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义》 隋·萧吉撰,马新平、姜燕点校 点校说明 《五行大义》五卷,由隋代萧吉所撰写。书中内容,都关乎阴阳五行之事。
卷一主要对五行、干支进行释名,并说明五行的形质与功用,同时对“数”进行广论,包括《易》之大衍之数、五行及生成数、干支数、纳音数和九宫数。卷二论述五行相生、生死所及四时休王和五行配支干、五行相杂、五行之德、五行之合、五行之扶抑、五行之相克、相刑、相害和冲破。卷三讲五行配五色、五音、五味、五藏六府及五常与五事。卷四讲五行与律吕、七政、八卦之风、性情及政治。第五卷讲诸神、五帝、诸官、诸人及禽虫配五行。
萧吉以博学多才著称,尤其擅长阴阳算术。所著《五行大义》是萧吉在广泛研究和考订各类阴阳著述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的的一部代表作品。其内容推理周密,引征广博,在阴阳术数领域内,属于造诣很深的著作。它是隋以前传统五行理论的集大成者,也是研究中国整部五行思想发展历程的必读之书,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
阴阳五行思想,是传统中医的理论基础。《五行大义》作为阴阳五行理论的集大成者,学习和研究此书,对深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有著非常深远的意义。
“- -、—是对宇宙生命的功能、属性、关系所作的归纳和分类,表示宇宙生命的一体两仪,既是对不同事物的归类,又是对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归类,体现了一分为二的宇宙生命发生论、结构论、功能论观点。”中医基础理论就是用“阴阳”之间的关系说明生理及病理变化的。阴阳的对立制约维持著人体的物质及功能的动态平衡,即“阴平阳秘”,如果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受到破坏,不能维持相对平衡,即出现“阴阳失调”的病变,“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之间又是互为条件、互相转化的,它们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即“独阳不生,孤阴不长”,“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反映在生理上,就是机体中的物质与物质、功能与功能、物质与功能之间的消长,是维持相对平衡的消长。如果这种平衡状态失衡,即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阴阳属性相对而划分,但二者之间又可以互相转化,反映在古代中医理论中,阴阳的转化可以用来解释某些病因,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寒湿之气属阴,温病、咳嗽之证属阳;风暑之气属阳,飧泄、痎疟之证属阴。伤于阴反病阳,伤于阳反病阴,这是阴阳转化思想的具体体现。阴阳学说是传统中医学全部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理解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也是研究古代医学必通的门径。
五行学说更是一种具有东方色彩的朴素系统论的原始理论。“它是中国先哲用以描述宇宙生命属性规律的一组符号系统。五行分别是五种物质——能量——资讯的符号,‘五行’之间的各种关系(生、胜、乘、侮)反映了宇宙生命各种物质、结构、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运动和变化。”古代医学家把哲学中的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在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五行学说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祖国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在这种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促进人们从系统结构观点观察人体,在比较和辩证中认识人体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生活环境的统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五行学说的应用,加强了中医学关于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论证。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在五行学说的帮助下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系统化。五行系统除了分类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相生相克及胜复机制在传统中医学上反映了病因、病机、病理及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系统而严密的医学思想基础。传统中医也用“五行”作为解释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结构、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的根本大法,对于我们理解医学思想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文风醇厚古朴,书中所援引的材料十分丰富,有些引文往往来自于佚亡之书,今已不可得见者,借《五行大义》而存其一二。萧吉的广征博引、包罗万象,为后人清理出了一条追寻隋以前中国五行思想发展历史的清晰脉络。在这个意义上,萧吉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特别是中古)五行思想的一位杰出的总结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