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1591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0:31:3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1年6月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他继续讲《温病学》。他将接着为大家分享温病的诊治。
今天晚上要讲的内容是:暑温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
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http://www.ynjkcy.com/wbx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继续讲了《温病学》暑温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

     《内经》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吴鞠通《温病条辨》说:“暑自温而来,故将暑温、湿温并收入温病论内,然治法不能尽与温病相同,故上焦篇内第四条,谓温毒、暑温、湿温不在此例。”
“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
“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脉芤甚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标暑温之大纲也。”
    “手太阴暑温,但咳无痰,咳声清高者,清络饮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主之。”
两太阴暑温,咳而且嗽,咳声重浊,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饮者,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主之。
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

感谢曹传龙的讲述与分享。

1592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0:33:3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6月7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主任时小环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四章“薪火相传”中的部分内容。

在此节中我们将共同学习薪火相传中第四节辨证论治纵横谈的具体内容。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法则,也就是怎样辨别病证、进行治疗的过程与手段,这是中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结合。它是针对机体各个部分及整体的主要功能状态与病理活动,给予综合性评定,提出恰当的处理方案。届时我们一起学习!http://www.ynjkcy.com/gydszlc
     祝贺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主任时小环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卷》“薪火相传”中辨证论治纵横谈的具体内容。
朱良春先生对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的“辨病论治”相结合的重要性的论述,最早刊登于1961年7月号《江苏中医》上,后来进一步补充完善,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作为一项原则,发表于1962年的《中医杂志》第3期上。这也是中医界最早的有关学术论文,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2006年,朱良春先生为出版《朱良春医集》,对于这篇发表于44年之前的文章,进行了重订和修改。不少人把传统中医的灵活辨证,改造成了辨证型,人为地把患者分成几个证型,每一个证型对应一个处方,只要主证加次证等于某种证型,就机械地始终使用一个处方治疗,不许随证变化药味。为追求统计学意义,削足适履,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坚持中医的特色,把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治病活法”,庸俗化、机械化,变成僵死的教条。背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势必会失去中医的特色与优势,造成学术萎缩。因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防止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引入歧途。
感谢时小环主任的讲座和分享。

1593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0:34:2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6月8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朱胜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临证治验卷》朱良春大师的文章“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二)”。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gydszlc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临证治验卷》“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二)”。
         朱良春大师经过几十年探索,从《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到历代各家运用虫类药的经验,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写出来多篇学术论文,后来出版了《虫类药用药经验》的学术专著,为后人的研究和治疗疑难杂症开辟了道路。
在文  革中,他因为救了一个脑外伤后遗症顽固头痛的军官,为自己得到“平凡”创造了条件。
天道酬勤,人不给,天来还。

    感谢朱胜君的讲述和分享。

1594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0:36:06 | 只看该作者
     @所有人
      今晚8点(2021年6月9日),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85讲  五运六气第六篇:《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5)》。
       学习方法:直接点击链接进入,或者关注《燕赵中医》公众号,点击:在线课堂进入。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今日讲座内容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5)
初之气、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脽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
  二之气,阳气布,风乃行,春气以正,万物应荣,寒气时至,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
  三之气,天政布,大火行,庶类蕃鲜,寒气时至。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
  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
  五之气,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生,乃长荣,民乃康。其病温。
  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霿雾翳。病生皮腠,内含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
  必抑其运气,资其岁胜,折其郁发,先取化源,无使暴过而生其病也。食岁谷以全真气,食间谷以避虚邪,岁宜咸以软之,而调其上,甚则以苦发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则以苦泄之。适气同异而多少之,同天气者以寒清化;同地气者以温热化。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有假则反,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作矣。
  帝曰:善。厥阴之政奈何?岐伯曰:己亥之纪也。
  厥阴、少角、少阳,清热胜复同,同正角,丁巳天符、丁亥天符,其运风,清热。少角(初正)、太征、少宫、太商、少羽(终)。
厥阴、少征、少阳、寒雨胜复同,癸巳(同岁会)、癸亥(同岁会),其运热,寒雨。少征、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初)。
  厥阴、少宫、少阳、风清胜复同,同正角,己巳,己亥,其运雨,风清。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征。
  厥阴、少商、少阳、热寒胜复同,同正角,乙巳、乙亥、其运凉,热寒。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征、太宫。
  厥阴、少羽、少阳、风雨胜复同,辛巳、辛亥、其运寒,雨风。少羽(终)、少角(初),太征、少宫、太商。
  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诺同正岁,气化运行同天,天气扰,地气正,风生高远,炎热从之,云趋雨府,湿化乃行,风火同德,上应岁星,荧惑。其政挠,其令速,其谷苍丹,间谷言太者。其耗文角品羽。风燥火热,胜复更作,蛰虫来见,流水不冰,热病行于下,风病行于上,风燥胜复,形于中。
  初之气,寒始肃,杀气方至,民病寒于右之下。
  二之气,寒不去,华雪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阳复化,民病热于中。
  三之气,天政布,风乃时举。民病泣出,耳呜掉眩。
  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腑肿。
  五之气,燥湿更胜,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
  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现,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
  必折其郁气,资其化源,赞其运气,无使邪胜。岁宜以辛调上,以咸调下,畏火之气,无妄犯之。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有假反常,此之道也。反是者病。

1595
 楼主| 发表于 2021-6-10 20:29:5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三(2021年6月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掀开学习曹东义老师作为执行主编的《河北中医五千年》。                      关于伏羲的。传说在中国源远流长,有关伏羲的记载在先秦典籍及以后历代的古籍中累见不鲜。《帝王世纪》称: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因此千余年来被我国医界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在冶金术发明之后,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创造出来了金属针,这也是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大创举。九针的形状各不相同,有圆头的,用来按压止痛;有尖头的,用来点刺或放血;还有带刃的,用来切割等等。这是一套完备的外科用具,在原始社会中,就已经被用于医疗实践当中,这是十分令人惊诧的。如此丰富的文化成就当然不能只凭一人之力完成,这些传说代表了那一个历史时期的发明创造。相对稳定的生活和充足的食物,也是产生古代文化和医学雏形的物质基础。
伏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许多巨大的贡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始画八卦”,因为这不是具体器物的发明,而是一个哲学思想的萌芽,至今仍然有着取之不竭的智慧。 《易·系辞》的作者说:在远古时代,是包牺氏统治天下,他经常仰头观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泽壑走向。又观鸟兽动物皮毛的纹采和生长在大地上的各类植物各得其宜的情况,近从己身取象,远从器物取象,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创造八卦,用来通晓万事万物变化的性质,用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形状。八卦可以推演出许多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八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宇宙间的一个高级“信息库”。据说,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立“中国学院”,研究八卦,并根据八卦的“两仪、四象、八卦”,得到启发而发明了二进位记数和当地欧洲先进的计算机。八卦中包含的“二进法”,现在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及电子学中。八卦中的许多奥妙神奇之处,至今还正在研究和探讨之中。敬请期待王秀民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
   祝贺石家庄市中医院王秀民主任讲座成功!她和大家学习了曹东义作为执行主编的《河北中医五千年》关于伏羲与中医的有关内容。
女娲补天的传说,反映了古人天地人相关的思想萌芽;伏羲“始画八卦”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为一个哲学思想,至今仍然有着取之不竭的智慧。 八卦可以推演出许多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八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宇宙间的一个高级“信息库”。八卦中的许多奥妙神奇之处,至今还正在研究和探讨之中。

八卦哲学,发展到五行学说,又是一个飞跃。
五行是简化的八卦,它把随机或然的因果预测,变成时空常态化的规律。

感谢王秀民讲述和分享!

1596
 楼主| 发表于 2021-6-15 20:27:3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同道大家好!
今天(2021-6-1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曹东义会长讲述“河北扁鹊计划”的有关内容。
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考辨了有关历史记载,结合实地调查,写出了《史记扁鹊传》,他认为“扁鹊名闻天下”,“扁鹊言医为方者宗”。

对于这样一位开宗立派的医学宗师,
对于张仲景非常敬仰的扁鹊,由于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几年前竟然从课本里消失了!
如何挖掘扁鹊文化,有助于中医理论自信、疗效自强、传承自觉和体系自立?
有关内容,
请听曹东义根据30年的有关研究提出来的看法。http://www.ynjkcy.com/

1597
 楼主| 发表于 2021-6-15 20:28:49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黄小平在上海向大家汇报:

本周五(6月11日)晚上给大家继续分享中药学第五版的活血祛瘀药的部分内容。

形成淤血症的原因呢,有很多,比如:外受风寒或者热灼营血,或者痰湿阻滞以及跌打损伤等皆可以造成血行障碍,导致血滞瘀阻。那么活血祛瘀药呢具有行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等功效。上次刘云双师妹讲了一部分,我接下来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牛膝等活血祛瘀药的部分内容  。敬请曹老师和诸位师兄师姐给予指正!http://www.ynjkcy.com/zyx
      祝贺黄小平院长在上海讲座成功!他向大家分享了《中药学》活血祛瘀药的部分内容。
       血属阴,靠气的推动而运行,而形成淤血症的原因却有很多,内外病因皆可以造成血行障碍而血滞瘀阻,产生疼痛、肿块等。就需要使用活血祛瘀药帮助身体运行气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等,具有这些作用的药物,既有植物为主草药,也有很多动物药,张仲景《伤寒论》抵挡汤,《金匮要略》大黄蟅虫丸等,都是选用活血化瘀药物的著名方剂。
并且,活血化瘀与其他治法的药物一样,都不是同一类药物的堆积,而是不同药物的搭配,“齐心协力”,共同联合起来协同作用,起到活血化瘀作用。

感谢黄小平的讲述和分享。

1598
 楼主| 发表于 2021-6-15 20:3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1年6月1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外感热病学史》内容:
         第五章:错简与补亡论下的寒温论争。
         第三节:吴又可著成《瘟疫论》。
        吴又可,名有性,字又可,姑苏(江苏苏州)人,明朝末年医学家,他的医学著作《瘟疫论》,著成于崇祯壬午(公元1642)年。他提出外感热病的“疠(疫)气学说,指出这种致病疫气“由口鼻而入”;在病位方面,疫气由“邪伏膜原”然后分传表里,治疗上善用清下二法,为温病学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而使其在热病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ywg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中医外感热病学史》关于吴又可《瘟疫论》的有关内容。
        吴又可在明代提出外感热病的“疠(疫)气”学说,指出这种致病疫气“非风非湿,非寒非温,乃天地之间别有一种戾气所感”,似乎非常接近微生物致病学说,这在没有显微镜发现微生物,不了解细菌和病毒的年代,是很伟大的猜想;
但是,中医的病因,不仅是审证求因,而且只是治疗疾病的一个环节。
如果“戾气病因”确立了,它与治疗药物的寒热属性如何对接?对脏腑辨证和六经辨证如何融合?
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戾气病因学说”就不能与临床连在一起,不能指导治疗。
因此,吴又可创立疫气由“邪伏膜原”然后分传表里,治疗上善用清下二法,既与六经辨证有了继承关系,也为温病学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而使其在热病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1599
 楼主| 发表于 2021-6-15 20:33:17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1年6月1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学原理探究》一书,本书是关于中医学基本原理及其复兴的学术专著,本作者是祝世讷先生。学习内容是中医的原创医学发现!详情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学习!http://www.ynjkcy.com/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祝世讷先生《中医学原理探究》关于“中医的原创医学发现”的有关内容。

    祝世讷先生认为,认识健康与疾病之本,治病求本,以人为本是中医的原理。这与西方《人是机器》、按照结构说人体的观点完全不一样。
  中医重视气,“生气通天”,气机升降维持健康,病机病证,辨证论治,中医有一整套的原创性学术原理。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分享和讲述。

1600
 楼主| 发表于 2021-6-15 20:34:0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6月14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主任时小环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四章“薪火相传”中的部分内容。



在此节中我们将共同学习薪火相传中第五节拓开动物药临床应用之新径、第六节治疗风湿病的三味主药使用经验以及第七节抓住痰、瘀治疗精神疾患之体会的具体内容。届时我们一起学习!http://www.ynjkcy.com/gydszlc

祝贺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主任时小环医师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治疗风湿病的三味主药使用经验以及抓住痰、瘀治疗精神疾患之体会的具体内容。

朱老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为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很有价值:

一、穿山龙:味苦,性平,入肺、肝、脾经。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劳损,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痈肿等。

对类风湿关节炎、强脊炎、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顽症痼疾,多用50克为主药,确有调节免疫功能,缓解病情的作用。因其性平,所以不论寒热虚实,均可应用,是一味标本同治的好药,值得推广应用。

二、川乌:是常用药,张仲景《金匮》就有乌头煎治寒疝之方,因其辛温大热,含乌头碱,具有较强的温经散寒、镇痛蠲痹之功,是治疗风湿病疗效较佳的药物,凡寒证、痛证,必用本品。对疼痛剧烈而偏热者,可伍以甘寒之品如寒水石、知母、以制其偏。如舌红,脉弦大之阴虚内热证,则不宜用之。本品有毒,宜用制川乌为妥。如用生者,必先煎二小时,以减其毒。

三、鬼箭羽:又名卫矛,《本经》即有载录,味苦,性寒,善入血分,破血通络,解毒消肿,蠲痹止痛。一般临床较少应用,事实上本品行散入血,既能破瘀散结,又擅活血消肿,祛痹定痛,凡是瘀血阻滞之证,均可参用。《本经》称其“除邪,杀鬼蛊疰”,就是指出它能治疗瘀血阻络而导致的诸多疑难杂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它有调节免疫作用,所以对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关、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白塞氏综合征等疾病,均可应用。



感谢时小环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18:44 , Processed in 0.0521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