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6 11:15:3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10月25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五章“医话随谈”中的部分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中医事业的现状与前景,本文是朱老为迎接江苏省中医科技工作会议而写作于1995年8月的论文,并于2006年2月做了相应的增补。本文对于当时的中医药之现状与前景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医师在隆尧讲座成功!他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中医事业的现状与前景”的有关内容,
       中医有漫长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人物做出不同寻常的贡献。本文是朱老为迎接江苏省中医科技工作会议而写作于1995年8月的论文,并于2006年2月做了相应的增补。本文对于当时的中医药之现状与前景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朱老说,中医药之现状与前景作一简要回顾,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建国以来,中医药得到党和政府的保护与发扬,特别是近10多年来,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两部一局联合制订了全国500位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的周密安排,从第一批结业的成绩来看,可谓硕果累累,令人欣慰。编撰了《医学百科全书·祖国医学》系列丛书;集中人力编写了大型《中华本草》,大大超过了《本草纲目》的内容;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联合国卫生组织在北京共同举办了“首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800多位不同肤色的医药界人士,欢聚一堂。1.中医理论和前人宝贵经验的继承不够
2.辨证水平和医疗质量有所下降
3.滥用西药,中医急症的阵地萎缩了
4.药材不道地,炮制不如法
5.中医院经费严重不足
二、认清形势,迎头赶上
朱老在当年忧虑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他提的建议,也很有历史意义,就如同今天的“建言献策”,值得大家思考。

感谢霍立轩的讲述和分享。

174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6 20:05:09 | 只看该作者
今晚8点(2021年10月26日),曹东义教授继续解读《黄帝内经》第103讲《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5)。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今日讲座内容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5)
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帝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余以知之矣。其于正味何如?岐伯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味之主,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软之。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
  大要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贪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
  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帝曰:善。病生于本,余知之矣。生于标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
  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来必复也。
  帝曰:其脉至何如?岐伯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
  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
  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末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
  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无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174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9:50:4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10月2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继续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关于肿节风、泽兰、䗪虫、补骨脂、鹿角等中药的运用。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主任讲座成功!她继续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关于肿节风、泽兰、䗪虫、补骨脂、鹿角等中药的运用。
          肿节风,是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全株。辛、苦、平。归肝、大肠经。有袪风除湿、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之效。常用于肺炎咳嗽、口腔炎症、菌痢肠炎等。现有成药
“肿节风片”、”肿节风注射液”以肿瘤辅助治疗为其适应证,有抑制肿瘤、抗癌增效的作用。朱老在长期临证观察中,发现肿节风因其剂量的不同,功效也有区别。小剂量(15g以下),有扶正的作用,大剂量30g以上,则以清热解毒、散结化瘀为其所长,而多用于免疫性疾病活动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肿节风的用量为30~60g,配伍忍冬藤、鬼箭羽、生地、水牛角等,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泽兰利水活血,朱老常配伍丹参、泽泻、牛膝等一起使用。比如,丹参 配 泽兰
【用量】丹参15g,泽兰20g。
【功效】活血利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经行浮肿,产后浮肿等。慢性肾炎水肿属瘀血阻滞者亦宜。

        感谢朱胜君的讲述与分享。

1744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9:51:59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1年10月27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贾谦先生的著作《中医战略》的内容,题目是:中医药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和 中国需要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5000年得以繁衍昌盛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存古籍中有1/3是医学典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博大精深。现如今中医药地位低下,甚至陷入困境,既有认识问题,有制度问题,也有中医自身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充分保障14亿人民的身心健康,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也是一个最基本的目标。中国根本就不可能走西方的医疗保障模式,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比较优势,建立起以中医药为主,西医做支持,中西医并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贾谦先生《中医战略》关于中医药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和 中国需要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有关内容。
        中医药学是独特的医疗卫生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贾谦先生说,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比较优势,建立起以中医药为主,西医做支持,中西医并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这样的认识,来自贾谦先生多年的深入研究,虽然很有见地,但是,能够有同感颇不容易。
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更困难。
不是说的不对,也不是将来做不到,而是认识真理的过程,往往很漫长。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经历很多事情,需要很长的历史过程。
感谢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174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9:52:48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本周四(2021年10月28日)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中药天花粉的本草考证。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天花和天花粉的的名称、栝楼的品种、天花粉的制造方法及应用历史等内容进行介绍,以为理解其来源变迁、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硕士张慧康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关于中药天花粉的本草考证。
朱良春先生说天花粉生津止渴, 与 鬼箭羽相配物,可以治疗糖尿病。
【用量】天花粉、鬼箭羽各20~30g。
【功效】生津止渴,清解燥热。
【主治】糖尿病。
【按语】花粉生津止渴,鬼箭羽善清阴分之燥热,二药合用,正可针对糖尿病阴虚内燥之病机。而鬼箭羽又具活血化瘀功能,对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肾脏、眼底及神经系统等病变,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代谢功能的作用。实验研究证明,鬼箭羽所含之草酰乙酸钠能刺激胰岛细胞,调整不正常的代谢过程,加强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有治疗、预防的双重功效。

感谢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174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9:53:44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东义教授,尊敬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今天(2021年10月29日)由来自上海的黄小平和大家分享中药学第五版安神药的内容:

凡是具有安定神志作用的药,叫做安神药,心藏神,故安神药主要归于心;又因肝藏魂,故又与肝有一定关系。安神药主要用于心气虚、心血虚或心火盛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以及惊风、瘢狂等,安神药从药材上分析,较多应用矿物药与种子类植物药,矿物药质重性降。故多具重镇安神的作用;种子类药质润性补,故多具养心安种的作用。安神药的运用须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选择本类中适宜的药物,并作相应的配伍。如阴虚血少者,应与养血补阴药配伍;肝阳上亢者,须与平肝潜阳药配伍;心火炽盛者,当与清心火药配伍。至于癲癇、惊风等证,多以化痰开窍或平肝熄风药为主,本类药只作辅助之品。矿石类药物,如作丸散服,易耗胃伤气,须酌情配伍养胃健脾之品,且只宜暂服,部分药物具有毒性,更须慎用。

劳烦老师转发预告,敬谢
      祝贺上海的黄小平院长讲座成功!他和大家分享了中药学安神药的内容:
     善于养生的人,首先是养心、安神,《内经》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养心除了静养之外,还可以使用中药,凡是具有安定神志作用的药,叫做安神药,它们可以治疗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以及惊风、瘢狂等,心神不宁的疾病。
     感谢黄小平院长的讲座和分享。

1747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9:54:40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1年10月3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河北中医五千年》这本书的内容:
        第二章:考古见证商代的河北医药状况。本章节由曹东义教授编写。     
         第三节:商代台西人的幸福生活。
       商代台西人的房屋有了通风窗户,极大的改善了古人的居住条件,避免了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还第一次发现了我国商代的两眼水井,使我们看到了“井”字起源于象形的实物证据。遗址中还有不少酒器,说明台西人的生活一定不是单调乏味的。出土的精美丝麻织品说明台西人的穿衣应该是比较讲究的。发现的还有漆器等说明当时的漆器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植物种仁以及医疗器械等在台西出土后,也把台西人的医疗卫生状况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君安诊所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河北中医五千年》考古见证商代的河北医药状况。先秦的医学状况资料很少,甲骨文有一部分记载,剩下的就是考古发现。河北省藁城台西遗址,距今3千多年之前的时候,有很多考古发现,见证了商代中国人的幸福生活。
       比如,商代台西人的房屋有了通风窗户,极大的改善了古人的居住条件,避免了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还第一次发现了我国商代的两眼水井,使我们看到了“井”字起源于象形的实物证据。遗址中还有不少酒器,说明台西人的生活一定不是单调乏味的。出土的精美丝麻织品说明台西人的穿衣应该是比较讲究的。发现的还有漆器等说明当时的漆器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植物种仁以及医疗器械等在台西出土后,也把台西人的医疗卫生状况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中医药在那个时代的丰富生活状况,让我们看到了文字记载所不具备的场景,这里需要穿越时空,展开想象,就如同央视《经典里的中国》那样,是感人的,也是很鲜活的生活场景。
       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1748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9:55:2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1年10月3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他继续讲《温病学》。他将接着为大家分享温病的诊治。
今天晚上要讲的内容是:大头瘟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
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讲了《温病学》关于大头瘟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
      网络和教材介绍说,大头瘟是一种因风热时毒侵犯三阳经络而引起的瘟疫病,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属于瘟疫范围,在温暖多风的春季及应寒反温的季节出现。大头瘟的临床表现为全身憎寒、发热及头面部肿痛等,部分患者可有咽喉干痛、口臭及闭眼睁不开及烦躁不安等,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
医方考·大头瘟》。又名大头风、大头痛、时毒、大头伤寒、虾蟆瘟、捻头瘟、大头天行、疫毒等。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阳经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载大头瘟症状,发于鼻面耳项咽。
北京名医符友封先生认为“大头瘟”是腺鼠疫,是蒙古兵带到中原的,李东垣的“普济消毒饮”,救治了大量患者,值得大家参考,继承发扬。
普济消毒饮组成:黄芩半两,黄连半两,人参3钱,橘红(去白)2钱,元参2钱,生甘草2钱,连翘1钱,黍粘子1钱,板兰根1钱,马勃1钱,白僵蚕(炒)7分,升麻7分,柴胡2钱,桔梗2钱。
当然,普济消毒饮可以治疗很多火热炎上引起的疾病,这是后世的扩展运用,守正创新。
感谢曹传龙的讲述和分享。

174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9:55:5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11月1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五章“医话随谈”中的部分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1,追忆一段胜缘,祝贺中医研究院50华诞。本文是朱老为祝贺中国中医研究院建院50周年所做。
2,经典是基础  师传是关键。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与创新的两个方面。能继承者始能创新,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知创新者始善继承,否则便不免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中医学术也不例外,故历代卓有成就的医家,无一不是学术上的精研经典,勤求古训者,亦无一不是学术上的推演发扬,革新创造者。同时师传授业,也是技术提高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3,展示特色优势  促进中医发展,。中医的事业,是大家的事业,是中国的事业,也是世界人民的事业,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推动这个事业的不断壮大发展。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医师在隆尧讲座成功!他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医话随谈”朱老祝贺中医研究院50华诞的文章,以及“经典是基础  师传是关键”的重要论述。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之初,从全国抽调人才进京研究和发展中医事业,朱老也是合适的人选,但是,江苏省不放人,让他没有办法,只好坚守南通。
朱良春先生用自己加倍的努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朱良春先生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废医存药思潮很盛行的时代。
他经过多年探索,提出“经典是基础  师传是关键”,这个正确主张,也是实践得来的真知灼见。
道在经典,术在民间。
不读经典,难以传道。
不下民间,没有经验。
师传道与术,可以走得远。
中医几千年,关键有师传。

感谢霍立轩的讲述和分享。

175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20:01:42 | 只看该作者
群公告
直播即将开始~
今晚8点(2021年11月2日),曹东义教授继续解读《黄帝内经》第104讲《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6)。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今日讲座内容: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6)
  帝曰:胜复之变,早晏何如?岐伯曰: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复已萌也。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胜有微甚,复有少多,胜和而和,胜虚而虚,天之常也。
  帝曰:胜复之作,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岐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
  帝曰:差有数乎?岐伯曰:又凡三十度也。
  帝曰:其脉应皆何如?岐伯曰:差同正法,待时而去也。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甚曰病,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故曰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夫阴阳之气清净,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
  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

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余已知之矣。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岐伯曰:上下所主,随其攸利,正其味,则其要也。左右同法。大要曰:少阳之主,先甘后咸;阳明之主,先辛后酸;太阳之主,先咸后苦;厥阴之主,先酸后辛;少阴之主,先甘后咸;太阴之主,先苦后甘。佐以所利,资以所生,是谓得气。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则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汗,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11:00 , Processed in 0.05161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