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气虚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15-2-10 07:0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2-10 09:14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2-9 11:26
“脾统血”一词,可能首见于明代《薛氏医案》:“心主血,肝藏血,亦能统摄于脾。”若是,统,有统摄之义 ...

“肝藏血”与“脾统血”分别阐述了肝脾两脏在血液运行中的作用。

肝藏血,始见于《内经》。《素问·调经论》曰:“肝藏血”。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藏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贮藏血液。肝如同“血库”一般,能够贮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体活动所需,发挥其濡养脏腑组织、维持相应功能作用。正如《灵枢·本神》所说:“肝藏血,血舍魂。”《素问·五脏生成》亦云:“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②调节血量。肝除藏有一定的血液外,还具有依据机体之需,调节循环血量作用:当机体处于安静休息,或睡眠状态时,机体所需血量减少,部分血液回流入肝,并贮藏起来;而当人体在工作,或剧烈活动时,机体所需血量增加,血液则由肝脏输送到经脉,以供全身各组织器官所需。即如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也?肝主血海故也。”“血海”之名,除指任脉中一穴位外,一般是指冲脉而言。《灵枢·海论》曰:“冲为血海”,强调冲脉气血充足对人体的重要性。肝的疏泄与藏血功能,相反相成,共同维持肝的贮藏血液与调节血量的作用,故又有“肝主血海”之称。实际上,“冲为血海”的作用是通过肝的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作用而实现的。③收摄血液,防止出血。肝藏血还能使血液收摄于经脉之中,不致溢出脉外而出血的作用。
肝藏血功能失常,临床可见两种情况:一是肝血亏虚,肝之经筋、组织失养,称为“肝血不足”。血虚目失所养,则两目干涩,头晕眼花,甚至夜盲;血不舍魂,则失眠多梦,或见梦游;血不养筋,则见肢体麻木,手足拘挛,屈伸不利;血海空虚,胞宫失养,则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或闭经等等。二是肝气虚,不能收摄血液,血不循经而妄行,即“肝不藏血”。临床可见吐血、衄血,以及月经过多,甚或崩漏等症。

脾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的作用。《难经·四十二难》曰:“脾裹血,温五脏”,指出脾具有包裹血液、防止血溢的作用。明代薛立斋在《薛氏医案》中说:“心主血,肝藏血,亦能统摄于脾。”脾的统血作用是以脾主运化为基础的,脾气健运,气血充足,统摄力强,则血行脉中,而不溢出脉外。故此武之望在《济阴纲目》中说:“血生于脾,故曰脾统血。”若脾失健运,脾气亏虚,统摄无力,则致血溢脉外,而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出血,月经过多,甚或崩漏症。正如尤在泾在《金匮翼》中所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统血;脾化血,脾虚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


肝藏血与脾统血是相互关联的。血液之成,源于脾胃;既成之血,藏之于肝,依机体所需而运行诸经。血液之行,以心肺之气为动力,以肝脾之气为约束。脾气健运,血液化生充足,则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行之于经,则脾有所统,二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正如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中所说:“血生于脾,统于心,藏于肝,宣布于肺,根于肾,灌溉一身,出入于脉。”若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影响肝的藏血功能,则常致头晕目涩,肢麻筋挛等肝血不足之证;若肝脾亏虚,收摄力弱,血溢脉外,而见各种出血证,称为肝不藏血或脾不统血。


临床对于血虚证或出血病证,当根据其特点及其兼证,辨别其属肝、属脾,而审证治之。

▲如血虚因失血过多,或久病损耗所致,症见目涩夜盲、头晕目眩、肢麻爪淡,月经量少,甚至或经闭等症者,多属肝血不足,治疗以补血养肝,可选用四物汤加减;
而血虚因过劳、久思,或生化不足所致,而见头晕面白、心悸失眠,伴有倦怠懒言、少气乏力等症者,多为脾虚气弱,治当健脾益气养血,方选当归补血汤或四君汤加减。
肝不藏血或脾不统血,临床皆可见各种血证,
▲若出血色淡,并伴有明显气虚者,多为脾不统血,治当健脾益气摄血,可选归脾汤或补中益汤加减治疗;
▲若出血见于上部(吐血、衄血、咯血),且血色鲜红,伴有烦躁易怒、面红目赤者,多为肝气上逆、血随气逆,治疗当平肝潜阳、清热凉血,方选羚角钩藤汤或柴胡疏肝散加生地、赤芍、丹皮等药。
总之,各种血证,出血伴有虚证者,多属脾病;出血而有实证者,则多为肝病。临证之时,当详察脉证,细心辨析,以便因证论治,提高疗效。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07:35:07 | 只看该作者
hgfjkl 发表于 2015-2-9 19:47
物质质量的存在会造成时空的弯曲,

        广义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矛盾,正是库恩创立不同理论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的渊源!在牛顿力学中,时空是绝对不变的,而在相对论中,时间可以缩短,空间可以弯曲。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09:30:48 | 只看该作者
hgfjkl 发表于 2015-2-9 19:40
应用
广义相对论由于它被令人惊叹地证实以及其理论上的优美,很快得到人们的承认和赞赏。然而由于牛顿引力 ...

            请先生关注:中西医融合哲学观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10:53:42 | 只看该作者
     【临床对于血虚或出血病证,当根据其特点及其兼证,辨别其属肝、属脾,而审证治之。】
======================================
        回复:如此说来,虚证是全身的正气不足,邪气不盛,机体稳态失衡的表现。根据其特点以及兼证,分别归属于不同的脏腑,例如:肝血虚,就是全身的血虚证表现在肝的机能方面,或者兼有肝的机能减退,就是肝血虚。余类推。

点评

例如:肝血虚,就是全身的血虚证表现在肝的机能方面,或者兼有肝的机能减退,就是肝血虚。余类推。 --------------------------------------------------------------- 还有不明确的地方。 “全身的血虚证”又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0 14:28
165
发表于 2015-2-10 13:18:32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2-10 07:06
“肝藏血”与“脾统血”分别阐述了肝脾两脏在血液运行中的作用。肝藏血,始见于《内经》。《素问·调经论 ...

根据千秋雪先生摘录中医教材的论述,依据逻辑推理,就会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中医血就是西医血液的话,那么,血生于脾,脾就是骨髓;脾裹血,脾就是血管;脾统血不溢出脉外,脾就是血管壁内的某种物质或机制;肝藏血,肝就是血管内的空间……

人卧血归于肝,其他时候血在哪里?肝受血而能视,看东西的时候肝才藏血?足受血而能步,足血在脉里还是脉外?掌受血而能握,不握的时候手掌没有血?指受血而能摄,不摄的时候有没有血?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13:30:18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2-10 05:18
根据千秋雪先生摘录中医教材的论述,依据逻辑推理,就会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中医血就是西医血液的话, ...

         同感。厘清、梳理的应该是中医教材,而不是经典!
167
发表于 2015-2-10 14:28:1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2-10 10:53
【临床对于血虚或出血病证,当根据其特点及其兼证,辨别其属肝、属脾,而审证治之。】
============= ...

例如:肝血虚,就是全身的血虚证表现在肝的机能方面,或者兼有肝的机能减退,就是肝血虚。余类推。
---------------------------------------------------------------
还有不明确的地方。
“全身的血虚证”又是什么意思?古代中医如何产生这个概念的?
168
发表于 2015-2-10 14:33:36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2-10 13:18
根据千秋雪先生摘录中医教材的论述,依据逻辑推理,就会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中医血就是西医血液的话, ...

中医的血虚证,一部分有明显的失血史,大部分没有失血史,中医把这两部分都归到血虚证里。我们现在认为这种归类是正确的。

我们要思考的是:1,古代中医的思路是怎么形成的?2,古代的归类依据是什么?
169
发表于 2015-2-10 14:44:20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2-10 07:06
“肝藏血”与“脾统血”分别阐述了肝脾两脏在血液运行中的作用。肝藏血,始见于《内经》。《素问·调经论 ...

千秋雪先生辛苦了,此是当今教科书的正解。温故而知新,同时更可令人反思。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18:14:17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2-10 06:33
中医的血虚证,一部分有明显的失血史,大部分没有失血史,中医把这两部分都归到血虚证里。我们现在认为这 ...

          血虚证!还得从虚证开始说起,越来越深了,越来越抽象了,概念的内涵越来越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1 15:37 , Processed in 0.0580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