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溪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是一个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刨中医祖坟的*家!(转帖再来博客)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17-8-31 16:2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8-31 08:24 编辑

内经与生理学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内经  生理学  历史渊源
    综观内经中对人体构造的认识,发现内经对人体构造的认识与现代生理学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提示内经医学同现代医学具有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在此将提出系列证据来证明两者之间历史渊源的存在。
    1.证据一: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所讲的五藏“肝心脾肺肾”与生理学认识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其名称和涵义同生理学所称的五脏是一致的。
    2.证据二: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所讲的六府“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内经中是将三焦作为一府才称六府,三焦就是生理学所称的体腔;与生理学认识的“胆、胃、大肠、小肠、体腔、膀胱”是一致的。
    3.证据三:内经在五藏别论中所讲的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与生理学的认识“脑、脊髓、骨、血管、胆、子宫”其名称和涵义亦本一致的。
    4.证据四: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中的四支,生理学称为“四肢”,其名称和涵义也是一致的。
    5.证据五:内经在风论篇中“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其热也则消肌肉,……。”,内经中讲的皮肤和肌肉与生理学认识的皮肤和肌肉也是一致的。
    6.证据六:内经阴阳应象中“九窍不利”和生气通天论中的“九窍不通”中的九窍是人体与外界信息和物质交流的通道,与生理学所认识的“眼(二)、耳(二)、口、鼻、舌和肛门、尿道”共为九窍亦是一致的。
    7.以上提出的六项证据白纸黑字地记载在于内经中,证明内经时代就清楚了解人体的构造;除此之外,内经对盲的认识也是相当的清楚,而且将肓所患疾病称为伏梁,对其症状进行的描述同现代对“阑尾炎”的认识也基本一致;内经在奇病论中对伏梁病的表述“人有身体髀(皮)股(骨行)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濇之病也。”;“肓之原在齐下”对位置的认识是正确的,“环齐而痛”与现代医学认识的“阑尾炎”典型症状“脐周疼痛”是一致的,表明内经对某些疾病的认识也具有解剖学依据来判断的,虽然当时是属于无法医治的绝症,但据笔者所知,“阑尾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除一些大城市之外的绝大多数地区都还是不治之症。此外,内经还对疟疾、伤寒、回归热等感染性疾病均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8.讨论认识:前述提出的六条证据证明内经医学与生理学具有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是跨越历史时空研究内经医学的生理学依据。
    述评:内经对人体的认识与生理学的认识基本一致,不管是否愿意承认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找到了内经时代与现代生理学对人体认识一致的依据,表明内经医学理论是依据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形成的,用客观证据否定了长期以来认为“中医药理论没有实体依据”的观点,证明内经医学理论的形成具有人体生理构造依据。









172
发表于 2017-8-31 16:34:15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8-31 15:54
既然您承认中医解剖上的脾,与中医脏腑学说功能上的脾,是对不上号的,为何还要以解剖的脾为标准?中医通 ...

不明白您到底想说什么?您认为中医的到底是什么?
173
发表于 2017-8-31 16:39: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31 16:50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8-31 16:21
内经与生理学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内经  生理学  历史渊源
    综观内经中对人体构造的认识,发现内经 ...

      张先生从《内经》举出的这些解剖的例子,以无可辨驳的事实证明如下两点:
      一、在《内经》时代,中医理论是以解剖学的内脏器官做为物质基础的。如果说中医的解剖器官是虚指的,那只能证明没有看懂《内经》上多篇经文上的解剖资料。
      二、《内经》中的藏象学说中的心肝脾肺肾,其物质基础所指的就是解剖上的心肝脾肺肾,而不是虚拟。如果在同一本《内经》中,藏象学说中的心肝脾肺肾若是虚指,那就等于《内经》自己否定了自己列举的解剖证据,那就等于《内经》自己打自己的脸。所以,《内经》中的藏象学说中的心肝脾肺肾就必定是解剖上的心肝脾肺肾无疑。足以证明藏象学说的解剖基础就是解剖上的心肝脾肺肾。

174
发表于 2017-8-31 16:40:09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7-8-31 16:34
不明白您到底想说什么?您认为中医的脾到底是什么?

王锡民教授,讲得很清楚。他的意思是,中医的五藏肝心脾肺肾和其所藏的血神营气精都是实指,不过张冠李戴指错了。结果就是五藏的肝心脾肺肾,与解剖的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已经不是一回事儿了。
175
发表于 2017-8-31 16:4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31 16:51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7-8-31 16:34
不明白您到底想说什么?您认为中医的脾到底是什么?

不明白您到底想说什么?您认为中医的脾到底是什么?
——————————————————————————
那就再说一遍:
中医的脾只有一个,藏象中的脾,其解剖基础就是指的解剖上的脾。
《难经》与《内经》是同一时代的书,就是客观证明。此外,《内经》中多篇关于器官方面的解剖也是证明。所以,中医的藏象学说不是虚指。
176
发表于 2017-8-31 16:53: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8-31 16:57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7-8-31 16:10
不引用傅景华研究员带有语病的话,讨论起来会容易得多。

《黄帝内经》对五行有自己的定义:天有五行御 ...

您是否知道,您说的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是引申义的五行?是否知道阳中之阴(金)阴中之阳(木)阴中之阴(水)阳中之阳(火)阴中至阴(土)中的阳中之阴、阴中之阳、阴中之阴、阳中之阳、阴中至阴不能分开存在?
177
发表于 2017-8-31 16:58:23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8-31 16:39
张先生从《内经》举出的这些解剖的例子,以无可辨驳的事实证明如下两点:
      一、在《内经》时 ...

希望王教授以后不要带看懂看不懂《内经》这样的话,这很容易引起口水仗。

没有人否定五藏的肝心脾肺肾这些名词来自于解剖的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关键是五藏定义的内涵,其功能怎么就与解剖五个脏器功能对不上了呢?

观点有三:

一是,溪流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对不上,是西医尚没有发现这些“扩大化”的联系。忽略了一点,中医的五藏,与西医的五个脏器相比,缺了(几乎全缺了,余下的仔细斟酌似是而非)很多功能。

二是,以王锡民教授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对不上,是因为张冠李戴,揣测错了。

三是,以我为代表的一派,为什么以我,因为我开始学会上网就呼吁这一观点。认为对不上,是有意而为之。

这三点,可以容下一步讨论。现在能否达成这样的共识?中医五藏与解剖五个脏器,不是一码事了?



178
发表于 2017-8-31 17:01:02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8-31 16:44
不明白您到底想说什么?您认为中医的脾到底是什么?
———————————————————————— ...

再问一个问题:病人手术切除后,代表藏象的脾是否还存在?
179
发表于 2017-8-31 17:0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31 17:04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8-31 16:44
不明白您到底想说什么?您认为中医的脾到底是什么?
———————————————————————— ...

       在两汉时期,尚没有今天的生理学,就是在一百年前,也没有发展到今天的生理学阶段。
       所以,在两汉时期,古代医家不可能把每一个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搞清楚。唯一的方法是参照解剖,将从临床观察中得来的外在功能变化与内在的器官进行对号入座,从而形成中医理论原始的藏象学说。从《内经》中各篇之中存在着的一些相互矛盾,及不能自圆其说的事实来看,完全符合中医理构建早期阶级的特点。
      事实上,如果没有今天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我们至今也不会明白中医理论之中会存在着错误。最早发现这种错误的是清代的医学大家王清任,事实证明,他是一个头脑十分聪明的医家。虽然,他也没有把解剖全弄明白,甚至有错误,但他毕竟迈出了第一步。意味着中医开始对于古代中医理论中的一些错误进行反思,并着手验证。
180
发表于 2017-8-31 17:04:11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7-8-31 16:53
您是否知道,您说的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是引申义的五行?是否知道阳中之阴(金)阴中之阳(木) ...

以后不要用“你是否知道”这样的设问句,我至少比你知道的多。

希望你仔细通读几遍《黄帝内经》,看看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5:54 , Processed in 0.0546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