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诚邀有志于营卫学说研究的同志者加盟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08-4-10 17:33: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邀有志于营卫学说研究的同志者加盟

实事
172
发表于 2009-2-21 22:37: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邀有志于营卫学说研究的同志者加盟

我到觉得中医难有大的突破是五行表里关系不对造成的。
173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2:1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邀有志于营卫学说研究的同志者加盟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4/03/25 03:13pm 发表的内容:
只要有更多的人来从事这项研究,我想用不了三年五载,这个目标就应该能达到;可是如果中医仍不觉醒,那么,我真是为中医的未来担忧!!
看看自己五年前的文字,汗颜!!!
174
发表于 2009-3-13 13:31: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邀有志于营卫学说研究的同志者加盟

今天看到王先生此贴,不无感慨 ,几年过去,有作古者 ,有不明者,有壁上观者 ,等等不一。看来王先生还得特立独行。然而,先生已然成果斐然,将来不管怎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先生的队伍之中。
从营卫入手去联接西医的理论,需要对古典中医理论的正确理解,没有功底,要加入研究,难免会误入歧途,能与先生同行之人,恐怕不多。但如果从气血入手,特别是血的运行入手,论坛有许多学贯中西的好手,从西入中,将中医理论联接起来,这条路,更为明朗些,两条路两头并进,大约20-30年时间,中西医理论可以真正地联接起来。但不知有说有能力和愿意领军这一头。
5年前,理解先生,有精力有条件参与研究的如凤毛鳞角,现在看来也不太多。本人近几年在论坛上鼓吹从气血的研究,无人响应。其实,如果从中医的理论出发,采用西医的方法研究血的运行,定有不小的突破。只是论坛上有此见识又有条件进行研究的志士太少。
17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3:4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邀有志于营卫学说研究的同志者加盟

下面引用由fans2009/03/13 01:31pm 发表的内容:
今天看到王先生此贴,不无感慨 ,几年过去,有作古者 ,有不明者,有壁上观者 ,等等不一。看来王先生还得特立独行。然而,先生已然成果斐然,将来不管怎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先生的队伍之中。
从营卫入手去 ...
殊途同归,共勉吧
现在感觉理解营卫的还不多,知道营卫的却比以前明显多了。也算是没白鼓吹几年,呵呵
176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3:57: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邀有志于营卫学说研究的同志者加盟

一明营卫之法

营卫论(附律二条·附答营卫五问)
喻昌曰∶营卫之义,圣神所首重也。《灵枢》谓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谓其所从出之根柢也。
卫气根于下焦,阴中之微阳,行至中焦,从中焦之有阴有阳者,升于上焦,以独生阳气,是卫气本清阳之气,以其出于下焦之浊阴,故谓浊者为卫也。人身至平旦,阴尽而阳独治,目开则其气上行于头,出于足太阳膀胱经之睛明穴,故卫气昼日外行于足手太阳经。所谓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循太阳之经穴,上出为行次。又谓太阳主外也,卫气剽悍,不随上焦之宗气同行经隧,而自行各经皮肤分肉之间。故卫行脉外,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也。营气根于中焦,阳中之阴,行至上焦,随上焦之宗气,降于下焦,以生阴气。是营气本浊阴之气,以其出于上焦之清阳,故谓清者为营也。营气静专,必随上焦之宗气同行经隧,始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而行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胞络,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而又始于手太阴肺经。故谓太阴主内,营行脉中也。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度,当其王,即自外而入交于营。营气夜行于阴二十五度,当其王,即自内而出交于卫,其往来贯注,并行不悖,无时或息,营中有卫,卫中有营,设分之为二。安所语同条共贯之妙耶!营卫一有偏胜,其患即不可胜言。卫偏胜则身热,热则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齿干烦冤。营偏胜则身寒,寒则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厥。卫偏衰则身寒,营偏衰则身热,虽亦如之,然必有间矣。若夫营卫之气不行,则水浆不入,形体不仁。营卫之气泣除,则精气弛坏,神去而不可复收。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可见调营卫之义,为人身之先务矣,深维其机,觉卫气尤在所先焉。《经》谓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是卫气者,保护营气之金汤也。谓审察卫气,为百病母。是卫气者,出纳病邪之喉舌也。《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乃其扶阳抑阴,无所不至,仙道亦然。噫嘻!鼻气通于天者也,口气通于地者也。人但知以口之气养营,惟知道者,以鼻之气养卫。养营者,不免纵口伤生。养卫者,服天气而通神明。两者之月异而岁不同也,岂顾问哉?
附:答营卫五问
问卫气昼行阳二十五度,岂至夜而伏耶?营气夜行阴二十五度,岂至昼而伏耶?曰∶人身昼夜循环不息,只一气耳。从阴阳而分言二气,昼为阳则卫气主之;夜为阴则营气主之。卫气夜行于阴,营气昼行于阳,不当其王,则不得而主之耳。譬如日月之行,原无分于昼夜,而其经天之度,则各有分矣。
问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果孰为之分限耶?曰∶此义前论中已明之矣。更推其说,天包地,阳包阴,气包血,自然之理也。营卫同行经脉中,阴自在内为阳之守,阳自在外为阴之护,所谓并行不悖也。兵家安营,将帅自然居中,士卒自然卫外。男女居室,男自正位乎外,女自正位乎内,圣神亦只道其常耳。
问二十二难,谓《经》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变为二病,其义至今未解。曰∶此正论营卫主病先后也,一脉变为二病者,同一经脉,病则变为二,浅深不同也。邪入之浅,气留而不行,所以卫先病也。及邪入渐深,而血壅不濡,其营乃病,则营病在卫病后矣。使卫不先为是动,而营何自后所生耶?至仲景《伤寒论》,太阳经一日而主外,分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而出脉证。及治百种之变,精义入神,功在轩岐之上。
问居常调卫之法若何?曰∶每至日西,身中阳气之门乃闭,即当加意谨护,勿反开之。《经》谓暮而收拒,毋扰筋骨,毋见雾露,隐括调卫之义已悉。收者收藏神气于内也,拒者捍拒邪气于外也。如晨门者昏闭明启,尚何暴客之虞哉?即使逢年之虚,遇月之空,身中之气自固,虚邪亦何能中人耶?
问奇经之病,亦关营卫否?曰∶奇经所主,虽不同正经之病,其关于营卫则一也。其阴不能维于阴,怅然自失志者,营气弱也。阳不能维于阳,溶溶不能自收持者,卫气衰也。阳维为病,苦寒热者。邪入卫而主气也。阴维为病,苦心痛者,邪入营而主血也,《经》所谓肺卫心营者是也。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病而阴不病也。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阴病而阳不病也。此等病多于正病中兼见之,惟识其为营卫之所受也,则了无疑惑矣。盖人身一气周流,无往不贯,十二经脉有营卫,奇经八脉亦有营卫,奇经附属于正经界中者,得以同时并注也。繇阳维、阴维、阳跷、阴跷推之,冲脉之纵行也,带脉之横行也,任脉之前行也,督脉之后行也,孰非一气所流行耶?一气流行,即得分阴分阳矣,营卫之义,亦何往而不贯哉。
【律二条】
凡营病治卫,卫病治营,与夫真邪不别。轻病重治,重病轻治,颠倒误人,医之罪也。
凡医不能察识营卫受病,浅深虚实寒热先后之变,白首有如童稚,不足数也。
177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4:0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邀有志于营卫学说研究的同志者加盟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13 02:05pm 第 1 次编辑]

营卫与刺法
陈楠
陕西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721004

《陕西中医》
2007年第28卷第5期

摘  要:营卫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种极其重要的物质,它有营养人体和防御疾病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营卫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主要机理,而调和营卫则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尤其在针刺治疗中,依据营卫施治,就更为重要,[color=#8A2BE2]正如《针灸大成》所云:"百病所起,皆始于营卫,然后淫于皮肉筋骨是以刺法中但举营卫,盖取营卫逆顺,则皮肉筋骨之治在其中矣."
现就营卫的分布、运行、盛衰以及营卫与刺法的关系浅谈如下.
http://www.cqvip.com/qk/94970X/200705/25709014.html
178
发表于 2009-3-13 14:10: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邀有志于营卫学说研究的同志者加盟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9/03/13 02:16pm 第 2 次编辑]

中医需要大量临床实干者,也需要大批理论探索研究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莫嫌阳春白雪和者多寡,唯志一声长唳鹤鸣天际!
179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4:19: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邀有志于营卫学说研究的同志者加盟


灵枢·海论第三十三: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
180
发表于 2009-3-13 14:22: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诚邀有志于营卫学说研究的同志者加盟

渔翁忠厚长者,鼓励有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7 02:52 , Processed in 0.05524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