容很丰富,平常人不能用数字区别二维码,只能用二维码代表的人、万物来识别。
  阴阳就古代的二维码,可以代表宇宙之间一切事物,并且合一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因此,阴阳比二维码更好用。
中医借用阴阳的这个属性,说明生理结构、生命活动、健康状态,病症特点,治疗方法,药物属性等等,可以说明一切想说明的东西。
因此,《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感谢姬领会在山东淄博的讲座和分享!

18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4 20:02:3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12月13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五章“医话随谈”中的部分内容。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问斋医案》选析·痰饮
蒋宝素(生于1795年-卒于1873年),江苏省丹徒人,与朱良春先生同乡,是晚清著名中医学家,经史学者。蒋宝素著有《医略》(13卷)、《问斋医案》(5卷)。
朱良春先生对于蒋宝素的《问斋医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朱老说:“《问斋医案》乃蒋宝素先生集40余年经验而成。是书选案精审,议论明快,立法用药,颇多创见,谨选数篇阐析之。”
朱老的研究方法,足以作为大家继承祖国医学宝贵经验的榜样和参考。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中对于《问斋医案》”痰饮“内容的研究。
蒋宝素(生于1795年-卒于1873年)为清代医学家,他认为“前哲有言,痰为百病之母,奇病异疾,多属于痰。痰之变幻不测,胸喉气哽,浑如怪石交撑,口角流涎,竟似惊涛乱泻,时觉身中之气运,若荡舟于逆水,夜多妄梦,其极至迷。”“痰随气行,无处不到,入心则烦惑,莫能自主;入肝则恚怒,意不存人:入肺则悲哀不解;入脾则无故多思;入肾则恐惧,如人将捕。”“入于厥少二经,绕咽循喉,渍于咽喉之间,如梅核之状,咯不能出,咽不能下;流注阳明之络,则肩背牵疼。”种种症状,难以尽述。
朱良春先生的研究文章原文刊载于《中医杂志》1982年2期,对于继承前人经验,很有示范作用。

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08:26 , Processed in 0.05288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