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刘玉珍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挑战

[复制链接]
171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14:22:53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刘玉珍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挑战

中医学不能老是一代代人都只用腿来跳高,要换换手段才行。
-----------------------------------------------------------
道理上当然能通,否则这个理论就会有缺陷了。但具体的生命现象把握,需要与时俱进


-=-=-=-=- 以下内容由 刘玉珍的学生2008年07月07日 09:42pm 时添加 -=-=-=-=-
在系统的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生理病理学。在她的理论框架内是能借助一切可用的手段为自己服务充实自己的
172
发表于 2008-7-7 15:03:39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刘玉珍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挑战

----------------------------------------------------------------
下面引用由xyx0535在 2008/07/07 01:56pm 发表的内容:
只有能建立起这样一个哲学就会把中医现在所有的问题都讲明白


这是不可能的事。
传统中医学的感性化认知手段,决定了它能达到的高度是很有限的。
   这跟体育比赛中的跳高很相似的,你用腿来跳,虽然年年有点进步,但进步非常慢非常慢的。而且,怎么跳,你也跳不到月球上去,除非月球掉下来,或者人类基因突变,生出一个高个子能高到月球上。
   不仅用腿,而且手中拿竹杆来个撑杆跳,结果就不一样了。再坐个火箭,哈,更不一样了。
   中医学不能老是一代代人都只用腿来跳高,要换换手段才行。
----------------------------------------------------------------
    西医不是在借助于现代科技与时俱进么?中医为什么就不能?
    不要把中医凝固在传统的水平上。我的研究表明,西医是中医的有极组成部分。中医只有包容了西医才能彰显出博大精深,只有包容了西医才能彰显出起超前性,只有包容了西医 才能是最先进的医学,才能代表人类生命科学的方向。
    中医一切落后的根源就在于把西医占领的这片土地拱手让给了西医。不知西医占领的土地中医同样可以来占领。西医为中医的发展开劈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赞许先生这句“中医学不能老是一代代人都只用腿来跳高,要换换手段才行。”高论。

173
发表于 2008-7-7 16:18:31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刘玉珍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挑战

下面引用由xyx05352008/07/07 10:58am 发表的内容:
楼主不理性么?
    何为理性?不骂人,不逃避,认真对答,不就是理性么?
    这个帖子有规定谁可参入,谁不可参入么?我在这个帖子里与楼主讨论了许多内容,不可以么?
    挑战也好,讨论也好,无论谁输谁赢 ...
对!

[第 104 楼][阴阳五行是哲学,哲学是建立在各门科学继承之上的科学。理顺阴阳五行与现代哲学的关系,把现代哲学、现代科学、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的营养输送道阴阳五行学说中去。使阴阳五行学说放射出时代 的光辉,是解决中医所有问题的哲学基础。]
这是 xyx0535  先生对阴阳五行的位置的定位。

个人觉得有点把中医《内经》之中的阴阳五行理论架空的味道?在个人看来,刘玉珍的学生的立题与回复,大都飘渺无根,与先生的撰题“阴阳五行是哲学”显得话有投机,故而先生对那种小霸王出台棍棒手呼啸而出的现象没有感觉,(对不起,本人有这种感觉)。易手  老中贵姓 求真  炎黄在线  大酒鬼 有话要说 均与楼主的IP前三位数字相同,可是再看一下,他们的发言,有学术性质的吗?均是乌七杂八。
不过对楼主如下的场面话,很赞同,
[我们的老师刘玉珍经常拿三人行必有我师勉励我们,要求我们无论在临床还是在学术探讨中既要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又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共同取长补短。所以,接受大家挑战的过程,既是坚持真理,更是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的过程。
所谓赢,只是你代表的学术观点正确,收获是我们大家的。所谓输也只是你代表的那种学术观点经不起辩论,可以让大家再不会误入那个歧途,这样少走认识的弯路,同样是大家赢。
为了中医,请各位莫怪本人直言无忌,也请楼主履行诺言,认真思考有分歧的意见。不想用“挑战”那个词,请楼主释疑,好吗?谢谢!
174
发表于 2008-7-7 16:23:27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刘玉珍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挑战

[这个贴子最后由zhengYOU在 2008/07/07 04:43pm 第 2 次编辑]

如果单说阴阳五行,确实引申应用面广量大,尤其在命理风水方面,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异乎寻常,远远偏离《 内经》之中原意。
她有着相对并分别认识事物的特点,很与现代的唯物辩证法相似,
哲学(转摘)
一种说法:哲学的特征在于追问本质,不断反思。内容上,哲学的反思对象无所不包;深度上,哲学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现实中,我们可以借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但是不能照搬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即是说我们能够直接关注的现实是具体而有限的,思维的不可封闭性使得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能进行无穷追问,比如,什么是哲学?用来解释哲学的核心词汇是A;什么是A呢?你用B来解释A;什么是B呢?你用C来解释B;什么是C呢?如此追问下去,是不能解决具体问题的。
哲学的定义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以世界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和规律、确立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基本任务的一般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哲学的本质和特征。
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哲学同各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具有共同的规定,它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哲学的本质和属性规定。
以世界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和规律、确立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基本任务,是哲学区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征和种性规定。
另一种说法: 关于哲学的定义     

词典中哲学的定义: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      
这是关于哲学过去的定义.      
现在,      
按着科学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      
应当把它定义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科学.      
它是研究认识客观世界和解决人类发展普遍性问题的理论科学 .      
它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哲学人生哲学社会哲学基础哲学和哲学发展史五大门类.      
      
哲学是关于客观事物存在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基本原理!
——————

“哲学是关于客观事物存在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基本原理”!

这一条与《内经》阴阳五行理论从整体全面 运动 变化的认识生命,并且在几千年来有着 普遍适应性又极其相似,因此又被人冠以阴阳五行理论是哲学。
但是两者存在根本区别,哲学是研究、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和规律的方法,是任务,是意识表现,是实践活动,。辨证唯物论是认识方法。而《内经》阴阳五行理论只是相对医疗实践,她属于纸上谈兵,属于理论,实际是对生命本原物质的描述,是存在,就如同描述桌子,由桌面与桌腿组成桌子,桌面与桌腿有着不同的尺寸。
哲学的特征在于追问本质,不断反思。辩证法 是认识方法,而《内经》阴阳五行理论是描述本质,不断深入讲述,前者是追求未知,后者是讲述已知,“水火者,阴阳之征兆;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全书是围绕人体气化,阐述体内外相关物质、脏腑器官的属性、功能。,


-=-=-=-=- 以下内容由 zhengYOU2008年07月08日 05:54pm 时添加 -=-=-=-=-
《内经》阴阳五行理论与哲学、辩证法虽然相似,但既不是哲学,也不是辩证法,是叙事文,是叙述生命本原物质来龙去脉的医学书。
175
发表于 2008-7-7 16:25:05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刘玉珍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挑战

[第 10 楼]
刘玉珍老师的《阴阳系统论》就是利用现代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人体生物节律常识专门解读阴阳五行之谜、干支运气之谜、卦画爻象之谜及其相互关系的学术论著,是真正把握中医学或易学真谛必将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刘玉珍老师无论脏腑阴阳气化规律、疾病证候规律的揭示或是在发明和完善了四柱太阳律月亮律的基础上,能突波传统的四柱预测模式。开创六柱预测模式,或是开辟利用中医药对紊乱的节律实施调控,使脏腑的机能随时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及其不良行为发生之目的新领域,都是在刘玉珍老师对阴阳五行理论形成了完全系统科学的认识后形成的,阴阳五行理论对对我们提高认识的能力的作用可见一斑。

楼主说:“现代哲学其实就是以矛盾为立论基础,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为其具体铺垫的思维方法,也是客观世界普遍遵循的规律。”

五行的基本含义是指无论是事物内部或不同事物之间,都可归纳成一种“对我有害、对我有利及其我对其有利、我对其有害”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基本模式。把这个模式中的我抽提出来,并用土的物象来表达,那么对土有害的物象就是木,对土有利的物象就是火,土对其有利的物象就是金,土对其有害的物象就是水。
1,对土有害的物象就是木
——《阴阳应象大论》“木生酸,酸生肝”《六节藏象论》“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四气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五行时之胜只是在说明顺气的重要性。
2,,“土对其有害的物象就是水”。
《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亢则害,承乃制,制乃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相克”并不象楼主述说的那样有害,实是相制生化的根本。
176
发表于 2008-7-7 16:25:59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刘玉珍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挑战

[第 20 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楼主我理解是说人到40岁以后,体重等等就像当顶的太阳开始向西滑了。不知妥帖?
yszyzy :“阴阳是相对的概念,在身体与机能这个确定的范围,肯定身体为阴,机能用阳了”,那么,楼主是不是在说,“起居衰矣”中的“起居”是指“身体”,而不是指“机能”?
从 yszyzy 先生的推演,破绽显而易见
好象楼主连阴阳最起码的意义尚且不知,年四十以后,发胖体重增加大有人在,而年四十开始体重滑坡者鲜。
正确的解释在《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于上;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第 28 楼] 阴阳五行理论的科学性为什么在西方哲学传人中国后百多年来谜底没人揭开? 说来说去就是没有学过易的人不可能相信她具有科学性。
以后世易学的命理推演的方式解释 阴阳五行理论的科学性 ,必将把中医带入死胡同。
177
发表于 2008-7-7 16:26:36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刘玉珍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挑战

[第 37 楼] 有三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对中医的认识,请楼主务必回复,

  
首先,对于“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坚决支持

1,我们知道,无论任何事物或现象若要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除了它们之间对立的因素外,还必将具备同一性。例如:前与后,左与右之所以能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就在于你界定的那个位置及其确定的视角。如果丧失了这个特定的条件,所谓的矛盾就不会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问:《内经》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那么水、火是一对矛盾物,具有同一性吗?
脱离了气化这个核心,谈何阴阳、矛盾、同一性?
2,正邪这对你死我活的对抗性矛盾在………………;
问:楼主既然说,正邪是你死我活的矛盾,那么对于前人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积则为邪”如何看法?
3,病因中医叫邪气,
问:《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气积有形,以变正名”?楼主的说法与之相反?或者说,将病名的解释套在病因?
再或者说,忽略了真正的病因?《内经》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如果是当前中医普及,也就罢了,既然是揭示古代阴阳五行的科学性,是否应该寻根溯原,以正视听?
178
发表于 2008-7-7 17:18:34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刘玉珍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挑战

刘玉珍先生:
  您要约束您的学生,中医讲究心态平和,不要威胁人!
  您的学说是:阴阳五行是科学,我要求您把科学的定义说明白,这不正是您的主题吗?
您的学生回答不了,您可以回答.如果连科学的定义大家不一致,怎么讨论阴阳五行是不是科学呢?!
   我说的是废话吗?地球人都清楚!
-----------------------------------------------------------------
   在辩论之前,还是请您把科学的定义说明白,您连科学的定义都说不明白,怎么断言:阴阳五行是科学呢?!怎么讨论阴阳五行是不是科学呢?!
   
   
179
发表于 2008-7-7 18:38:12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刘玉珍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挑战

说得理直气壮,看的浑浑噩噩。也许本人学识太短浅,竟然读不懂刘玉珍的学生 的文章究竟有何高明之处。我想如果去聆听刘玉珍先生的亲身教诲,恐怕就更要晕头转向了!人有高低贤愚之分啊! 刘玉珍的学生都如此仰之弥高,自叹佛如,自叹佛如啊


-=-=-=-=- 以下内容由 bygzpf2008年07月07日 06:39pm 时添加 -=-=-=-=-
谢谢 学习啦
180
发表于 2008-7-7 19:04:23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刘玉珍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挑战

刘玉珍的学生兄说:你上次说与我辩论我提出的3个问题。我一直在当你。
答辩:2008/07/04 04:22pm 的帖子我说:我们辩论的焦点不在阴阳定性的标准,而是在具体的事物(天地阴阳即具体的事物)。等您明确了天的概念(天是指空间‘天空’、还是指某个天体?),再拿出天为阳的根据后,与您阴阳定性的标准吻合了,我的挑战就告失败了。
为了辩论的质量,在这个焦点没有结论时,辩论不往下进行。
下一步辩论您提出的三个问题,请您做好准备。
————————————————————————————
这段话说的十分清楚,等您把天的概念弄清了,再拿出天为阳的根据,这个问题有了结论,“下一步”辩论您提出的三个问题。
既然仁兄这么急着辩论您提出的着三个问题,就依您。
您说:1、你是怎么从理性认识层面解读阴阳概念(我方认为,在没有给出任何条件之前,阴阳就是一种定性的矛盾分类方法)
答辩:在没有给出任何条件之前,就不会有矛盾的分类,阴阳就无法定性。请问,没有前提条件,您用什么给阴阳定性?
您说:2、探讨天阳地阴的目的是什么?(我方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答辩:您已经替我回答了。虽然我们都是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但我们的观点却大相径庭。
您说:3、你认定的检验正确的天阳地阴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我方的依据就是即要合乎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并在现实中客观存在,并与我们要探讨的目的密切相关。如果合乎这一准则就是正确的,如果不合乎这样的标准,就是错的)
答辩:首先给您纠正一种概念,“……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如果不合乎这样的标准,就是错的”,这属于衡量定义阴阳的标准(尺度),并不是阴阳的根据。阴阳的依据在于具体的事物,如果提供不出具体的事物,那么,这些标准则毫无意义。把定义阴阳的标准错当依据,必然导致您的阴阳成为空话。
《阴阳学说大辩论》如下:
我写阴阳学说大辩论,实际是对阴阳学说批判性的继承,其内容大致不外三点:(1)澄清模糊概念(用具体的事物作为阴阳的根据);(2)推翻旧阴阳位置的错误定义(表为阳,里为阴等):(3)继承阴阳互根(无休止的自然循环及周期规律等)。
在讨论之前,我们先澄清一种概念,那就是,阴阳到底是什么?
阴阳是阐述事理的一种方法;也是指代事物的一种符号,即括号(   )。这里的关键词是"物质",因为没有物质,这种方法及符号则成为泡影。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括号里没有具体的事物,那么,阴阳不会有任何意义。
为了避免对传统阴阳学说认识上的偏差,我从阴阳最朴素的日光的向与背,到阴阳两种属性,又追溯到"河图""太极说""八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中天八卦),最终弄清了"河图"及"先天八卦"都属于古天文盖天派的思想。经过反复论证、审核,这几张图无一与自然及实际相符合。所以,我绘制了新的"河图""八卦图""太极图"。
1、对古人阴阳概念的辩解
《内经》曰:"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这段原文从宏观上看,可以说包罗万象了。夫五运阴阳者:五运即指五行,其中包括五季;也可以用《太极图说》的:"……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天地之道也"其中的"道"以哲学的角度而言,"道"即理(事物的功能与规律),也就是说,万物之理用"天地之道"全概括了。
"万物之纲纪"的"纲纪":程士德老师认为:"纲纪,可作为大纲,要领解"。
变化之父母:即天地阴阳交感是万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阴阳之交感可以生生不息及变化无穷。
生杀之本始:即阳生(始),阴成(终、死)。
神明之府也:《中国医易学》认为:"神指北斗;明,指日月;这就是说,要观察日月斗的运动规律,就要看';府';。人物聚会之处曰府,即言要观察日月斗的聚会,才能定出一年十二个月的节气变化"。
上述是以古人之意解释的一面,但是,我们还有质疑的一面:
阴阳者既是天地之道就应该具备"太极"之理,但是,笔者经过认真的、反反复复对所有有关阴阳的资料辨证分析,并没有找到与"太极"相吻合的证据。对此,有人会问,太极说(太极图)不是太极吗?
客观地讲,世上是存在这个"太极"的,但古今的书本里并没有(书本里只提供了一个与实际不相吻合的太极)。那么,找不到"太极",就没有指代阴阳的事物,没有事物为依托,阴阳就没有着落,最终成了一个以空洞抽象为基础的阴阳学说,数千人次的保守派与我辩论,他们最终没有找到"太极",所以,没有一人能够说出一个阴阳的事理来。
阴阳者是万物之纲纪,"纲纪"即纲领(章法)就应该突出阴阳的特性(属性),因为万物之理都是通过物质的特性显示出来的。然而,不论从《易经》还是《内经》并没有提供阴阳的物质属性。但是,从一些相关的资料看,似乎概括了阴阳的属性:阳(热、气化分解、升散等),阴(寒、凝固、降聚等),这种说法等于把阴阳之"纲领"(章法)隐匿在迷团中。这样一来,认识阴阳就看你的悟性了。又由于人的悟性是不同的,最终造成对阴阳千差万别的认识(乱不堪言)。可能中医界为了激化这种混乱,从《类经》开始突出阴阳之"纲"所注:"阴寒阳热……",逐渐中医又特设条文"八纲"(表、实、热为阳纲;里、虚、寒为阴纲)这样从表面看阴阳之纲也排在首位了,但这不过是从一个迷团又进入另一个迷宫而已。
2、阴阳属性(无事生非)
阳的属性是:温热的、升散的、分解的……。
阴的属性是:寒凉的、降(聚)的、凝固的……。
对以上两点阴阳属性的概念,不论是从直观的还是臆想(悟性)的,可能不会有人反对。但是,阴阳属性的致命点,却一目了然(赤裸裸)的暴露在书面上。哪怕用羽毛来指代阳升,至少我们还能核实指代阳的物质在不在理,但是,教科书提供的阴阳属性没有一点遮掩物,所以,我用赤裸裸和一目了然来揭示阴阳属性的致命点。在理论上,既然是赤裸裸暴露的致命点,为什么几千年(整个中医界)没有看出来呢?
回答很简单:中医界被阴阳属性的玄机遮蔽了双眼。
那么,阴阳属性的玄机在哪呢?
玄机在:无事生非!
需要说明一点:无事生非本身就蕴藏着欺骗性的玄机,如阴阳就是一对矛盾(寒热、升降等;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等)。什么升?什么降?具体的事物在哪呢?三个字"在悟性",你想用什么热和什么升作为阳的根据皆可,只要你把对方说晕了就行。
所谓"阳升"是以物质向上运动的过程表现出来的,如果找不到向上升的物质,就是无事生非。中医教科书书面上没有提供阴阳所指代的物质是什么,没有物质,就等于非理,就等于虚空,当然,越虚也就越玄。致使部分人在网上呼吁:提倡科学,破除中医玄学。
如果中医界想利用阴阳,就必须从空洞阴阳概念的误区(无事生非)中摆脱出来。首先提供阴阳之事(阴阳所指代的事物';物质';),然后再阐述阴阳之理。对我得这个说法,中医保守派几乎不敢苟同,其原因只有一个:即事与理不通。
为什么保守派提供的事与理不通呢?
整个中医界对阴阳概念的认识几乎为零。然而,上千人次的保守派辩论失败的共同点是:没有一人能够说出一个阴阳的事理来。其原因是:教科书提供的书证是"无事生非";阴阳的概念不清楚,在这样的前提下,致使保守派提供的根据文不对题(把画挂在墙上、人向高空仍物等为阳升),所以,与理不通。
总之,"无事生非"和阴阳的概念不清楚,是保守派在辩论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无事生非"还可以导致千差万别的各种歪说。
3、形而上下之辨(阴阳是物质的辩解)
这个命题主要是针对"传统空洞阴阳学说"的反驳。
3.1、就事论理
阴阳是由"形体"(太极体)和"形态"两个部分所构成。"太极体"属于阴阳的前提,太极体中的两端属于阴阳的两种"形态"。
举例如下:
地球是一个形体(太极体),阴阳的两种形态就是蒸汽和雨。阳(蒸汽)升到高空则转变为阴(云),阴(雨)再下降归还于地,形成了无休止的循环(蒸汽与雨乃事物,升降乃阴阳事物之理),这就是阴阳者,生生不息变化无穷之理。这也是唯一的、最权威的阴阳定律。这个定律大家可以随便用任何手段(哲学、自然科学、现代科学等)来验证。
从2003年保守派试图推翻我这个阴阳定律,但是,从几年辩论的情况看,还无一人不是以失败而告终。
3.2、哲学证实阴阳是物质的
多元物质结构概念统一于"气",以老子的道德观而言,"一元"则是宇宙之本,这就是至高无上的"道"。这个"道"的概念所指的就是"有",因为元气则是"有"。一分为二,或"一中有二","二"指阴阳有形之气而言。所以,阴阳是物质的。
有前哲认为:"太极理也,阴阳气也",这里所说的"理"与"气"是指"形而上"和"形而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而言。"道"即道理,"气"即物器。
类似"阴阳气也"之说的前哲认为:"由';太极';到';阴阳';是由';道';到';器';;由';阴阳';到';太极';是由';器';到';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太极到阴阳是从无形到有形;从阴阳到太极是从有形到无形。对此说,需要做必要的更正,即不论是由太极还是无极到阴阳,都是从"有"到有,不可能从无到有,其理由是:"太虚"中的各种因素不可能从另一个"太虚"转运过来,所以,元气就是"有",哪怕元气有多么不好形容,但"有"是肯定的。
再次表明"阴阳气也"是指物器(物质)而言,如果阴阳不是物质的,那么,阴阳就没有"理"可言了。
"道"与"器"的举例如下:
太阳(日体)是物质的,乃形而下的东西,属于"器"的范畴;而太阳自身的"热"乃形而上的东西,属于"道"的范畴,表明有其物则有其理。"道""器"合而言之,物即器也,物质包涵属性,属性即"道"也。"道在器中",器中有道。"道""器"分而言之,器即实体,道即现象。
3.3、保守派的两个死角
我与保守派几年的较量,保守派大致有两个死角,(1) "道" "器"不合:"道"与"器"即事与理。自然世界只有事物之道,而无事外之理。反对派把阴阳看成是物质中的属性,而属性不等于物质。
从《词典》对"属性"一词的解释看:"事物具有的性质、特点,如运动是物质的属性"。表明属性的概念是:动词(物质运动)背后的名词,属性乃事物之理。
反对派把阴阳看成是物质中的属性,而属性不等于物质。用这个荒谬论点试图把阴阳从事物中摆脱出来(离"器"而言"道",最终造成了"道""器"不合)。他们忽略了阴阳的运动是物质自身在运动(阳升是蒸汽向上空的运动;阴降是雨从上空向下运动);反对派想瞒天过海,因为阴阳不是物质的(反正也没有依据,也无从核实),就可以任意胡说了。
还是让我们看看反对派的举证吧:如辣椒中所含的辣素是属性;辣椒的色红是属性;苹果的红是属性。就反对派所提供的"事"(辣椒),看看他们自己能不能阐述其中的道理。结果是,不攻而自灭了。我问:辣椒的"红"是代表阴还是代表阳,这与阴阳有关系吗?因他们提供的举证与阴阳的前提"道""器"不合,所以不能自圆其说,转移话题而告终(辩论的详情在:《向翟鉴老师请教几个问题》等)。
(2)离"器"言"道":因保守派找不到阴阳所指代的物质是什么,于是,用投机的方式瞒天过海,一个网名为杏林观秋的作者在《驳翟鉴先生之"新阴阳理论"》,中说:"如果按照我的认识,那么具有';寒、降、静、长、藏、形、浊……';这些特性的事物,它的属性是阴"。
这个说法的致命点在:用特性掩盖了事物,"寒(降)"属于事物中的属性或特性,而不是事物,而作者错把特性当成事物了。对此,需要强调的是:属性是不会"降"的,而是物质在降,如雨为阴的事物,雨从空间向地球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就为"降",这个"降"的运动过程,即阴(器)的表现,所以,我把雨为阴的事物,把"降"为阴的属性。也就是说,属性与事物是分不开的,"降"只是物质的运动过程,没有物证你用什么谈"降",用空话吗?(我与杏林观秋的辩论在第四节中《阴阳的属性与特性之争》)。
因为阴阳的升降是根据物质运动命名的,如果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没有"升降"二字可言。而保守派找不到阴阳所指代的物质是什么,所以,永远也不会拿出阴阳"升降"的物证来。没有物证,必败无疑!
今天我把阴阳看成是物质的,而物质包涵属性,即阴阳是"有",而"有"属于形而下的范畴。也可以这样认为:实在的、物质的为阴阳;思维的、精神的为阴阳之魂或表示阴阳的属性。这就是我辩护阴阳是物质的理由所在。当然,如果中医界有高手,不用物质就能阐明阴阳之理,那么,这个人必将成为全球的奇人!我的新观点必然随着这个奇人的出现而破灭。但我敢肯定,地球上是不会有这个奇人的。
4、传统的阴阳定义难以置信
《易经》曰:"天尊地卑;以天地论,天动地静"。
"天尊地卑",古天文盖天派以"仰观俯察"法,"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其结论是"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然而,到了汉代,出现了浑天派,并提出了"天包地外"之说,说明了人类是不断进步的。浑天派的出现,使盖天派"天尊地卑"的错误说法失去了立足之地。
"天动地静"(天为阳地为阴),对此古人有其说,却找不到根据。这是因为传统的天地概念是笼统的,在笼统概念的基础上,给天地定义阴阳,就难免有阴阳颠倒(张冠李戴)之嫌。
研究理论的人,如果弄不清主题的概念,必然导致认识上的混乱,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旦验证核实后,公婆皆不会有理。
从古至今对天地阴阳概念上的混乱从来没有人认真的核实过,这是导致对阴阳学说认识上千差万别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澄清天地阴阳的概念,实属必要。
本想用古人天地阴阳的一段完整的原文,但是,搜集了大量的传统资料,并没有发现关于天地阴阳概念的详细论述。所以,只能从古人某个片段中找些与天地阴阳概念相关的内容做参考了。《内经》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对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古人认为空间为天,地球为地。因为雨是从天而降的。再根据些相关的资料:天有日月星辰,表明天是指空间而言。
既然空间为天,天为阳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以上表明,天地阴阳的概念不清,导致了天为阳,地为阴无据可依,这也是保守派在辩论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5、天的概念
从天文学的角度而言,有"天"与"天体"之分。空间即无限天,而宇宙中的天体是指日月星辰而言。也就是说,"天"是指日月星辰活动的一个大场所(空间)而言。古天文观测天象就是观察"天体"的运动规律。表明天就是天空。天体就是日月星辰。这样天的概念就十分清楚了。
5.1、天地阴阳的概念
关于天地的概念,对定义天地阴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个概念不清,必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天的概念已经弄清了(天即天空),"地"乃空中之物,在这个前提下,再找到指代阴阳的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必然就是定义阴阳的根据。我们借古人的一句话:"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所谓地气,实乃地之蒸汽。所谓天之降雨,实际是地之蒸汽转变而来的。也就是说,地之蒸汽和天之降雨,都属于"地"自身代谢过程中的产物,或自身的输出和输入。所谓天地阴阳对待,实际是地自身的阴阳对待。表明天地阴阳概念的范围只能是从地球到臭氧层之间了。
有位同仁问我,天地阴阳的范围局限在地与臭氧层之间,是否太狭小?
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那就不是天地阴阳的概念了,因为地之蒸汽升不出臭氧层以外,所以,天地阴阳的概念范围只能由地到臭氧层以内。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系统而又完整的阴阳。在20年前我曾经把阴阳放大到整个宇宙,其结果是,只能体现在两个物质对比的两种阴阳的征象,而找不到阴阳相互关系,最终不能自圆其说。从几年对阴阳学说辩论的情况看,放大到整个宇宙认识阴阳的人,在半数以上,特别是知名人士,这也是保守派在辩论时失败的原因之一。
6、阴阳的"对待"概念
从几年来对阴阳学说的讨论来看,整个中医界对阴阳学说的认识几乎是零!即使有人知道有阴阳对待关系,但又拿不出自己的举证;有些人虽然拿出举证,但又是离题千里。所以,说整个中医界对阴阳学说是一塌糊涂一点都不过分。因此,阴阳对待关系的立题实属必要!
当然,如果哪位仁兄不论用哪种方法(虚拟的也行)只要说出一个阴阳的事理来,就等于我这个命题是多此一举的。
6.1、广义阴阳的概念
阴阳有两种对待关系,得出的不同结论是"广义阴阳"和"狭义阴阳",这是讨论阴阳必须要掌握的。从我研究阴阳学说多年的经验体会到,阴阳涉及很多个层面,如果学者弄不清每个层面的概念,就会混乱无穷,最终导致不能自圆其说。
阴阳的周期规律实际是反应的一种阴阳的"征象",关于阴阳的周期规律方面的内容《易经》《内经》的记载甚多,因为在这里只讨论阴阳的征象,所以,没有引用古人的原文。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地球的某个区域为坐标点,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这个区域面向了太阳属于白天,表现出阳的征象(热);这个区域背向了太阳属于夜间,表现出阴的征象(寒)。这种阴阳的征象还可以任意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相对待,再根据两者征象的差异来定义阴阳。广义阴阳的举例如下:
日是一个天体,月也是一个天体,以阳热阴寒的属性对比,应该是日为阳,月为阴。再以古人阴阳动静的角度而言,还可以月为阳,日为阴,因为"月行倍离",即日行180度,月行360度(日体在日道上行1度,月体在月道上行13度有奇);还可以瘦女人为阳,胖男人为阴等等。
以上表明:广义阴阳只是反映出两个物体阴阳不同的征象,但与阴阳相互关系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如果弄不清楚阴阳的对待关系,仅根据两个物体的征象拼凑比阴阳,必然导致没有阴阳的变化、没有阴阳升降的运动过程,如日为阳,月为阴,日即不能转变为月,月也不能转变为日;也无法确定是日升还是月升。如果把握不住这一点,则混乱无穷。
6.2、狭义阴阳的概念
狭义阴阳既是一个"太极"(个体中包涵有两种物质属性)其两种物质属性的相互作用"气终而象变",自然周而复始的循环。这个内容具体的在第3小节《就事论理》中已经阐明,不再重复。
6.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很多人讨论阴阳时,总是用太阳的光和热来证明地为阴,天为阳。对此我问:是天与地对待还是日与地对待;太阳是天吗?但没有一人能够回答上来。
在人们眼里,用光和热定义太阳为阳是无可质疑的。但是,忽视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宇宙中没有一个生命体能孤立存在的,因为主体没有客体(外环境因素)的作用,这个主体就不能生存下去。
举例如下:
人是一个个体(主体),维持个体生命的内因是自身的阴阳相交,一旦阴阳不交了,生命将结束。我们再看看主体的外环境因素:没有场所,人就没有生存之地;没有食物,人的生命就不能延续下去。表明个体是离不开外环境因素的。虽然外环境因素对个体如此重要,又因为"人"这个主体的自身已经具备了阴阳,所以,不能把人和外环境因素(食物等)联系起来定义阴阳(人为阳,食物为阴,或外环境为阳,人为阴)。
我们再回到太阳与地的关系上来,地球释放的蒸汽和蒸汽转变的云雨,这个现象是在地球主体与外环境因素(空间、日月星辰)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产生的。地球主体的范围以内的蒸汽与雨已经具备了自身的阴阳,而太阳系(金木水火土';五星';、日月、北极星等)皆是地球主体以外的客体。主体以内的阴阳是相互的作用(蒸汽转变为云,雨归还地球又补充了蒸汽继续上升)。而地球主体与太阳等客体不是相互关系,太阳可以把光和热奉献给地球,而地球却没有奉献给太阳的东西,用阴阳的话说即"有来无往非理也"。
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毕竟是地球主体阴阳之外的客体。所以,我把太阳定义为"相火"(五行以外之火或主体以外之阳),即缺它不可,但它又不是主体之内的阴阳。如果把太阳热为阳,就把太阳与地球拼凑为阴阳关系,最终必然导致阴阳不能相交(与理不通)的尴尬局面。
6.4、阴阳对待的两个端
以传统阴阳为例,天(阳)动,地(阴)静;上(表)下(里)、男女等,皆是限制在两个端之内。由于见仁见智,各有发挥,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认识,魏朝学者孟康在《三统历》注:"太极元气,含三为一"。这段话从表面看,由阴阳对待的两个端扩大到三个端了。其实不然,对"太极"说的正确认识是:一是表示太极体(生命体);二是表示太极体中的阴阳两端,而实际阴阳的对待仍然是两个端。
在5年的大辩论中,有相当部分人出现了多此一举的,阴阳对待的三个端。这些人的辩论虽然皆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这些论点仍然让人终生难忘。
"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从文字意义上讲,蒸汽(气态水)升到高空凝固成云,这个现象说它是固态水可,说它是液态水也未必不可。但是,矛盾出在地面之液态水和高空(云)也是液态水,把蒸汽夹在中间。用阴阳的角度来解释这个现象的结论是:水为阴,蒸汽为阳,蒸汽(阳)升,升到高空转变为阴(云)。这个现象出现了上下皆是阴,中间是阳,由阴阳的两端扩大到三端,结果是:上与下不敢相对,因为上下皆是阴;上与中不敢相对,因为没有这样相对的先例,最后别说阐述阴阳之理了,连最起码的阴阳概念都混淆了。
不论我们谈论哪个层面的阴阳,最为关键的是,合理的取证。我把地球看成是一个生命体,客观的讲,地球深层有大量的岩浆(热),而地表面寒,就可理直气壮的说,内为阳,外为阴;但是,体现不出阴阳的相互转化。所以在阐述道理时,选择了蒸汽和云雨为我阴阳的根据。为什么我没有选择地面之水呢?
很简单,蒸汽(阳)升……,雨(阴)降……已经把所有的阴阳之理都包括其中了。在此有人会问,如果没有地面之"水",没有太阳蒸汽何来呢?岂不是仍掉根本取枝节吗?
很简单,我在谈阴阳之理时,没有能力把与阴阳有关的各种因素(太阳等)割裂出去,连动物的粪便都在蒸汽蒸发的范畴,何只地面之水及太阳。
6.5、阴阳无三端之理
一个完整的人体也是靠多种因素所组建(五脏六腑等)的。我在给人体定义阴阳时,把动脉血(热)为阳,静脉血(寒)为阴,动脉血从左心升散于全身,而静脉血从外周返回于心脏,这个现象和蒸汽升及雨降理同一辙。如果定义阴阳把各种因素拼凑进去,必然失去阴阳两端的实质意义。如动脉血为阳,静脉血为阴,然而,中医讲,胃为水谷之海,而胃中的水谷之精微是营血的根源(胃中的水谷之精微,动脉血、静脉血,没有心脏的功能血就成为死血,没有肾阳的功能心脏就不能跳动等,这样追无穷尽……)。不论多么高级的阴阳定义,他都没有能力把与阴阳有关的各种因素割裂出去。没有各种因素,阴阳就不会产生。但是,尽管各种因素对阴阳来说如此的重要,当我们阐述阴阳之理时,以人体而言: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两端把所有的阴阳之理都包括其中了,此时不论把哪一种因素添加到阴阳的两端,不但是多此一举的,反而与理不通。也就是说,阴阳之理只有两端,而阴阳没有三端之理。然而,有很多人总是把太阳和地面之水纳入到天地阴阳中去,其结论是:说太阳是天它又不是天,说太阳不是天,天为阳的根据又无从查寻;地面之水为阴,蒸汽上升凝固成云还是水(阴),其结果是"气终而象不变"(阴不能变阳;下为阴,升到高空还是阴)。也就是说,阴阳只有两端,如果用三端或多端,必定不是一阴一阳,而是一阴二阳或多阳,或一阳二阴或多阴。如果在一阴一阳的基础上节外生枝辩护阴阳之理,必然不能自圆其说。
7、对传统天地阴阳动静的质疑
古人以天圆地方"圆者动而为天,方者静而为地"。
对"天圆地方"古人犯了两种认识上的错误:
(1)地实际不是方的而是圆的,这一点已被科学所证实。
(2)"天如覆斧"即天象一个盖在地上的圆盖,这个说法在汉代出现浑天派时,就已经否定了。
也有人认为,"天动地静"是古人以静测动的一种认识方法,即"日周运动",日出到日没为一日(一天)。这种说法忽略了一点,到底是日(太阳)"动"还是天"动"?太阳是天吗?这是保守派回答不了的。
近代人把动静分别为"绝对"的动静和"相对"的动静,这样一来,使天地阴阳之动静乱上加乱了。古人所说的"地如平盘"之地静是绝对的。按日的运动和地球的运动相对而言,必然有速度的快与慢,即快者为动,慢者为静。但是,两个天体相对比动静,不但没有阴阳关系,而且,无法认定是日(太阳)升还是地(地球)升。然而,人们就是被朦胧在这种混乱的概念之中。
"太极"阴阳之动静是指一个个体所包括的两种不同物质属性的动静,和两个物体相对的动静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但是,"太极"阴阳之动静,也出现了难以解答的矛盾:要谈阴阳之动静,首先要拿出阴阳所指代的、具体的两种物质属性是什么。今天我用蒸汽来指代阳,用雨来指代阴。阳(蒸汽)上升之"动",比阴(降雨)之静要慢的多;阴(降雨)之"静"要比蒸汽之动快的多。为什么把蒸汽与雨比喻"太极"?因为太极天地阴阳就是以地为形体,蒸汽与雨乃阴阳的两种形态。否则,天地阴阳就没有着落。太极之说就成为空谈妄论。
再如心的舒张属阳,收缩属阴,每一个心动周期平均为0.8秒,两心房收缩约占0.1秒,而心房舒张占0.7秒,心室收缩占0.3秒,心室舒张占0.5秒,也反应了阴之"静"的系列状态要比阳的"动"快得多(心的舒张属阳,收缩属阴其证据在《心脏的病理与用药的浅析》)。表明"太极"阳动阴静之说难以服众。
以上表明,传统的"天动地静"之说,一是不能自圆其说;二是经不起科学验证。
8、对传统上为阳下为阴错误定义的搪塞
上(表)为阳,下(里)为阴是根据古天文(盖天派)的思想定义的。古人把地平"上方"的白天为阳,把地平"下方"的夜间为阴。根据这个阴阳定义,我们就很容易地觉悟到,古人定义位置的阴阳是以太阳为支点的(有太阳的白天为地平上方';上为阳';,无太阳的夜间为地平下方';下为阴';)。
这种阴阳定义犯的概念混乱错误在于:(1)地面与高空是上下(里外)的关系,属于空间的概念。然而,古人所指的地平上方及地平下方,实际是用日和夜时间的概念错乱了位置的概念。
我的理由是:我们中国的白天与美国的夜间根本就不是上下的关系(我们有我们的高空';上';,美国有美国的高空';上';);然而,古人就是把我们中国的地面与美国的地面错乱为上下关系了。这种定义阴阳的致命点是:中国的白天为阳,而美国的白天照样为阳,其结果是:这个概念的"上"可以为阴也可以为阳,"下"也如此;很明显,在这种前提的阴阳定义,实际是以昼夜(时间)的阴阳定义,而不是位置(上下)的阴阳定义。所以说,盖天派的阴阳定义是用时间的概念错乱位置的概念。(2)寒热是阴阳属性的概念,也是定义阴阳的支点。古人把地平上方的白天(昼';时间';)热为阳,而事实表明,不论昼夜,皆是上寒下热。又由于古人时空概念的错乱,其结果是:上为阳而实际寒,下为阴而实际热。阴阳的定义与阴阳的属性大相径庭。也就是说,盖天派不只犯了用时间错乱位置定义阴阳的错误,在这个错误前提下,同时也把自己的支点(阴寒阳热、阴阳之纲领)给推翻了,两个字"荒唐"!因为我们的愚昧,被一种荒唐搪塞了数千年!
古人还有一种说法:"天在上为阳,而阳中之阴下降为雨;地在下为阴,而阴中之阳上升为云",即阴中之阳升,阳中之阴降。而愚昧者就是被这种搪塞折服了,所以,阴中之阳升,阳中之阴降在愚昧者的心目中也就成了一条不可否认的公理。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升",只有在下,才有升字可言,又因为古人找不到阳在下的合理证据,用阴中之阳升,阳中之阴降来搪塞,属于无奈之说。
8.1、什么是阳中之阴,什么是阴中之阳
第一种说法是:《类经*阴阳类*五》以昼为阳,夜为阴;午前为阳中之阳,午后为阳中之阴。子前为阴中之阴,子后为阴中之阳。
第二种说法是:程士德老师著的《内经》解释"心为阳中之太阳"中说:"前';阳';字指位置,后';阳';字指功能"。
第三种说法是:太极图半面阳中的黑点及半面阴中的白点(阳中有阴使阳不亢,阴中有阳使水不寒)。
其中,后两种说法最容易给人们造成错觉和混乱。
第二种位置阴阳的混乱是:古天文盖天派的错误思想,有上为阳(天在上为阳),下为阴(地在下为阴)的错误定义,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地在下为阴,而阴中之阳(地气、蒸汽)上升为云;天在上为阳,而阳中之阴(天气)下降为雨了。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却被人们所忽视了,那就是,"上"是不是为阳,"下"是不是为阴。
上下只是位置的一种概念,而上下位置如果没有阴阳的属性为依托,就无法定义上为阳或下为阳。从古至今定义阴阳的标准皆是以阴阳属性为根据的,即阴则寒,阳则热。事实表明,不论有太阳的白天还是无太阳的夜间,但上寒下热的现象永远不会改变。什么是真理,事实就是真理,事实证明了上为阴,下为阳。而传统的上(外)为阳;下(内)为阴不只与事实相反,而且阳在上没有阳再向上升的空间了,阳没有上升的条件了,必定是死阳,阴也如此。
我们再看一个事实:蒸汽升到上(高空),靠上空的寒冷凝成云。这个事实证实了高空是寒冷的。也只有高空的寒冷,蒸汽才能凝固成云(雨)。表明"上"是阴的位置,而"云"(雨)是阴的实质。云雨是在阴中(云雨在阴的本位置)。这个事实使传统的"下为阴,上为阳,阴中之阳升,阳中之阴降"不攻而自破!
另外,古天文盖天派对位置的阴阳定义不只拿不出合理的根据来,而且自相矛盾:(1)面南昼参日影,故上南下北。而面北夜考极星也是仰观的(仰面观星),故上北下南。也就是说,盖天派的面南昼参日影,和面北夜考极星对位置的定义是两种相反的结果。(2)有太阳的白天为地平上方,无太阳的夜间为地平下方,故昼为阳,夜为阴,这样地球就充当了太阳的一个坐标系,地球遮盖住太阳时为夜间,这样一来就不是天与地的阴阳对待关系了,而是有太阳白天的"天"与无太阳夜间的"天",两种"天"的阴阳征象而已。
8.2、笔者对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认识
阳(蒸汽),蒸汽中含的湿气即阳中之阴(太极图阳中的小黑点)。在阳升(蒸汽上升)的过程中,阳中之阴(湿气)随之上升。
阴(雨)中之阳,即雨水的养分或阴的前身就是阳(阴是阳转化而来的,水的成分氢气、氧气,太极图阴中的小白点)。在阴降时,阴中之阳随降雨而下降。
古人用阴中之阳升和阳中之阴降来搪塞的用意是:只因为古人错把阳定义在上,阴在下,而自然中又没有阴升阳降之理,因此,用阴中之阳升来冒充自然的阳升而已。我们用数值假定"阴中之阴"是95%,"阴中之阳"5%,5%的阴中之阳脱离开阴上升了(但事实是不可能的),那么,95%的阴中之阴下降吗?如果下降,请问,阴已经在下了,还向哪降?像这样保守派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的东西,不是谬论又是什么?
与我辩论的保守派几乎都用过"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句话对愚昧者来说是最好的搪塞,但是,认真的人可以用这句蠢话变成埋葬保守派观点的坟墓。为什么这么说呢?整个中医界及整个易学界还没有一人能找到指代阴阳的物质,阴阳是前提,而阳中之阴及阴中之阳是"阴阳"中的又一个层面,从中医教科书来看,并不知道阴阳所指代的物质是什么,那么,不知道前提又用什么谈阳中之阴降,阴中之阳升呢?
总之,传统阴阳的错误定义已经真相大白了。用唯一的阴中之阳升,阳中之阴降来搪塞阴阳的错误定义也破灭了。到此,旧的阴阳学说也就成了朽木之雕。
9、旧阴阳学说死而不僵
一个与理不通的学说为什么能流传数千年?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9.1、中医理论如果有错,为何能流传五千年
保守派认为,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否认了阴阳学说就等于中医理论全部坍塌。既然阴阳学说能流传数千年,就必然是正确的。请大家看红莎草先生的一段原话:
大家都知道,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你把阴阳学说否定了,阴阳错了,也就是方向错了,中医理论也就错了,按你的逻辑,中医治病也就应该治反了,五千年来中医就是靠这种理论治病,应该是治一个死一个,中国人早就死绝了,但现在人却越来越多,不得不实行计划生育,你怎么解释错误的理论却出现了正确的结果呢?
-------------------------
有物质就有理(即物见理)。阴阳是用来阐述事理的一种方法,人的生理是:内在的热不断向外扩散,外在的凉向内降聚,即阳升阴降。而旧的阴阳说法是:内在的凉向外扩散,外在的热向内降聚,即阴升阳降。这个说法虽然与事实不符,但并不影响半点人体的内热向外扩散。用阴阳来阐述事理,而这个阐述的"方法"错了,不等于"事理"也错了。
我也向"红莎草"先生提出了质问:以传统理论上为阳,下为阴,而阴阳相交是维持生命必然的条件,在下之阴必须向上升,在上之阳向下降才能阴阳相交。所以,在治疗阴阳不交时,就必须用阴升阳降的药物,只要你能拿出一味阴升阳降的药物,我反驳传统的观点就全部作废!但是,"红莎草"始终没有拿出这个证据。表明自然中没有阴升阳降之理;中药也没有一味使阴升和阳降的药……。
阴阳学说是一种阐述事理的方法,而人体是被阐述的对象。这些人把阐述的方法错当被阐述的对象了。甚至他们认为如果是方法有错误,被阐述的对象(人)就不能存活,所以才导致了他们以上错误的推论。
9.2、随波逐流
有很多不明是非的愚昧者,他们对理论没有经过核实,就盲目崇拜,而随波逐流了。以上这两点是旧阴阳学说死而不僵的主要原因。
10、新阴阳学说的崛起
旧阴阳学说有精华部分,但是,阴阳位置的定义(上为阳,下为阴等)却与实际相反,这必然激起新阴阳学说的崛起。阴阳位置的定义更新了;阴阳学说是以物质为根据的,这两点可以说是超越的创新。只有"新"才能与"旧"挑战;只有"新",才能使"旧"得以完善;只有推翻了旧的谬论部分,才能用新的来继承旧的精华部分。俗话说,不破不立。所以,在文章的开头说:“我写阴阳学说大辩论,实际是对阴阳学说批判性的继承”。
10.1、申辩"上为阴下为阳"
在举证之前,先澄清上与下的概念:
天与地不是上下关系,而是里与外的关系。因为地球的周围皆是天"天包地外",也就是说,上下都是外。为了方便起见,也可以把"上"作外,把"下"作内(中间)。
阴阳升降的条件是:
第一要具备阴寒、阳热的性能;第二阴阳的位置要合适,比如,自然规律是阳升阴降,那么,阳的位置就必须是在下(内),阴的位置必须是在上(外)。否则,阴阳就不能升降运动。
我们先把古人的说法做一个反面教材:天在上(外)为阳,地在下(内)为阴。那么,阴已经在下了,还怎么向下降?在下(内)者为阴,为什么实际人体内的温度比外表热?天在上(高处)为阳,为什么实际是高寒下热?难道古人所说的下(内)为阴则热、上为阳则寒?为什么理论与实际相反?一个基础理论与自然相违背,又与实际不相符,所以,我把古人的阴阳定义作为反面教材。
以下是新阴阳学说的根据:地在下(内)为阳,天在上(外)为阴,地之蒸汽与天之降雨对待而言,应该理直气壮的说,蒸汽为阳,自然之阳升,蒸汽升到高空,因为高空寒冷,因此,蒸汽到此凝固成云(阴),然后降雨,符合自然的阳升阴降。所以,上为阴,下为阳。
还有另一种阴升阳降搪塞的说法:阴(凉)也可升散,阳(热)也可下降,这也是自然客观存在的一个现象。
举例如下:
把冰放到容器里,一段时间后,冰就融化了,原因很简单,外边的高温侵入到容器内,冰的寒气从容器内散出了。这说明了只要有温度差别,寒(阴)在内,热(阳)在外,阴照样可以阴升(散);阳照样可以降(聚),但并无实质意义。上述虽然有寒热的差别,但不能为"阴阳者,变化之父母"。所谓阴阳的"变化"是无休止的循环,如阴在内,阳在外,内在冰的冷气散出后,外在的"热"进入内不能转化为冰,在内有限的冷气散出后,内外的温度就持平了,也就没有阴阳之间的差别了,阴阳也就不存在了。
10.2、对阳升阴降的审核
为了更有说服力,以客观实在的自然规律为基础,我们做个模拟式:
为了容易观察,用一根很高的玻璃管模拟物体的模型。把火焰放在玻璃管的下端,火焰就会自然顺玻璃管向上升;向玻璃管的上端灌水,水就会自然向下流。这个现象足以说明,阳升阴降。反过来说,把火焰放在玻璃管的上端,火焰不但不会顺玻璃管下降反而脱离开玻璃管向上升;把水放玻璃管的下端,水不但不会顺玻璃管向上流反而会脱离开玻璃管向下流。这个现象和阳(蒸汽)升,阴(雨)降,理同一辙。表明自然的阳升阴降是不可质疑的。
10.3、人的生理证实阳在下(内)阴在上(外)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以人体呼吸为证:体内之热气呼出(在内之阳向外输出),体外之凉气吸入(在外之阴向内输入);再以人体的体温为证:体内温度高(内为阳),体表温度低(外为阴)。
10.4 、现代微观证实阳在内阴在外
人是宇宙小天地。细胞照样是宇宙小天地,它的运动(代谢)也在遵循同样的自然规律。自然是阳在内(下)而升散,阴在外(上)而降聚。细胞按两大类分之,一类是固定细胞:如每个部位的肌肉细胞,或脏腑的细胞。另一类是运动细胞:如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等。我们演示一下固定细胞的给养途径:如红细胞是氧(养)的载体,红细胞的载养实质是红细胞从内向外释放能量的一个过程。它的途径和血中的养一样,主要是从动脉而来。动脉的血液因含有大量的养分(热能),属于中医理论阳的范畴。到微动脉时,血流减慢,这是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的大好时机和场所。
我们知道,红细胞是不能进入细胞(固定细胞)的,因红细胞一般直径是6~9um,而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5~6um。但是,红细胞释放出的氧(养)可顺毛细血管进入细胞。然而,凡是细胞所利用的一切养分(氧)的途径皆是从动脉而来。这里所说的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是自然的,因自然中热则向外散。红细胞释放热量是边走边释放,把热量散出的也差不多了,也就到了微静脉。
红细胞的这一作用和肺的呼吸很相似,如肺内的气压比外界高2~3毫米汞柱,当把肺内之气呼出时,肺内的气压又比外界低2~3毫米汞柱,外界之气又毫不费力的被肺吸入了。而红细胞到微静脉时,赤红的动脉血因其中的养分(热能量)在途中已经散出或消耗了,所以,到静脉的血液是紫黑的。静脉血基本不含或少含养分(热能量),属于中医理论阴的范畴。最近已经证实:"动脉血比静脉血热"。阴则凉,阴则向内聚,此时,一些水(二氧化碳)就自然的进入了红细胞。红细胞代谢的全部过程是:从动脉端而来装满养分,到组织间后又装满了废物(水、二氧化碳等)通过静脉运走了。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遵循自然的阳向外散、阴向内聚的规律完成的。这是用现代科学的眼光证实阳在内向外散,阴在外向内聚的有力根据。
总之,不论是自然规律、物证及现代科学都支持了阳在下,阴在上的观点。我们再从空间、时间及阴阳的运动规律核实一下:
所谓空间,是物质生存的场所,没有空间,就没有一切。物质阴阳就是在这个空间里自然的运动。阳在下才有升的过程;阴在上才有降的过程。反过来说,如果阳在上,就没有它上升的空间了,阴也如此。表明阳在下,阴在上,才是在空间自然运动的唯一条件。
所谓时间,有时间就有物质运动的过程,就有先后之分。如阳(蒸汽)先上升,升到高空,然后就转变为阴(云雨),即阳先阴后。和古人所说的"大哉乾元,万物之始"相吻合。
总之,新观点不论是时间、空间、物证及阴阳的运动规律等,是经得起任何科学验证,这就表明新的阴阳学说不仅是自然科学,而且能与现代科学接轨。
推翻了旧的阴阳学说,那么,古人的乾阳为天,坤阴为地,也必须纠正!即乾为地,坤为天。对此的细节请关注《八卦新解》。如果中医同仁能帮古人找到天为阳的证据,请您在此发表高论。如果对我的观点有质疑,请您提出,我愿意回答所有人提出的问题。
11、不必要的恐慌
新的阴阳学说有充实可靠的根据了,也就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了,这是中医界的一个飞跃!然而,有些人大骂新的学说甚至已经失去理智。其原因何在?
把一个刚生下来的健全婴儿,从刚开始学走路就让他拄拐杖,习以为常了,再让他把拐杖扔掉,可能就像拐子一样真的不会走路了。人在黑暗中习以为常了,所以,他们的眼睛怕见阳光,更不敢拨云见日。这就是保守派不愿意舍弃糟粕的主要原因。也说明旧的阴阳学说的错误理论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
敬请革新派为我鼓掌加油!敬请保守派为传统理论辩护!在我向旧阴阳学说挑战的同时,也接受同仁对我观点的质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7-5 12:41 , Processed in 0.05598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